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0年后有哪些人能在当代美术史上留下姓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6 18:3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50年后有哪些人能在当代美术史上留下姓名?

作者:西沐

    中国画市场突然繁荣所形成的市场冲击波让许多人一时蒙住了理智的眼睛,往往凭耳朵就开始了中国画投资。于是,一些所谓的老年书画家、速成画家纷纷粉墨登场,而那些早已失去艺术生命和创造力的所谓“大家”也在不断地重复,年复一年地“艺术”着收藏家们不知所以然的“润格”。在中国画市场平稳下调的今天,很多人产生了一些疑问:谁的作品值得收藏?谁在20年后能留下?这虽然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难以回答,但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明日黄花蝶也愁

    在看20年前的一些旧书刊的时候,常常会发现,当时热闹非凡的人,今天有些却没了踪影。这就引起了人们的反思:过上15年,20年,今天热热闹闹的那些所谓“名家”将会如何呢?无独有偶,偶然在翻阅杂志时,见到我的好友阿昌先生也在谈这个问题,且很到位。高兴之余,录其文共享之:

    雪天无赖,偶尔翻阅往年从琉璃厂捡回的一堆旧杂志,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术类期刊,如《江苏画刊》、《美术》等。因嗜收藏,便不自觉地从收藏、从艺术市场的“世俗”角度看那些旧杂志上介绍过的画家及其作品。一翻之下,颇多感慨:十几年前,那些权威、严肃、专业的全国性期刊上介绍的一位位名家,如今竟一大半湮没无闻(当然,也有些画家现在正如日中天)。在时下的收藏市场上,竟看不到其中一些人的身影,听不到他们的消息。十几年的时间不算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现在,同是改革开放时期,也没有大的历史跨度,按理说,那时的中青年恰恰应该是今天的画坛栋梁。可春花秋月、东风几度,昔日诸多名家,而今安在哉!“明日黄花蝶也愁!”我忽然想到这句话。

    联想到当今“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画坛,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时下,圈里圈外、电视报纸,甚至街谈巷议,常常说着某中青年画家价位几年涨了几倍、某某收藏家投资的字画翻了几番的传奇故事。笔者相信、甚至艳羡这样的故事,无心也不必质疑这样的传奇。问题的关键是,眼前、身边这些热热闹闹如过江之鲫的各路名家,几番寒来暑往之后,有多少是长青树,又有多少会成为明日黄花?现在的画坛比起几十年前热闹了许多、丰富多彩了许多,也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一次画展、一次大赛,总要评出诸多奖项,成就一批东南西北的画家。展览多、获奖多,名家也就层出不穷。长江后浪推前浪,名家一茬换一茬。还说到期刊,十几年前的美术类期刊可谓屈指可数,就那么几种,权威、严肃、学术,并非任何人的作品都能在上面露脸。如今则是天壤有别了,各种名目、形式的书画杂志铺天盖地,让人眼花缭乱。画家展示的舞台、渠道也因此多种多样、自由灵活。于是,我们这些爱好者、收藏者,要面对学院派、江湖派等等各类大小名家近乎饱和的信息轰炸,一时间眼花缭乱,莫辨牛马。

    说到画家的作品价位,更是一个迷魂阵。一些青年画家动辄三五千元一平方尺,一年一个价、一会儿一个价。拍卖会上,没太听说过的“名家”的作品可以卖到十几万元甚至更高,让人想不明白,看不懂。此情此景,不能不为收藏者担着一分心。所谓“投资、升值、回报”云云,到底哪些画家能帮助咱们实现这些美好理想?大浪淘沙,当今的“遍地英雄”三五年后,不知哪些能成为画坛砥柱、成为收藏市场上的骄子,让现在的投资者得到丰厚的回报;10年、20年后,不知道哪些人还能留在人们的视野里?人画俱老,更上层楼;30年、50年后,又有哪些人能在当代美术史上留下姓名?

