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7 16:2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剑啸九天 于 2010-4-27 16:51 编辑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
                           孝昌县小悟乡险峰中学 叶建桥
    曾有人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那么语文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理所当然的更应该教学生如何做人。虽然仅仅只教了十余月的语文,但我对这一点还是感触颇深的。

            如今农村接受教育的学生我个人认为可将其分为三类:父母在家且对孩子管教有方者;父母在家且对孩子管教无方者(甚至不加管教者);父母均不在家的留守孩。这三类学生中或多或少的存在品德行为不端者,后二者极为严重。究其原因简而言之可归为:一方面这些孩子缺少家人管教。尤其是那些留守孩的父母均在外务工,只有二老照管,二老视孩子为掌上明珠,捏在手里怕碎了,衔在口里怕化了,做错事更是偏袒有佳,更何况是训斥和打骂?二是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侵蚀与毒害。初中生毕竟抵制力较差,对社会上那些极具诱惑力的东西是难以抗拒的,一旦沾染上便如吸食鸦片一样,时间一长,这些孩子有的就养成了许多不良的嗜好:抽烟酗酒、打牌赌博;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扭曲:坑蒙拐骗偷抢;有的甚至是无恶不做,长期以往,人将不“仁”也!
          那我为什么不说由思想品德老师发挥其育人作用,而偏偏是语文教师呢?因为语文学科是中学所有学科中极为重要的一科,它集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综合性于一体,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作用。因此,面对上述学生的一些不良嗜好与行为,更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这一优势作用,加强语文的育人功能,让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育人作用。如何能使这一作用得到发挥呢?作为仅有十余月语文教学经验的资教生,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在教材文本讲解过程中育人
      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的选择是很有针对性和教育性的。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会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对文本作者的讲解和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而现在由于中考不考作者的一些基本情况,不少的教师便将中外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的大作家置之一边而不顾。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还是在寂寞与黑暗中勇敢坚强站起来的海伦·凯勒;甚至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大诗仙,在失去希望仍不忘高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对这些人他们的生平事迹,主要经历及形成的思想的讲解对学生无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在讲解《行路难》时,将李白其人整整讲了一节课,先讲李白二十岁之前的读书生活,他是如何读书的,读了哪些书?读书效果如何?然后将话题一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拥有了满腹经纶之后,便在家乡四周游山玩水,直到二十五岁东出夔门,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杖剑去国,辞亲远游”,去实现其“大丈夫之志”。最后讲其求仕的坎坷历程与一路辛酸,虽然他饱经油画吧、挫折、但始终没有放弃其人生理想,哪怕是到了其人生的晚秋,还去参加李光卿的部队?可能有的教师又会说:“你没有自主合作探究”,难道每节课一定要自主合作探究吗?难道这浪费时间,没有必要吗?虽然没有自主合作探究,但是通过这节课的讲解,学生听的频频点头,目不转睛,若有所思,若有所悟。花了一节课,没有讲《行路难》半句,但是学生亦应该明白了李白当年的求仕之路是如何的艰难,也明白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挫折和磨难该如何做?这对他们良好的品德、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肯定是有积极作用的。
       另一个就是对次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有的教师在讲述课文时只分析主要人物,对次要人物一概不管。如牛汉《我的第一本书》中,大多数教师关注的是“第一本书”、由第一本书引发的几段弥足珍贵的情谊及“我”和乔元贞的命运。但是对“二黄毛”却言之甚少,二黄毛读书时连一只手几根手指头都说不清,可见他“书读得活见鬼的”,但是由于他抗战期间的表现让他去世以后受到乡里几代人的尊敬,为什么呢?我是这样拓展的:二黄毛没有多少才能,却因为有德受到乡里几代人的尊敬。那么请同学们联系生活中的现象和自己切身的体会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如果二黄毛没有多少才能,又没有好的品德,他的命运会如何?如果二黄毛既有才又有德,那么他的命运又会如何?那么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可以使不同的学生找到他们做人的方向,找到自己需要努力到达的人生坐标。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对作者的讲解和次要人物的分析对教育学生成人是有一定好处的。
二)在阅读课教学的过程中育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鱼肚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能够驾起学生与人类社会思想联系的桥梁,能让他们与伟人灵魂的沟通,不仅开拓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还可以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洗礼与滋润。平时,在阅读课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去阅览室,我经常选择一些写得文笔与意境都很优美,且对学生起一定教育作用的文章念给学生听,学生开始有点吵,但是在听的过程中,随着文章感情的变化变得异常安静,听完之后,就让学生写下他们感触最深的地方并加以评析然后起来说,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理解能力,还能精华学生心灵,使他们个人的情感得以升华,良好的人格得到熏陶。如果去阅览室,则要求他们带好纸和笔,把自己看到的好句子写下来,并写上对这些句子的理解,下课后交上来,结果发现他们所摘抄的句子全部是对生活的总结、格言警句、有助于励志的句子。当本子发下去,我就花一节课让学生按照其收获进行交流,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这些知识在其以后的为人处世中也会不知不觉的影响其向好的方向发展。
(三)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育人
    朱自清称写作是“生活技能的训练,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可见育人训练是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之要。就我个人的体会,目前的中学生尤其是七八年级的学生写作存在三个大的问题:
1、言之无物,泛泛而谈。
2、胡编乱造,无中生有。
3、思想肤浅,价值观扭曲。
      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语文教师该如何纠正呢?指导作文,也是指导做人。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问题,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我是这么做的。
      针对第一个问题:带学生走出教室。比如去学校操场花坛锄锄草,搞搞集体活动,甚至去福利院看看那些孤寡老人,替他们搞下卫生,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而且可以让他们拥有写作的素材,更可以让他们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针对第二个问题:布置的作文要切合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说真话,作文题目应对学生有教育作用(比如说诚信等),让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接受一次思想和品德的洗礼。
      针对第三个问题:评语至关重要。教师在评语中不能只注重作文形式本身,更应该关注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来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而这种价值观和人生观又是建立在品德信念的基础上,只靠一味的说教难以奏效,所以必须要有感情的介入,这种情感就是关心,能给学生以心灵的慰藉。当我们把作文本发下的时候,学生往往看的不是他的作文哪儿有问题,而是看你对他心灵的关注程度。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一个例子。有一次我把作文本发下去,有一个学生在他的作文中写他不想读书了,这个学生平时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针对他的思想,我写了一段长达500字的评语劝他,只对思想。不对内容,他看完后被同桌抢去看,两人拼命的抢,结果弄撕了,他死命的要我重写。这件事使我感触颇深,再差的学生也需要老师发自内心的关注、关心,以后他虽成绩不行,但精神面貌却有了很大的改观。
      总之,这些观点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奏效的,如果从小学开始,所有的语文教师一直可以坚持到初中、高中,我想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应在其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让品行不端的学生逐渐改掉其坏品行,最终成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有“仁”之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14:50 , Processed in 0.07303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