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年新媒体文学创作概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7 11:2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年新媒体文学创作概观
2012年01月31日
来源:光明日报 欧阳友权
海量神话与精神短板并存——2011年新媒体文学创作概观

  新媒体文学主要指借助数字化技术传媒如网络、手机等创作和传播的文学。2011年,网民上网阅读的热情高涨,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文学网民高达2.27亿人,其中约有2千万属上网写作人群,经文学网站注册的写手高达200万人。
  继前两年“博客热”后,2011年出现微博的爆炸式增长,有微博服务网站50多家,并不断开发出针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随身客户端技术。“热帖”不断、热点频仍的微博客传播创造了2011年最具社会关注度的“围脖文化”现象。
  状态:文学创作如泉涌
  数字化传媒的迅速普及和数量庞大的文学网民,让时下网络文学的阅读群体、写手阵营和原创作品数量,均以巨大的增幅涌向2011年的文坛,以泉涌式的高产谱写文学的“海量神话”,创造了巨大的文化关注,形成了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文学奇观。
  如“起点中文网”每天有千万计的用户访问量,每天保持4千万字以上的作品更新,短短几年,网站已积累原创文学作品超过百亿字。老牌的文学网站“榕树下”,每天能收到近5千篇自由来稿,1997年创办以来,共收藏文学投稿超过40万篇。女性文学网站“红袖添香”有注册用户240万,储藏的长短篇原创作品总量超过192万部(篇),日浏览量最高超过6400万次。我国有经常更新的文学网站超过500家,加上超过3亿手机网民的“段子写作”和3亿多人的微博群体,累计起来的作品总量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些写作所带来的文学总体格局变化和不容小觑的文化影响力,改变的不仅是文学载体和存在方式,还有文学的生产机制、认知方式以及价值取向等诸多文学规制和理念。“技术丛林”和“山野草根”这两把利剑,已经让网络文学、手机阅读、博客写作、移动互联传播等,在文学版图上开辟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文学榛林。
  文学创作如泉涌的现实,表征了“新媒体文学时代”的历史性出场,并用一个新民间文学和数字文化的庞大阵营,打造出这个时代磅礴的文学态势和一代人成长的文化语境。
  境遇:接过传统抛来的“橄榄枝”
  面对“新媒体文学与传统文学”这个绕不过去的话题,2011年的主流文学正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为解答这一被热议的论题不断递上示好的“橄榄枝”。事实上,对新媒体文学的客观评价和观念体认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进入主流话语。不过2011年度传统文学对新媒体写作的接纳,态度更明朗,举措也更得力,可以视为这两大文学阵营从暗送秋波到握手言欢,由互动双赢到抱团取暖、联袂出击的“联姻”之年。
  譬如,中国作协积极介入新媒体文学的研究和引导,2011年采取了四项措施:明确把中国作家网、新浪读书频道、盛大文学、中文在线、搜狐读书频道列为网络文学重点园地;加强对网络作家、编辑的培养,继续在鲁迅文学院举办网络作家和网站编辑培训班;在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中把网络文学创作列入扶持范围,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在茅盾文学奖评选中向网络文学敞开大门。
  这些举措表明了主流文学支持新媒体文学健康发展的积极态度。还有如网络作家唐家三少、当年明月、张悦然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文艺报》与盛大文学合作开辟网络文学评论专栏,推进网络文学评论;中国作协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网络版权维护、数字化阅读、网络作品版权输出等采取积极维护、有效管理、鼓励发展的态度,为网络文学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等。融合传统文学、贴近主流文化,让新媒体写作与传统写作实现双向交流,融合互补,这对整个文学的发展繁荣十分重要。
