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艺术家“弱”的让人同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4 05:5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艺术家“弱”的让人同情我的案台前有一个笔罐,插有一支青岚湖笔,钻进艺术圈有一年多了,从没开过封。为什么?我细想想,还真的瞧不起这个群体。因为他们太弱势了,弱的让人同情。

新年的一场大学,让北京学生停课、菜价飞涨、道路拥塞不畅,我的思绪也变的混乱起来。因为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已成为令人焦虑的城市。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艺术家所面临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焦虑是从多方面来体现的。

艺术家生存的空间将会变得越来越窄,越来越恶劣。

如果一个外地到京画画的说已经买房、买车了,那就足以证明他是成功的了。但我们数数自己周围这样的画家多吗?我的回答:不多。今后会更少。许多的所谓画家还游离在求生存的状态中。目前全国的艺术家都想涌向北京这座文化之都(老的、少的,有职务的、没职务的,有职称的、没职称的,有水平的没水平的、有经济实力的,没经济实力的)。在北京,能拿笔的可能都可以以“家”自居。人数用4个字“铺天盖地”形容为之不过。具体有多少,无从考证。据传有几十万,加上流动的,有的说有上百万。。。一年能产多少作品,又能卖多少作品,我都不敢想了。。。也许若干年后我们手里所谓的藏品都会变成垃圾。

金融危机还没走,画家们要吃饭、要住房、要买笔墨、要印画册、要应酬。钱从何来?主要的途径就是靠画廊、画店、拍卖行卖画或“走穴”参加笔会。但画家级别不一样,水平不一样、作品质量不一样,销售渠道不一样,卖的画价自然也不一样,收入更不一样。但能卖出作品的毕竟是少数。多数“家”的作品都是很难有人看上眼或掏钱购买的,所以他们的生存环境也不会好在那里。

其实画廊的生存空间也随着全球经济整体变衰而艰难支撑。许多画廊都在减少商业展览、减少媒体宣传费用。连收藏中国当代艺术著称的尤伦斯夫妇也迫于经济压力开始出售自己的藏品。2009年11月7日,画廊界女大腕当代艺术空间画廊负责人陈绫蕙被发现在台北家中烧炭自杀,最后的原因竟是经营困难借高利贷所致(据说台币换成人民币也就是几万元),还留下一堆麻烦。这都值得大家反思。

中国拍卖行业就更乱了,十几年的折腾就走过了西方几百年的路程,你让它不出问题才怪!

北京的拍卖行是全国最多的,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都是图有虚表。真正能盈利的就那么几家大的拍卖公司。多数小“国际公司”(北京一些小拍卖公司都喜欢在公司名称前加国际两字,那样会显得公司挺大,挺有实力的,也不知忽悠了多少地方上的艺术家上当受骗)都是举步维艰。主要靠卖图录和卖赝品挣钱。这不问题出来了《南京:艺术拍卖之痛》http://www.arttouzi.com/article/show.asp?id=1037

有媒体及拍卖行大势宣传说中国的艺术品已经进入亿元时代了,但我认为那都是作古艺术家的作品,是中国顶级拍卖行为“忽悠”有钱人和迫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而产生的(就如20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在高速发展期间,世界天价艺术品都是日本财团和企业买下的,现在都成了烫手的山芋,没处兜售。)其实跟大多数艺术家是不相干的。更多的艺术家在他活着时是看不到自己的作品拍卖过亿的。

当中国艺术品已经进入亿元时代时,随之而来的中国艺术家也进入到了“大师”时代。因为我们身边有不少的“大师”和“巨匠”,有各种机构评选的大师和巨匠的画册作证。

如今有实力的大拍卖行都在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及富人在玩资本游戏,连所谓的业内人士(指藏家——资本在500万以内的)都不敢玩了,真真赚钱的是操盘手而不是穷艺术家。正如马未都说的:“中国收藏市场被抄成了投资市场。”追其深层原因有可能要上升到政治,那艺术家就更摸不清东西南北了。有人说过:政治是你们艺术家玩的吗?——我只能哑语!止步!