    阿昌的观点也许多了些悲观,但是,我们可以想一想,再过5年、10年,又有多少人我们想不起来、记不住了、消失了呢?作为收藏家,这个问题是硬道理。有时,盲从受伤害的不仅是自己、损失掉的不仅是钱财,更重要的是破坏了规则、伤害了市场的健康发展,让不该得到的人过多地拥有,使社会更加不公平、更加浮躁。

    我们面对垃圾艺术品的泛滥

    在中国画市场中,至今还活跃着大批书画爱好者、美术工作者、画家及艺术家这么几个层面的人。在不同的层面中,有被大家认可的名家、大家甚至是大师。不同认知水平的收藏家及社会机构,根据他们的理解与偏好,在大量地吞吐着各种各样的非艺术品或伪艺术品,对此,人们浑然不觉。

    1、我们要收藏的一定是艺术品,而不是工艺品或游戏类的地摊货。当下,生产中国画作品的画家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美术爱好者,二是美术工作者,三是画家,四是艺术家。目前,中国画市场中分布最广、质量最低的所谓作品大部分出自前两类画家之手。当然,被称为画家的一类作者,在市场的诱导下,也在不同程度地制造着大量的行活,以满足市场需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的绘画市场中,要找一些具有艺术及文化含量的作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游戏类及地摊货几乎塞满了中国画市场的各个角落。

    2、没有原创性的复制是插在中国画市场心头上的一把尖刀。除去非艺术品之外,不少画家及艺术家在应对市场的过程中,又很快地进入到一个复制以求数量的怪圈之中。当艺术品市场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之后,随着藏界需求量的增加,受关注的名家的艺术品显然难以满足市场的基本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画家一般的策略应该是提高画价或加大作品的供应量,或者是两种措施兼而有之,但其前提应该是首先保证艺术品的质量。

    3、没有技术难度的草率之作成为中国画市场流动中一道“景观”。追求数量和放弃艺术标准,一味地迎合市场、取得市场效应,是中国画市场出现众多乱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绘画是一个技术性及思想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在看似简单的绘画过程中,隐含着对中国传统笔墨的修炼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吸收,这是一个相当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

    4、抡大刀骗社会使中国画的学术威信扫地,作品泛滥。更有甚者,一大批业余选手在速成着,他们上个班、学两笔就号称所谓的著名画家;师从某某,就堂而皇之地在中国画市场中兴风作浪,使不明艺术发展规律、不清楚市场发展态势、相关信息又不灵通的藏家大上其当。这不仅伤害了不少藏家的收藏情趣,更败坏了中国画崇高的学术地位。

    谁在穿皇帝的新衣

    大家都知道皇帝的新衣并不是什么好的东西,但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喜欢呢?原因就是对自身认识的失位,被环境的影响冲昏了头。画家们画个一笔两笔就高呼大师,画商运作成功一两个画家,就自以为是市场的救世主,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可一世,批评界一味地乱封大师、宗师;拍卖只管出天文数字的所谓纪录!呜呼!多么精彩的新衣啊!

    1、价格是一把双刃剑,不少人认为价格是标签,越高越好玩,最终玩火者自焚。当下中国画市场有一种很怪的现象,大家好像都在比富斗阔,比名车、比豪宅,之后又比价格,很少有人把心思用在艺术探索上。不少画家甚至亲自操盘市场行情的运作,操作拍卖价格,制造市场假象,已活脱脱地蜕变为一个道德失准的奸商。在这种情况下,艺术成为一种玩偶,人们关注的不再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而是市场的表层现象。于是,价格就成为一种标识,你的作品一平方尺500元,我就要1000元,他可能就是10000元。价格高了,似乎市场地位就高了,有了市场地位,学术地位就会被拜金者所认可。

