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童书皇后管家琪书香之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6 11:19: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台湾童书皇后管家琪书香之旅
作家链接:
       管家琪,少儿文学作家。祖籍江苏盐城,1960年出生于台湾台北。辅仁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民生报记者7年,1991年5月底辞掉记者工作之后,即在家专职写作至今,一直在少儿文学领域努力耕耘,著作甚丰。目前在台湾已出版创作翻译和改写的作品近300册,在大陆香港和马来西亚等地也都有几十册作品出版。曾多次得奖,譬如台湾金鼎奖,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最佳童书等等。
    新闻速递:
    日程:



     12月10日,慕名而来岳阳的台湾作家管家琪,开始了她为期10天的湖南岳阳民间交流之旅。
    11日,管家琪在平江县南江镇中心小学房科剑老师等人陪同下,先后游览了君山岛与岳阳楼,晚上与岳阳市内热爱文学创作、关注儿童作文与积极推动儿童阅读的老师进行交流。作为岳阳市积极推动阅读的五里牌书店的吴经理更是与管作家做了有关童话阅读、书店推动阅读等方面的探讨。
     12日至19日,管家琪作家在平江读书之乡——南江镇开始了为期七天的推动书香的行程。她先后走进六所学校,小学、初中、高中都有涉及。
    20日,管家琪作家在湖南民院附小给老师们做了有关阅读写作方面的讲座。

主题新闻:
                                 管家琪走进镇小     积极参与读写课改
     平江县南江镇中心小学地处乡村,学生却多达1400多人。学校积极借助阅读经典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加强作文教改引导孩子飞翔在文字的世界里。学校新苗文学社与新苗报先后获得省市级奖励,学生习作200多篇发表在省一级报刊,作文专著《作文起步,不怕,不怕》由湖南省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热销全国各地。在今年下期学校申报省级有关利用乡土资源开展读写的过程中,房老师提出邀请文学社顾问管家琪老师参与课题。于是,才有了管家琪老师难得的岳阳之旅。
     走进镇小,管作家跟一个老师一样普通了。她不顾劳累,先后为三、四年级文学社的孩子做了有关童话写作的指导;跟五六年级文学社的成员做了精彩的阅读写作的演讲。她结合自己在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以及台湾等地学校做读写的经验,针对镇小实际,做了华人世界里有关作文与阅读的讲座。她还满足一些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要求,走进一个一个的班级,用世界各地好玩动听的故事引导着孩子,向往美好的事,向往有趣的书,向往认真的阅读。她用自身的经历,与老师、家长单独交流,要民主平等地对待孩子,用宽容的心态陪着孩子慢慢长大。她也非常耐心地在孩子的日记本、作文书与故事书上签上自己的大名,或者针对孩子的特征,写上几句真诚的祝福。作为台湾写童书最多的作家,她与人说的最多的就是“用童话的眼光看世界,你会发现世界更可爱。”虽然被出版界誉为“童书皇后”,而且不大喜欢官方那一套一套格式化的东西,她和课题组交谈起来,仍充满着热情。她从作家的角度给这个还在申报中的课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镇小,曾邀请过湖南本土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邓湘子、新人作家周静来讲发现作文,曾与省城名校国防科大附小手拉手,还接待湖南名优小学校长进课堂活动,以及更多全国特级名师、作家赠书、题词鼓励。今天,管家琪作家平民姿态的进校园面对面的指导与交流,给学校营造书香校园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小镇校长有眼光,尽享大作家优势资源
    在南江镇的几天里,南江镇中心学校洪投中校长多次参与陪同,听取讲座。南江镇里许多学校校长纷纷邀请管家琪作家到校讲学。
     管家琪作家走进露江山中学,为文学社的学生以及辅导老师讲了有关文学创作以及指导的讲座。走进地处幕阜山下的黄裴小学,为曾在博客里露过面有关缺书经历的五年级孩子讲了有关镜子的故事,很少走出大山的孩子竟然说出不满意的说法。学生欧阳盟说:“我听故事满足了。但不满意的是,管阿姨不给我们讲故事了。”在双溪小学,这些可爱的孩子听完讲座后,竟然拿出本子请作家签名。在平江四中,管作家为高三的学生进行了人生、作文等方面的演讲,并回答了许多学生的提问,就高考作文做了指导。在偏僻的石浆中学,管老师为初三的孩子讲述了外国作家有关写作的故事,引领孩子要多阅读,多练笔。针对题目,学会拟大纲,要能够自由联想,然后整合素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镇在名人那种普通的姿态里,正在成长着。

