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步之后,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读《文学散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15 20:3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散步之后,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读《文学散步》

李云雷 中华读书报2006年10月18日

  龚鹏程先生的《文学散步》,取宗白华先生“美学散步”之意,以“散步”的笔法来写
  文学概论,与以往文学理论书籍枯燥的说教大不相同,令人耳目一新。全书十九章,前七章从“欣赏”的角度,阐明了何谓文学、何谓作品,以及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后十二章从“研究”的角度,介绍了文学的形式、意义、功能,以及文学与社会、文学与道德、文学与哲学等各方面的问题。

  “散步”,作为一种叙事的方法,规定了本书的风格。作者从一个欣赏者的视角,娓娓道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与流利顺畅的风格,为初学者提供了入门的途径,这是此书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值得肯定的,作为一种“教材”或普及读物,则是十分成功的。不过书中行文虽散,其背后也有作者的一整套观念,表现出了对文学的独特理解,“富于才情的新鲜见解处处呈现”(温儒敏语),而“散步”式的笔法无疑为这种呈现提供了可能,它打破了那种僵化的、八股式的论说方式,将作者新鲜、具体的感悟纳入叙述之中,既使文章文采飞扬,也为读者的接受提供了便利。

  此书的第二个特点,在于大量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学与文论的资源,将古今中外“不同”的文学相互贯通,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模式,这应该是对当前文学理论叙述的一个突破。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西方现代文艺理论”等分支,但如何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文学理论”融会贯通,在其中寻找一种关于文学理论的“普遍性”,却是很难做到的,“传统文学理论的现代转型”、“西方文学理论的中国化”等等话题的提出,即是这一问题的突出表现。而在上述“现代转型”或“中国化”中,如何既不固守传统文学的藩篱,也不以西方文论“硬套”中国文学,而在二者的冲突与融合中,发展出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则是更加困难的事情。在这方面,《文学散步》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在书中我们随时可以见到对古典诗词的鉴赏与分析,也可以见到对传统文艺论著的引用,虽然这些讨论大体还在“西方文艺理论”的框架之内,但这样的努力方向则是应该肯定的。

  《文学散步》的第三个特点,是强调文学的审美价值,反对过分强调文学的社会、哲学、道德作用。虽然书中对文学与社会、哲学、道德的关系做了较为辩证而复杂的把握,但作者的整体态度,是强调文学作为“文”学的一面,强调“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到“新批评”对作者的影响。如果我们将此书纳入内地的文化语境来讨论,那它更接近于1980年代以来“纯文学”的主张。而新世纪以来,“纯文学”的实践已遇到了重重困难,一方面是它切断了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以炫耀技巧与模仿西方文学相尚;另一方面则失去了普通读者的关注,成为了小圈子里的孤芳自赏,正因如此,这一文学思潮已受到不少有识之士的反思。如果我们以这样的视野来看,书中对五四以来文学“另一面”的讽刺——“满纸民生疾苦、社会参与,洋溢着热血和政论,洒遍了文坛”,则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极端但不乏借鉴价值的例子。五四以来“感时忧国”的传统,1980年代以来已被海外汉学家和新潮学者所解构,但鲁迅以来中国新文学的重要价值,恰恰在于它与民族国家的命运,与中国大地的血肉联系,而这,是不能简单地以“文”学来加以否定的。只有在这一“新文学”的传统中,文学如何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与审美价值,才具有讨论的价值。

  在《文学散步》中,我们能看到朱光潜、宗白华等先生的影子。散步是美好的,能够在文学中散步更加难得,但现实世界并不总能给我们以如此悠闲的时刻,那么除了散步,我们,以及我们的文学是否还能做些别的什么呢?
  《文学散步》,龚鹏程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7月第一版,17.80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1:44 , Processed in 0.06587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