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鼓楼区语文教学年会印象记[z]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8 08:0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时间:2010-3-11(周二)
地点:鼓楼区汇文学校
主题:儿童
母语
文化

在这个春天里放歌语文
——鼓楼区语文教学年会印象记


久违的太阳终于在这样一个乍暖还寒的初春季节苏醒过来。脱去了厚厚的冬装,整个人变得轻松起来。以这样一种心情参加鼓楼区语文教学年会,注定会有一些不寻常的事情发生。


比春光更明亮的心情
早就说过,我就是那一条清浅的小溪,活泼、欢腾;我就是那一个无拘的牧童,喜欢短笛无腔信口吹的那一份自在;我就是那一位笨拙的行者,渴望在春天放牧绿色,等待秋天收获在手;我就是那一粒谦卑的微尘,对眼前一切都充满敬畏。所以说,能在这样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聆听鼓楼小语教育人畅谈“儿童
母语
文化”,是令人喜悦和充满期待的。
看到了很多很久未见的朋友,喜欢姜淑兰老师满脸漾溢的笑容,喜欢戚韵东校长那一份朴素的亲切,喜欢静静的朱庭梅老师,喜欢琼花般美丽的乐语姐姐,喜欢永远的孩童——成督学和袁校长,喜欢每一个装满童心,装满爱心,装满执著理想的教育人!
阳光以蝴蝶的形式在我的眼前飞舞,快乐变成一首无声的歌,在我的心中低低吟唱。


比春草更诗意的开幕
“儿童
母语
文化”这样的主题本来就引人注目,如果再配上城堡、精灵之类的卡通图标,这样的主题意义就更加鲜明而突出了。
开幕式诗意、简洁。摒弃了常式的开幕习惯,也没有庸长琐碎的致辞,有的是一段编排巧妙的美诗文诵读。主创者匠心独运,用诗意的语言,串起了唐诗宋词,串起了诸子百家,串起了课文中的精彩段落,串起来师生共读的历程,营造出一种浓浓的诗意氛围,让我们浸润其中,不知不觉地,被深深地感染,并为之深深感动。
来不及记录什么,所有的言语都堆积在心头,就像一坛精心酿制的美酒,需要用一份华丽的心情,慢慢地品尝、回味。感动于琅琊路小学的特级教师于玉茹的发言,她那质朴的话语,像三月的和风轻轻掠过我的心田。
“从19岁开始踏上讲坛,教了50年的语文,可是我还是没教够,我的内心还像19岁时那样,充满激动和怀想。爱母语,爱孩子,就能教好母语,就能教好孩子!”
还有什么语言能像这样一位年近70却依然坚守在三尺讲台上的老前辈更让人敬畏呢?想起另一位前辈于漪,她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一辈子教语文,一辈子学教语文。”
海有岸,心无边。我们行走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没有终点。今天,鼓楼教育人尝试着用语文的方式,诠释语文;用儿童的方式,诠释儿童;用文化的方式,诠释文化。正如周益明老师在《童年的飞翔》那首歌中写的那样:“童年的路上种下一个太阳,一路走过,热情总想歌唱……”
听着动听的旋律,我心中的歌快要飞出来了!


比春花更多彩的课堂
和开学初在南化四小听课一样,几节课是并开的。选择在哪一个场地听课,便成了一件很纠结的事情。因为怕麻烦,所以在开幕式之后就赖在第二个会场不愿挪窝了。
第一节上课的是力学小学的李琳,就是袁校长笔下那个美丽的领舞者。她是美丽的,一如既往。课堂内外,她总是充满无穷的自信,有一种比春天更蓬勃的朝气和活力。她的课堂就像她的人一样:精心、精细、精致。她的心思是缜密的,反映在她的课堂上,所有的设计总是丝丝入扣,环环相结。在这样的课堂上,你可以充分领略到教师深厚的文学素养。尤其是在对叠词“雪白雪白”、“飘飘悠悠”、“高高的”等的理解和挖掘方面,尤见功力。
第二节上课的是芳草园小学的于玉老师。她运用“借助拼音读准音;想想办法记住形;连成词想意思”的方法,带着孩子们集中学习了文中的生字。虽然,在记住字形的环节中,很多设计是睿智巧妙的,但因为面面俱到,倒觉得重点不够突出了。个人以为“集中识字”可以和“分散识字”结合起来。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言环境中学习汉字,也许会更轻松一些。但我依然要感谢丁老师,毕竟,在她的这节课堂中,集中展现了很多识字的好方法。
应该说,江和平老师是我的老朋友了,我一直非常敬佩她。她是一个严谨而执著的人,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淡定从容,平实如菊。她是睿智的,却总是不露声色。惊叹于她今天的教学设计。从容不迫,不疾不徐,每个环节之间的小结点拨,都有踏雪无痕的高明。我一直以为她是一个内心积满太多情感的人,在她的课堂上,那种积聚许久的力量就如祖父的这个大园子,藏着太多的爱与感动。
总之,对于任何一节公开课而言,教者总是想集中表达很多理念。无论如何,我们都能从课堂中汲取很多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哪怕是某些不足引起的思考,都是弥足珍贵的。


