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言语智慧从哪里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2 09:5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言语智慧从哪里来?
——听刘老师讲《成吉思汗和鹰》有感
窦桂梅
  按:曾写过关于听《成吉思汗和鹰》一课“同课异构”的长篇文章。这次北京“京城杯”教学研讨活动选出了我们学校,由刘建伟教师执教。课后又一个专家点评——安排了我。专家谈不上,恭敬不如从命,也就在刘建伟教学的基础上,谈了谈听这堂课的背后的一点思考。
  如果某种改革完全抛弃实践的方式,彻底走进象牙塔,那么无论这种改革多么智慧,那也是愚蠢的智慧,决不可能获得成功。可以说,海淀区的课程改革,立足课堂实践,紧紧抓住课堂这个抓手,注重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课堂智慧。本次研讨活动,选定的专题是“研究学生需要,提升教师实践智慧”,这个研究专题的确定,非常精当,非常高明。
  “研究学生”是我们课堂实践中最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什么?学习需要有哪些?学习困难在哪里?学习的兴奋点、逻辑生长点、生命拔节点、精神成长点在哪里,这些都需要研究。
  学习就是实现由不会到会、由模糊到清晰、由收获到下一步继续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拾阶而上,视野渐宽,学识渐长的过程。换句话来讲,就是通过课堂,让学生思维得到训练,智力获得挑战,在情智方面产生“落差”,知识、见识、胆识都能和谐增长。对于语文课的学习而言,就是应当引导儿童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和丰富个人的言语水平,提高言语智慧。
  这种言语的智慧哪里来?当然离不开教师的实践智慧。就语文课来说,语文教师的实践智慧,我认为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教育学智慧,言语水平智慧。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前者在语文教学中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语文教师,通过自身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引导学生以语言为载体,结合教育学的智慧,创造性地设计和呈现以知识、情感、思维为核心的课堂内容,如此,才能满足学生的生命需要,并实现个人实践智慧的提升。
  那么刚刚上过的这节课,教师是否在引导学生发展个人言语水平上,表现出了自己的智慧呢,我们下面就从三方面来看一看。
  一、文本结构的体现
  
十分认同贺斯的一个观点——“对学科本质的认识是一切教学法的基础。”没有很好地认识学科特点,任何课题研究都是枉然。就语文课的教学而言,学科的本质自然就是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其工具性而言,就是要通过对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语文知识的学习,提高听说读写等几方面的语文能力;就其人文性而言,就是关注教学文本中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促进学生的自我发现和精神生命的丰富和提高。但不论强调哪一方面,对于教材精准的把握都是达成目标的基础。
  这节语文课,就其工具性层面而言,保留了传统语文课咬文嚼字的好传统,同时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关注到了文章结构层面的特性,我认为这是这节课的亮点之一。
  结构主义认为:“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构造,然后又在它们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事物是由各种关系而不是由事物构成的。”
  如此重要的结构关系当然需要发现。
  发现结构就好比做手术的医生一样,不但要看到肢体的肌肉的连接,还要看到骨骼的分布甚至神经稍的串联。阅读文章后,要思考故事的开头、故事的经过以及文章的结尾的“肌理”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这篇课文先总述成吉思汗,再按照故事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的顺序叙说。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述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国王和勇士。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点明故事发生的原因,成吉思汗狩猎时,口渴得厉害,为下文情节的开展作了铺垫。第三部分(第9~18自然段)写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鹰撞翻的情景。层层递进地将故事中的矛盾推向极致。第四部分(第19~22自然段)是故事的高潮,毒蛇的出现改变了成吉思汗的固执,很具有震撼力。第五部分(第23自然段)写成吉思汗的懊悔和顿悟。其实,这篇课文也可以分成三部分,掐头去尾留中间。中间,亦即重点部分,见如下表格:
