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学观?(徐光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2 07:1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学观?(徐光华)



一、树立人本的学生观
大家知道,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现代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树立“人本的学生观”,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中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的倾向,真正把他们视为具有学习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发展潜能的生命个体,并将教学实施的重心放到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情感、激励不断上进、促进和谐发展上。这是实施新课程、搞好新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二、树立发展的教学观
我国的教学观有一个演变发展过程:解放初期可称为“知识型”教学观(其内涵是“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80年代中期可称为“智能型”教学观(其内涵是“双基”加“开发智力”);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可称为“育人型”教学观(其内涵是“双基”加“智力”再加“非智力”);进入新的世纪,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推进,“发展型”教学观(其内涵是“双基”加“智力”与“非智力”再加“学会学习与可持续发展”)孕育而生。教学的重心由传统的偏重知识技能传授向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转变,既是当今世界各国教学价值观方面的一个根本性转变,也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和方法”的过程,又是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教学不再是为学生谋求一纸证书、多少考分(不是追求短期、表面效应),而是为了开发学习者的个体潜能,促进他们最大限度地发展;教学也不仅仅局限于帮助学生实现理想的“就业”目标,而是一种贯穿于学习者终身的活动。因此,树立“发展的教学观”,要求我们广大教师重新审视和定位自身的教学职责——要从单纯为学生的学习、升学作规划转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可持续发展作规划;要从单纯为当前考试、升学负责转变为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一生健康成长负责。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真正处理好“双基”与素质、智力与非智力、科学与人文、当前与长远之间的关系,始终坚持“从学生的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来谋划教学、实施教学,在教学实施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上都体现出“一切为了发展”的理念。
三、树立动态的知识观
在历史上有三种不同的知识观:一是认为知识是有确定性的价值的、中立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二是认为知识不是中立的,知识的创立以及创立后的学习都渗透了创立者与学习者的价值观;三是认为知识既有确定性的一面,又具有不确定性的一面,它会随着认识的深化、社会的发展以及学习者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长期以来,在单纯“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在教学中所信仰与执行的是第一种知识观,即把知识看作“绝对静止不变”的东西,教师的教学也是孤立地、死板地进行,学生当然只能不加分析地“全盘接收”(形成的是静态知识结构)。但在现代教学论,特别是新课程中所体现的主要是第三种知识观,即动态的知识观。也就是说,新课程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根据动态的知识观我们可以得知,知识不仅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学生学习知识不仅是一个“接收、储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主动选择、分析、探究、创造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实施新课程教师教学“不能只为学生的一阵子着想,而要为学生的一辈子着想”;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质疑、探究、想象、创新,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持续学习的动力、习惯和能力。
四、树立开放的课程观
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系统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所以“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具体表现为课标、教材、教学参考。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更动课程,也无需思考课程问题,其任务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当然就只能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样一来,课程和教学逐渐成了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由此一方面导致课程不断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萎缩、走向“繁难偏旧”;一方面导致教学也不断变得死板、机械和沉闷。新的开放的课程观则认为,课程不仅仅是指教材、学科知识,这是教科书、教学材料、师生、情景与环境的统一,是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的整合;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仅是知识载体,而是师生探知的过程;课程也不再是封闭、专制、静止不变的东西,而是一种开放、民主、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并与教学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课程束缚的冲破、课程内涵的变化,课程空间的扩大,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照本宣科”,更重要的是深入地钻研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不断开发与创新课程资源;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不再以狭小的课堂作为传授知识的唯一场所,还要把目光伸向教本之外、教室之外、学校之外的广阔天地,善于发现和充分利用师生周围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切实加强课内外联系,搞好课内外结合。
五、树立合作的师生观
由于“师道尊严”的长期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地位过于强化,严重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逐渐导致教师教学走向专制、僵化,学生则丧失个性、缺乏灵气、滋生惰性。实施新课程要求广大教师重新审视和定位自身的角色地位、重新认识和处理自己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关系,并逐步实现以下转变:要从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为乐队中的“首席”;要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转变为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从传统的静态知识的占有者转变为动态知识的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把课程教材当做“靶子”(例子),引导并与学生一起用审视和探究的目光来对待它,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认同或标新立异,教师真正做到与学生一起学习、思考、讨论、探究。这样,失去的只能是依葫芦画瓢般的墨守成规,收获的一定是知识更新后、思维放飞后、合作成功后的喜悦!
六、树立民主的教风观
记得一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教师;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被完全颠倒过来了——站着的教师始终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学生们坐着的躯体里掩藏着的却是一个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刺耳,但的确我们仍有相当多的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虽然沐浴着创新教育的春风,站在现代化的教室里,讲授着新世纪的最新知识,但教育思想、教学作风却往往还是19世纪之前的“出土文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以独裁者的身份主宰教学活动,导致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严重失落,制约了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学习与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是开放的教学、是一种张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培育学生创新力的教学,因此必须实现教学活动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要真正实现民主化教学,教师必须努力做到以下五条: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赏识学生、宽容学生、期待学生。一句话:要实施赏识教育、善待学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7:07 , Processed in 0.08195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