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在中小学开展以校为本教学研究活动的指导意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2 14:4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在中小学开展以校为本
教学研究活动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广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以下简称“校本教研”)活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的贯彻与落实,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在总结我市及兄弟省市校本教研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特提出天津市关于在中小学开展以校为本教学研究活动的指导意见,供我市各区县教研部门、中小学校试行。
一、校本教研的意义与指导思想
1.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当前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广大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保证,是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2.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它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大要素。
3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这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4校本教研的基地在学校,广泛开展校本教研,加强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发挥学校教学研究的职能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
二、校本教研的主要任务
1大力倡导并推进校本教研,明确在课程改革中教学研究工作的方向和指导思想,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
2广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深入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促进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3.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大力倡导教师读书学习,养成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的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促进职业道德与专业水平的提高,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
三、校本教研的主要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师是学校教学研究的主体,是问题和困惑解决的主体,也是经验和成果共享的主体。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具有问题意识,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时研究、探讨、解决问题,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要大力提倡教师自觉、主动和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研究。要尊重教师,保护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2.实效性原则。校本教研的生命在于它的实效性。研究的问题源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必须具有针对性。研究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教学实践的过程,是对研究方案进行验证和调整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教学研究水平的过程,其成果应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研究的成果要及时应用于学校教学实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校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3.多样性原则。校本教研强调研究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研究的问题要来自学校,来自教师的课堂教学。学校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遇到的问题会有所不同,所要研究的问题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其内容既有各个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有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中的问题,还有一些学校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其形式既有教师个人、教研组、学校层面的研究,也有区域协作组和区县层面的研究,还有不同区县协作片和全市层面的研究。要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研究形式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
4.开放性原则。校本教研是个开放的系统,它强调要有开放的思想、开放的心态和开放的组织,而不能是关门教研。教师和教研员要有开放的思想和开放的心态,在强调立足于学校、教师自主教研的基础上,要善于吸收和借鉴先进的教育理论及兄弟学校、兄弟地区和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研究工作。校本教研要有开放的组织形态,在强调立足于学校、教师研究为主的基础上,还必须组织区县级和全市性及其他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发挥教师、专业研究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等各方面的优势,对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会诊,共同解决问题并实现研究成果的共享。
5.发展性原则。校本教研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只有创新才能发展,要处理好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要实现这一核心理念,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才能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法
1.建立支撑体系,确保校本教研健康发展。
进一步提高认识,建立、健全有利于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运行机制。制定、完善相关制度,构建支撑体系,是保证校本教研活动健康开展、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
1)中小学校长是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是以校为本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作为校长,要引导教师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校教学研究的职能作用。一要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健全有利于教学研究的科学的导向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为教师开展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要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职业自信心。二要整合学校各部门的力量,特别是要加强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及年级组的建设,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三要组织、引导教师有针对性地读书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水平,指导教学实践。四要经常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营造民主、和谐、求真、务实、严谨的研究氛围,做到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使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能及时得到回应、问题能及时得到研究、经验能及时与同事分享。五要建立与校外同行(教师、教研人员、研究者等)保持经常联系的沟通渠道,积极主动地争取专业研究人员的指导,使校本教研活动得到必要的专业支持。
2)各级教研部门、教育科研院所、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是校本教研的专业支持力量。以校为本的研究必须有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专业研究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对教学实践高度关注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及制度的建设,努力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并虚心向教师学习,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
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要建立并完善有利于校本教研开展的制度,制定相关政策,将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校长、教师的重要内容。要积极支持校本教研体系的建设,促进各方面力量的整合。
