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管季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沈阳元宵晚会现场摔倒 董卿圆场被疑假摔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2-10 16:38:29 | 只看该作者
[url=]盘点小沈阳成名路(组图)[/url]
[url=]坦言这辈子不能超越师父[/url]
[/td]
  师徒关系亲密,赵本山对小沈阳说得最多的就是,你是农民的儿子,是二人转演员,走到哪里都别忘了根本。这句话一直被小沈阳牢记在心。 2009年的春晚,让小沈阳在全国观众面前一鸣惊人,屡次止步春晚门前的小沈阳终于“登堂入室”。   中文艺名小沈阳,英文名xiao shenyang (东北腔读出来)的“二人转”艺人沈鹤,凭借“委婉”模样(语出毕福剑)、身穿苏格兰七分裤(还是一只裤管)、能够惟妙惟肖模仿刘欢、刀郎的唱功,一下子就从赵本山春晚小品《不差钱》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观众心中的“新笑王”。师父赵本山毫不掩饰对爱徒的喜欢,称其为“天才”,媒体也将其视为赵本山接班人。除夕夜当晚,小沈阳表演完小品,在后台偷偷躲进厕所抹掉眼泪,出来后以从容不迫的表情接受了爱妻的热吻,在零点钟声敲响后,与其他徒弟给师父赵本山磕头拜年。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师父对我好,因为我听话呗。   赵本山说,在小沈阳身上看到当年的自己,其意可能就是,小沈阳与他一样出身贫寒的农民家庭,读书不多,很早就在江湖打拼,但天资聪慧,学啥像啥,心态又很健康坚强,最终出人头地。原以为赵本山的成名故事是传奇,但那么快,他的爱徒又高度复制出新的传奇。   成名之前   农村男孩当女孩养,曾想学武术   小沈阳本名沈鹤,1981年出生在辽宁铁岭市开原上肥地乡,是地道农民的儿子。当时他的家境贫寒,没能力供他读书太久,所以小学六年级没读完就辍学了,基本上靠读书改变命运的路子被堵死了。小沈阳自己都说:“我没啥文化,读书不多,现在做了这行,希望有时间静下来多读点,适应这个时代。”因为读书不多,熟悉小沈阳的记者也明白,采访的时候最好不要设置太过复杂和文绉绉的问题,最直接和方便的办法就是跟小沈阳唠嗑。   读小学的时候,小沈阳就展露出自己的天赋,那就是唱歌好听,嗓子亮堂,有时还会给老师同学表演。辍学后,他不甘心做农民,父母也想找其他的路子让他有口饭吃,于是就挤出3000左右的钱让他去家武术学校学功夫,小沈阳天性淳朴,尽管练功辛苦,但也咬紧牙关继续下去,不过这段学艺过程还是不到一年就结束了。渐渐长大的小沈阳似乎知道自己最适合的发展道路,于是就主动去学“二人转”,报考了铁岭县剧团,学习“二人转”,学成之后去长春小剧场表演。这一条路几乎与赵本山别无二致,想当年师父也是凭借吹拉弹唱,走遍城乡,凭着最原始的口碑积累方法,获得当地电视台等媒体的注意。赵本山说过:“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能上春晚,我爹更不敢想了,只想着怎么讨口饭吃。”师徒二人都是苦孩子出身,也让他们性格中的坚韧程度让常人难以想象。   有趣的是,初次见过小沈阳表演的部分观众会觉得他太女气了,甚至有点娘娘腔。小沈阳告诉记者,其实这也是东北农村风俗的反映,在农村,不少家里都把男孩当女孩养,觉得这样好养活。    命运转折   赵本山主动收徒,建立父子情感   小沈阳在长春的小剧场唱了7年“二人转”,渐渐的,名气也打响了。