比春风更自由的教研
“贴着地面飞翔!”这是在应试压力依然无与伦比的当下,鼓楼教育人选择的飞翔姿态!也是“儿童
母语
文化”这样一个宏阔主题给我们每一位教育人的一种精神引领。
正如“有精致的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在预设和生成之间,下午的沙龙式研讨颇为精彩。尤其是专家们的即兴发言,在赢得阵阵掌声的同时,也唤醒了我们对教育现实的叩问和对教育理想的思考。
“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一种理想的精神状态。而儿童当前的现实却是“想怎么样,而不可能怎么样。”这便是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之间一个最真实的挣扎。
很欣赏成所的发言,率性,睿智,深刻。他所说的“择高而立,就平地坐,向宽处行”,是荣毅仁先生立下的家训,也是他为人治学的格言。说白了,也就是“仰望星空,脚踩大地”。“儿童
母语
文化”,这个主题就是一个园子,这个园子的圆心应该是儿童,这个园子的半径就是母语,这个大园子就是一个精神的家园。对于今天上午的几节课,他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诚恳地指出,让儿童更加主动地学习还不够。对于今天下午的主题研讨,他在对主题词逐个诠释的基础上,诚恳地指出:关于“文化”的讨论不够。文化就像那张总是掉下来的主题词,不断地贴上去,又掉下来,再贴上去,又掉下来。它是发展的,是动态的,是随时容易丢失的,讨论文化一定要在发展的动态之中讨论。文化不是为了束缚人,而是为了解放人的。我们要努力去解放儿童。让儿童去创造文化。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发言时也是妙语连珠。他说,母语像母亲的乳汁,它是人体的精华,我们要把最精华的东西给孩子。所以,他提出了对经典文化的传承。他还告诉大家,他在40岁之前,受叶圣陶影响,主张“潜心会文本”。40岁之后,受陶渊明影响,主张“不求甚解”。儿童是一张白纸,是一片混沌,是懵懵懂懂。在这个时期,要重诵读,重背诵,重积累。在江和平老师的课《祖父的园子》教学中,“自由”是这篇课文的关键点。智慧的触角,要让它自由地生长。最后,他问大家,也像是在问自己:“萧红的童年是自由的,城市的孩子有这样的自由吗?”
袁校长的发言也是字句真情。他说,李琳老师的课,抓住叠词,把语言训练和培养精神悄无痕迹地融化在一起。他语重心长说,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但是,也有人认为,在几十个人的集体教学中,关注了某一个学生,也许是对大多数的一种耽误。这个矛盾其实是班级授课制和个性化教学的矛盾。类似于这样的矛盾很多。我们要关注现实,解决现实的问题。
下关老木的发言,实实在在,却又意味深长。他说,这次活动的开幕式是诗意的。上午展示的几节课都是精彩的。不过,一年级的字词教学随课文识字可能会更好。李琳老实的课,牵的多,内容多,显得有些赶了。江和平老师的课,很好,萧红的语言文字非常有特点。这样的语言非常儿童化的。我们在教学时,要关注这样的语言。要仔细研究,多咀嚼。儿童是什么?儿童就是天真,就是纯洁。结合我们的教学,儿童就是意味着所有的语文老师,少布置一些作业,少改一些作业。儿童就意味着,课内重,课外轻。儿童就意味着少做一些劳而无功的事情。如果每一位老师都童心未泯。我们的语文园地的太阳,一定又圆又大!
悠然的发言,更是言简意赅。他的观点主要有两点:一是要关注教师,大家融合各种观点时,是非常痛苦的。我们大家语文网会成为大家乐于交流的地方。二是要宽容一点,要融合各种文化,用我们的文化去诠释它。这样,传统的东西才会更悦耳,更动听。
乐语姐姐的发言很朴素,她从一个小小的细节,体会出王恒老师对每一个孩子的关注。一句“你跟我学”,既让我们感受到上课者的用心,又让我们感受到听课者的用心。
最后,汪笑梅书记用一个小故事结束了今天下午的沙龙式研讨。故事的大意是,一位大学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出如何才能迎合学生的几条经验,那就是:1、要会抖包袱,我们的课堂要妙趣横生,要出乎意料;2、要批判,要有独立的见解。3、要会“一、二、三”,要让学生非常清楚地知道上课所讲的内容。当然,我们反对把课文大卸八块,应该给学生一种整体感。总之,我们应该以“儿童需要”为我们的思考点。
就让我们一起——
择地而耕
择向而行
理想与现实的漫溯,
这个季节
注定要为心中的教育深深呼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6:48 , Processed in 0.09337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