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张悦然、春树、苏德浅析80后女性作家的情感世界
摘要:正如许多媒体将21世纪定义为文坛“她世纪”所预示的那样,女作家的创作成为新世纪文坛最可观的收获。承接五四女性写作的传统,新一代的女性作家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她们被社会统称为“80后女性作家”。虽然这样一个作家群有着类似的成长背景,却各自走出了不同的文坛发展路线。我们将尝试以张悦然、春树、苏德文字的异同,来透析80后女性作家情感世界的特点,进而解释出她们创作上的特点。
关键词:80后女性作家;情感世界;张悦然;春树;苏德
正如许多媒体将21世纪定义为文坛“她世纪”所预示的那样,女作家的创作成为新世纪文坛最可观的收获。上自生于1911年的老作家杨绛,下迄最新崛起的“80后”女作家群,近七代女性踵事增华,以其或沉稳素朴或摩登艳异的书写姿态,构筑起新世纪恣肆汪洋的文学景观。虽然80后的女性写作尚没有出现足可与韩寒、郭敬明等人气相近的作者,但张悦然、春树、春树等“80后”女性作者的集束性出现,还是向世界展示了年轻一代女性作者不容小觑的实力。而这一代的女性作家与她们的前辈在情感世界上又有什么不同,而这些不同又在那些方面影响着她们的写作呢?
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了文学批评的四个坐标:作家、作品、世界、读者,这四方面也成了现在文学批评的着手点。由于本文是从女性作家的情感世界来分析80后女性作家的写作,因此,着重点就在“作家”上。她们有那些相同的生活环境,而这些生活环境又对她们的情感世界又有什么影响,而这些影响又是如何反应到她们的写作中呢?
1 80后女性作家的定义及特点。
1.2 80后女性作家的定义。
在给“80后女性作家”下定义之前,让我们来先给女性文学这样一个文学概念予以确定的定义。女性文学在中国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河。从古代的班昭、蔡琰、李清照、柳如是到现代的冰心、凌叔华、冯沅君、关露、杨晦、林蓝、萧红、梅娘、白薇、丁玲、白朗、草明、袁静、杨沫等等,一大批难以计数的女作家,在文学史上都留下了她们深深的足迹。远的不说,就说“五四”运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就有数代女作家登上文坛。
女性文学这个概念的命名在研究界表现出难堪的失语状态, 现有的几种女性文学概念共同的问题是忽略了女性文学这个概念的历史性与现代性内涵。只有在人类历史由传统的母系制到父权制再到近现代由传统的封建父权社会向现代自由民主社会的转型过程中, 才有可能出现属于女性自己的文学。这是一个女性主体在文学中由长期缺席、不在场到逐渐出席、在场的过程。把女性主体性作女性文学这个概念的基本内涵, 并把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的以人的发现、女性的发现为精神血脉的五四女作家群的出现, 作为我国女性文学的开端, 而把这之前由晚明开始直到晚清和民国初期具有朦胧的人文主义觉醒的女诗人们的创作作为中国女性文学的一个长长的序幕, 是本文基本的女性文学观。 同时, 女性主体性作为女性文学这个概念的核心, 同时也是女性文学研究运用性别视角阐释文本意义的一种必要的价值尺度和价值支点。
在河南大学文学院刘思谦先生的论文《女性文学这个概念》中提出“女性文学是诞生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的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内涵的以女性为言说主体、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的文学”。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推导出80后女性作家的定义,即,80后女性作家指的是女性文学发展到新时期后,一群80年后出生的女性作家或以描写80后出生人群的生活状态及情感状态为主的女性作家的统称。这样一个作家群体与以往的作家群体有很大的不同,第一,她们不是以地域或出生年份来界定的作家群体;第二,这个作家群体也没有统一的写作格式或风格。虽然如此,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她们生活的大环境及她们的作品来一探这个群体情感世界的异同,及这些异同对她们自身创作的影响。而且这里所叙述的“作家”与传统意义上的“作家”定义有很大的不同。传统意义上的“作家”应该是指以写作为职业的人,而80后女性作家大多大学刚毕业或正在读大学,她们并不以写作为生。对于她们来说,写作并非一种赖以“糊口”的职业,而更多的是一种个人情感的抒发或者个人兴趣的体现。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从80后女性作家这样一个写作群体出现起,便是对传统写作的一种挑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