  特别是文章中描写鹰四次装翻毒水的情节,这是典型的“反复叙事”。反复叙事中,一般都是用三次来关联,所谓事不过三。三打白骨精,三顾茅庐,三请三休樊梨花,三打祝家庄……我们耳熟能详,这里却是“四”次打翻,这个变化,很值得探究,原来,第一次打翻,作者并没有生气。所以后面的还是“三”次打翻,构成传统的“三”的叙事模式。
  教学当中,刘老师注意了这个部分,抓住了文章中词语的变化,每一次,尽管都是相同的结果,但鹰的四次动作,以及成吉思汗心情的四次变化,都不相同。并且还能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如对鹰而言,每次撞掉水杯的方式不同,动作越来越迅猛,心情越来越迫切;但不变的是一颗对主人忠贞的心。老师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比较中,既理解了情节的层层深入,同时也渗透了写作方法。可以想象,经过长时间这样辩证的训练,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学会言说的智慧。
  二、体裁特点的隐现
  
在文本解读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刘老师关注到了体裁本身的特点,并且结合这个特点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包括在课后作业的讲故事中,加以渗透。
  这篇课文的划归记叙文,但又不是严格的记叙文。它是传说、是民间故事。记叙文,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最常见的文体,其要素,想必学生并不陌生。但传说和民间故事,又是人民群众口口相传,经历时间的淘洗而流传下来的,本身带有更多的传奇性和生动性。这样的故事,重要的并不在记述历史,而在于褒贬人物及其精神,探索传说背后所表现出的民族文化心理。而且,在故事的口口相传当中,要想吸引听众的注意,必定有极其生动有趣的形式,这就构成了传说和故事的基本要素,而这同样是值得我们的学生在自己写作表达中加以借鉴的。
  文章阅读中,一般运用的方法有“以情解文”“以事解文”“以理解文”“以文解文”。这些当然都很有道理,但首要的还是要关注题材特点。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同样引用了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如果是在说明文中,那么,作者很可能是要说明,春秋时期的书籍还是竹简和木牍。如果是在议论文中,那么作者很可能是要强调读书要像孔子那样勤奋。
  刘老师的这节课,所呈现出的教学流程以及教学方式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以故事的方式学故事。教师从故事的顺序出发,按照故事的先后顺序,把故事的紧张情节凸现出来。并且渗透了“悬念,人物,情节,道理”等故事体裁的要素,并在每一步的教学环节中,将这样的要素,与课文的讲读有效地结合。这种把写作规律和阅读规律结合在一起的做法,又有效地实现了阅读和写作的结合。于是,在这堂课中,学生一直沉浸在故事的情境中,在情境中体悟故事的元素,以及人物性格,当然还有前面所说的结构。这种故事结构,这种叙事模式,这种事理结合的编织故事的方式,一定会对学生的写作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他们的阅读本来就是遵循着故事的写作来的。而故事元素的发酵,并在学生的生命中打下烙印,也更容易让学生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言语智慧。
  三、文本主题的呈现
  
课堂知识一般在以下三个方面分布:第一是教科书、参考书;第二教师个人的素养知识;第三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递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在这节课中,教师通过深入的文本解读,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大胆的超越,突出表现在对于文章主题的超越上。
  比如,课文中只讲了成吉思汗的教训。教学参考也只谈到了这一点。但教师注意到了题目中的“和”字说明成吉思汗和鹰是并列关系:文中所讲的不仅仅是成吉思汗,当然还有“鹰”。
