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律诗、词、楹联对仗格律连环比较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4 13:0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律诗、词、楹联对仗格律连环比较论

      作者:李景新(原载《中国楹联》2005第3期)
     律诗、词、楹联,都是具有格律要求的文学形式,可称为律体文学。在研究律体文学的形式时,往往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仗问题。就纯修辞意义的对仗而言,无论在哪种文体中,对仗都没有什么区别,都要遵循对仗的最一般规律。但是当着眼于文学形式的特点,使之带有体裁诗学的意义之时,对仗在不同的文学形式中,除了具有纯修辞意义的共同特点之外,还具有体裁所赋予的不同特色。由此看来,对律诗、词、楹联这三种律体文学中的对仗,有着比较研究的必要性,这既有利于我们对三种体裁不同特征的深入探索,也具有创作上的指导意义和启发意义。王力先生的《汉语律诗学》及其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对律诗和词中的对仗已作了较为详细的比较,而把楹联的对仗与律诗、词作比较的研究则还很薄弱,因此,本文试图填补这个缺憾,对三者的区别作较为详细的连环比较,以抛砖引玉。
     一、体裁要素
     “对仗是律诗的必要条件”,楹联更是以对仗作为最基本的要素,可见,对仗成为律诗和楹联的体裁要素。但是作为体裁要素的比重,在两种文体中是不同的。律诗需要部分对仗。律诗由四联构成,典型的格式是两联对仗。也有只用一联对仗的,但这种情况不能说明律诗规定要用一联对仗,而是因为“还有些人稍存古法,偶然在颔联里免用”,而且主要存在于五律中,七律颔联不用对仗的较少,因此只被看作是变例,这种情况晚唐以后就很少了。也有用三联甚至于四联对仗的,但也不是律诗的要素所规定,而是诗人即兴所用,也被看作变例。因此,我们今日所谓律诗,其必须的要素是两联对仗。   楹联则需要整体对仗。因为楹联本身是由一组对偶句构成,无论上联、下联句子多长多短,上、下联之间都必须处于对仗状态。有一种情况例外,即上、下联之间看似不对仗,但上联内部、下联内部在相同的位置上各有自对的词或短句,人称为自对,其本质仍然是对仗,这也只能看作是变例。   与律诗、楹联相比,在词中,对仗没有形成必须的要素。词中构成对仗的条件是相连的两句字数相同,但相连的两句字数相同时,却出现有的作品用对仗,而有的作品不用对仗的情况。如《永遇乐》起首二句,李清照词写作“落日溶金,暮云合壁”,是对仗的;但辛弃疾则写作“千古江山,英雄无觅”,没有用对仗。同一词牌下也有类似情况,如辛弃疾《满江红》,前阕两个相连的句子“不贪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没用对仗;后阕两个相连的句子“且置请缨封万户,竟须卖剑 黄犊”用了对仗。因此,王力认为:“词的对仗并不像律诗那样有硬性的规定。”又说:“我们很难说词的对仗是为词律所规定的。”。
     二、对仗的位置
     就定格而言,律诗的对仗有固定的位置,即中间两联要用对仗。在其他位置用对仗,或颔联不用对仗的(颈联不用对的几乎没有),“都算特殊情况,不构成一般规律”。   楹联的对仗无所谓位置,这是因为它通体都处于对仗之中。这也可以看作是对仗要求固定位置的特殊情况。   词中对仗则“很少有固定的位置”,考其原因,一是词为长短句,必须相连的两句字数相同,才有可能构成对仗,而相连的两句字数相同的情况,在不同的词牌中则或有或无,有者也不一定位置一样;二是即使相连的两句字数相同,也未必都用对仗。如《满庭芳》前阕起二句常常对仗(周邦彦:凤老莺雏,雨肥梅子),《鹊桥仙》后阕起二句常常对仗(秦观: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玉蝴蝶》前阕六七两句可以对仗(柳永:水风轻、萍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因此可以说“词的对仗不像律诗的对仗那样固定。”。
     三、与音律的结合