2006年5月的一天,小沈阳接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人不吭声就呵呵笑,耳尖的小沈阳一听就知道是赵本山,当时脑子突然就懵了,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接到他们这行里德高望重的赵本山亲自打过来的电话。赵本山也是听人说起小沈阳,有心邀请他参加“刘老根大舞台”演员考试。考试当天,小沈阳现场表演完后紧张地看了下赵本山,没有笑脸,就壮起胆子问:“您能收下我吗?”赵本山点了点头,于是两人开始了师徒的缘分。小沈阳在北京春晚表演《我要当明星》的时候,开了个玩笑,说赵本山是他2006年新收的师父。虽然小沈阳在“赵氏门人”中排行 25,但是却成为所有徒弟中最出名的。小沈阳在记者面前也不掩饰师父对自己的厚爱,“感觉跟父子一样,有时候,我会叫他老爸,他真的跟爹一样,对每个徒弟都很照顾。”记者问小沈阳,赵本山为啥如此厚爱他。小沈阳解释:我听话呗,只要是师父说的,我准听,二话不说。赵本山的确对这个爱徒很好,小沈阳买房子找他借了20万,赵本山说,别急着还,悠着点。不过小沈阳随着名声大噪,经济状况也大有改进,这钱也还得差不多了。   小沈阳说,别看师父在小品里很亲切,其实徒弟们都挺怕他的。有时候,徒弟们在舞台上彩排,赵本山就表情严肃地坐在地下看,徒弟们心里就犯嘀咕,生怕哪一段没演好。赵本山在电视剧《关东大先生》首播发布会上话里话外对范伟不满,人家也是腕了,不想演小品,我也没办法,就随他去吧,我们是兄弟,不是师徒,要是我的徒弟这样,那还反了啊,就上家法了。记者问小沈阳师父的家法是什么。他说:“也没啥,就是讲道理,实在急了,就骂你两句呗。”赵本山对小沈阳说得最多的就是,你是农民的儿子,是“二人转”演员,走到哪里都别忘了根本。   而小沈阳回报赵本山的就是“忠心”二字,记者问现在是不是很多其他公司的人想撬墙角,他承认。“不少,但是我都很坚定地拒绝了,是师父培养了我,我不能忘本,别说给我多少钱,哪怕是一个亿也不好使。”    好事多磨   去年“三上三下”,今年师傅保驾   今年,看春晚的大多数观众的确第一次知道有小沈阳这个人,所以他们的反应非常直接,报以最畅快的笑声和掌声。但是如果经常混迹网络的人,都知道《不差钱》中小沈阳的段子并不算新鲜,全部移植于自己的拿手节目《我要当明星》,小沈阳也承认这一点。事实上,小沈阳的走红应该从去年说起。在去年春晚中,赵本山就有心带他登上春晚舞台,反反复复三次,最终黄了。后来又说他可以退而求其次上元宵晚会,晚会前夕对外公布的节目单上也有他的名字,但是让人意外的是,实际播出时小沈阳缺席了。对此,节目方的解释是“节目整体超时了,只好忍痛掐掉。”赵本山方面沉默相对。坊间说法是春晚和元宵晚会节目组考虑再三,觉得小沈阳的表演过于低俗,不符合要求。小沈阳对记者回忆起当时的心情,师傅告诉自己有可能上春晚的时候,心里也打鼓,底气不足,所以连家人都不说。记者问:“ 被涮下来了,有情绪吗?有没有对自己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没有,我挺知足的,我不过是普通的二人转演员,名气比我大的艺术家不也有可能被涮下来。”得知今年又将冲击春晚时,小沈阳说自己内心“很平很平”,不过在彩排的时候还是感受到紧张,他对自己现场的表现打了75分。   可以看出,为了能够顺利上牛年春晚,赵本山和小沈阳都动了脑筋在节目上做了调整。比如在服装细节上,在春晚舞台上解释为“穿错了裤腿儿”的苏格兰短裙,在北京春晚上,小沈阳干脆穿上西服,只保留那个女式挎包。赵本山说:“为了上电视,该改的还是得改,在二人转舞台上穿女人衣服,观众不会觉得有什么,可到了电视屏幕,连我都看着别扭。”   小品《不差钱》几乎可以看做是赵本山充当配角捧徒弟的表演,小沈阳说:“师傅跟我也说过,想找个接班人,有时能替替他。”       