4)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体系,构建高效畅通的教研网络。纵向上,市、区县、协作片、学校、教研组渠道畅通;横向上,学校之间,区县之间,教研部门、大学课程中心、科研院所与学校之间都要加强联系。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我市信息技术优势,为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与交流、成果的展示与共享提供平台。
2.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者,也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要树立研究意识,大力提倡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主动争取专业支持,自觉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倡导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者、教师与专业支持人员的平等对话与交流,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1)教学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和核心。教师通过反思,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到研究的切入点,使经验得到提炼、升华,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和盲目性,改善学习、改进教学。提倡采取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撰写教学札记、课后随笔、实践反思录,“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等形式,及时记录自己的教学成败、启示和顿悟,记录自己实施课程改革的心路历程,使教学反思逐渐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成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内驱力。
2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互助合作是教师群体专业化发展和教学改革深化的有力保证。提倡教师之间的对话、合作和互动。通过同伴互助,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成长。提倡组织经常性的集体备课、案例分析、问题研讨,举办专题座谈、学术论坛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广泛开展对话交流,形成教师、教研员、专家之间的多方合作互动。
3)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关键和支撑。校本教研需要理论支撑和专业支持。专业引领主要是指理论学习和专家指导。要积极争取教研员、教科研人员等教育教学专家的支持和帮助,充分发挥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对于学校和广大教师来说,读书学习是经常性的、更加便捷的专业引领。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智慧源泉和不竭动力。要切实加强对日常读书学习的管理与指导。学校、教师都要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系统学习与有针对性的学习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在读书学习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提高理论水平,并自觉地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3.转变职能,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
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各级教研部门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职能作用。要强化校本教研意识,将教学研究重心下移到学校。要切实转变教研方式,注意加强学科之间的沟通、整合,使有组织的区域性教研活动能够植根并服务于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活动。
1教学研究是各级教研部门的中心任务,是教学指导、服务的前提和基础。教学研究应以新课程为导向,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学校发展需要出发,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把握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研究,不断提高研究的层次和水平。
2各级教研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学校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指导。要以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改进为指导的重点,注重教师教学潜能的开发和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要尊重教师创造性劳动,善于发现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闪光点和经验,并和教师一起进行总结和提炼,与教师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关系,倡导不断创新的研究风气,创造生动活泼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研究指导的方式方法。
3各级教研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及时发现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倾听学校的呼声,了解教师教学研究中的困难,及时提供专业咨询、信息服务与技术帮助等。教研机构要发挥自身优势,善于总结校本教研的成果,为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决策和工作提供服务。
4.着眼教师发展,构建“研训一体”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日益迫切地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课改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水平。要切实把培训作为课改的基础性工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狠抓落实。实践证明,教研与培训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构建“研训一体”的机制,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培训工作应以校本培训为主、以区县培训为主,市、区县、学校相结合,研训结合,以多种形式进行。注意坚持集中培训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导和帮助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2)在日常工作中,把教研与培训结合起来。教研与培训各有侧重又要紧密结合。教研和培训都要注重实效,除了集中培训以外,要搞好日常的培训和教研,边培训、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就是教师培训的过程,也是广大教师研究构建新课程、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的过程。通过各方面持之以恒的努力,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必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5. 转变观念,切实加强教研室建设。
各级教研部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及各种教育教学工作中,是“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十分重视教研机构和教研队伍的建设,要努力为教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创设必要的条件和有利的环境。
1)要深化教研机构内部改革,整合教研力量,建立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组织结构,建设一支积极为中小学课改革服务的有活力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研队伍,形成开放的教研员流动机制。
2)要充分发挥教研员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尊重教研工作的独立性和专业特点,保证教研员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研究工作。要注重教研员的进修和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3)要保证教研工作所需的经费投入,建立教研成果奖励制度。鼓励教研人员创造性地劳动。对在教学研究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人员,要给予表彰、奖励。

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2004512
2#
