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叶开:中国不缺文学大师 缺对文学大师的尊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6 09:3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叶开:中国不缺文学大师 缺对文学大师的尊重

2014年03月05日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叶开








俄罗斯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上有十二名怪异的“演员”,十二位文学家:普希金、果戈里、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马雅可夫斯基、布尔加科夫、索尔仁尼琴、布罗茨基。
有一个特殊时期,中国读者对俄罗斯文学家的作品极其熟悉,简直如数家珍,很多作品对中国无数普通人乃至著名人物,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俄罗斯的伟大,不在于他们到处攻战征伐、烧杀掳掠,不在于他们的坦克集群多么庞大,他们的核武库多么吓人,而是因为这片土地诞生了伟大的文学家,还有伟大的画家如列宾、列维坦,伟大的音乐家如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这些艺术家群体构成了不同于世界军霸形象的别样一个俄罗斯文化形象。这就是“文化软实力”。
也有熟悉俄罗斯文学的读者指出,上述十二位文学大师中,苏联时期的六位中五位都曾遭受苏维埃政府迫害:茨维塔耶娃被逼自杀,布尔加科夫抑郁而终,索尔仁尼琴和布罗茨基被驱逐出境。而曾对苏维埃政权大唱赞歌的马雅可夫斯基也死得不明不白。动荡岁月结束了,这些被自己的国家迫害的文学大师,又成了这个国家的文化骄傲。
在冬奥会这个特殊的时刻,俄国人别出心裁地把十二位文学家放在通常只有娱乐明星的舞台上,显示了他们对这些文学家的珍视。懂文学的中国观众,则产生了复杂的感情。
有人说俄罗斯文学传统丰厚,有资格显摆。但放眼全世界,有哪个国家的文学传统能比中国更悠久更丰厚呢?有那个国家的文学像中国这样延续了三千年生命力绵绵不绝呢?远的不说,开始于最艰苦时代的中国当代文学,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然而,这成就却被各种莫名的误解、诬蔑、谩骂消解了。同样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俄罗斯就是实至名归,在中国就是名不副实。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态呢?
中国历史从来不缺文学大师,但缺乏对文学大师的尊敬。三千年来的文学巨匠灿若星辰,不是历史短暂的俄罗斯所能媲美的。我一口气就能数出120名卓越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每一名都不比俄国作家差。先秦不说,唐代伟大诗人、散文家就够列几行了。宋、元、明、清那么多文学大师,我也不一一列举了。即使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一百年持续不停的社会大动荡中,这片苦难而神奇的土地上仍然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家。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文学成就一点都不比俄罗斯同行差,他的《丰乳肥臀》、《生死疲劳》决不在《日瓦戈医生》、《癌症楼》之下。当代中国有浓重的文化自卑、甚至人格自卑,自我贬抑到了变态程度。人们总不能相信、不敢相信,当代中国也有一流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送上门来也死不肯相信,反而咬定诺贝尔文学奖那些老头子评委“别有用心”。一百一十年来,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不为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骄傲的,只有我们才如此怪异。如果我告诉你,像莫言这样的作家中国还有十来个,你肯定打死也不相信。一个人自贱惯了,提升高贵情感很难;一个民族自卑惯了,提升自信谈何容易。很多读者对《战争与和平》崇拜得五体投地,但我要说《红楼梦》也一样伟大,甚至更伟大,很多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3 10:10 , Processed in 0.11306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