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好父母,也许是世上最难的事儿(之一)
——从我收藏的22本家教研究类著作谈起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教学研究室
管季超
在读者朋友看这篇文章之前,我得先说说为什么我要写这篇文章。或者说这篇文章写出来,准备给谁看?
这篇文章是专为孝南区已经作了爸爸妈妈的青年教师朋友看的。近年来,我慢慢形成了一个观点:要当个好教师,把自己的小孩儿教养好,也是一种教育研究的好途径;把自己的小孩儿教养好了,也是一种“为国教子”的了不起的贡献。
另外,这篇文章也是为我十多年前、二十多年前教过的学生们写的,他们现在已三十好几了,都已为人母、为人父,他们的孩子正是求知求学的年龄。作为昔日的老师,今天的朋友,我乐意就子女教育问题的得失坦诚地与他们交换意见,特别是想将自己失败的教训告诉他们,供他们参考,并祝愿他们家庭生活美满幸福,他们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前不久,本站版主之一的马建军同志(我18年前的学生)将原东门中学1991届“活力27班”毕业作品集挂在了咱们的网上,有几位当年的学生看到后,从北京等地给我打来电话,说他们看过咱们这个网站。我想,写这样一篇东西放到网上去,或许他们也能看到吧。无论我文中的观点是否正确,是否对他们有启发,总归是一种好意的提醒吧。
以下切入正题,谈谈我对父亲、母亲这个角色的认识:
——“父母”这种角色是绝大部分人都得经历的一种社会角色,它是咱们自己给自己“提拔”的一种有头衔(很固定,不担心像当一个别的啥“官”一样,上级领导或下级群众、同僚一不高兴就给咱摘了“帽子”)、有权(孩子小时大多数情况下都得听、都会听咱指挥)、有责任(咱得供孩子吃穿用,咱得小心翼翼乃至担心吊胆,才能把任务“完成”了。至于任务完成得咋样,有时可能费挺大劲儿,效果并不好)的“法定身份”。
——别的许多职务都得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学习、训练,确信能干了,才能“上岗”,(哪怕是修个皮鞋也得找个师傅好生教教,才敢上街摆摊儿)唯独“父母”这个角色是无需“持证上岗”的,自己一“提拔”,就天然有效,终身拥有。不担心下岗或“转岗”,天然合理的“因人设位”。
——或许您贵为“××长”或者富为“×万富翁”,但如果您“父母”的角色没当好,那高官的荣耀或鼓鼓的钱包都无法让您发自内心的愉快。
所以这个职位马虎不得,关乎着孩子的人生幸福,也关乎您的“幸福指数”。
管季超正写着这篇与“如何当好父母”有关的文章,是否就已经是个合格的父亲了呢?
肯定的说,非常惭愧!不是!(至于为何算不上合格,且容我下回分解)我正为儿子上孝高以后成绩持续下滑烦着呢!
这就引出了“父母”这个角色的另一个特性:想干好,挺努力,也不一定保证能干好!
这比当一个副股级“主任”、“部长”之类难多了哈。
有评“高级工程师”、“高级政工师”、“高级教师”甚至“高级修脚工”的,为啥就没有评“高级父母”的呢?不然,各单位人事部门权力更大了,光发证、换证又可赚不少钱哈?
话扯得有点远,再往回收收。
管季超在陪送妻子进产房之后,预感到一个可爱的男婴或女婴就要将自己“提拔”成“父亲”了,且喜且惧且手足无措,就像好些青年干部初当领导,好长时间找不到当官的感觉。
等到基本适应了“父亲”这个新角色,孩子已长到快4岁了。(“适应期”如此之长,明显属于不称职的领导,失误多多!但没人敢撤换咱!您说咱牛不牛!?)
