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高中2012届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科试卷分析报告 李 松 一、试题的总体情况分析: (一)从试题命制的构思上,语文科的两次诊断考试的试题是一个整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次诊断考试试题从考点上形成互补。如第4题“语病类”试题,一诊的考查点为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和句式杂糅,二诊的考查点则为语序不当、主客颠倒(不合逻辑)和成分残缺;再如第5题,一诊考查的是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二诊考查的则为对文中关键语句的理解;第7题,一诊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二诊考查的则是对原文信息的推断;第9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诊考查的虚词为:“之、而、者、以”;二诊考查的则为:“也、为、乃、以”。 2.两次诊断考试试题在试题形式上形成互补。如第1题“语音”题,一诊考查形式为给汉字注音的形式,二诊的考试形式则为“加点字注音相同的一组”;再如语言表达类试题,一诊考查的形式为一句话新闻、开放式评论、对比式仿写;二诊考查的形式则为看图写话、意象与意境的扩写、比喻类仿写;再如作文,一诊采用的半命题形式,二诊则选用了给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 3.阅读文本的选材类别上形成选文类型的互补。如文言文选材,一诊为典范的史传类文本的阅读,二诊则为文人撰写的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科技文阅读文本的选择上,一诊为社科类的文本阅读,二诊则为自然科学类文本的阅读;文学作品类阅读文本的选择上,一诊为写景状物类散文的阅读,二诊则为叙事写人类散文的阅读。 鉴于以上特点,因此建议各校在分析二诊考试情况和评讲二诊试题时,应将两次诊断考试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对比评讲,这样更能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更能有针对性的解决。 (二)本次试题着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基础性和运用性,以引导高中语文教学扎实语文基础,强化语言运用。 本次试题在命题思想上继续贯彻重视基础,强化运用的基本思路。如第1题“语音类”试题和第2题“错别字类”试题,选取的词语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词语,这体现了对最基本的语言基础的重视;第3题“词语类”试题分别考查了双音节词语“原型”、虚词“把”、成语“不绝如缕”和“有口皆碑”,这些词语既体现了重视基础,又体现了基本词语的语言运用;第18题体现了图文转换的语言能力,既考查了说明的表达方式,又考查对漫画寓意的理解与概括;再如第20题,本题采用扩写的考查形式,考查了学生对特定意境的想象能力与再现意境的表达能力,这是对诗词鉴赏能力的拓展与延伸,体现了对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具体的问题的能力。 (三)本次诊断试题体现了对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这是本次命题所体现的一个显著特点。 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核心就是思维能力,本次诊断试题在科技类文本阅读着力体现抽象思维的考查,如第6题的关键句句意的理解,第7题对文意的概括与分析,第8题结合原文内容的推断,这三道试题都体现了对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考查;文学类文本着力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考查,如第15题对心理活动的想象与描写,第16题对原文的补写则体现了对形象思维能力的考查;第20题根据意象和意境的扩写也体现了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考查。写作试题则体现了让学生从形象的表述中抽象出具体的道理,化形象表述为理性思维的考查。如第一则谚语“沿着圈子走路的人,永远也不会走到尽头”,就应该从中理解出要敢于突破常规,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第二则谚语“最甜美的葡萄挂在最高的树梢”,就应该从中理解出目标在高处,理想在高处,树立起远大的目标才能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四)本次诊断试题体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 引导和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不仅是语文教学本身的任务,也是语文测试中应该体现的内容。如本次试题中,科技类文本阅读中所体现对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文言文阅读中既胸有大志,又能恬淡自守的主人公形象,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母爱胜过金钱的价值观,语言表达试题中的读图试题对做人应该言行一致的引导,作文试题中要勇于突破局限和敢于树立起远大目标等,这些都在有意识地在引导和培养学生应该具有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本次诊断试题继续体现了对教材的重视,以引导学生重视教材,以引导老师在复习中应该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本次试题命制与一诊一样,十分重视对教材的创造性运用,这也是2009年以来四川高考所体现的基本特点。本次测试的创意是将句式、修辞的仿写与对名著的理解结合在一起,试题中出现的四部名著都是高中教材中出现过,但又容易被教师和同学所忽视,仿写中既要求能名著的基本特点,又要求能概括出作品的主题,这就是真正体现了对名著阅读的引导,这样的要求也正是高中新课改所倡导的。 二、学生答卷基本情况的分析: 通过对下面三个图表的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本次考试中学生答卷的基本情况,分析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我们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表一:总体情况与分析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本次测试中除难题部分的区分度不够理想外,其他的各项数据都较为理想。