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柠檬水女孩蹿红网络 媒体称对中国教育应有所启示(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7 14:56: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柠檬水女孩蹿红网络 媒体称对中国教育应有所启示(图)

来源:万家热线整合 发表日期:2010-8-16


最近,一个网称“柠檬水女孩”的美国小女孩朱丽蹿红网络。这名7岁的小女孩不久前在集市上售卖柠檬水,因为没有卫生执照被地方卫生管理员驱逐。她的遭遇引发媒体关注,美国当地民众指责当地管理机构压制柠檬水女孩的创业激情。在舆论的压力下,当地的管理机构终于向柠檬水女孩致歉,而柠檬水女孩也正是因为此事件迅速的蹿红网络。
在美国,像柠檬水女孩在街边卖自制的柠檬水等小食品的孩子很多,美国人习惯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像柠檬水女孩这样,在美国是孩子们最早的“创业”体验。美国小学的慈善启蒙教育之一,也是组织学生通过卖柠檬水或零食自筹善款;有人为此还特别开发了一套卖柠檬水的经济学游戏,用以模拟这种最初级的创业模式……


柠檬水女孩小朱丽

柠檬水女孩的创业
不久前,小朱丽受卡通片启发,央求妈妈带自己开个卖柠檬水的小摊。尽管女儿只有7岁,但妈妈还是同意了小朱丽的要求。7月29日,俄勒冈州的摩特诺玛郡照例举行每月一次的市集,在妈妈的帮助下,小朱丽开始了生平头一次创业:她们在一个画家和一个卖包的摊位中间摆起了饮料摊子。
小朱丽做得有板有眼,她用洗手液洗净双手,将瓶装水和浓缩柠檬汁混合在一起,再用勺子盛入冰块。没过一会儿,她的生 意就开张了。不少逛集市的人来到摊子前,花50美分就能买到一杯柠檬水,还能得到小朱丽的一个甜美笑容。
但开张仅仅20分钟后,一名身着制服的管理人员便上前询问小朱丽母女有没有卫生许可。根据该州法律,临时摆摊需要花120美元办临时卫生执照,如果拒不收摊就必须缴纳500美元罚款。
这令朱丽的妈妈十分意外,“我从没听说孩子的柠檬水摊也要办许可证。”但她不愿争辩,打算收拾摊子走人。这时,周围的摊贩聚拢过来,他们认为管理员无权把小女孩赶走。他们建议母女俩向路人赠送柠檬水,同时接受他们的捐款。由于遭到周围人反对,这名管理人员只得离开.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14:56:58 | 只看该作者