毕竟咱是当老师的,研究教育问题也颇有热情,一旦意识到“这个职位可马虎不得”,马上开始补救。
补救的办法之一,是在全心本职工作之余,花了点时间与孩子在一起;补救的办法之二,是“恶补”家教理论,开始“自学”。
先后自学过的专著、论文颇不少,此处只提及22本,分为五类,在xnjyw.5d6d.com论坛上“晒一晒”。
■第一类:谈父亲、母亲“角色”功能的
(1)王东华著《发现母亲》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版
王东华这小子比咱还小两个多月,挺能忽悠。
搜集到许多挺玄的故事、素材,一整整出上下两大厚册,害得我掏了68元,费了好几天,才看完。
好在此书故事挺多,权当消遣,翻翻不累。
书的封四有三句话的广告,挺能吹的:“每一个母亲都应该阅读这本书,这是孩子对你的要求!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阅读这本书,这是民族对你的要求!每个关心人类命运的都应该阅读这本书,这是未来对你的要求!”
很庆幸管季超在郑州购书中心发现了这一套可以在火车上躺着时当枕头的书,不然今天咱就是既对不住咱儿子、又对不起有七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更愧对未来的罪人了。
这套厚达1000多页的书,老管只需要写一句话就可与之匹敌。
这句话只有9个字:
“当妈的比当爹的重要!”
不晓得王东华这小子领了多少稿费和版税,咱这9个字反正是没人给钱的,还得掏钱送到打字社帮我敲出来。
(2)罗斯·派克著/李维译《父亲的角色》
辽海出版社2000年1月版
我确信这本书不是像王东华那小子一样靠玄乎的故事和煽动性的奇见撑起来的,作者一定作过认真的研究。是一本好书。
但坦白讲,等我挪出时间来细看这本书时,孩子已上高中了。咱这个父亲已没有多少威严,孩子每周也只能休息周六一个晚自习,外带一个周日下午。咱想显摆一下父亲的“谱子”,都找不到多少机会了。
(3)陈建翔著《孩子的爸爸去哪儿了?》
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这本书写得比较轻松,还不至于太忽悠。全书内容老管也只用12个字就说清楚了:
“当爹的也挺重要!甚至更重要。”
■第二类:谈家庭教育理念的书
(1)孙云晓、郑新蓉主编《21世纪教师与父母必读》 北京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这是一本以比较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或去“抄袭”)的,有较多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参与的小册子。里面有许多新的理念,看一看对于促动我们的思考,挺有好处。
小学教师要想从中抄袭一点时髦的观点,凑一篇论文,到区教研室活动中混一张奖证,挺能蒙事儿,不信试哈!(莫交我哈)。
(2)孙云晓
卜卫著《儿童教育忧思录》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版
我不想先评价这本书写得咋样。先猜一猜这二位合作著书时的状态,一定是先在一起侃一个做书的大纲,然后各自分工,在电脑上一整,三五天就出来一叠稿子,然后交换改一改,然后往出版社一扔,OK了!
为啥这么猜:因为孙云晓是中国少儿研究中心主任,不缺故事,卜卫是发表过不少高水准的有关媒体教育问题的学术论文的女学者,“强强联合”,一搞而定。
只是又苦了老管,花了14元,满可以用这钱买三包“槐”烟抽的。
(3)冯林主编《中国家长批判》
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9月版
这本书是由一系列相关学者的采访文字集结而成的,不乏真知灼见。
只是书名太故弄玄虚,商业炒作的意味太浓,(类似于一位无聊网友在网上发帖《快看!这位畜牲在欺负一位花季少女》,等您点开一看,是一位MM抱一只宠物狗在吻)封面上一只手指向咱,怪碜人的。
■第三类:由中国的“成功父母”写的家教“宝典”书
(1)《哈佛女孩刘亦婷》(季超按:真要按书上说的去干,咱自己都差不多能考进哈佛了)。
(2)《博士姐妹》(季超按:此书作者与本站版主寒梅是老同事,与我的朋友刘仁举老哥在武汉住一栋楼。此书是寒版从作者手中索来送我的)。
(3)《我家走出四个博士》(季超按:老管绝对相信,老夫妇俩如果当初生的是8个儿女,那“博士”总量必然翻一倍)。
(4)《窦蔻流浪记》江苏少儿出版社2001年版
这本书和咱还真有点儿关联。
此书小作者窦蔻最引以为荣的事儿之一,是在湖北美术出版社《小画家》月刊发表了第一篇童话《我给老鼠换个胃》。当时老管正好是该刊5名责编之一,每个月从孝感乘公交车到《湖北日报》招待所住一晚,编稿。
这个小孩子的画(配文)按分工是由北大中文系毕业的高才生,湖北版美术教材责编韩荣刚老弟编发,如能归到我管的栏目,咱也就“扯着这个6岁半娃娃的衣服角”,在几十家报纸、电台上出出名儿了。
管季超直白地告诉您:没那么玄乎!您只要将一个3、4岁的小孩交给我训练,两个月就超过窦蔻了。小孩的可塑性是十分惊人的!美术、音乐写作的“神童”尤其好“制造”。
您真的别“尽信书”,好多书是为了忽悠您的钱包的。
区实小的程新华当着我的面说过一句话:“管老师是木兰山的菩萨,应远不应近!”
