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迎
教师们进行教学设计之前,都会对教学内容解读一番,但大多数教师都习惯于粗略地通读两遍教材后,就迫不及待地搬出《教师用书》等宝典,把别人的教学思路和模式照搬。因此,教出的课,主题相近,结构相似,呈现出不见教师特色、不顾具体学情的千篇一律和人云亦云。
怎样让解读教材突破传统,锐意创新呢?笔者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材解读,特别是语文学科的教材解读,更是如此,多读自有妙解。为避免思维定势,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设计成型之前要抛开所有的教参资料,就捧着教材,一遍又一遍地细读文本,或静心默读,或出声朗读,触摸文字的温度,感受语言的曼妙,在一次次的用心品读中,获得不同反响的见解和精彩独到的体验。
一、
读出精妙立意。
每篇课文都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即人文价值,要么是情感的熏陶,要么是思想的启迪,要么是道德的引领,而对课文主题和主旨的把握,则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深度。教师只有多揣摩、多推敲、慢品细读,才能从字里行间中,抽丝剥茧,理出线索,跳出常规,让文眼突出,立意深远。如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执教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时,就没有沿用传统的“母爱”主题定位,而是在反复咀嚼吃透文字之后,用更高一层的“好好活”三字叩响了该课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让学生和听课的教师们感到别有洞天、受益匪浅。
二、
读出微妙关联。
一件好的文学作品往往妙趣横生,而这些妙处,只有反复品味才能发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凭着自己特有的语言敏感,找准有价值的语言训练点,并借以恰当的方式,或增、或删、或调整、或对比、或替换、或集中罗列呈现,进而,引领学生直面文字的内核,感悟其精神。如笔者在执教《飞夺泸定桥》“抢时间”部分时,紧紧抓住“时间 只 剩下二十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 还 有一百二十公里。” 这句中的“只”和“还”两个字,将它们调换顺序,在对比中,让学生更清楚地领会到了时间的紧迫、路程的遥远和红军面临的困难。 在入情入境的品读中,我们常常会有许多奇思妙想,有时,这些突如其来的灵感,抓住了,就是巧夺天工的设计,将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如我在研读《永不放弃》这篇课文时,通过再三品读蒙迪的话——“您可以不改动这个‘F’,但我也不打算放弃自己的理想!”我感受到了蒙迪无比坚定的决心和始终坚持的勇气,突然联想起本册教材中的另一篇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蒙迪莫不是那支不惧讥讽、不怕寂寞、坚持信念、美丽绽放的百合?于是,我把它作为拓展文本引入课堂,在一次次的激情引读和师生对话中,蒙迪和百合融为了一体,互相辉映,有效升华,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文字不只是一个个苍白单调的字符,它们也是有温度、有表情、有灵性的;教材不只是一本本刻板老套的书本,它们更是有空间、有弹性、有生机的。教师只有反复品读,才能欣赏到别人未曾发现的美丽风景,读出精妙立意、微妙关联和巧妙设计,突破常规,锐意创新,获得妙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