  市场:产业链上找卖点
  新媒体文学具有精神内容与传媒经济的双重属性,其所培植的文化产业链主要由“签约写手、储存原创作品、付费阅读、二度加工转让、下载出版、影视改编、制作电子书、开发移动阅读产品、网游改编、动漫改编、转让海外版权”等环节来实现,通过全媒体营销建立起一个融合在线阅读、移动阅读、实体图书、动漫、影视等多形态文化产品、立体化版权输出的链条。2011年,这个产业链上的最大卖点是转让影视版权。
  自从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山楂树之恋》大获成功后,从网络上寻找故事资源成为许多影视剧创作的法门。文学网站和网络写手都从这里看到了商机,2011年,仅盛大文学就出售影视版权50多部,起点文学网还专门创办了剧本频道。《失恋33天》、《裸婚时代》、《步步惊心》、《和空姐一起的日子》,以及《美人心计》、《倾世皇妃》、《千山暮雪》、《泡沫之夏》、《钱多多嫁人记》等,均斩获不凡收视票房业绩,其所引发的“穿越”、“宫斗”类型剧热度升温,一部部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联袂上演,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收视收看市场。
  影视产业与新媒体文学“联姻”,不仅是相互需要,也是相互依存,甚至是相互“寻租”。究其内在动因,一是源于网络小说平民化、类型化、青春化的故事品质适应公众趣味的平视审美风格,与影视作品的大众化选择是一致的,容易找到影视改编的市场卖点;二是剧本资源短缺、市场供需配置的需要。影视创作的基础是剧本故事,新媒体文学的海量存储为此提供了资源库、故事库。那些点击率高的新媒体作品,具有天然的受众优势和市场先机,影视创作可以在这里提前收获眼球聚焦点,寻求到利润最大化的机会。
  同时,新媒体运营商和网络写手,也希望借助具有市场号召力的影视平台扩大影响,让作品获得二度增值的机会,接受主流文化“招安”,赢得正宗艺术“名份”,实现“网上火”与“影视热”的双重效应。
  可见,二者的“联姻”带来的是资源共享和市场双赢,是网络文化与影视文化、新媒体文学与大众艺术相互取长补短、彼此借力发力的珠联璧合之举。
  弱项:写作还需接“地气”
  回眸2011年的新媒体文学,褒贬密度最大的还是网络文学“海量”与其“质量”的落差,“速成”与“速朽”的并存。全民写作创造的存量惊人却佳作难觅,虚拟的文学殿堂上摆放的多是“注水长篇”甚或文字垃圾。文学网站的市场盈利能力在增强,而艺术创新能力不足。网络写手的“点击率崇拜”,关心的多是自己的稿费单而不是作品的艺术品位。
  2011年末热门网络小说排行榜中,排位前十名的《吞噬星空》、《斗破苍穹》、《遮天》、《天珠变》、《武动乾坤》、《大唐皇族》、《永生》、《锦衣夜行》、《重生之贼行天下》、《武帝重生》等,全是玄幻武侠、架空穿越、灵异修真、历史后宫等类型化写作,没有一部是现实题材的作品。类型化写作适于分众、小众的点击期待和付费阅读,但这类作品的情节、故事、人物、想象、节奏和叙事方式等都是模式化的。天马行空,面壁虚构,迎合阅读市场,确实能赢得排行榜、赚取点击量,但刻意相似的写作模式,缺失文学性的速食内容,生编硬造的故事情节,动辄上百万甚至数百万字的篇幅,除了与利润最大化商业资本有关外,其实是无关乎文学和艺术的。正如有论者所言,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文学还不是一种文学写作,与民族文化、国人生活能够交融在一起的东西还太少,与读者真正实现内心交流的东西还太少。
  当前,新媒体写作必须保持对网络志存高远,对文学心怀敬畏,真正建立起文学承传、创造、担当和超越意识,能够更多地与人民、时代、土地接近,打深井,接地气,提升艺术创造的高度,挖掘作品思想内涵的深度,描绘时代的精神影像和图谱,赋予文学更强健的精神品质,提供给读者更多的人性温暖与心灵滋养。
  (作者为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6:54 , Processed in 0.13449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