     律诗的对仗,在一定位置上要与平仄相结合。因为律诗上下联之间平仄是相对(相反)的,撇开可以不太讲究的“一三五”(五律为“一三”)位置的字不论,“二四六七”(五律为“二四五”)位置上的字,则必须平仄相对(特拗例外)。因此,在组织对仗句时,必须考虑这些位置上字的平仄问题。   词的对仗则不限定平仄相对,因为它要随词律的要求而定。如陆游《诉衷情》:“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平仄平平对平仄平平。贺铸《青玉案》:“一川烟草,满城风絮。”仄平平仄对仄平平仄。苏轼《江城子》:“左牵黄,右擎苍。”仄平平对仄平平。   楹联从上联、下联自身的结构上看,既可以像律诗,如纯五言或七言,也可以如词长短不齐。但无论那种情况,律联都要求上、下联之间处于平仄相对之中,因此,律联的对仗在一定位置上是有平仄要求的。如彭春农所作《虎丘景李堂》联:   一序证前游,太白光芒神久在;   三章怀绝调,牡丹使节我刚来。   上下联之间的对仗完全与平仄相对结合,是典型的律联。
     四、与句式结合
     楹联对仗有一种情况是律诗所无、词体少有的,即多个句子连成句群而分别构成上、下联,这些句子的多少、长短、结构都非常自由,句群的复杂程度也一任自由,但有一点必须遵守:要对仗。正格是上、下联之间始终处于对仗状态,如《大观楼长联》,句群复杂,但上、下联之间始终处于对仗状态。如果上、下联之间不能始终处于对仗状态,可以运用自对的方式补救,这种方式可以看作楹联对仗的变格,或称对仗格律的拗救。如一副《咏水仙》:   多年孕育,数日含苞,一朝放蕊,尽展平生韵致;   万种柔情,千般意态,几缕香魂,全凭两袖清风。   前三个短句,上、下联之间并未构成对仗,但它们在各自的句群中是自对的。   律诗的联句是单纯五言句或七言句,不存在句群问题,更谈不上句群对仗了。   词由长短不同的句子组成,有可能构成句群;如果相邻的两个句群的句数和字数相同,也有可能成为句群对。如柳永《玉蝴蝶》:   水风轻、萍花渐老;   月露冷、梧叶飘黄。   但这种情况较少,并且句群的构成并不复杂,很简单,甚至于称不上句群,前人称之为“扇面对”。
     五、一字豆
     对仗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上、下联字数相同。因此,作为长短句的词,要形成对仗,就须相连的两句字数相等。但也有一种情况例外,即相连的两句字数不相等时,也有可能形成对仗,这限于“上五下四”格式。它的实质仍然是字数相同的句子对仗,因为虽然上句为五字,实际是四字句前面再加一字豆,其中对仗的部分抛开了一字豆,而只有后四字与下一句形成对仗。如:吴文英《高阳台》:“正十分皓月,一半春光。”史达祖《齐天乐》:“想桔友荒凉,木奴嗟怨。”其中上句中的“正”、“想”为一字豆,均不在对仗之列。   律诗每句字数相同,且无一字豆的句法,故不存在这个问题。   楹联句法灵活,多有一字豆的句式,所以也有一字豆对仗问题。但它与词不同的是,它必须上、下联字数相同,因此,如果出现一字豆,那么上、下联相同的位置必须都是一字豆。如谭嗣同《时务学堂》:   揽湖海英雄,力维时局;   勖沅湘子弟,共赞中兴。   上联“揽”,下联“勖”为一字豆,是对仗的。
     六、同字相对
     “律诗的对仗避免同字相对,词的对仗则允许同字相对。”词中同字相对可以形成一种富有特殊美感的修辞效果,如:吴文英《一剪梅》:“春到三分,秋到三分。”四字中竟有三个字相对,但这正显示了词体对仗的特色,从韵律到表情达意,都收到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   楹联可以有词的句式,甚至于散文的句式,因此有同字相对的情况,如佚名《嘉祥曾庙》联:   衍一人忠恕之心传,学惟省贯;   开万世治平之事业,道极明新。    “之”字上、下联相对,为同字相对。但是律联在平仄相对的节奏点上,则绝对不可同字相对,甚至于不可同音相对,因为一旦同字或同音相对,就必然违反平仄格律。就这一点是与律诗相同的。可见,上、下联同字相对不是楹联的特色,最起码不是律联的特色。但上、下联各自内部的自对,同字相对的情况却很常见,并且具有鲜明的修辞意味。如唐英《庐山虎溪三笑亭》: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李秀成《寝殿》:   马上得之,马下治之,造亿万年太平天国于弓刀锋镝之间,斯为健者;   东面而征,西面而征,救廿一省无罪良民于水火倒悬之会,是曰仁人。   前者后两句、后者前两句自对,都有同字相对。这种自对中同字相对,可以说是楹联句群对仗中的一大特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7 15:15 , Processed in 0.06230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