    2、拍卖为善于玩价格游戏的画家提供了施展身手的平台,只不过,这个平台被建在很深的坑里。比价格的结果是必须要找到一个比高斗狠的场所,光自己吆喝不行,还需要找一个中介机构来一下“公开、公正、透明”的把戏。为了过把瘾,也为了制造市场奇迹,只好自导自演、自己送画、自己拍回,拍卖公司笑纳20%的佣金。在这个过程中,拍卖公司是最大的赢家,这样稳赚不赔的买卖天下实在难找,并且拍卖的价格越高,收取的佣金也就越高。拍卖越玩越高兴,可画家玩到一定程度却发现玩不动了,但已为时过晚,这才发现自己在别人挖的坑里难以自拔。

    3、不法画商投机钻营,投怀送抱,使失去理智的画家疯狂地面对市场,几近掠夺式地面对收藏家,制造所谓的高价现象。面对失去理智、乱象丛生的中国画市场,画商的投机与画家理智的缺失共同为中国画市场设局。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情况下,缺少分析能力的藏家在热气腾腾的市场中一次次地被套。高额利润的存在使收藏家受到了掠夺式的伤害。在高价的烟雾之下,实际上隐蔽着一场将要破冰的开局,在这一局中,谁笑到最后,谁才能成为赢家。

    4、理论批评界失语,在中国画市场大潮的冲击下,几乎无一例外地向金钱投降,几块钱一个字、一个字一个字、大篇大篇地出卖自己的学术良知。在市场的冲击下,担当中国画市场评价及导向作用的理论研究欠缺与丧生了研究能力及独立性。于是,收益已高于学术,成为人们狂追不舍的目标。

    神话的破灭

    1、拍卖是一个信号,它告诉我们,玩得太玄乎了,玩过了!与2004年、2005年火热的拍卖景象相比,进入2006年后,拍卖市场好像一下子遇到了太多的问题,拍卖市场遭遇到了寒流。虽然有前几年惯性的支持,及一些当代名家的救市,但拍卖市场缩水的大趋势仍在上演。除了不少人仍在自慰性地做秀,拍卖的价格更是让人大跌眼镜。不少小的拍卖公司收集了大量玩价格玩得比较高的画家的应景之作,印成精美的图录,标上低得离谱的价格,直接寄发给画家及其相应的经纪人或画廊,用意非常明显,快来托吧,不然成交价格让你们很难看!这么大量的作品在市场上,哪个画家能托得起呢?不托,自己吹起的肥皂泡又会破裂,难啊!

    2、市场的主体——画廊的反应是蒙了,不知是怎么了,死活没有人买画。进入2006年以来,画廊的反应是急了,上半年生意淡了以为是季节问题,但眼看到了旺季,还是不见起色。这时候,一些画廊才开始思考怎么了?怎么办?高价吸纳来的作品都压在手里,流动资金非常紧缺。不少画廊还是贷款或筹资而为,压力更是不说自明。便宜卖吧,包不过成本来,贵了又没人问价,不卖又挺不住,真是难为了画廊!应该看到,中国画市场一天根除不了恶意炒作、跟风,这种局面就一天无法得到改善。画廊,擦亮你的眼睛吧!

    3、画家的日子可想而知,很多画家一年接一年不开锅,只能吃老本,很是闹心。面对这种形势,最为不安的还是画家。虚荣心、狂妄心已经形成,突然碰到了不买账的市场,一边是发狠,你不买,我还不卖了,实在挺不住了,就开个口子,放一把水,并作为机密不可外传。一旦开了口子,就像大堤崩溃,市场在忽忽悠悠中下滑,不少画家其作品的价格已经跌去了1/2,更有甚者跌去了4/5。此情此景,如何是好?一方面,钱是好东西,另一方面,市场又是衣食父母,都舍弃不下。为了钱,抛弃市场是自砸饭碗,但一味救市,谁又来为日益膨胀的需求买单,难啊!

