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余光中:当中文遇到英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3 07:1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余光中:当中文遇到英文
文章作者:余光中 来源:新华日报 2011-9-29



  


文明的碰撞

    □世界上两种语言第一次见面会发生什么情况,很难追溯。

    □译音是两种语言初遇的现象,一直到现在我们都不可能完全摆脱。

    □本土母语很难保持纯粹,因为要跟外来的语言交流,就会接纳、转化很多外来的语言。

    □学英文,就等于认识西方的过去,也等于接触到世界的未来。因此人类的文化真是互惠的,是可以互相影响的。

    两种语言初遇的现象——译音

    世界上两种语言第一次见面会发生什么情况,很难追溯。而中文第一次遇见英文,是怎么样遇见的?也很难追踪。到现在,英文遇见中文恐怕有两百年的历史了。这两大语言之间现在是什么一种情况,我想跟大家来谈一谈。

    两种语言初次相会,怎样翻译是一大问题。比如说,我们中文叫做“龙”的这个东西,英文现在好像现成有一个对应的字眼叫做“dragon”,香港的港龙航空公司叫做Dragon Air。可是当初中文遇见英文,有很多观念、很多名词是中文没有的,怎么样将这个观念翻译过来给中国人了解,是一大问题。那怎么办呢?最初就是把声音翻译过来,这种现象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摆脱。“五四”运动的时候,中国的学者要把西方的观念介绍到中国来,促进现代化。于是呢,就有两个名词,一个叫做“德先生”,一个叫做“赛先生”。“德”就是民主,现在我们很现成的一个名词叫“民主”。当时怎么办呢?梁启超写他浅近的文言《新民体》,怎么样来介绍“民主”这个字眼呢?没办法,他只好把声音译过来,就叫做“德摩克拉西”,就是“democracy”。然后,科学叫做“science”,就叫做“赛先生”。“德先生”与“赛先生”,这就是最早的用声音来翻译。

    一直到现在,我们还有残余的声音的对应。比如说,抵制,抵制外国货,也有人叫做“杯葛”,不过“杯葛”就是外文直接译音了,“boycott”。 “副本”,一定还有人说“拷贝”,拷贝一下,那就是“copy”,对不对?像这种名词很多,譬如说“胶卷”又叫做“菲林”,“煤气”又叫做“瓦斯”等等。

    近年来,又有一些中文音译成英文,因为这个观念很难用一个文对应。比如说“功夫片”就是“Kung Fu”。最近很流行于美国的一个字眼就是 “风水”——“Feng Shui”。

    两岸三地交流之后,一个地方流行的、西化的译音就流传到其它两个地方去。台湾贡献了一个词——“作秀”,这个“秀”就是英文 “show”,“作秀”就是表演,就是“to show”或者“to put up a show”。出租车,本来是“Taxi”,香港人用广东话说“Di Si”——“的士”,那北京人就倒过来说“打的”,对不对?“打的”就是叫出租车。所以“作秀”也好,“的士”也好,“打的”也好,两岸三地把英文扭来扭去,把英文中文化,就是透过音译。

    有的时候我翻译外来的名词,把它的声音翻过来之后,意义也多少翻一点过来。比如说听摇滚乐的青少年很挤啊,我把它翻成 “听爱挤”,听摇滚乐爱挤在一起。这个“听爱挤”就是 “teenager”, 就是13岁到19岁的少年,这是声音跟意义一起翻过来。

    所以译音是两种语言初遇的现象,一直到现在都不可能完全摆脱。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 07:20:41 | 只看该作者
各种语言相互影响

    中文受外语的影响,当然不是从英文开始。比如说在元朝,那个蒙古文。《西厢记》里面有一点蒙古文,《红楼梦》或者是清宫的连续剧里面什么“贝勒”、“格格”、“皇阿玛”等等就是满文。相比之下,梵文的影响更大,伟大的翻译家玄奘就翻译了很多的佛经,当时叫做“译梵为唐”,把梵文译为唐文也就是汉文。我们今日所熟悉的菩萨,就是从印度来的,当然也是翻译它的声音。因为“Bodhisattva”,第一个和第三个音节分别是“Bo”、“Sa”也就是“菩萨”;那么“涅槃”就是“nirvana”,即“圆寂”;“和尚”叫做“比丘”,“尼姑”叫做“比丘尼”。有一个笑话,说是韩愈看到和尚、尼姑就心里很不高兴,人家问他“你不高兴什么?”,韩愈就说“为什么‘比丘’啊,要跟我们的孔丘比吗”?好像是要颠覆儒家,而且,一比还不足,还要再比“丘尼”,跟仲尼再比一次。