     管家琪走进民俗,体验淳朴
    平江县是一个非常好客的县。南江镇尤其重视礼仪。在带着管家琪走进民风民俗的时段里,管家琪作家不时惊叹南江的文化底蕴深厚,有趣。
    南江诗词协会的秘书长欧阳乐义,是一个非常关心民风民俗的老同志。在他的协助下,管家琪先后欣赏了一场皮影戏,正剧名《福寿康宁》,主人的好客,老人们的认真倾听,一个喝醉酒人的热情唱和,还有掌影子戏人的精彩动作,抑扬顿挫的唱腔,都让管老师如醉如痴。在双溪村,91岁的方映新老人,孩子般的唱腔,手舞足蹈,以及热心村民们的二胡演奏,锣鼓伴奏,让管老师眼睛泛光。几个高矮胖瘦不一的乡民,年均已上50岁了,却虎虎生风地打起拳,惹得管老师巴掌都快拍红了。走进自强不息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欧阳惠先生的家里,这个前年自费三四万到北京中国书法研究院进修了的汉子,与管老师亲切地聊起了艺术,还当场创作“耕读传家”作品,送给了远道而来的客人。在一个村迎春晚会的碟片里,管老师看到无论男女老少。唱歌,跳舞,拳术,书法、画画、篮球比赛等,不禁啧啧称赞小村里德文化生活如此丰富。
      19日,管家琪启程离开南江小镇。大家纷纷来送行。有的打电话祝福。刘老师等人还写文表示留恋。

作家印象:
南江七日
台湾  管家琪
     
    我现在在湖南岳阳,明天回南京。现在到处都有动车和高铁,真是方便得很。

   上个礼拜江南下第一场雪的时候,我在岳阳下面平江县的南江镇。南江镇地处湖南、湖北和江西三省交界的地方,是一个居民人口八万多人(常住人口三万多人)的小镇。我在南江镇待了整整七天,主要是跟南江镇中心小学的小朋友和老师们在一起,也去了露江山中学、石浆中学、平江四中(是高中),还去了山上的黄裴小学和双溪小学。我跟小朋友谈阅读写作,也跟他们讲故事,还跟老师们交流一些关於作文指导的心得。除此之外,朋友们也尽可能地带我到处走走,领略南江镇的风土人情。大陆我也去过不少城市,不过以前多半都是在江浙两省,而且印象中我还从来不曾在一个地方待这麽多天,经常都是隔一两天就换地方了。这次原本想着要待七天好像满久的,结果彷佛一眨眼也就过了。

    快要离开南江镇的时候,好多朋友都问我对南江镇的印象,我最强烈的印象就是----家家户户的房子都好大喔!都是动不动就是三四层,很像台湾所说的「透天厝」,只要想想大城市里头的寸土寸金,就不免会觉得南江镇父老乡亲的居住环境实在是宽敞得令人羡慕!其次是烤炉,有传统式的,也有插电式的,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学校里老师的办公室也有,老师们下了课也会聚在一起烤一烤,就好像是充电一下然後一打铃马上又去上课,家人之间更是经常都是围着烤炉和暖被,再配上一杯茶,如果邻居来串门,也会很自然地坐下来,暖被一盖一起烤一烤,整个感觉就是好温馨,也好有人情味。

   以前我从未看过这种烤炉,至少南京没有,南京的冬天如果太冷我们就会开一点暖气,不过我总觉得暖气不大舒服,所以多半都是多穿一点就是了。到南江镇的第一天,一看到朋友家的烤炉,我马上想起樱桃小丸子里头好像也有烤炉,冬天的时候大家也是围着一个四方桌,然後把暖被盖在自己的腿上,大家一边取暖一边闲聊,感觉真好。

   朋友们还带我看了皮影戏。台湾虽然也有皮影戏,但是以前我没有现场看过,所以尽管听不懂南江话,对於那天的剧目〈福寿康宁〉也因为不熟悉而看得糊里糊涂,但还是看得挺有兴味。等到後来朋友把剧情解说给我听了以後,我对那天的演出才总算比较有概念了。去双溪村的双溪小学那天下午也很有意思,我先跟着大家沿着田埂去拜访一位九十一岁的老人唱山歌,老人家精神很好,记性也很好,坐在那里唱山歌的时候,上半身还会挺投入挺自然地做了一些身段动作,好可爱;稍後走回双溪小学,好几位村民还陆续打拳给我们看,校长大人还亲自骑着摩托车去载了一位高手过来。

