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摄影:影像原来与生活如此亲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20 10:5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手机摄影:影像原来与生活如此亲密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培权







  20年前,日本夏普手机联合移动运营商发布了一款名为J-SH04的手机。这款手机内置了一张11万像素的元件,带有一个摄像头和一个96×130像素的液晶屏,成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机。但是,这款手机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2002年,诺基亚推出一款有内置摄像头的手机。此时,拍照手机才开始被人们了解。随着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首款智能手机,手机摄影的时代真正来临。谁也不曾想到,用手机拍照如今已成为大众日常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成为专业摄影的一个技术性门类。
  手机激发更多人的摄影热情
  由于技术壁垒和消费门槛,在胶片摄影时代和数码相机市场早期,摄影一度是专业摄影师的特权。智能手机的横空出世,打破了摄影的技术壁垒,使图片得以便捷化生产,更使得图片得以快速传播。手机摄影的拍摄多为傻瓜模式,智能化设计已提前为拍摄者预设好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加上后期各类满足市场需求的App配合,各种视效和风格都可以信手拈来,一键完成。同时,图片的传播展示从最初的传统媒体,到互联网时代的PC端,再到今天的手机自媒体,原本对摄影不了解、无兴趣的普通人,瞬间成为“摄影家”。手机的技术性能、作业方式、行为特征,带来更多语言突破、视角转变和艺术边界的拓展。
  智能手机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掌上时代。如今,手机已几近于人体的新器官,工作生活所需的各种功能全部以App集成于方寸之间。由摄影而衍生的各类应用也雨后春笋般地开发出来。这些程序从用户的不同需求出发,既能满足普通大众对社交图片生产传播的需求,也能从专业角度出发满足各种后期制作效果。大众型App操作简易、使用方便,专业型App则借鉴专业软件功能,让摄影师直接在手机上完成专业化操作。
  手机摄影的蓬勃兴起,强劲推动了网络社区的发展和生态样式的演变。比如,《都市快报》于2010年创办的“快拍快拍”网,是国内较早汇集快拍摄影师和手机图片的网站。由于亲民化、生活化的定位主张,网站交互内容多以日常生活片段、趣味点滴为特色,诠释了摄影与生活的亲密关系,逐渐吸引了手机摄影爱好者的参与。在此后的几年中,图虫、米拍、好摄之友等网站迅速崛起,开始汇集越来越多的手机摄影师。
  随时随地记录是优势,成像品质不佳是短板
  尽管手机摄影开辟了摄影技术史的一个全新门类,但万变不离其宗,手机摄影仍然与传统摄影保持高度的默契。专业摄影师与大众的区别在于充分懂得利用器材的特性。由于成像画质原因,如果是严谨的风光、景观题材创作或商业摄影,手机显然是不合适的,但如果是生活中的记录和快拍,手机摄影的优势就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由于普遍性和使用同理心,手机摄影降低了以往专业相机所带来的对被摄者造成的紧张逼迫心理,从而得到更加真实自然的效果。手机体积小、携带方便、动作隐蔽性强,便于抓拍。手机的感光元件比相机小很多,这就使手机摄影具备了大景深拍摄和强大的近摄功能。这些特点是街拍爱好者、新闻摄影师和纪实摄影师追崇的,它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快速传播互动,在题材适应性、语言生动性和交互性上都显现出鲜明的优势。
  手机摄影的短板是成像品质不够好,尽管有的手机能达到1亿像素,但这毕竟是数字概念,而非传统光学品质。也许未来的技术会给手机摄影带来真正的成像品质提升,但目前来说,手机在成像品质、反应速度上还是无法与专业相机抗衡。
  当代意义的影像,除了静止的图片,同样涵盖视频。自从手机被装上摄像头,除了照相机受到冲击,摄像机的地位同样面临被取代。手机摄像虽然还无法和专业摄像机抗衡,但由于其操作的便捷性,拍摄和后期剪辑可以一气呵成,对于非专业需求的大众来说,已经是“神器”。这些简单拍摄制作的视频可以快速传到视频交流社区,并催生出一个强大的经济模式——网络直播。多媒体艺术家、纪录片电影人也开始进入手机创作的时代。
  海量生产的手机图片里蕴含着新的可能性
  影像的生产传播既是科技发展领域的事,同时也是艺术领域的事。大众如何对待“影像”,“影像”又是如何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是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艺术界认识到手机摄影作为新的技术门类在艺术拓展方面带来的积极作用。
  一些专业机构在举办赛事中特意增加“手机摄影”组别,为手机摄影创作寻找突破的可能和展示的舞台。以“伯奇杯”创意摄影展为例。这项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参与主办的全国性摄影展赛,从2017年开始增设“手机创意”单元。在2018年的入展作品中,有一组名为《滑动的边界》的作品,拍摄者傅韬全当时是一名高中生,故意利用手机全景拍摄功能中的技术缺陷,解构了传统摄影教条中的客观性、瞬间性和可操控性,挑战了传统摄影的观看方式和生成方式,形成全新视角。这个案例也证明摄影语言在现代科技高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可能。
  一些艺术家意识到每天海量生产的手机图片出现在各个社交网络和图片网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当代性的话题。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现成品挪用。纽约艺术家佩内洛普·昂布里科在使用图片分享网站时,发现有50多万张照片同时标注了“日落”的标签,很多都是手机拍摄。她想到,在同样时间里或许有一百万人在同时用手机拍摄日落,这种“集体时间”的想法引发了艺术家的兴趣,通过手机摄影,我们看到数以百万的日落在同一个时间以同一种方式被分享。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策展人从网络下载五花八门的手机图片,通过寻找这些照片的共性和信息价值,传递不同的艺术理念和观点。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王培权,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丽水摄影节组委会办公室主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5:19 , Processed in 0.07436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