[url=]来源: 南都周刊 [/url]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2-10 16:41:15 | 只看该作者
    "低俗"还是"可爱"? 小沈阳表演出位惹争议(图)
  百灵
    








  在百度搜索中输入“小沈阳”,你会得到将近300万条搜索篇目;他在央视春晚结束后才注册的博客,一夜之间点击率逼近300万;“小沈阳”、“不差钱”、甚至是小沈阳说的那句台词“纯爷们”都成了域名抢注者下手的对象;小沈阳本人的出场费水涨船高,从最初的一场500元飙升至10万元甚至30万元,暴涨了好几百倍……

  小沈阳在收获了众多拥趸的同时,也遭遇着无数非议。在网上的众多讨论区里,人们在争论:小沈阳可爱吗?小沈阳低俗吗?小沈阳值得我们喜欢吗?

  【矛盾体】一个穿裙子的“纯爷们”

  毕福剑说,小沈阳的模样很“委婉”。在今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小沈阳穿着苏格兰七分裤中的一条裤腿,就这样“委婉”地出场了。当他抿着嘴说:“你叫谁姑娘呢……人家可是纯爷们!”观众哄堂大笑。看过他二人转演出的业内人士说,因为央视的性质和春晚的审查机制,与平时表演时比,小沈阳在春晚的“委婉”程度已大大收敛。

  成名前,小沈阳在东北三省尤其是辽宁家喻户晓。他在赵本山的两部电视剧———《乡村爱情2》和《关东大先生》中分别扮演过角色。在前者中,他演一个女里女气的卫生站医生王天来。在近日央视热播的《关东大先生》中,小沈阳扮演小奉天———一个不时拿块白手绢擦嘴的戏子。小沈阳对这个人物的理解是:“唱着唱着把自己唱变态的人。”尽管两部电视剧的时代背景和人物个性都不一样,但小沈阳演绎的“委婉”程度异曲同工。在《关东大先生》中,小奉天除了多次说出“这是为什么呢”和“人家可是纯爷们”的金句,还在跟小偷范四打架之后捂着脑袋大呼小叫:“妈呀妈呀,发型乱了?发型乱了没?”

  【讨论区】

  ☆拆台派

  “娘娘腔”做派让人讨厌

  各大网站的讨论区里,反感小沈阳的人为数甚多。有人从小沈阳、李宇春等“中性者”的走红,得出了“中国人审美出现了严重偏差”的结论,更有人断言“小沈阳走红只是昙花一现”。

  某网站BBS讨论区有个帖子名为《小沈阳用混淆的性取向换取廉价的笑声与掌声,低俗不堪》,博得了很多网民的认同。还有网民说:“看过小品《不差钱》,领教了小沈阳的 ‘三大件’———即‘娘娘腔’、头上的发卡、腰上的大花裤衩。”这个与师傅赵本山的破帽子一样成为小沈阳个人标志的“三大件”,成为很多人讨厌他的理由。还有人不喜欢他“贼眉鼠眼”的长相。很多人为小沈阳的走红痛心疾首:“小沈阳火的原因,是因为他演绎了不男不女的形象。笑,只能说明我们素质太低。如果年轻人都像小沈阳那样的气质和做派,那这个社会就变得太奇怪啦!”还有网民质问:“我们真的需要小沈阳吗?”对外界一些“小沈阳将取代赵本山”的言论,很多网民认为:“离开赵本山的小沈阳一文不值。小沈阳肯定成不了艺术大师。”

  ☆力挺派

  他会是第二个“赵本山”

  有人说:“赵本山救了春晚,小沈阳救了赵本山。”其实在《不差钱》中,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小沈阳的“三大件”,还有他惟妙惟肖地模仿刘欢和刀郎的唱功。实际上,小沈阳能模仿的歌手不少,譬如他模仿张国荣的《倩女幽魂》便足以以假乱真。

