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应成为“三耕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1 16:2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应成为“三耕族”
余江一小:潘非凡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说:“教师是‘三耕族’:读书是‘目耕’,上课是‘舌耕”,教学写作是‘笔耕’。”笔者深有感触,认为教师成为“三耕族”是教师精神生活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目耕”——读书。教师要细读文本。我们学校的张园香主任上公开课前从来不看参考书,她反复读课文,熟读成诵。课文中的一个词,一个句,甚至一个标点了然于胸。因此,品读作者遣词造句是那麽精准,体悟作者谋篇布局是那麽绝妙。课堂上和学生情情相融,心心相印。听她的课如沐春风,给人美的享受。学生在课堂上用心读,大胆说,积极练。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真正实现了“大教无痕”。做这样的老师是是幸福的。教师要读课文背后的书。我们年级的张余晓老师和我们聊天时说,一本《红楼梦》她读了七遍半,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是“教”好语文的不二法门。她上课时纵横捭阖,游刃有余。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因此,她成了我校考第一的“专业户”。教师要读专业书。张红萍老师广泛涉猎教育教学杂志。如:《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江西教育》《小学教学通讯》《班主任之友》……年年岁岁,朝朝暮暮与名师相伴。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他人的宝贵经验。她作万字教学报告时,不用看稿,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四坐皆惊!人称:“不是特级的特级老师。”读书成就了“三张”,“三张”成了校园的“三剑客”。
二、“舌耕” ——上课。教师的人生舞台就是三尺讲台,三尺讲台成就教师人生精彩。中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一边干着辽宁盘锦市教委主任的活,一边还兼任一个班的语文课。中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一边干着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的活,一边深入课堂帮教师“捉虫”。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为了上好《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磨”你千遍也不厌倦。特级教师薛瑞萍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只要和学生呆在一块,只要能上课,就满足了!老一辈特级教师于永正、贾志敏、靳家彦、支玉恒等,那一个不是从精彩课堂走出来的。真正的特级教师、教育家都是上课上出来的。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说:“一堂好课,折射心灵世界,浓缩人生精华,散发人格魅力,彰显生命价值。“
三、“笔耕”——写作。理想教育的践行者朱永新自费创办教育在线网,倡导六大行动,“师生共写随笔”是六大行动之一。倡导教师记录自己的生活,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30多年如一日坚持写教育随笔,正是这几十年的教育随笔,使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被后人称作“活的教育学”、“教育的百科全书”。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李镇西的教育随笔专著——《爱心与教育》。 “用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不知让多少教师流下了眼泪。语文教师要勇于写下水文。教师和学生一起作文,能体会作文的艰辛与幸福。记得笔者参加全国小学教师“下水文”竞赛荣获二等奖,我把证书往同学眼前一晃,孩子们给我送来热烈的掌声,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他们为有这样的老师而骄傲。每次指导学生写作前,我都用心写好“下水文”,课堂上读给们子们听,让孩子们站在他们的角度“阅读与欣赏”并加以“点评”。同学们被老师攒写的“美文”所熏陶。如今,我班的孩子成了我的“粉丝”,他们都爱上了写作。一年半的作文“革命”,我班的孩子在全国报刊杂志发表文章50余篇。这是学生的财富,也是我的教学财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5 21:10 , Processed in 0.11693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