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贤绝句选读 之一 [孝感高中胡成佳先生注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26 11:3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唐贤绝句选读

      绝句诗有五言七言(六言罕见)之分,古绝律绝之别。五言才二十字,七言也只寥寥二十八字。篇幅极小,很难腾挪变化。故明代胡应麟《诗薮》说:“梁陈以降(自梁代陈代以来),作者坌bèn然(纷纷涌现),第(但是)四句之中,二韵互叶(xié押韵),转换既迫(急促),音调未舒(舒展)。”此体似乎极难驾驭,可他接着又说:“至唐诸子(各位诗人),一变而律吕(音律、乐律)铿锵,句格稳顺,语半于近体(词语只有近体律诗的一半),而意味深长过之(超过了它);节促于歌行(音节比歌行体古风少),而咏叹悠永(隽永)倍之(比它加倍好)。遂为百代不易(不可更改)之体。”
      通观唐代绝句,佳作精品可谓俯拾即是。其兴象之玲珑,句意之深婉,涵蕴之丰厚,真令人击节叹赏,低回想象于无穷。可见此体确为“唐人所偏长独至”(明杨慎《升庵诗话》)。以下所选,可见一斑。

九日登高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今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释】①这是一首七言古绝句。  ②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王勃所登之台,故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北。
厌:这里是“饱尝”之意。  
南中:指今四川南部与云南北部一带,古代少数民族居住之地。   
那(nuó):“奈何”的合音。李白《长干行》:“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这首诗一作《蜀中九日》。
首句以“九日望乡”点题,抒发了独在异乡,适逢佳节,倍思亲人的感慨;次句以“他席他乡”叙事,寄寓了天涯孤旅,又向天涯别故人的愁怀;接着,继“人今已厌南中苦”的浩叹之后,又以“鸿雁那从北地来”反衬一笔,烘云托月,宕出远神。将无限的思乡之念,伤别之情,客居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3 23:52 , Processed in 0.15577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