  文章的主角自然是成吉思汗,但对于成吉思汗的理解,却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参所揭示的学会遇事冷静上。这一课的教学,抓住文中的第一自然段交待“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君王和勇士”中的“君王和勇士”。历史上的君王一般有什么特点?通常情况下傲气也霸气,善于驾驭臣民。结合这些,教学伊始从“君王和勇士”切入。进而一步一步、逻辑清晰地将学生的思考推向深入。本来,自幼养鹰、驯鹰的成吉思汗对于鹰,特别是对自己的宠鹰的习性应该比较了解才是。但后来鹰发生了那么异常的变化,而且三番五次打掉水杯,成吉思汗本应该好好思考“这是为什么”的,遗憾的是,君王的傲气和霸气,让他不动脑筋,只动怒。由此成吉思汗的错误就显得合情合理。特别是,作为一代天骄,面对自己的错误,他能够深刻反思,懊悔不已,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应该说,他还算是一位真正的勇士。从这个意义上,让学生认识到,这个悲剧不仅是成吉思汗一个人的教训,也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警示。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对鹰的角色要有所关注。鹰为了主人奋不顾身,虽死不悔。这种忠诚和献身精神格外让人感动。同时,鹰的命运也可以看成是一条暗线,作为对成吉思汗明线的补充,毕竟,没有鹰的执著和忠诚,就没有成吉思汗悲剧震撼人心的力量。同时,还可以把成吉思汗和鹰放在一起考量,悲剧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他们之间有矛盾,之所以有矛盾,是因为他们之间有误会,之所以有误会,是因为他们没办法沟通。那么,人与人之间一定要学会沟通,学会交流,求同存异,是不是也是题中之旨呢。更进一步来看,从成吉思汗的君王定位上,我们还能体会到君王的粗暴和嗜血,鹰作为臣子的杀身救君的忠君思想。这种多元解读虽然不一定都要选择,但作为老师不可以不心中有数,当然我们也要辩证看待文本的多义性,反对无原则的解读。世界有多丰富,人性和文本就有多丰富,文本自在的知识与情感,丰富了学生对人物性格的多元解读,这更是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的体验。
  由此,这节语文课,就通过这样的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带给了学生如此丰富的情感体验,可以说正是教师的实践智慧开启了学生的言语智慧。
  最后谈几点思考——
  首先要反思行为的惰性和思维的惯性。
  现有的教师大都脱胎于传统教育,在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以考试为评价的惟一标准的模式中熏陶出来的,教师的现代教学能力先天不足。教师对于自己所从事的教学活动,往往喜欢以一种自己已熟悉、掌握的方式进行,尽管这种方式,隐性得也许连教师本人都不曾意识到。
  因此,大多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总是按一种思维惯性进行,这种固定的模式内化为教师本人的观念和行为,会自觉不自觉地渗透在教师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形成一种行为的惰性。即使教师已接受了新课程的观念,在具体的操作中,仍然会回到传统教学的主导地位,限制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表现在这节课当中,是否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还应有所拓展,是否教师表现在课堂上的应变的智慧还有发展的余地。比如现场倾听学生发言的时候,有个学生说老鹰扑掉的是一颗忠心,是不对的。如果老师顺势而导——扑掉的是主人的灭顶之灾,扑出的才是鹰的一颗忠心。哪怕一个小小的语词,注意倾听,加强对语言的敏感,教学的智慧,言语的准确,都会形成智慧。
  我们的课程改革,依然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因此,作为一个中年语文教师,对自己,以及青年语文教师提出两个建议——
  第一:读书
  
读书、读书,还是读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水平,可以反映在他的文本解读、课堂应变等诸多方面。围绕这一课的教学,相信上课的老师一定就本课阅读了大量背景资料。但语文老师的阅读视野是否可以不仅仅停留在教材、教参的一亩三分地上,而通过广泛的文学、历史、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丰富阅读,在打开自己阅读视野的同时,也打开学生的言语智慧的视野。
  比如,当我们读了《成吉思汗传》《蒙古苍狼》,甚至金庸在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也许就会发现,尽管成吉思汗是叱咤风云的“君王”,但《成吉思汗和鹰》中所表现出的成吉思汗那冷酷阴暗的心理,不仅使他失去了自己的宠鹰,更致使他所建立的“武功”并不长久。为此是否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目,并让学生读成吉思汗的故事后,撰写关于成吉思汗的性格与成败对照史研究报告,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历练。
  而且从文学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文章的体裁,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探究,课文的故事是不是真正的历史故事?与文学作品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成吉思汗和鹰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传说还是作家的创作?
