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术的诚实与批评的力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16 11:1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术的诚实与批评的力量
——序李学斌《沉潜的水滴》
刘绪源


  事实上,一个健康的文学环境,是需要有一群批评家像瞭望哨一样始终关注着创作,始终发出自己独立的、严格而体贴的声音的。这对于创作和出版的正常发展,尤其是对于创作者和出版者的心理自持力,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沉潜的水滴》,李学斌/著,接力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30.00元

  本来就知道学斌勤奋,也看过他不少评论,但我真的不知道,这些年里,他居然写了这么多!当他托人把《沉潜的水滴》的文论书稿送来时,说心里话,我不独惊讶,而且由衷地敬佩。我知道一边做编辑工作一边写作是多么不易——尤其是在创作之余,再写各种各样的文论和书评。创作还能顺着自己的思路进行,文论和书评(我说的是那些要读过书再写的书评,不读就写,甚至给钱就写的,盖不在此列)则要真正弄清作品的本意及表述上的长短,要知道它之存在的“语境”,最好还要知道作者过去的作品,知道其“全人”,这才会有更多的发言权。看作品,查资料,再好好地想一想,不足一周,多半是不行的。这一周还得上班,还有家务,还要完成带回家的“编辑应用文”,还有会议和饭局等诸多干扰,每月能写几篇?一年能有几月?所以,在这样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不能不对学斌的这叠厚重而认真的书稿肃然起敬。当然,收在这里的不全是书评,有对单篇作品的评论,有作家论,也有理论探讨,但作者行文的认真和在思维上所下的工夫,都是不难看出来的。

  翻着这些日积月累的篇什,我欣喜自己看到了两个成长发展的线索:其一是学斌本人在理论批评上的发展,其二则是中国儿童文学在这些年里的发展变化。前者不需我多说,后者,便是因为学斌的目光所及,他自拿起批评的笔,对新的创作,对新出现的作家,常能作出及时的反应,而他的文章本身也反映出一些新的理论研究的动向。事实上,一个健康的文学环境,是需要有一群批评家像瞭望哨一样始终关注着创作,始终发出自己独立的、严格而体贴的声音的。如果这些声音是真正有深度而又有穿透力的,将它们综合起来,便庶几近乎时代的回声。这对于创作和出版的正常发展,尤其是对于创作者和出版者的心理自持力,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过去旧俄时代的别林斯基,现在常被人称道的《纽约时报》书评,就都显示着这样的声音。我还有个不伦的比喻,在新时期之初,当周晓先生主持《儿童文学选刊》时,不断选出最新的力作,每期刊发一点短论和点评,每年发一篇(常常由他自己撰写)儿童文学的年评,就多少也有这样的意思。而现在,在成人文学界几乎已没有严肃的批评了,在儿童文学界也已几乎没有了,这是很可悲哀的事。从学斌的书稿中,我们看到,仍有人在关注创作,并将自己的思考认真付诸笔墨,虽然力度上还有不足,理论分析也偶有火候未及之处,但毕竟能给人以很大的宽慰。这里存在一种时代气氛上的缺憾,这不是一人之力所能抗衡的。但我想,如果能给瞭望者设一个较好的“瞭望台”,也就是,在一份影响较大的报纸或刊物上留出一个定期的专栏之类,那像学斌这样的批评者,就会成长得更快,也会不断发出更有力量的声音。现在关注儿童文学的报刊倒是多起来了,但真正关注创作和批评的,愿意提供这样的“瞭望台”的,似乎还没有。让我们寄希望于明天吧。

  至于学斌对于儿童文学的思考的重点,我想,从本书的第一辑中就能够看出来。这里包括:对“幽默”的研究,对童话与幻想文学的探讨,关于“为文学”还是“为儿童”的论辩,以及对“商业化写作”的理解等等。我觉得,这都是有意思的题目。我对这一辑中的每一篇都读得有兴趣,虽然我未必都同意。我读出了一个年轻批评家的朝气和锐气,读出了一种正在积极发展中的文学思辨力,也读出了一份活泼的信心和激情。