试题难度与近年高考语文试题的难度基本一致,主要试题集中呈现为中等难度,中等难度的试题分值比占到了全卷的88%,这就体现了较好的区分度;从试题12.24的标准差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同时,本次试题也体现了较好的信度。 表二:分数段统计情况与分析 从表二中可以看出,本次测试的高分人数偏少的情况较为严重,全市最高分仅为124分,120分以上的人数全市仅为4人,110分以上所占的比例也仅为3.29%;这与阅卷过程中,教师对作文高分掌控较严有密切的关系,作文50分以上的作文偏少,最高分为57分。对于作文,很多老师不敢打高分,这对于优生是不利的。绝大多数学生的得分集中在80——99分之间,占到总人数的61%左右,如何提高这一部分考生的成绩应该是后期复习的重点,要对这两个分数段的学生答题情况认真分析,找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在后期的复习中强化训练,力争做到有针对性的提高。 表三:题目得分情况与分析 从表三看,本次考生总体难度略低于一诊,试题难度大于一诊的试题有第1、6、7、8、9、11、19等7题。试题难度最高的为第9题,难度为0.28,难度最低的为21题,难度为0.74。全卷没有难度值高于0.8的试题,没有无效题,体现了较好的区分度。试题难度值在0.3以下的有1题,分值为3分,试题难度值在0.30—0.39之间的有2题,分值为6分,试题难度值在0.40—0.49之间的有3题,分值为17分,试题难度值在0.50—0.59之间的有8题,分值为39分,试题难度值在0.60—0.69之间的为6题,分值为24分,试题在0.70以上的有1题,分值为60分。下面对一些重点题目做具体的分析: 1.全卷21个题目中,难度最高的为第9题,难度为0.28,这也是全卷中唯一得分率低于30%的题目,主要原因应该是复习不到位,在复习中对文言虚词的复习不够细化,多数学生对A项中的两个“也”字的用法分辨不清,可能主要是因为“也”在虚词考查中出现的几率较小,复习中没有重视;其实“也”字用法的归纳在教材的“研讨与练习”都曾经出现过,从答题情况看,应该是多数学生无法区别“也”表示陈述语气与判断语气的用法,这是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而同样,一诊考试中测试难度为0.28的第10题(文言文阅读的文意理解与概括试题),在本次考试中就有了较大的提高,本次难度值为0.55,应该说从试题本身来看,两题的理解与概括的难度基本相当,这就体现了在复习中如果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是会取得较好的效益的。 2.本次测试中难度增加最大的为第二大题科技类文本的阅读,一诊本大题的难度为0.69,本次考试本题的难度为0.50,得分率降低了将近20%,应该认真分析查找原因。本次考查的文体为自然科学类的文本阅读,选自于2012年2月9日的《参考消息》,语言简明,信息点多,其中涉及到了多人的多个观点,体现了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的欠缺可能是造成本次测试中本题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需要重视阅读中的分类、比较、对比分析和概括等多种能力,在后期的复习中应该注意强化学生对这类文本阅读的基本能力。 3.本次测试中直接链接教材的两道题目的得分率都不高,体现了在第一阶段的复习中或者是对教材复习的不重视,或者是对教材复习的不得法。如第19题的仿写题,这道试题既是一道语言仿写题目,更是一道考查学生对教材中出现的名著的特点与主题的理解题目,要求用比喻的方式概括出名著的两个特点,用对作者认识的方式概括作品的主题,本题形式新颖、内涵丰富。从学生答题情况看,主要失分原因是不能准确的概括名著的特点与主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阅读过这些名著,即使对教材中的节选部分也没有认真阅读过,老师在复习中也没有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熟悉教材,运用教材。在一诊考试后的分析会上和高三教研会上,我们都曾强调过这一点。 4.本次测试中文学文本的阅读主要体现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语句作用类试题的分析,多数学生仅仅只从结构上的作用进行分析,而忽视了其在内容表达上的作用分析;二是第15题中混淆了心理描写与事件叙述的区别,在审题上不够细致;三是在第17题中鉴赏对比的表现手法,不少学生没有在文中找出具体的对比点,而只是空洞的分析。 5.本次测试还表现出学生写作能力堪忧。一是体现为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欠缺;本次测试作文的材料为比喻性的材料,要求能从形象的比喻中抽象出作文的立意来,这是此类材料审题立意最基本的要求。而不少学生就材料论材料,无法从中得出属于自己的观点;二是文体意识欠缺,本次作文比较适合写议论文,而不少学生在议论文的写作中缺乏最基本的规范,这应该引起老师们的充分重视,要让学生了解自己擅长的写作类型,同时要对学生各种文体写作的基本规范进行强化训练。 三、后期复习的几点建议 1.继续扎实基础。建议对第一卷1—4题和背诵默写试题能够做到天天见面,语音、文字、词语类、背诵默写类试题不断积累,不断纠错,尽可能地扩大积累的面;对病句类试题不断反复,形成类型意识。从2011届采用这种方法的学校复习的效果来看,这样做是十分有效的。 2.强化答题规范的训练。对文言文翻译类试题,要强化全句意识和关键词意识;对诗词鉴赏类试题要强化对不同提问方式的答题角度的训练,如词语品析类与句子鉴赏类答题角度的不同,写法分析与情感分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等;对现代文阅读试题,同样需要强化每一种提问方式答题的基本要点,如对某一语句的表达作用,就需要让学生形成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去分析的基本意识。 3.后期复习不可忽视作文训练。现在不少学校对于作文缺少必要的训练,这是造成当前学生的写作能力低的主要原因。后期的作文训练主要要强化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审题立意的训练,二是文体的规范训练;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在强调开放性的同时,也在强调各种文体的规范性,“自选文体”并不是不要“文体”,而是要按照自己选择的文体进行规范的写作。三是将仿写与作文语言的美化结合起来训练;四是通过现代文阅读丰富文章写作体式与积累语言的训练结合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