这句话前一半让我挺受用(看遍孝南区,真没几个人有咱在省外学术会议上出的“风头”多。以后陆续发文配图,以证此言不虚!免得说“吹牛不上税!”)后一半差不多等于揭咱老底儿,还不好申辩,让老管哭笑不得!
不多说。佛说:说不得!
(5)王毅著《好妈妈/坏妈妈》
(这种书咱《槐荫论坛》“风情”“学苑”中挑出3、5位作者,一个月就可以搞定。只是老管冇得那大的号召力,也懒得费神组织)。
(6)王俊著《在家上学的孩子》
(这本书的内容我记不全了,但这位母亲执意不让孩子到校上学的做法我很能理解!因为那时我正在通过各种出版物搜求有关国际上“非学校教育思潮”的相关资讯。看到许多“劣师”(!)既乏“师能”,又缺“师德”,还不敬业,气儿不打一处来!
咱们这些当老师的,别认为只要在教书,就一定“造福学子”。不一定呵,或许咱们是在误人子弟,隐性犯罪呵!)
(7)刘德培著《孺子可教》
(这是一本写得挺实在的书,可读。我曾主动借给沿河小学胡培峰看了一学期,希望能对他育子有一点点启发)。
(8)周洪著《我平庸/我快乐》
(两句话的书评:a、周洪这小子挺能“造”书,肯定发财了!b、逆向思维有点新意,看看,也不无启发!)
■第四类:台湾及海外华人论家教的书
(1)台湾游乾桂著《爱子有方》
(细腻、认真、实在,看了会受益。不是光顾“造书”忽悠咱的)。
(2)王伯庆、施雨著《我家有个小鬼子》
(挺好!值得一看!写法上也颇有别于内地作者的表达。)
(3)黄全愈著《玩的教育在美国》
(挺值得一看!我们不会玩,不敢玩,不能玩;玩得不开心,不尽兴,玩时有“负罪感”;玩不出新名堂。不是吗?)
(4)王可、王伯庆著《成长1+1》
(施雨是王伯庆之妻,王可是王伯庆之女。)
王伯庆这个“假洋鬼子”挺能整书!
此书值得一看!
挺有趣,也挺让人开窍!
可惜,咱不一定能学得来!这是在中国呵!
■第五类:与孩子功课有关的书
(1)埃丽斯、格利菲斯著《开发孩子潜能的300种方法》
(季超按:非常(!)值得一看!)
(2)芭芭拉、梅瑟、瓦芯尔著《独角兽是真的》
(季超按:很薄的一册,但内容丰厚,挺好!)
(3)唐成军、张金阑著《走进清华不是梦》
(季超按:这个书名挺不讲逻辑的)。
至少无法哄住咱!查一查本地挺牛气的高中名校“孝高”,这些年又送了几个到清华呢?
我想将书名改为:《对于孝高的99.99%的学生家长来说,将孩子送进清华是一场白日梦,梦中一笑就醒了,醒了就想哭,哭也冇得眼泪》。
数一下,共有45个字!放眼全世界,阅尽古今中外,也找不到这么长的书名。
再改。
只去掉倒数第3个字就OK了!