  我以为,学斌花工夫最多,并且也谈得最好的,是“幽默”。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幽默不应该只属于个别作家,它应该是儿童文学普遍的属性之一。儿童文学要讲童趣,童趣一旦落到文本上,本身就转化成了幽默。学斌关于幽默的探讨,多属学术论文性质,但这些理论在推进时能始终紧扣作品,紧扣文学实例,紧扣具体的艺术感受,这就不仅使文章好读,也使它更具说服力了。我很爱读这样的文章,老一辈美学家中,王朝闻先生的艺术分析就曾使我五体投地,其好处即在于,能对细微的艺术感觉作独到而深透的分析,进而也就通向了对美的规律的寻找。学斌关于幽默的形态的论述,以及关于幽默的审美接受的发现,我感到,也是颇有价值的。

  “为文学”还是“为儿童”的问题,也提得很及时,并且谈得相当有力。本来,在新时期之初,为了让儿童文学能像成人文学一样获得迅捷的发展,作家和理论家们发出了思想解放的呼唤,并以自己的作品突破了“教育工具论”的框框,这一阶段的创作成绩是不小的。但因为那时多强调“儿童文学是文学”,关于“儿童性”的强调相对就弱一些。也由于持“教育工具论”的老作家中有几位恰恰倒是坚持强调儿童特征的,而高呼“回归文学”的年轻探索者中有的又越写越深,渐渐有一点钻牛角尖的味道了,所以在90年代中期,关于“儿童性”的理论呼唤又变得强烈起来。学斌的文章,也可看作是这些呼唤中的一部分吧。他的关于文学性一旦离开了儿童性,在儿童文学中会造成怎样的危害的论述,应该说是很有警醒作用的。但我有个感觉,即学斌在态度上,似乎激烈了些;而在结论上,又似乎绝对了些。因为,虽然当时谈儿童性较少,但大部分人未必将二者视为水火不容,年轻作家中的大多数,也并未将儿童性的追求一味抛却。我们只要看看当时最有影响的作品,即使被称为“探索作品”者,大多也还是具有较强的“儿童性”的。诸如《祭蛇》《独船》《我要我的雕刻刀》《上锁的抽屉》《空屋》等,其实都不难读,都适合少年儿童的口味,更不用说王安忆的《黑黑白白》或程玮的《我和足球》,乃至秦文君、郑春华的作品了。真正生硬模仿成人文学中的现代主义的,其实是极少数,也的确带有尝试的性质。现在即使引为教训,实在也不必看得太严重。因为一看严重,以为“为文学”与“为儿童”似乎不能两立,而当年提倡“为文学”似乎走了歪路,那么,再下一步,不免又会从“为儿童”而走到远离文学的路上去,那就离另一轮“教育工具论”(这次也许是“商业工具论”了)不远矣。我这不是玩笑。片面性会导致激烈摇摆,但摇摆幅度虽大,脚却总还留在原地。这样的思维教训,我们民族实在经得太多了。我也许对此有太强的警惕,写在这里,供学斌参考。

  学斌关于“商业化写作”的文章,多写在前几年,这在当时还是新出现的事物,学斌有一种张开双臂欢迎的姿态,这与他急于为儿童文学寻求出路,急于想使创作走入儿童中去,有着很大关系。当然,我不太同意他的观点,我的意见多已写在拙集《文心雕虎》中,此处不再赘述。但我想,经过了这些年,他一定也看出商业化对于文学的负面效应了。考虑读者和考虑市场,这二者有重要关联,但毕竟还不是一回事。而作家与商家的追求,也不应该完全合一。这些,都留待以后细说。

  总之,学斌强调儿童文学要走向儿童,儿童出版要走向市场,这都是对的,都是有价值的,它们在实践中也已开始发生影响。而我上面说的,是作为一个理论家,在解决当前问题时,如何还可想得更全面些。因为好的理论应是普适的,它不能仅管用于一时。我想时移势易之后,学斌当会更理解我的苦心。

  学斌在编集时,将一些现在看已显得不很成熟的文章,照样选入,并不讳匿,这是一种诚实的学术态度。他明知有些观点与我并不一致,也知道我下笔不喜客套,却仍请我作序,这又表现了一种学人的坦诚。所以,我在按常规只该捧捧场的序文里,认真地谈了一点不同的意见,想来学斌不会怪罪吧?

  是为序。






原载:《中华读书报》2009-09-3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3:36 , Processed in 0.10746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