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放笔直干:读蒋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1 17:4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放笔直干:读蒋频



谢有顺


  书法、水墨是一种独特的中国语言,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表征,也是中国精神的一个出口。不了解中国人的感情和心事,不领会中国文化的神髓,笔墨就只是物质,不能成为创造心世界的材料,更不能成为人生的写照。中国文人历来是重视立心的,心气和心力,也一直是写作、书法、绘画的根底,故中国艺术不向外求娱乐,而向内求德性修养,最终冀望于人生即艺术,把艺术和人生,看作是一个不能分割的整体。
  艺术如何和人生相通?简单地说,就是艺术和人生共享一个生命世界。中国以农立国,即便普通一人,也知道视自然、天地为大生命,而个人的生命则寄存于这个大生命之中,生命和生命相呼应之后而有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即成为最好的中国艺术。
  因此,中国艺术从生命出发,它重在创造世界,而非模仿世界。中国画尤其如此。山水、人物要入画,不在模其貌,而在传其神。神从何来?必定是画家对自己所画之物多方观察、心领神会之后,才能由物而摹写出自己的性情,由笔墨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意境。不理解这一点,你就不明白,何以中国人读一首诗、看一幅画,总是要去探究作者是谁,甚至他的身世、家境,都在考察之列,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其人,先知其心,再见其笔法之巧。有心之人,才能以其心感他心,以其心状景物,技巧反而是其次的了。知其心,也就必定知其为何喜、为何悲、为何怨,以心来觉悟这个世界,世界就活了。
  中国画的处境一度低迷,就在于很多画家一味工其技,而笔下却无造心、造境之能力,画面多逸气,难见心被物感之后那种生命和性情的抒发。也有人把中国画的前途定义为变革,不少人更以暴烈的方式颠覆传统的作法,试图开出一个新境界,但最终也因流于就事论事未能触及艺术的根本。
  认识蒋频以前,对他的书法成就,以及在收藏界的大名,我早有耳闻,却并不知道他也画画。那次见面之后,他把他的书画作品集拿来,但我却不急于欣赏,因为我所好奇的,是这样一个为人热情、办事果决的人,他如何在自己的书画艺术中表达定力和静气。何以我在当代书画界看到的多是俗气?就因为看现在的书画作品,扑面而来的总是躁气和紧张感,缺乏耐心,笔也定不下来,纸面多是打滑的笔触,就像是慌张赶路的人,从不在意自己一路撞倒了哪些人和物,一心直奔目的地——其实,在他们的眼前,看到的无非是名利二字。所以,我经常揣测,很多的书法家和画家,大概是很少享受写字、画画的原始乐趣的,他们在下笔之前,早已有了利己之打算,似乎总有一双市场的眼睛在看着他,他也乐意投其所好,结果就忘了艺术最为原初的旨趣了。据说有一个人曾日日去看李叔同写字,两人之间并不说话,却心意相通:只是一个人喜欢写、另一个人喜欢看他写,如此而已。
  这是多么单纯的一种艺术享受啊。正因为单纯,所以难得。
  我阅读蒋频和书法和绘画时,的确是吃了一惊的。他的字和画,挥洒的正是这样一种单纯而热烈的东西。仿佛一眼就能洞穿他这个人。他的热情、果决、大开大合、直抒胸臆,全部都从他的线条、笔墨中洋溢出来,没有什么遮掩,直接就站到了读者面前。他本可以在笔墨中隐藏得更好,或者以简单写复杂,把自己装扮得更沉着、寂寥——他是有这种艺术能力的。但他无意于此。他所追求的似乎就是要全身心地享受艺术的自由,他觉得自己有话要说,他要在纸面上倾吐、表达、立心,他不害怕被人看出自己是一个还怀着热爱、并渴望在自己的表达中倾听到回声的人。你看他的《行草书古诗卷》和《荷花诗卷》,酣畅、率性、奔放,如行云流水,不仅不介意笔法的雷同,还多用重笔,以凸显字之风骨、血脉,这说明蒋频在创作时,心中是有块垒要倾吐、释放的——这种积蓄多时的心声,一旦获得表达,必然从笔端奔涌而出,无法遏止,那些技法上的讲究,反倒退到后头了。很显然,蒋频的书法是以笔意带技法,而又不受制于技法的。相比于技法的娴熟,他更看重情绪饱满与否、心灵是否专注,所以他的书法长卷,往往有一股沛然之气,充溢于心,再崛现于笔端,所谓笔墨从一个人的胸襟来,此之谓也。