如今什么人都可以玩艺术、当策展人、当院长。哪怕你不懂艺术,只要你有钱,前面都可以加个院长、策展人或学术主持。有的“策展人”话都说不清楚也敢站在演讲台上大吹特吹。可台下化高价请来的部委老领导、国家级美协、画院领导、国内知名画家等也会配合现场气氛给以掌声迎合。——这就是北京特色。

策展机构和策展人还都喜欢玩文字游戏,大打“学术”牌和开学术展览、学术研讨会,估计用不了多久,先人为我们创造的经典词语都会用完。对于“学术”展的效果好坏,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说明白。

目前许多城市迫于发展文化,都想跟艺术挂钩,地方政府都鼎立支持兴建艺术区和举办双年展,今年你要打造当代艺术的中心,明年我要举办规模最大的双年展。用某地媒体报道的话说:“双年展是国际当代视觉艺术最高级别的展示活动,是推出世界各国新艺术成就的重要窗口,是各国各地重要的艺术节日,其重要性相当于体育界的奥林匹克,或电影界的奥斯卡、戛纳……”这很可能也是当初策划者在说服政府以及房地产老总时的说辞。事实上,多少有点艺术常识的人都知道,除了像威尼斯双年展这样水平的可以称之为“国际当代视觉艺术最高级别的展示活动”,并不是任何冠上“双年展”名头的展览都能称得上艺术领域的“奥斯卡”、“奥林匹克”。而把双年展搞成巡回展,也算是有中国特色的创举吧。详见《双年展乎?大杂烩乎?》http://www.arttouzi.com/article/show.asp?id=1042

艺术家生活创作的环境也变的恶劣起来。北京一方面是大力呼吁兴建艺术区(已经建了不少了),另一方面艺术区却面临着要拆迁的窘境。房地产已经成为地方上的支柱产业,占了财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有人这样形容:一些人在办公室里划一个圈,一片艺术区就拆迁走了,再也找不见踪影。——这就是中国现实!

《北京各艺术区面临最大规模拆迁》http://www.arttouzi.com/article/show.asp?id=1022

其实艺术界是个特殊群体,也是个弱势群体,从上到下。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也是在嘻嘻拉拉的掌声中走过了2009年。其权威性却遭到多方质疑和批评。

跟艺术家接触多了,也发现他们内心都很虚,你要是说他的画不值这个钱,他往往跟你急,不会给你好脸看。你要说他的职务低,他说我是一院之长、大学特聘教授,职务一大堆,又有几个实用和真实哪?

我发现全国从上到下不知道有多少机构在发牌子,有的大的吓人。让中国美协、书协这样的权威官办机构也汗颜。许多艺术家都把不少名头挂在自己的片片上,正面不够背面挂。那样也许可以忽悠到更多的外行人。

有良知的评论家也越来越少。多数艺术评论家为了生活免不了要对艺术家说些好听的话,写点好的文章,像喇叭,唢呐一样的放大艺术家的作品。把不好的作品也想法吹到天上去。

顾振清在《学院教育和就业危机随想》一文中这样说:当下,广布在北京798、望京、机场高速两厢和通州的美院毕业生已然成为艺术和创意产业链条低端的“蚁族”,正在加入上万名贫困艺术家行列。而各大美术学院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仍不得不扩招。中国艺术和创意产业的人才供求关系正变得严重失衡,也许会出现一种前所未有的突发危机。

艺术院校的扩招,也加速了中国艺术家队伍的泛滥和素质的良莠不齐。碰到过几个中央美院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他们很无奈。市场就那么大,都在争抢这块蛋糕,只能各自施展72变了。

原来我认为武汉已经是很大的,现在生活在北京,觉得大的更吓人。出门在外办事,没有半天时间找不上别人的门。城市是日新月异,连老北京居民都觉得自己在这座城市里变成陌路人。可以想想我们的艺术家也不会好到那里去。



                        2010年1月5日深夜于瑾泉斋
转自雅昌博客http://oygj.blog.artron.net/space.php?uid=114133&do=blog&id=32802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3:27 , Processed in 0.06639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