    第一个说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小孩已成为众矢之的,都是那个小家伙惹的祸。如果有一天我们明白了没穿衣服的境况,也许有更多的人还会想起这个小孩子。虽然他说了真话,但不一定非要受到教训。
2#
 楼主| 发表于 2011-2-6 18:32:4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画市场突然繁荣所形成的市场冲击波让许多人一时蒙住了理智的眼睛,往往凭耳朵就开始了中国画投资。于是,一些所谓的老年书画家、速成画家纷纷粉墨登场,而那些早已失去艺术生命和创造力的所谓“大家”也在不断地重复,年复一年地“艺术”着收藏家们不知所以然的“润格”。在中国画市场平稳下调的今天,很多人产生了一些疑问:谁的作品值得收藏?谁在20年后能留下?这虽然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难以回答,但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明日黄花蝶也愁

    在看20年前的一些旧书刊的时候,常常会发现,当时热闹非凡的人,今天有些却没了踪影。这就引起了人们的反思:过上15年,20年,今天热热闹闹的那些所谓“名家”将会如何呢?无独有偶,偶然在翻阅杂志时,见到我的好友阿昌先生也在谈这个问题,且很到位。高兴之余,录其文共享之:

    雪天无赖,偶尔翻阅往年从琉璃厂捡回的一堆旧杂志,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术类期刊,如《江苏画刊》、《美术》等。因嗜收藏,便不自觉地从收藏、从艺术市场的“世俗”角度看那些旧杂志上介绍过的画家及其作品。一翻之下,颇多感慨:十几年前,那些权威、严肃、专业的全国性期刊上介绍的一位位名家,如今竟一大半湮没无闻(当然,也有些画家现在正如日中天)。在时下的收藏市场上,竟看不到其中一些人的身影,听不到他们的消息。十几年的时间不算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现在,同是改革开放时期,也没有大的历史跨度,按理说,那时的中青年恰恰应该是今天的画坛栋梁。可春花秋月、东风几度,昔日诸多名家,而今安在哉!“明日黄花蝶也愁!”我忽然想到这句话。

    联想到当今“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画坛,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时下,圈里圈外、电视报纸,甚至街谈巷议,常常说着某中青年画家价位几年涨了几倍、某某收藏家投资的字画翻了几番的传奇故事。笔者相信、甚至艳羡这样的故事,无心也不必质疑这样的传奇。问题的关键是,眼前、身边这些热热闹闹如过江之鲫的各路名家,几番寒来暑往之后,有多少是长青树,又有多少会成为明日黄花?现在的画坛比起几十年前热闹了许多、丰富多彩了许多,也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一次画展、一次大赛,总要评出诸多奖项,成就一批东南西北的画家。展览多、获奖多,名家也就层出不穷。长江后浪推前浪,名家一茬换一茬。还说到期刊,十几年前的美术类期刊可谓屈指可数,就那么几种,权威、严肃、学术,并非任何人的作品都能在上面露脸。如今则是天壤有别了,各种名目、形式的书画杂志铺天盖地,让人眼花缭乱。画家展示的舞台、渠道也因此多种多样、自由灵活。于是,我们这些爱好者、收藏者,要面对学院派、江湖派等等各类大小名家近乎饱和的信息轰炸,一时间眼花缭乱,莫辨牛马。

    说到画家的作品价位,更是一个迷魂阵。一些青年画家动辄三五千元一平方尺,一年一个价、一会儿一个价。拍卖会上,没太听说过的“名家”的作品可以卖到十几万元甚至更高,让人想不明白,看不懂。此情此景,不能不为收藏者担着一分心。所谓“投资、升值、回报”云云,到底哪些画家能帮助咱们实现这些美好理想?大浪淘沙,当今的“遍地英雄”三五年后,不知哪些能成为画坛砥柱、成为收藏市场上的骄子,让现在的投资者得到丰厚的回报;10年、20年后,不知道哪些人还能留在人们的视野里?人画俱老,更上层楼;30年、50年后,又有哪些人能在当代美术史上留下姓名?