  这令我想起蒋频的绘画。他笔下的花和果实,无论是荷花、菊花、芙蓉,还是石榴或萝卜,大多是怒放的、成熟的——他喜欢灿烂到极致的事物。他似乎有一种超常的直觉,能够捕捉到事物最为饱满、辉煌的瞬间,在这个稍纵即逝的瞬间里,他书写一种生命的绽放,也由此体会一种生命的快意。这种自我与事物之间的深度对话,映照出的是作者对于世界的细致体察,那“活泼泼的”生命,何尝不是作者内心之热爱的生动体现?或许,蒋频的书画,有别于那些充满逸气、匠气的职业书画家之重大不同,就在于我们能从他的书画作品中遇见那些令人心动的瞬间——我以为,这些“决定性的瞬间”,正是蒋频书画作品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那些“放笔直干”(鲁迅语)的瞬间,那些怒放到似乎要挣脱纸面的瞬间,那些在画面上题款时毫不掩饰的快意的瞬间,共同构成了蒋频的艺术面貌。他正是通过这些“决定性的瞬间”的营造,赤诚地使自己站在了每一部作品的背后。
  作品背后是否有人,有性情,有胸襟和旨趣,是我评判一部艺术作品的首要标准,而我在作品中遇见的蒋频,和在生活中遇见的蒋频,一旦同构在一起时,就知道,我不仅是在读作品,也是在读一个艺术和人生共享的生命世界。
  在一个把艺术看作人生,也把人生看作艺术的国度,作品的背后,是要站立着一个人的。有人,才有人生,有人生,才有艺术——这也是贯通中国书画和中国文化之间最为核心的一条精神线索。何以一些人的画布上总是一片死寂?何以同一片山水在不同人的笔下境界全然不同?技法的差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画的背后所站立的那个人究竟如何。有些画家,写物就只见其物,人隐匿了,或者即便有人,也无独特的境,画面还是了无生趣。我读王维的诗,看似都在写物,可他写的物里有“我”存在,物就因“我”而活;杜甫的诗看起来都在写“我”,可他写的“我”里有物作为证据,物我互证,才最终成就杜诗的大世界。
  中国书画也是强调物我互证的。物中有我,我成了物的境,这个独特的我,就是一幅书画作品的新意之所在。物我互证的最高境界是有无相生。可今天的中国书画,实在是有多无少。多数的书画,有物,有太多的物,那些线条、笔法、山水、花鸟、人物,都栩栩如生,于是,艺术家就陶醉于这个有,可它的背后,无人,无心,无境,或者说,他的作品背后那个人,换谁进来都可以,那个境,也是普通的境,终归无法入心。
  蒋频的书画艺术,强调的是精神的在场和个人对线条、笔墨的体认,有入乎其中的专注,也有出乎其外的率意和放达,他最为成功的那些作品,都能让我们觉得既如此具体、有力,又如此神采飞扬,当他在这种有与无的平衡中从容行走时,一个艺术家的魅力也尽显无遗。
  创造一个实有的世界很容易,创造一个无则很难。笔墨本是介于有与无之间的一种语言,在纸面上见到有,在心里创造无,此即为中国书画之境界,也是一种有无相生的艺术常道。有不过是世界的实相,无才是观察世界的角度。而最高的艺术,其实是关于无的寓言。正因为如此,我觉得蒋频的书法和绘画都还可以进一步张扬他对无的体认,他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这使得他作品中沉默的空间还不够大,他的书法,在收笔时也还可更加淡定和从容,从而以一种精神的松弛来释放他作品中过于密集的紧张感。我相信,当他在一种灼热、真切的生命表达中加入一些隐忍、清奇的内心省思时,他将体会到一种更壮阔而高远的艺术享受。
  

◎最初发表于《文艺报》2010年3月31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2:13 , Processed in 0.08370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