  当然,还可以从创作的角度,让学生了解一点知识——美国专门有“猎鹰理论”。佛罗伦萨有一个贵族青年,爱上了一个贵夫人,而且是致命的爱上,无法解脱。青年倾家荡产,发疯般的追求她,贵夫人连正眼都不瞧他。贵族青年耗尽资财,终于心灰意冷,离开了这块伤心地,去了一个遥远的农场,为了排解自己的孤单和忧伤,青年养了一只鹰,每天青年都要通过放鹰来消磨时光,在长相厮守中,青年和鹰有了深厚的感情。后来,贵夫人的丈夫出了车祸,贵夫人带着她的孩子也到这家农场来散心,鬼使神差的,贵夫人的儿子一下子迷上了鹰,鹰飞走后,贵夫人的儿子就病了,睡梦中还在呼喊鹰,而且,病情越来越重,。为了救儿子,贵夫人终于惴惴不安的上了青年家的门,看到自己的心上人来了,青年慌了神,他没有什么好招待她的,于是,他含着泪,杀死了朝夕相处的鹰……后来,鹰不在了,贵夫人的儿子当然没有好起来,但是有感于青年的这份情,贵夫人选择留了下来,与青年厮守终生。
  为什么万贯家财抵不上一只小小的鹰? 因为这就是爱情!意思就是为了故事的情节,为了表达一个主题或多个主题,在故事中设置一个“鹰”的角色,一个平庸的故事一下子就光彩起来。这就好像是在淡汤里加上盐,汤一下子鲜美起来,这种理论如果学生有所涉猎,也一定引起他们的阅读或创作兴趣。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带着批判的眼光不仅解构文章的主题,还解构其创作的“硬伤”:你怎么看待这样的故事,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叙述一件事情就揭示一个道理的方法有没有“傻瓜哲理”之味,文章结尾得出的结论有没有“穿鞋戴帽”之感?如果要你来写,你会怎么写?
  而上述这一切的可能性,都是建立在教师大量而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的。为此我想把这句话送给在坐的年轻老师:工资再低也要买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屋子再小也要藏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
  第二,反思
  
反思是生成教学智慧的不竭源泉。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反思使教师专业生活富有思想和智慧,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提升教学水平,使教师人生不断走向辉煌。
  为了督促自己每日三省吾身,我提议,青年教师要写教学日志。叶澜老师说,一个老师上十年课不一定能成熟起来,但写一年的教学日志却肯定能够成长起来。教学日志是一种对教师自己的思想变化和行为变化的记录。写日志的过程是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的过程。写日志是教师用来记录和澄清自己思路的方法,也是洞察和澄清实践意义的方式。教学日志有利于分析、认识、改变和超越自我,是一种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成为教学实践智慧的源泉。
  像今天这样的公开课就是一个舞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公开课的舞台上被反映出的问题,是我们日常教学中问题的放大。教学即人生,课堂即生活。为此要写,就写自己课堂的故事。尤其是语文教师,不写者不知其可也。选择自己每天教育教学中真实的、典型的、有深刻感受的事例,甚或细节,比如今天的教学中有哪一个环节设计得巧妙、今天的课堂有哪一处的师生对话还可以更精彩……用叙事的形式表现出来,长期坚持。于是不知不觉当中,那些缺点和毛病就被一个个地解决掉,留下的都是宝贵的经验和智慧。由此,教师才会真正找到教育生涯的成就感。同时,用这样发生在老师身边生动活泼的教育故事,激励广大教师,进行创意和灵感的碰撞,就更能够促进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课堂我们生活的世界!课堂的可能性空间的扩大,意味着我们儿童自由空间的增加。而提供可能性的过程,就是提升教者实践智慧的过程。唯有通过读书和反思,教师理解和掌握更多的选择以后,才能享有更大的创造自由,并由此拥有自己的专业幸福。所以,向着我们共同期待的智慧的课堂,让我们一路走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8:01 , Processed in 0.06219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