    阿昌的观点也许多了些悲观,但是,我们可以想一想,再过5年、10年,又有多少人我们想不起来、记不住了、消失了呢?作为收藏家,这个问题是硬道理。有时,盲从受伤害的不仅是自己、损失掉的不仅是钱财,更重要的是破坏了规则、伤害了市场的健康发展,让不该得到的人过多地拥有,使社会更加不公平、更加浮躁。

    我们面对垃圾艺术品的泛滥

    在中国画市场中,至今还活跃着大批书画爱好者、美术工作者、画家及艺术家这么几个层面的人。在不同的层面中,有被大家认可的名家、大家甚至是大师。不同认知水平的收藏家及社会机构,根据他们的理解与偏好,在大量地吞吐着各种各样的非艺术品或伪艺术品,对此,人们浑然不觉。

    1、我们要收藏的一定是艺术品,而不是工艺品或游戏类的地摊货。当下,生产中国画作品的画家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美术爱好者,二是美术工作者,三是画家,四是艺术家。目前,中国画市场中分布最广、质量最低的所谓作品大部分出自前两类画家之手。当然,被称为画家的一类作者,在市场的诱导下,也在不同程度地制造着大量的行活,以满足市场需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的绘画市场中,要找一些具有艺术及文化含量的作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游戏类及地摊货几乎塞满了中国画市场的各个角落。

    2、没有原创性的复制是插在中国画市场心头上的一把尖刀。除去非艺术品之外,不少画家及艺术家在应对市场的过程中,又很快地进入到一个复制以求数量的怪圈之中。当艺术品市场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之后,随着藏界需求量的增加,受关注的名家的艺术品显然难以满足市场的基本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画家一般的策略应该是提高画价或加大作品的供应量,或者是两种措施兼而有之,但其前提应该是首先保证艺术品的质量。

    3、没有技术难度的草率之作成为中国画市场流动中一道“景观”。追求数量和放弃艺术标准,一味地迎合市场、取得市场效应,是中国画市场出现众多乱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绘画是一个技术性及思想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在看似简单的绘画过程中,隐含着对中国传统笔墨的修炼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吸收,这是一个相当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

    4、抡大刀骗社会使中国画的学术威信扫地,作品泛滥。更有甚者,一大批业余选手在速成着,他们上个班、学两笔就号称所谓的著名画家;师从某某,就堂而皇之地在中国画市场中兴风作浪,使不明艺术发展规律、不清楚市场发展态势、相关信息又不灵通的藏家大上其当。这不仅伤害了不少藏家的收藏情趣,更败坏了中国画崇高的学术地位。

    谁在穿皇帝的新衣

    大家都知道皇帝的新衣并不是什么好的东西,但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喜欢呢?原因就是对自身认识的失位,被环境的影响冲昏了头。画家们画个一笔两笔就高呼大师,画商运作成功一两个画家,就自以为是市场的救世主,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可一世,批评界一味地乱封大师、宗师;拍卖只管出天文数字的所谓纪录!呜呼!多么精彩的新衣啊!

    1、价格是一把双刃剑,不少人认为价格是标签,越高越好玩,最终玩火者自焚。当下中国画市场有一种很怪的现象,大家好像都在比富斗阔,比名车、比豪宅,之后又比价格,很少有人把心思用在艺术探索上。不少画家甚至亲自操盘市场行情的运作,操作拍卖价格,制造市场假象,已活脱脱地蜕变为一个道德失准的奸商。在这种情况下,艺术成为一种玩偶,人们关注的不再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而是市场的表层现象。于是,价格就成为一种标识,你的作品一平方尺500元,我就要1000元,他可能就是10000元。价格高了,似乎市场地位就高了,有了市场地位,学术地位就会被拜金者所认可。