列位看官, 这篇文章写得不算短了,总结一下,马上停笔:
——当个好父母不容易,咱得上点儿心,对得起孩子。
——父母的影响似乎常常比学校老师要深刻和长远,咱得有功时与老师争争功;有过错时也要认帐,别光怪人家老师。当老师也挺不易,况且教育也并不总是万能的。
——孩子小学阶段比初、高中更重要!
初中绝对比高中更关键!(哪个阶段都打不得闪。老管这句话差不多是废话)
——您公母俩儿费了不少气力,不一定就管用;不费气力,当然更不能原谅!
——话也不能说得太绝对!因为孩子一生的路挺长,一时的得失并不能宣告他(她)一生的成败,还得用“时间”来作证。
咱也别太着急上火,欲速或许更不可达。
俗话说得好:“姜卖完了,称认熟了。”最合格的父母都早已不是父母了,或快管不了孩子了。
附录:近年管季超从若干种报纸上发现的与家庭教育问题有关的文章
(1)《应试狂拽教育跑》、《中国青年报》2006年5月24日九版
●季超按:这是发表在《冰点》栏的一篇特稿,介绍了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斯霞之子孙复初教授的一些教育思想。
当然,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介绍的。这是《冰点》栏目的特点。
(2)《怎样做快乐儿童的家长》《中国教育报》
(3)《从诺奖“父子兵”看智力遗传》
《参考消息》
(4)《鼓励孩子更胜一筹》
《参考消息》
(5)《怎样才能出类拔萃》
《参考消息》2006年11月8日9版
(6)《我们会学习吗》
《中国教育报》1998年12月13日一版
(7)《腐烂的脐带抵消成长动力》 《中国青年报》2006年11月22日六版
(8)《功利化教育导致中学生心力交瘁》《中国青年报》2006年5月22年二版
(9)《家庭教育存在两大“硬伤”》《中国教育报》2004年12月28日四版
(10)《挖掘潜能造就人才》
《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19日四版
(11)“第一方案”推介专版
《中国教育报》2006年10月26日四版
●季超按:这是一个推介经典诵读方案的广告版面。
(12)《我们教孩子“玩”》
《中国教育报》2004年6月23日四版
(13)《不仅要玩儿,还要玩出聪明》《中国青年报》2006年5月9日六版
●季超按:以上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杭州市大关苑一小和长春市北安小学在“玩”的教育上的探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曾短期订阅过北京中国儿童中心所出的一本杂志《学与玩》,不知此刊还在办否?
(14)《在国外的苦水里泡大》
《中国青年报》2001年9月19日九版
●季超按:在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的故事。
(15)《父亲,在女儿身上做实验》《现代教育报》2003年4月14日三版
●季超按:《现代教育报》是我常翻一翻,但并不看重的一张报纸,大部分版面、文字我都会一瞄而过,偶而也会细看一两篇。
该报的推广手段很厉害,瞄准那些眼光不高,想发东西,手里拿着签字笔的校长。
啥时候校长的眼光足够高,学校的文化品位才可能足够高。
(16)《李路珂:一路“乱”读到清华》《中国教育报》2002年7月4日
(17)《一个22岁剑桥博士生的家庭教育》《中国教育报》2006年10月11日六版
(18)《一位辞去百万年薪的博士生》《中国教育报》2006年10月13日八版
●季超按:以上两篇文章的作者均为陶继新,都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达某些教育理念。突然想到一个观点:会不会讲故事,是否也是区分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一个标尺呢?
人的天性是喜欢听故事的。
您不喜欢吗?
绝对不会!!
■余言:近十多年来,管季超看过的有关家教问题的书刊报绝不止上述这一些。一时找不到手边,也为了节约打印费,就举这有限的一些例子吧。
如果网友们有兴趣,有跟帖拍巴掌,咱再接着写(之二)。冇得人拍巴掌,就懒得再写了。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8-5-28 18:1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