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氏地望、堂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5 11:2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管氏地望、堂号管叔鲜封于管。管本夏、商侯国名,武王胜商之元年,封叔鲜于管,后八载,武庚不轨,周公致辟,废其国为管城邑。汉属河南郡,管城县隶焉。隋于管城置管州,唐改郑州管城县。
管叔墓在郑州西南之梅山。
管兑邑纶。纶,夏国名,在河南登封县西颖阳城。周成王封管叔子兑为纶邑大夫,始自管城徙纶邑。
管仲,字夷吾。《史记·管晏列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墓在临淄县南牛山阿。
管衎,汉高帝封其为平昌侯,后世遂以平昌为显望。平昌,西汉时属琅琊郡,东汉时为侯国。《后汉书·郡国四》:“平昌侯国,属北海国,故属琅琊郡。”时北海国下有剧(古纪国,今寿光)、营陵、平寿、都昌、安丘、淳于、平昌侯国、朱虚侯国、东安平、菑川、高密侯国、昌安侯国、夷安侯国、胶东侯国、即墨侯国、壮武、下密、挺、观阳。北海者,本齐青州地,管公度仕齐,居营丘(今临朐),其后管仲相齐,至管衎自营丘迁平昌(今安丘、昌邑一带地方)。至管延寿又自平昌迁北海愚公谷。至管宁,复自北海避难辽东,已而浮海还平昌,平昌为管氏郡望。
管方寓石城。石城,汉县,属丹阳郡(今江苏)。管方随晋元帝渡江居此。隋废石城,置秋浦县,为池州(今安徽池州)所辖,号池阳。五代即池州,置贵池县,属金陵府(今南京)。
管辐刺昇州。昇州,本楚金陵邑,秦改秣陵,吴改建业,陈改建康,唐为蒋州,乾元初改升州,五代改金陵府,宋复为升州,仁宗升为江宁府。唐官辐为昇州刺史,居金陵古治城。
管伸官武胜军。武胜军,唐末浙江藩镇名号也,浙江杭州,陈置钱塘郡,隋废郡置杭州,唐景福初,昇号武胜军,置节度使。(或作威胜军,疑为当时称号),伸官此,凡五载,后解任,寇发不得归,遂居浙江龙泉县。
管纯宋时居胶东。胶东候国汉时与高密侯国同属北海国,当今之高密胶州一带。宋时密州有胶西、胶东,当在平度、即墨一带。
管奉迁海州,海州今江苏连云港。
管政与二子隆、盛北归高密南王柱社(今柴沟镇大王柱村),又迁掌家庄社,今城西张吉村(应为仉家庄)。
管士谦定居县城东门外路北,为高密管氏一世祖。高密,秦时建县,汉时为高密侯国,属北海郡,宋时属密州。
另有: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晋阳郡(今山西太原)。
堂号有:匡世堂、平原堂、白云堂、过一堂。
其中“匡世堂”来源于管仲,因他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孔子赞他“一匡天下”,后世遂有“匡世堂”之号。“平原堂”来源于管輅。“白云堂”来源于管师复,长于诗,隐居不仕,宋仁宗赐其官不受,问其诗所得如何,答曰:“满坞白云耕不破,一潭明月钓无痕”,有“白云集”传世,后世称“白云先生”。其弟管师常自号“白云翁”。其它待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7 00:53 , Processed in 0.46262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