    2、拍卖为善于玩价格游戏的画家提供了施展身手的平台,只不过,这个平台被建在很深的坑里。比价格的结果是必须要找到一个比高斗狠的场所,光自己吆喝不行,还需要找一个中介机构来一下“公开、公正、透明”的把戏。为了过把瘾,也为了制造市场奇迹,只好自导自演、自己送画、自己拍回,拍卖公司笑纳20%的佣金。在这个过程中,拍卖公司是最大的赢家,这样稳赚不赔的买卖天下实在难找,并且拍卖的价格越高,收取的佣金也就越高。拍卖越玩越高兴,可画家玩到一定程度却发现玩不动了,但已为时过晚,这才发现自己在别人挖的坑里难以自拔。

    3、不法画商投机钻营,投怀送抱,使失去理智的画家疯狂地面对市场,几近掠夺式地面对收藏家,制造所谓的高价现象。面对失去理智、乱象丛生的中国画市场,画商的投机与画家理智的缺失共同为中国画市场设局。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情况下,缺少分析能力的藏家在热气腾腾的市场中一次次地被套。高额利润的存在使收藏家受到了掠夺式的伤害。在高价的烟雾之下,实际上隐蔽着一场将要破冰的开局,在这一局中,谁笑到最后,谁才能成为赢家。

    4、理论批评界失语,在中国画市场大潮的冲击下,几乎无一例外地向金钱投降,几块钱一个字、一个字一个字、大篇大篇地出卖自己的学术良知。在市场的冲击下,担当中国画市场评价及导向作用的理论研究欠缺与丧生了研究能力及独立性。于是,收益已高于学术,成为人们狂追不舍的目标。

    神话的破灭

    1、拍卖是一个信号,它告诉我们,玩得太玄乎了,玩过了!与2004年、2005年火热的拍卖景象相比,进入2006年后,拍卖市场好像一下子遇到了太多的问题,拍卖市场遭遇到了寒流。虽然有前几年惯性的支持,及一些当代名家的救市,但拍卖市场缩水的大趋势仍在上演。除了不少人仍在自慰性地做秀,拍卖的价格更是让人大跌眼镜。不少小的拍卖公司收集了大量玩价格玩得比较高的画家的应景之作,印成精美的图录,标上低得离谱的价格,直接寄发给画家及其相应的经纪人或画廊,用意非常明显,快来托吧,不然成交价格让你们很难看!这么大量的作品在市场上,哪个画家能托得起呢?不托,自己吹起的肥皂泡又会破裂,难啊!

    2、市场的主体——画廊的反应是蒙了,不知是怎么了,死活没有人买画。进入2006年以来,画廊的反应是急了,上半年生意淡了以为是季节问题,但眼看到了旺季,还是不见起色。这时候,一些画廊才开始思考怎么了?怎么办?高价吸纳来的作品都压在手里,流动资金非常紧缺。不少画廊还是贷款或筹资而为,压力更是不说自明。便宜卖吧,包不过成本来,贵了又没人问价,不卖又挺不住,真是难为了画廊!应该看到,中国画市场一天根除不了恶意炒作、跟风,这种局面就一天无法得到改善。画廊,擦亮你的眼睛吧!

    3、画家的日子可想而知,很多画家一年接一年不开锅,只能吃老本,很是闹心。面对这种形势,最为不安的还是画家。虚荣心、狂妄心已经形成,突然碰到了不买账的市场,一边是发狠,你不买,我还不卖了,实在挺不住了,就开个口子,放一把水,并作为机密不可外传。一旦开了口子,就像大堤崩溃,市场在忽忽悠悠中下滑,不少画家其作品的价格已经跌去了1/2,更有甚者跌去了4/5。此情此景,如何是好?一方面,钱是好东西,另一方面,市场又是衣食父母,都舍弃不下。为了钱,抛弃市场是自砸饭碗,但一味救市,谁又来为日益膨胀的需求买单,难啊!

    第一个说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小孩已成为众矢之的,都是那个小家伙惹的祸。如果有一天我们明白了没穿衣服的境况,也许有更多的人还会想起这个小孩子。虽然他说了真话,但不一定非要受到教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2:14 , Processed in 0.07543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