 楼主| 发表于 2013-2-12 15:01:34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教研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一个厚重的话题,如何做好课题研究更值得我们去深思。当今信息时代,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变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评价者和协作者,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环境的管理者还有教学的研究者……这些都给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了新的元素,它不仅对学习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传统教师的能力结构也提出了挑战。教师应具备的新能力结构,不仅是理论方面的,而且更需要在面对教育信息化时所需要的技术能力——即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这其中网络为我们提供了超越时空界限的交流、探讨、对话和互动,为学校的校本教研实现“促进自我反思、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提供了条件。网络具有交互平台快捷、免费资源丰富(包括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交际双方平等互助等特点。如何利用网络特点,以网络资源为依托,开展网上教师学习活动,共同探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尤为重要,它是我们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1.专业成长-利用网络教研加强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改进
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感触,如一次问卷调查;一次课题访谈;一堂课题实践课;一次课题研讨会等,教师会从这些课题研究活动中得到一些启示。教师要像撰写教研、教学日记那样,利用论坛、博客、QQ等为教师提供自由发表心声的场所。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将课题研究中的体会写成访谈记录式的报告;或写成课题实践课的教后感;或写成课题研究讨会的启示录等。经常撰写课题的研究体会,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善于思考,勤于动笔,是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的关键所在。撰写的论文若能得以发表,不但能激发自己进行课题研究的热情,而且能充实和丰富课题研究的内容,从而增强研究者的自信心。网络教研有助于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使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自我更新成为现实可能。同时网络教研不留情面,参与者对任何帖子都可能提出自己的质疑、批评,在反复问难中,促进个人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同伴互助-利用网络教研实现教师之间的互动
教师必须以自身素养的发展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教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教研的主人。打破“时间”、“地域”、“环境”的限制,让互动的网络资源成为教师学习的有力工具。人人参与、人人发表意见,使参与者通过阅读帖子清晰地了解各家观点,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得以强化,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之间的互动。网络教研有助于教师进行知识的积累,逐步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和优秀的教师团队。  面对浩瀚的网络资源,网络教研上的内容是经过使用者的思考和精心筛选组织起来的,这就保证了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高了学习者的阅读效率。教师通过网上阅读和搜索,还可以将对自身工作学习有益的信息资源,通过链接收藏,使之汇集成为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加油站。网络给每个教师以公平。谁勤奋、谁努力、谁的教研能力强、教研成果大,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很多博客与论坛上活跃着一大批学校,一大批教师和学生。这批学校和教师的名字以及他们做的工作,他们进行的探索,不径自走,传遍整个网络。课改需要榜样也造就榜样,而发挥榜样作用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关注和提升榜样,二是宣传和展示榜样。博客、论坛等都是关注和提升、宣传和展示榜样的好平台。
3、网络教研有助于教师进行异步交流、共享集体智慧与资源。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体验着探索带来的快乐,品味着创造带来的收获,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因为对新课程理念的“水土不服”而产生困惑,一方面,传统教研活动往往由专家或领导主讲,很容易造成人云亦云的“虑假教研”,网络教研,打破了“空间”、“环境”的限制,互动的网络教研资源已经成为教师学习的有力工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师师互动”。同时可以使教学资源的使用更为灵活,也为资源再生提供了一个空间和保障。网络教研促使教研手段、教研过程、教研形式等教研行为、教研思维的广泛化。形成了一张教研网。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回应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实现互动交流的广泛性,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学习、工作状态,引领教研的深入。通过网络教研,专家可以定期参与讨论一些疑难问题,既解决了一线教师的困惑,也有利于教师发表真实的回应与质疑。网络教研是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教研群体活动,使之达到了一种区域的共享、互补的功效,能够实现异步、同步相结合的更加以人为本的教研。达到了一种更高的学术层次,促进了普通教师与优秀教师的广泛交流。网络教研和传统教研一定不是取代的关系。网络教研是传统教研形式的传承和创新。交流需要专业,需要情感,需要社会交往等,由此决定教研一定是多种形态的相互结合,绝不是取代传统的教研方法,事实上也无法取代,只不过我们认为通过网络教研,可以更容易解决传统教研条件下不易解决的一些问题。二者各自有优势,也各有局限性,所以应该相互配合,相互弥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网络教研作为教研的一种补充,它在信息化时代,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不断成长。它带来的不仅是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和高效率,更将是一种民主、平等、对话、协商、合作的新文化。
4.广泛教研-利用网络教研逐步改变研教分离
网络教研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回应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实现互动交流的广泛性。网络教研使教研手段、教研过程、教研形式等教研行为、教研思维的广泛化都产生质的飞跃,教研不再仅仅以教研部门为中心,而是以教师自身发展为中心,网络使得教师能在越越时空的同时超越自我,构成丰富多彩的“社会大教研”。网络教研不再仅仅是一种参与形式,而是一种行为变革,更是一种思维创新,这对加强教研的动力、教研的质量无疑产生了催化作用。
任何一项课题的立项、展开、实施都会面临一个全新的挑战,我们课题组成员带着对网络教研的思考、求索,就网络教研方式的理念与实践做一个有步骤、有计划的研究,探索一条有效之路,以力求更好地为教育教学一线服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楼主| 发表于 2013-2-12 15:03:01 | 只看该作者
七星区网络教研课题研究启动暨培训会
作者:刘串德   
     3月11日下午,广西基础教育研究网七星区网络教研实验区课题研究启动暨培训会在穿山小学计算机教室举行,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陆云主任、七星区教育局蒋才华副局长、七星区教研室彭红副主任进行现场培训,七星区网络教研中心组成员约90余名教师参加了会议。

  培训会上,七星区教研室彭红副主任首先宣读了《桂林市七星区2009年网络教研实施方案(讨论稿)》,方案中宣布了七星区教育局网络教研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由局长张永红、党工委书记殷立夫亲自担任,党工委副书记胡荣柏和副局长蒋才华、教研室副主任彭红担任副组长,全区网络活动将由区网络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和全区11个学科教研中心组共同管理和开展活动。方案专门分析了网络教研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针对其快速畅通、经济节约、灵活多样、针对性强、自我完善和受益面大等特点,决定推进我区网络教研实验。方案还确定了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罗列了主要的网络教研研究方式、网络教研操作要点,对2009年网络教研提出工作要求,公布了评价方式等内容。

  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主任、广西基础教育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陆云给大家作了《网络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讲座,陆主任从“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网络教研的意义与发展、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网络教研的操作方法”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理念,他用鲜活的例证诠释了自己的观点,其独特的教育思想引起了与会老师的共鸣,并获得了热烈的掌声。

  七星区教育局蒋才华副局长代表张永红局长对大家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要大家充分认识网络教研的重要性,二是要大力建设和培养一支网络教研的骨干教师队伍,三是要强力推进网络教研,依托网络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四是要根据学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陆云主任作讲座
七星区教研室彭红副主任宣读方案
七星区教育局蒋才华副局长讲话
4#
 楼主| 发表于 2013-2-12 15:04:0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8:16 , Processed in 0.09561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