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华北大与世界名校的差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9 11:2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清华北大与世界名校的差别作者: 厚德载物吧

本文属于原创,首次贴出,作者最先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科,然后又求学于隔壁的北京大学文科,并有幸成为林毅夫的研究生,弱冠之年,才华频露,辗转供职于中银、瑞银和瑞信等各大投行,现任职某著名国际投行中国区高层,先后主导参与了一系列中国公司境内外并购大案。去年曾和厚氏结伴品味了牛津大学之学风,上周又独自游走于哈佛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不断体认感悟中外顶级名校办学理念之不同,颇有心得,边走边写,用手机奋书疑似游记一篇,并第一时间电邮厚氏分享,诚心感谢他——厚氏的挚友云岭马帮客”,笔名不错,文章更好!征得友人同意后,特公布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唯愿开卷有益。
                                                                          ——厚氏寄语

濛濛细雨的早晨,查尔斯河畔一路好春景,闲逛之间,便进了哈佛校园。因为是周日,早早多是一些游客,零散的教授和学子,并不见许多熙熙攘攘的青春身影。昨晚周末,大家估计一气狂欢,夜半方眠,潺潺润雨,花落亦喑,正是用一场春梦犒劳自己的好时光。校园完全开放,没有围墙,没有保安。随走随拍,俯仰之间,摘得许多或葱茏或灵动的影像。建筑大多是红砖建成,特色的哈佛红,典雅之至,但也不象牛津剑桥那样完全的贵族范儿。低调的红砖老校门,倒令人脑海隐隐约约浮现出从清华二校门进去的场景,园里是新古典气质的建筑,红白相间,庄重中溢出无穷的活力。却也看不到诗人在哪儿,更没有未名湖边风花雪月的情调点缀。时间还早,书店也没开门,刚好体验一下生活,就闪进一间人声鼎沸的咖啡店,和早起的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喝了杯咖啡。喝完咖啡,书店也开门了,进去看看,倒是不如想象中那么包罗万象,书也并不新,有点失望,翻翻就走人罢。一个黑人大叔,载着我直奔MIT麻省理工学院
MIT也是更开放的校园,如果司机不停车提示到了,还真看不出来是鼎鼎大名的MIT。遥想当年在清华的时候,甚为羡慕,那可是工科学生的麦加。但从外面看,比起清华校园的规模,那是差远了,以为到了一个学院(“T”还真就是学院,呵呵!)找个最大的楼就钻进去了,Rogers Building,进去以后,恍若隔世,幽深的走廊,旁边实验室里成堆的仪器仪表,高高的天顶,匆匆擦肩而过严肃表情…… 感觉仿佛回到了十五年前的清华,回到了主楼,回到了9003... .... 从长长的走廊穿过,一路看到各种系科的实验室,陌生而又熟悉。有意思的是,从机械科学到生物科学,竟然都穿插在一起,乍一看来,确实有点难以理解如此安排的道理,是为了有意促进学科融合吗?还是实验室不够了?MIT的建筑,基本上都体现了工业时代的气质,少数掺入了后工业时代的设计元素。比起现在的清华来,规模有很大差距,模样也偏于朴素,象是一个大的工厂;倒是在其中行走的年轻表情,和清华颇为几分相象,无论男女,自信中透着严谨,提醒游客,这里不是工厂,是MIT
回来路上,一路沿河散步,一路思绪飞过,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所谓大学里大师和大楼的关系。哈佛和MIT称雄于世,自然并非浪得虚名。清华北大自然不用比,比老牌的牛津剑桥,那也是胜之远矣。但仅从校园的的规模和气氛,论古典,不如牛津剑桥;论现代,不如清华北大;论位置,偏隅于波士顿,区位不如伦敦和北京这样的文化和经济中心。所以可见其内在之强大,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大学的本质。
一所大学,传递给学生的,自以为总结来是三样东西:思想和精神,学术体系和理论,方法论。如果把这三个维度作为标尺,去比较哈佛和MIT、牛津和剑桥、以及清华和北大,大致能够发现一些有意思的观察和推论。
