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言张力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22 00:1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仲义诗学新著《现代诗:语言张力论》出版


作者:石生 发布时间:2013-02-28
数: 35



最新诗歌理论
论坛精华


    [本站讯]诗歌评论家陈仲义教授著作《现代诗:语言张力论》近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现代诗:语言张力论》系国内第一部以张力作为核心范畴研究现代诗语言的专著。该书系作者第九部学术专著,属中国作协2011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共34万字,封面设计高雅、清新、简洁。
    该书重新检讨、修订新批评与结构主义的理论与方法。突破早期张力说的二元有机论,在关系主义框架下,有意将话语研究“还原”为以张力为轴心的诗语研究:爬梳现代诗语的衍变、成色、历险;区分现代诗语与文言诗语、白话诗语的差异;着重厘析现代诗语的张力属性、特征、结构与通道;把握现代诗语张力的生成机制、两极动力、两极分化,以及修辞张力的最新变异。侧重本文结构细读、照顾历史关联性的方法。抓住纵聚合与横组合的运行坐标,把握能指与所指的离散,展开隐喻与转喻的纽带,探析意象与非意象化的交缠……拨开现代诗语丛林中的老藤新蔓,更为本位地探视其生长。以此楔入张力诗学的根底,确立张力作为现代诗语的标杆,提供进入现代诗语和研究现代诗语的有效人径。
作者简介
陈仲义,教授、学者。现执教于厦门城市学院人文学部。
目录
导言 现代诗语的研究“入径”
第一章 现代诗语的生长及其可能
第一节 现代诗语的衍变、成色与历险
第二节 现代诗语与文言诗语的分野
第三节 现代诗语对白话诗语的超越
第二章 现代诗语的张力属性
第一节 现代诗语的“轴心”张力
第二节 现代诗语的存在“机密”:能指与所指
第三节 现代诗语的运动方式:纵聚合与横组合
第四节 现代诗语的重要“纽带”:隐喻与转喻
第五节 现代诗语的基本构件:意象与非意象
第三章 现代诗语的张力特征
第一节 张力的陌生化效应
第二节 含混:模糊中的多义、歧解
第三节 悖论:互否互斥的吊诡
第四节 反讽:表里内外语境的“佯装”、“歪曲”
第五节 变形:“远取譬”畸联
第六节 戏剧性:紧张中的包孕或意外
第四章 现代诗语的两极“动力”
第一节 现代诗语的新型“冲动”:语感
第二节 现代诗语的别样“放逸”:语义偏离
第三节 现代诗语的生成机制:由内象到外化
第四节 现代诗语的两极分化:“去魅”与“返魅”
第五章 现代诗语的修辞张力
第一节 “扭断语法的脖子”
第二节 转动语词搭配的“魔方”
第三节 活络词性的“转品”
第四节 重启语音变奏及纯音演出
第五节 织就分行、跨行的“空白”
第六节 迎接异质化修辞的挑战
结语:现代诗语的张力统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14:23 , Processed in 0.08980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