柠檬水女孩小朱丽柠檬水女孩摆小摊属“美式经典”
不过,不久后,这名管理员又带来了一名同事,再次要求两人撤摊。这时,摊贩们越聚越多,纷纷和管理员理论,气氛开始变得紧张。朱丽的妈妈不愿事态升级,干脆收摊走人。当母女俩匆匆离开时,满腹委屈的小朱丽伤心地流下眼泪。
小朱丽的首次创业就这样带着遗憾结束,不过,“撤摊事件”却没有因此终结。当时见证了整个事件的商贩中,有一名名叫麦克尔·弗兰克林的网上“名嘴”,他也是一个民间网站的成员。事后,弗兰克林采访了朱丽的母亲,将采访过程在网上播出。这立即引发美国网民的强烈反响,并很快得到了许多媒体的关注。几乎所有的声音都支持小朱丽,网民们纷纷讨伐管理员用“官僚主义”扼杀了小女孩的创业热情,不少网友还回忆起儿时的卖柠檬水经历。
网友们还帮小朱丽联络了赞助商,一家轮胎公司同意让朱丽和她妈妈在其维修中心开柠檬水摊子。于是小朱丽的生意再次开张,这一次,由于市民和网友的大力支持,她赚了1838美元。朱丽说,她打算拿“第一桶金”和母亲一起去迪斯尼乐园玩。
迫于舆论压力,当地政府也着手“灭火”。8月5日,摩特诺玛郡的最高地方官杰夫·科根亲自给朱丽的母亲打电话,正式向她道歉。他说:卫生检查官员是在“照章办事”,但他们同时也要有“专业的判断力”,应该给小朱丽一个例外,“我不认为一个7岁小女孩的柠檬水摊子是我们郡面临的最严重健康威胁。”
科根说:“对于美国儿童而言,摆柠檬水摊子是一件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事。我不希望关掉这些摊子。”他还表示,自己儿时就曾摆过柠檬水摊,他的孩子也曾这样做。朱丽的妈妈则表示,她和女儿都接受道歉。据悉,科根后来还要求地方卫生检查员在执行卫生法规时“倍加谨慎”,因为这部法律是为了促进商业,而非相反。
网民为柠檬水女孩发起“起义”
不过,这场柠檬水引发的风波还没有完结。为了更“大声”表达对政府监管泛滥的不满,弗兰克林与其他网友们就在Facebook创建了一个“柠檬水起义群”。他们呼吁网友们在该郡8月底的市集上举行“起义”,全都来无证摆摊,“和你们的家人一起来摆柠檬水摊子吧,不管是薄荷水、还是薰衣草,任何你能想到的都可以。政府会来管的,但我们不会走人,我们要让整条街区都是柠檬水摊子。”截至8月13日,已经有819名网友承诺会参加“柠檬水起义”。
弗兰克林通过电子邮件告诉记者,他预计会有数百个柠檬水摊子“占领”集市,他们都不会办卫生许可,也不会出售柠檬水,而是免费赠送,只接受捐款。“我们不是想让人们购物,最重要的是一种自发的氛围。”
对于网民们“挑衅式”的“柠檬水起义”,科根坦言,如果上百个没有卫生许可的柠檬水摊子出现在集市上,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不过该郡的卫生部门负责人阿曼达·弗利兹表示,政府仍然会负责集市的卫生问题,“如果有15000人来参加,就不再是个小规模的社区活动,而是地区性的事件,政府有责任执行食品安全标准。”她表示,对于自发的“柠檬水集市”,政府将在2周内拿出一个应对方案。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14:57:30 | 只看该作者
“柠檬水女孩”学会慈善
一个柠檬水摊子演变成一场“网民起义”,这似乎有些偏离小朱丽母女的初衷,因此她妈妈表示,两人不会在本月底的“柠檬水起义”上出现,一方面出于安全考虑,另一方面不希望此事发展成政治问题。
不过她和女儿还会继续摆柠檬水摊,对于经历了坎坷,却也尝到创业甜头的小朱丽而言,她的下一个柠檬摊子将更有意义。加州一支棒球队已经邀请母女俩前往球队比赛的现场卖柠檬水,球队希望收入所得的一半捐给他们参与的自闭症儿童基金,另一半留给朱丽。她妈妈则表示,朱丽将把她的那一半捐赠给曾帮助过自己的儿童福利医院。
燕赵都市报:
柠檬水女孩给中国教育的启示
柠檬水女孩小朱丽不是因为家穷才去摆摊卖柠檬水,而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据悉,卖柠檬水等摆小摊玩意是美国小孩习以为常的“创业初体验”,属“美式经典”。科根为何认可小朱丽的创业行为,因为他自己儿时就曾摆过柠檬水摊,他的孩子也曾这样做。但网友不满足于科根的道歉,正准备发起一场“柠檬水起义”,截至8月13日,已经有819名网友承诺参加。
一桩小事竟然发展成一起公共事件,这中间的原因差可玩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管理人员的行为触犯了美国的一种教育行为,即从小学开始即在实施的创业教育。美国是最早在学校进行创业教育的国家,从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到研究生,都普遍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相当完备的正规教育体系。美国从1998年1月就开始实施“金融扫盲2001年计划”,向中学生普及金融、投资、理财、营销、商务等方面的“超前教育”。
据2007年11月12日《市场报》披露,国内的创业教育开展情况与国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一般占到20%至30%。这与他们从小学开始即实施创业教育密不可分。美国为何非常重视创业教育,因为美国认为创业教育是解决社会失业问题的有效手段。小朱丽摆摊卖柠檬水并非个案,而是属于整个创业教育中的一部分,早成为“美式经典”被众多小学生奉行。