思想和精神,是大学塑造人的最核心最本质的功能。这其中有两个要素:传承和开放。所谓传承,是对人文精神传统的继承部分。一个有意思的、最直接的观察表征就是校训,最为体现一个大学的灵魂。哈佛的校训是“ 真理(veritas), MIT是“心和手(Mens et Manus);牛津是“信仰与科学( Dominus illuminatio mea),剑桥是“此地乃启蒙之所和智慧之源(Hinc lucem et pocula sacra); 清华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北大的校训有点小小的纠结,目前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蔡元培先生的“ 兼容并包” 虽广为流传,但从来没有成为过校训。比较看来,哈佛和MIT的校训其实是非常朴素的表述,所指皆为客体,深刻体现了韦伯说的新教伦理精神。牛津和剑桥则同时强调了客体和本体,信仰和启蒙是针对本体的,同时也兼顾了客体:科学和智慧;但是,比起哈佛和MIT ,显得更加阳春白雪,高高在上,有点点拿着架子,不够接地气。
清华和北大的校训都有强烈的时代烙印。清华校训来自易经,强调对自身主体的修养,但是没有对客观视界的表述,更象是一个人文大学的校训,倒反而缺乏MIT的实践精神,这反映了清华的建校之源,本来就是一个人文学科强大的学校。所谓自强,是对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的反应和使命;所谓厚德,是对文明植入的强调。北大的校训实际上是更为实用主义的,背负五四精神遗产,又要照顾现实和理想、学术和政治各个方面,四个词略显沉重,所以在传承的方向上也更为纠结。
所谓开放,其实最简单的观察就是大学的围墙。除了清华和北大,其他四所大学其实都是没有围墙的,反而是大学成为所在小镇世俗生活的核心。北大清华,围墙都很森严,保安重重,这可能是学校心态不够开放和自信的表现。另外一个有趣的观察,查尔斯河显得开放大气,无论哈佛或MIT都只能饮水一段,然后自顾奔腾而去;而康桥下的河,却是蜿蜒于大学校园,永远的秀气和缠绵,真是两个剑桥气质迥异的绝佳反映!从校训和开放程度,便可大略比较这三类学校在思想和精神传承上的差异了。
学术和理论体系,各个学校自然各有侧重,但哈佛和MIT传统体系和创新融合得更好,从校园的建筑形制上看,更有活力。牛津剑桥虽好,但游览之时,感觉上总有些沉重和忧郁的气氛,古朴精致有余,活力不够。而北大和清华的问题,是从传统理论到现代流行,跨度太大,中间缺乏传承,经常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清华是从学堂到简陋的三教,再到如今现代化的各个大楼;北大是从古朴的红楼和朗润园,眼光一下子就撞上了东门外那些莫名其妙的高楼。
当年在清华时,九十年代初工科课程基本还是延续前苏联的体系,到高年级时,年轻留过学的老师一下子就从MIT这些学校带来了新的理论体系,把低年级学的东西打得落花流水。一个有意思的例子就是机械制图课,经常熬夜手工画图的我们,到了三年级AutoCAD上来后,发现原来学的那点画图技能,统统都可以被计算机取代,那两年,不知浪费了多少最好的青春时光!前两天看了“ 致青春” 那个电影,恰好也是工科系,感触良多,觉得本来应是青春悠行的时光,却被按在新水利馆幽暗的教室里埋头苦画,真是遗憾啊!
说到方法论,这是北大清华的教育中最缺乏的一个方面,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缺乏独立研究能力,写论文时无从下手,不会独立开展研究。看着国外的学生在独立方面的得心应手,感觉很难理解。为什么?因为在学校里很少有专门的课程教研究方法,教授如何把一个idea推演和发展为一篇论文、一个独立的研究装置、一项独立的工程发明,乃至一个独立的商业计划。这一点,自己很幸运,在经济中心的一帮海归老师的提点下,才醍醐灌顶,豁然醒悟!从此不再害怕做研究了,但时光已晚,对学问的兴趣被打磨得只剩皮毛。今天在哈佛和MIT走走,然后站在查尔斯河的桥上,春风细雨拂面,看着身边校园如火如荼的研究场景,凭栏回想,深感哈佛和MIT成为美国、乃至全球知识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发动机,绝非偶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04:45 , Processed in 0.07939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