     我住在文友房科剑家,他们家是三代同堂,三代同堂一起住在那麽宽敞的房子里,实在是太棒了。房妈妈(其实也就只比我大十岁而已)每天早上都会煮一碗好丰盛的面条给我吃,里头有一个蛋,还有好多肉丝。其实本来我一向早上是不大吃东西的,我总觉得我的胃好像是要到中午才会醒,早上总是没什麽胃口,但是出门在外我怕如果我坚持不吃,大家会担心,所以我都还是会乖乖吃早餐。第一天早上,我说「好大一碗!」,房妈妈就安慰我「不大,是碗大!」,不过呢由於确实好吃,我现在反而觉得在冬天如果一大早就能吃到这麽一碗热呼呼的好吃面条,实在是好幸福哇。

     七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觉得大家都对我非常好,非常照顾,心里十分感念。现在回想起上周的时光,还是感觉到是那麽的难忘

      
朋友眼中的作家:
   作者:刘石坚老师,年过七旬。平江县四中退休教师,业余喜欢写作。当听到朋友介绍管家琪作家来小镇消息,马上从上海返回南江,每天陪伴作家,并且为四中高三毕业生争取了一次讲座的机会。      

作家,也是朴实平凡的人

12月中旬,台湾儿童文学家管家琪女士到我们幕阜山下的南江小镇来了。

五十来岁年纪,已创作儿童文学作品三百多部,那些作品堆起来,比她的身体还要高。其中长篇少年小说《小婉心》1992年荣获金鼎奖,短篇少年小说集《珍珠奶茶的诱惑》入选1996年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最佳童书,《真情苹果派》小说集入选1998年香港书展百大好书,还有很多作品已译成英文、德文和日文,传播全世界。她可以称为一位儿童文学大师了。

但是她出门不坐小车,不住宾馆,不出入官府豪门;她素面朝天,坚持走路,住在农家,吃在农家,来往也是贫民百姓。她披一头黑发,穿一件红色短棉衣,跟小镇农家妇女没有两样,如果在街上的人群中走失了,还真不容易找到她呢!

她来的时候,小镇下了今冬第一场雪,她披风冒雪去农户家里看皮影戏,看农民打拳,拉二胡,表演地方花灯,听农民唱山歌,讲故事,一路采风,积累素材。

当然,她是一位儿童文学家,她的兴趣是儿童文学创作,她去得最多的地方还是学校,接触最多的是青少年儿童。她在南江只呆一个星期,在南江镇小学不知讲过多少堂课,反正老师、同学有请,她就去,随喊随到。她给孩子们讲童话,讲故事,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听得眉飞色舞。她也听孩子们讲故事,朗读诗篇,看他们作游戏,表演节目,乐得眉开眼笑。她参加老师们的座谈会,与老师们一起讨论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分析儿童的心理,探讨童心、爱心的培养,鼓励老师们业余写作,研究儿童,写作儿童,当好园丁。

在平江四中、露江、石浆中学,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创作经历给学生们上作文课,一个多钟头,不带讲稿,滔滔不绝地讲来,警语连篇,“成才的关键是自己,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看准方向,要有信心,要有恒心”,“要把自己的兴趣与生活实际、学习实际联系起来”,“人生是奇妙的,要用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既讲文章,也讲人生,让学生多多受益。她跟学生零距离接近,学生踊跃举手提问,她耐心倾听,有问必答。有学生问写作秘诀,她说多读多写,永远是提高写作的不二法门,其次要养成好的写作习惯,一定要看请题目,理清思路,通盘考虑后才下笔。她讲台北有一年高中联考的作文题目《缘》,有的考生粗枝大叶,看成了《绿》,结果偏题,吃了大亏。有同学问怎样才能得到灵感,她笑着说不要相信灵感,重要的是多观察,积累素材和信息,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有的同学说自己将来也想像她一样当作家,她立即鼓励,“好的,要有雄心壮志,有志者事竟成。但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急于发表,不要急于成名,先夯好坚实的基础。”她讲自己三十来岁才开始发表儿童文学作品。

她在南江镇没有休息,马不停蹄地在多所学校讲课。她不收讲课金,也不收资料费,顶多在台上喝一杯白开水,饭时节吃一頓便饭。她烟酒不沾边,一入席,就盛一碗白米饭,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菜肴吃得最多的是萝卜、白菜和清汤。

在学术专业上,她是作家,一位名气很大的人物;但在生活上,她又是这样朴实平凡!

平江四中刘石坚     邮编4145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23:05 , Processed in 0.07641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