反观我国,有多少成年人经历过此类“创业初体验”,又有多少中小学生在经历此类“超前教育”?绝无仅有。因为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中还从未将创业教育纳入其中,无论是师资、课程、教材等均为空白。虽然,现在一些大学迫于就业压力在从事创业教育,但因为缺少中小学教育这一环节,效果不理想。根据美国、法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经验,创业教育一定要从娃娃抓起。如日本,小学课前有个“早起会”,敦促小学生早起,利用早晨上课前的两、三个小时给人送报纸、送餐饮等,旨在从小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如印度,早在1966年,就提出“自我就业教育”的概念,积极鼓励中学生毕业后不仅成为就职者,还应该成为工作机会的创造者。
就目前而言,我国中小学和大学应首先确立有梯度的创业教育目标,然后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在暂时没条件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学校,可将创业教育的内容如创业思想、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等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也可以体现在活动课程或选修课程中。比如在选修课程中通过让学生学习《金融知识ABC》、《创业案例分析》等比较系统的创业知识,培养学生投资理财的创业素质。当然如能将创业教育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则更好,这样,教育空间就能从理论拓广到实践,促成中国式的“柠檬水女孩”不断涌现。
美国“柠檬水女孩”的故事真正上升为“公共事件”,是因为此事实质损害了美国一个最重要的立国精神,那就是“创业”。“美国城管”驱逐创业体验的小朱丽,虽于法有据,但与国家精神相冲突,必然成为一场被公众讨伐的风暴。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14:58:03 | 只看该作者
新京报: 美国“柠檬水女孩”缘何“感动中国”(和静钧)
最近,美国“柠檬水女孩”的故事成为不少媒体关注的焦点。经8月15日《新京报》报道后,引起许多网友关注。笔者注意到这则新闻的后面,很多网友跟帖直呼“感动”。
笔者找来了美国《纽约时报》8月7日的报纸和加拿大多伦多8月11日《萨尼亚周报》,再结合《新京报》的报道,基本了解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美国市民玛丽亚·法夫刚7岁的女儿朱丽·墨菲受卡通片的启发,想售卖自制柠檬水来体验初次创业,得到母亲的大力支持。而小朱丽刚摆下柠檬水摊,一名“美国城管” ———卫生监督员就过来要求小朱丽掏150美元办卫生证,否则将面临500美元的罚款。
玛丽亚向“美国城管”解释小朱丽的动机却得不到理会。围观的美国市民建议小朱丽改卖为赠送,然后接受捐赠,但还是遭到“美国城管”的阻止,小朱丽只得含泪离开。此事被亲眼目睹的市民以一篇“美国法西斯分子是如何迫害小女孩创业热情的”文章刊发在网络上,而迅速成为一桩轰动美国的公共事件。
这件事情其实很简单,但是为何能感动诸多中国读者?
其一,“美国城管”很严厉,但没有对无证摆摊者暴力执法,没有没收其“作案工具”,没有给“拒不服从”的小摊小贩一顿拳脚,也没有把小摊贩们追得鸡飞狗跳。产生这种对照心理,是读者一种下意识的内省。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城管屡屡被指执法粗暴,但鲜有当地政府负责人出面道歉,更鲜见地方长官推心置腹地要求手下人多点人性化处理的“怀柔公关”,中国读者的“感动”其实就是对国内执法人员提高职业素养和尊重劳动者的情绪反映。
其二,小朱丽事件真正上升为“公共事件”,是因为此事实质损害了美国一个最重要的立国精神,那就是“创业”。美国视“创新和创业”为“ 天职”,沿袭了清教徒的人生观。长期以来,美国中小学教育重视创业教育,鼓励创业体验,并适时引入与时俱进的实用课程,如理财课程。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把“社会服务”与学习结合起来,成为“服务学习”,有利于加强“孩子们的公民意识、责任、学业成绩与同情心,并成为社会的贡献者”。“美国城管”驱逐创业体验的小朱丽,虽于法有据,但于情于理有悖,与国家精神相冲突,必然成为一场被公众讨伐的风暴。
笔者与众多同时代人一样,少时因生存原因在街头卖过“柠檬水”,虽这样的“创业”与美式“创业体验”绝不是一回事,但面对当下越来越多中小学生们成天抱着书,没有被鼓励走入社会体验创业,导致我们的小孩子脱离现实生活的冷暖,也让他们无从体验公民责任的厚重。
从这点看,美国柠檬水女孩能够“感动中国”,似乎不难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3 22:55 , Processed in 0.22325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