  一位网民说:“以前看小沈阳的节目觉得低俗,但现在越看越有意思———这小子太有才了!我不仅看到了搞笑的片段,更看到了一个年轻人的努力拼搏!”还有网民说:“青出于蓝胜于蓝,小沈阳已经超越老师赵本山了。”不少网民对小沈阳持宽容态度,觉得他起码能带给观众轻松和欢乐:“俗点儿没关系,贫点儿没关系,甚至娘娘腔点儿也没关系,只要离无聊、低俗、肉麻、下流远点儿,只要能给观众一个乐子———哪怕乐过后没什么别的收获,这样的表演也算是成功的。”

  ☆清醒派

  能红多久还得再“观察”

  让许多人惊讶的不是小沈阳的表演风格,而是他这种表演风格竟然出现在了“要照顾13亿人”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许多人感叹说,从这点可以看出,央视如今也正在努力变得开明和豁达。

  一位娱乐评论员说道:“作为二人转演员,小沈阳的俗是一种气场,就像单田芳的沙哑嗓或者郭德纲的贫嘴,是特长而非毒瘤。别动心思让小沈阳转型,那才是‘跑偏’呢。什么人干什么事,小沈阳俗得有趣,就别非拉上表演大师、德艺双馨什么的吓唬人了。”还有网民说:“对小沈阳,观众应该抱平常心看待,既不要把他捧得过高,也不要抱着排斥心理,更不该劈头盖脸一顿臭骂。他目前就是一个纯粹娱乐大众的明星,至于这颗星能发多少光、走多长路,还得拭目以待。”

  【金句集】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我太有才了———上辈子我是裁缝。

  ★都说我长得寒碜,不过我妈挺稀罕我。我妈说小时候带我去公园,老多人围着问我妈:“大姐,你家这猴搁哪买的?”现在我都长开了。

  ★我在商场逛,随便问一个服务员,你这衣服多少钱?她说,180元。我说,30元卖不?她说卖,然后就让我交钱。我说,我不买,就是随便溜达。

  ★太阳出来东方亮,山炮啥样我啥样!

  ★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儿过去了,啊哈?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啊哈?

  ★我看谁没鼓掌,半夜趴你家窗户去!

  ★我是有身份的人,什么是有身份的人呢?就是有身份证的人!

  ★大伙儿不用老鼓掌,你们的手腕子一疼,我的心都疼。

  ★想开心看二人转,想闹心就看一下足球,想往死了闹心就看一下中国足球。

  ★别看我长得变态,其实我老有才了。

  ★老妹你别害怕———我是人不是鬼。

  ★你说我是男是女啊?这个问题给我也整矛盾了。

  ★太阳出来照大地,欢迎大伙来看戏!要问我是哪一个,人送外号小巩俐!

  【新消息】 元宵又见

  小沈阳

  ●除了将有可能在央视元宵晚会上表演小品《不差钱2》之外,小沈阳还将出现在元宵夜的浙江卫视中。当晚,该卫视将播出专题节目《更生更有戏———小沈阳专辑》。它将小沈阳在央视、各大省级卫视、各大舞台登台献艺的精彩片段一一再现。记者 肖执缨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2-10 16:43:28 | 只看该作者
   小沈阳春晚一炮而红将带来十大变化(图)
来源:新浪
[img=http://www.cnwnews.com/uploads/allimg/090131/2355490.jpg]图文:09年央视春节晚会--小沈阳拉住毕福剑[/img]

毫无疑问,小沈阳是今年央视春晚的最大赢家之一,其风头完全盖过了他的师傅赵本山。

小沈阳红了、火了,将必然带来很多变化,在我看来,至少会有以下十种“可能”。谓予不信,请拭目以待。

——小沈阳可能会取代赵本山在央视春晚的位置。赵本山似乎一直想找个接班人来接替他在央视春晚的位置,前两年带小沈阳冲击央视春晚未果,今年终于成功了,赵本山似乎也可以歇口气了,甚至从此告别央视春晚也未可知。

——赵本山与范伟在小品合作方面可能彻底分道扬镳。范伟是赵本山的黄金搭档,至少曾经是,就连赵本山也不得不承认范伟是他最好的搭档之一,可惜由于种种原因,两人却不再搭档上央视春晚了。赵本山曾尝试请他出山,但范伟似乎不给“面子”。如今,小沈阳红了、火了,更预示着赵本山与范伟这对黄金搭档彻底散伙——至少在小品合作方面。