    英文现在还有一个常用词,是受了日耳曼文的影响,这个词每个人都知道,就是“公牛”——“ox”,牛津叫做什么?Oxford,“ford”是“津”,河水浅且可渡之处叫做“ford”。“牛”的数不是加“es”,而是加“en”,这就是日耳曼文的多数。这些都说明英文受了很多外来的影响。

    这跟我们中文少用外来语的情况完全不同。比如十月,我们都知道是“october”,它的语根怎么来的?就是“octo”,本来是“八”的意思,“八角章鱼”就是“octopus”,“八角大厦”叫做“octagon”。那么“十二月”叫做“December”,它的语根是“deca”,“deca”这是拉丁文的“十”。所以这个奥运的“十项全能”叫做“decathlon”。为什么“十二月”偏偏用“十”这个观念来说呢?为什么“十月”用“八”这个“octo”来说呢?原来罗马的历书曾经从三月算起,所以算到它的第八个月就是现在我们的第十个月。“四月”为什么叫“April”?欧洲其它语言差不多也是这样的拼法,叫做“Aprile”。来源是希腊的爱神,在罗马叫做维纳斯“Venus”,可是比她更早的爱神,在希腊叫做“Aphrodite”,四个音节。后来欧洲各国采用了前面两个音节,“aphro”就变成它的缩写,所以四月是爱神的月份。这些月份很有趣,“七月”叫做“July”,“July”是从凯撒大帝来的——Julius Caesar,是他的名字;奥古斯都叫做“Augustus”,因为他生在八月,所以八月就以他为名。我们的月份也很有趣,一月、三月、五月有31天,二月只有28天,然后四月、六月都是30天,可是到了下半年就倒过来了。也就是说上半年奇数的月份是31天,下半年偶数的月份是31天,就是因为凯撒生于七月,因此七月要长一点,31天。奥古斯都却生于八月,八月也应该大,所以八月也变成31天。

    因此人类的文化真是互惠的,我们现在用的西历是罗马文化给我们的,文化可以互相影响。倒过来说,英文里面有没有中文呢?有,但不多。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多,还不止于什么“功夫”、“风水”等等。进入英文的两个中文字也进入了欧洲所有的语文,只有波兰是例外。一个就是“茶”,全中国各省都叫做“茶”,唯独闽南人叫“dei”(念阳平),台湾话也是如此,闽南人喝茶叫“lim dei”,“lim”就是“饮”啦,很文雅的,“dei”到了罗马就变成“Tè”(念“dei”的音),到了西欧、北欧、南欧都是“Tè”,到了英文就变成“tea”,其实也是从“Tè”来的。另一个就是我们输到欧洲去的“丝”。英文就叫做“silk”,就是闽南话的“xi”,我们国语普通话叫做“si”,所以变成“silk”,稍微有变化进入各国的语言。

    中文与英文的不同

    大家都念过唐诗,有一首诗我们都会背。“松下问童子”,下一句,“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我在美国教中国文学的时候,那些美国学生中文不好,只好透过英文的翻译。透过翻译就七折八扣了,甚至于打对折。有一天就念到这首诗,一般的翻译他们就懂了,譬如说“Under a pine tree I asked a boy, and he told me that his master was away picking herb, ‘He must be somewhere on the hill, but the clouds are so heavy, I don’t know where to lead you to him’.”不过这样算唐诗吗?根本是差了十万八千里。所以我就对那些美国大孩子说,其实唐诗绝对不是这样的,每一句五个字,他们说哪五个字呢?我说了,第一句就是:pine, under, ask, a, boy;say, master, pick, herb,(“herb”就是“药”,“药草”,)away。“只在此山中”:only, on, this, mountain, in。“云深不知处”:clouds, heavy, not, know, where。他们一听就迷惑了,奇怪啊,你们中文怎么说得通?什么叫做“pine under ask a boy”?Who is asking the boy?是谁在做这件事情,没有说。说老师采药去了,是谁说的,也没有说清楚。谁在这个山中也没有说。“不知处”,谁不知处,也没有说。你们搞什么?你们怎么知道上一句是张三做的动作,下一句是李四的回应?我说那就是我们比较聪明啊。当然不是因为这个关系,而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无需像英文交代得那么清楚,上下文一听,就是这个意思,就懂了。

    我再举个例子,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前三天不是登高嘛,重九登高。独在异乡为异客,谁在异乡?谁做了异客?就是“我”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谁在想念亲人啊?也没有交代。遥知兄弟登高处,当然还是王维知道这件事情了。遍插茱萸少一人,谁在插茱萸?谁在佩戴茱萸?当然是兄弟了。这些我们一念就知道。像英文就不见得了,英文就要说:“I am a stranger in a remote land.”这个“I”就来了,“On festivals I doubly miss my folks.”遥知兄弟登高处:“I know from a great distance that my brothers are climbing a mountain.”这些“I”就用之不完,“我”、“你”、“他”就要一直用下去。这些没有诗意的字眼夹缠在中间,唐诗就整个变味了。为什么古典诗那么耐读?那么余味不尽?就是因为它不拘文法,那些不必要虚字都省略了,留下的是具体的东西。这就是很大的差别。