——小沈阳将成为焦点人物,至少是娱乐圈的焦点人物,甚至还可能成为话题人物,媒体上可能隔三差五就会有关于他的新闻和议论。

——小沈阳的私生活将被曝光。事实上,小沈阳刚刚从央视春晚的舞台上走下来,他的不少私生活就开始被曝光,比如他和妻子的亲密照。

——小沈阳可能不得不为走穴疲于奔命。小沈阳红了、火了,邀他演出的地方、单位可能越来越多,小沈阳可能不得不为此穴疲于奔命。事实上,小沈阳似乎已经开始忙活了,今年除了上央视春晚,还至还少上了辽宁、天津等四家地方春晚,俨然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小沈阳可能会进军影视。小沈阳与赵本山一样,是靠二人转起家、因小品而走红的,成名后,他可能也会赵本山一样涉足影视,参演电影、电视剧,恐怕无暇演二人转了。

——小沈阳可能会出专辑。“演而优则唱”嘛,何况小沈阳的唱功不错。

——小沈阳可能会出书。就像姜昆在相声中所说的,现在是不是人都出书,名人、明星更好这一口,成名了都爱出书,小沈阳想必也不例外。

——小沈阳可能会受到广告商的垂青,邀他拍广告、做形象代言人的商家恐怕不在少数。

——小沈阳的出场费可能直逼一线明星。一个人一旦成了大明星,出场费就得翻番,甚至翻上几番。眼下小沈阳的出场费与过去肯定不一样,说不定与一线明星平起平坐了,呵呵。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07:44:34 | 只看该作者

文/[花满楼]在北京笑翻了。。。。

                                                       从小沈阳的“跑偏裙装”说起

       小品《不差钱》中,小沈阳苏格兰式“跑偏裙装”发挥了强烈的喜剧效果,如我一般被笑翻的一定是大有人在!

大男人穿裙子,在今天的我们看来确实是滑稽可笑具有喜剧效果。而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上,长袍和裙子曾为正统,游牧民族发明的裤子一度被视为“野蛮人”的服装。



“夏商周时期,中原华夏族的服饰形式主要采用上衣下裳制。上衣的形状多为交领右衽,下裳类似围裙的形状,腰系带,下系芾。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一种名为“深衣”的新型连体服饰,它同当代的连衣裙结构类似,上衣下裳在腰处缝合为一体,领、袖、裾用其它面料或刺绣缘边。

至此,形成了我国传统服饰的两种基本形制——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以上文字摘自百度网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为抵御北方胡人侵袭,推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才正式把裤子引进中原地区。那时的裤子称胫衣。“裤”字古代写作绔、袴。《说文》:“绔,胫衣也。”《释名》:“袴,跨也。两股(大腿)各跨别也。”现在通行的观点是古代的裤子没有裆,只有两个裤筒,套在腿上,上端有绳系在腰间。



“秦汉之际,胫衣长至大腿,但仍没有裤裆,主要是为了便于便溺。裤子最初仅在部队中流行,到了汉代,有裤裆的长裤才为汉族百姓接受。唐朝时盛行“胡服”,裤腿有了收束。到了宋代,裤子变成了贴身的“膝裤”,既便于行动,又十分保暖。



历史上,裤子一向是男人的专利。第一个敢于穿裤子的女性是美国人玛丽•爱德华•沃克。玛丽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军医,她在内战时曾数次穿长裤而遭拘捕。事情一直闹到了国会,国会议员们经过激烈的争论,最终因为她精湛的医术和为国立下的赫赫战功,决定通过立法给她特权——准许作为军医的她在工作时穿裤子。

  到了20世纪30年代,女性穿裤子仍被认为是非法。1932年,美国著名影星玛琳•黛德丽就因穿长裤在巴黎街头行走,被抓到警察局。警局本想以“有伤风化”罪拘留黛德丽,但迫于压力,最终将她释放。