    同样的,在文法上,我们很少用介词、连接词。比如说“君臣”,你不必说“king and his men”。我们说“老少”,英文不可以说“the old the young”,不行,要“the old and the young”。你想想看,我们会说一年四季“春夏秋和冬”吗?不会的。我们一口气四个字讲完“春夏秋冬”。我们说“金木水火土”、“柴米油盐酱醋茶”。谁也不会说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以及茶”,这就不是中文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 07:21:25 | 只看该作者
中文的博大精深

    我们的中文传了几千年,到现在还在用,成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我常说,中华文化是个大圆,圆心无所不在,圆周无迹可寻,而以中文为其半径,半径有多长,这个圆就能画得多大。可是现在的中文面临很多问题,作为一个作家,写诗、写散文,中文该怎么写呢?当然用白话文,不过我还是常读文言,常读古诗。而文言也好,古典诗词也好,对于我下笔写诗为文都很有帮助。在紧要关头,我可以把文体变一下,用文言的简练、对仗、铿锵来应付特殊的情况。所以我的原则是“白以为常,文以应变”。白话是常态,可是我要变化,要浓缩,要加强的时候,会用一点文言的句法。俚语也不是不能用,“俚以见真”,用俚语很真率。“西以求新”,用英文的句法、观念来写,也可以介绍一点新的方式进入中文。一个作家掌握语文的筹码愈多,他手中的王牌就愈多,他的文体就比较有弹性,比较立体。有时候甚至可以把外文融入中国的成语。

    很多人都认为“五四”以来我们改用白话来受教育,来写作,文言就可以靠边站甚至废掉了。可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文言还是有作用的。我们说话要简洁、铿锵、对仗的时候,文言就来了。它改变身份,变成成语留下来了。几千句的成语,我们每天说话躲不掉,要用很多。写文章,大而至于社论,小而止于小品文,甚至于记日记,都避免不了成语,尤其是四字成语。一个作家写文章充满了成语是病态,因为他的文章变成了古人的意见箱,那就很油滑,整篇没有自己的新语法,也没有自己的新思想。可是反过来说,一个作家写文章完全不用成语也简直不可能。要紧的是在这两者之间维持平衡,需要对仗、铿锵、简洁的时候用一点成语,也要用得恰到好处。

    我后面举的一些例子都是四字成语。四字成语大概可以分成两组。一组是表示一种价值,一种观念,一种主张,比如“天下为公”,“众志成城”。另外一组是表示一种情况,并不主张什么,比如说“张三李四”,这是一个情况,表示有各色人等,不同的人。比如说“天长地久”、“千方百计”,这不是一种主张,不是一种价值观念,而是一种情况。以情况为主的四字成语往往是对仗的,此外尚有争先恐后、瞻前顾后、鸡飞狗跳、千军万马……随便就可以举出几百句来。为什么开口就“张三李四”,而不是“张四李三”?就是因为它平仄调好了,“张三”平声,“李四”仄声,念起来铿锵对仗,好听。同样的,谁也不会说“千计百方”,“他千计百方要打击我”,人家会觉得好笑。“千方百计”平平仄仄,这就构成了四字成语的基本美学——对仗、简洁、铿锵。

    四字成语往往表示一种状态。“千方百计”表示尽所有的能力,“千山万水”表示路途遥远。一个人出门不会爬过一座山就碰到十条河;不过,表示一种意念、一种价值的四字成语就跟这个不一样。你比如说“天下为公”它就不对仗,它的平仄也不是像这样调配的。“不可儿戏”就不是对仗的,诸如此类。最不正经的成语是什么?“乱七八糟”。按照我刚才说的美学,应该叫“乱七糟八”才对仗,不然呢“七乱八糟”也可以。不过它就不对仗,平仄也不对,所以它本身就是“乱七八糟”。这些常用的成语,你不想也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你去想就发现我们祖先的智慧。顺口的、简洁的、铿锵的、对仗的流传了下来,不顺口的自然就淘汰掉了。

    现在的中文很受西化的影响,显得很罗嗦,也就忘记中文本来该怎么说了。比如报上说“美俄关系怎么样怎么样”,本来可以说“美俄关系颇不稳定”,八个字就完了。结果怎么说呢?“美俄关系充满了高度的不稳定性”,这就是罗嗦的中文。我们常常习焉不察,甚至于著名学者、作家都会用冗长、西化的语法来表达思想。因此我们应该维护中文,尽量写纯正有力的中文。

(本报记者 葛灵丹 秦继东,根据余光中在南京图书馆的讲座编辑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5:34 , Processed in 0.07899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