  直到二战后,成千上万的妇女走上以前只属于男人专有的工作岗位,为了便于工作,她们很自然地穿起了裤子。以此为契机,裤子逐渐成为西方女性的日常着装,并逐渐朝着时尚与实用的方向发展。”——以上文字摘自《生命时报》。

有朋友介绍,今天的朝鲜,裤子仍是男人的专利,女人只能穿裙子。朝鲜老太太见穿裤子的东方女士,必上前质问,知为旅朝游客方作罢。



上世纪八十年代,裤子是有严格的男女之分的,男裤裆部有开口,而女裤没有。那时,女孩子穿牛仔裤或前面有开口的裤子是被认为有伤风化的。今天,在服装市场想看到前面无开口的女裤还真不容易。



从裙子到胫衣,从男人的专利到女人的新宠,裤子见证了文明的历程。






                                                                                                                                                2009年2月14日  北京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3-15 13:42:59 | 只看该作者

[z]

小沈阳节目现场爆粗口 激怒江苏卫视女主持   
   小沈阳和媳妇沈春阳在江苏卫视节目现场表演二人转,演完时,女主持赵丹军来搭话,结果小沈阳来了一句他常在舞台上说的玩笑话——“臭不要脸的”。赵丹军红了脸,生气地对小沈阳说,“你得给我道歉。你不道歉,这节目就不录了。”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小衰样的素质和修养,这样的人也能红??不知道以后中国会发展到哪一步,前途极其堪忧....我是不喜欢小沈阳,大家顶下看有多少藐视这样的人的~~~~~~~~~~

后续:
  小沈阳夫妇应邀录制节目时爆粗口惹主持人生气的消息引起颇多议论。目前,当事人都对此事持沉默态度,希望冷处理。“爆粗口”事件发生在前晚,小沈阳应江苏卫视《人间》栏目组之邀携妻子沈春阳赴南京录制节目,行程早在元宵节就预约了,曾获得“金话筒奖”的女主持赵丹军是赵本山点名的。当晚,特别节目《小沈阳来了》的录制放在可容纳上千人的剧场,之前刘谦都没享受到这个待遇。

  当晚,记者也在节目录制现场。小沈阳是在一群伴舞女郎中突然出场的,架着一副框架眼镜,手持麦克风高唱《我家在东北》。节目上半场是夹带着表演的访谈,下半场则以现场观众模仿小沈阳为主。录制现场,小沈阳对待主持人赵丹军的态度和演二人转时一样,话语尺度也延续在舞台表演时的样子,赵丹军也有意显得随和、幽默些。当赵丹军在他们夫妇两人即兴合唱二人转小调后“唆使”观众让他继续表演时,小沈阳习惯性地回了句他常在舞台上说的“你这臭不要脸的”,随之接了句“开个玩笑”。这时,赵丹军带着生气样说:“你得给我道歉。你不道歉,这节目就不录了。”小沈阳则笑笑地说了句:“不是早跟你说是开玩笑?”接着,节目录制告一段落,导播示意中场休息。当时的录制现场,赵丹军和小沈阳都未表现出生气、尴尬,现场观众虽然不太习惯赵丹军的这种幽默,认为有点生硬,但也没有气氛僵住的感觉。在谈论此插曲时,不少现场观众都表示,赵丹军显然是想努力接近小沈阳的风格,只是她的气质有点格格不入,“玩笑没有开好,想幽默没幽成”。

  昨日,针对网络上沸沸扬扬的“小沈阳爆粗口”事件,赵丹军不接受任何采访,并拒绝回应,小沈阳也不对此事进行解释。江苏卫视宣传负责人告诉记者,赵丹军对报道称她“当场生气”颇为不满,认为双方录制节目时的玩笑话被误解了,“这事越描越黑,不回应了,到此为止。”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3-15 13:49:39 | 只看该作者

老管用孝感话评哈

1,电视台非要把狗肉搬上国宴,自找没趣哇,
2,小沈姨娘,你个伙计莫跟人嘎斯文女同志瞎日宝涉.小心阐你一耳巴子底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8 20:29 , Processed in 0.1175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