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切莫蔑视文言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17 17:4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切莫蔑视文言文



——有感于《文言文的N宗罪》



云南 任玲 2011.3





一位年轻教师的博客里有一篇题为《文言文的n宗罪》的文章,文章从她自己教学《苏武传》时“狂轰滥炸”的痛苦、学生相当“杯具”、课堂气氛了无生息的状况说起,然后激愤地罗列了文言文的五宗罪:语法考点太偏太难,就像“木乃伊”一样,吓死人;文言词艰深难懂,扼杀学生的兴趣与想象力;文言翻译众说纷纭;毫无语言之美,无“雅”可谈;多余无意义,还成为学生的负担。



这位年轻教师将文言文(古典作品)、课本中的文言课文、文言文考试等概念混起来批判,其逻辑之混乱就不多说了,单说这对文言文无比蔑视的激愤,看后令人担忧,也生出许多感慨,不得不说几点想法。





一、年轻教师称文言文是“木乃伊”,表面上看似乎是因为“语法考点太偏太难”,从全文看却不只是考试的因素,从其对文言文的鄙弃态度可以推论,如果不考试,那么,文言文就更没有地位更不必学了。其实,这还是认识论的问题,根源在于没有古代经典的情怀,说到底,是没有积蓄足够的文学文化底蕴的表现。



讨伐文言文本不见奇,前几年语文教育专家们还围绕此话题争论不断呢。对文言文教学颇有畏惧之心的不在少数,认为文言文不是那么重要的也不止这年轻教师一人,课堂里的学生,对文言文就更是又怕又恨了。这是事实。即使如此,对文言文极度蔑视的话,出自语文教师之口,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悲哀;出自年轻教师之口,不能不说是近些年急功近利应试至上的语文教育一手炮制的悲剧。今天的年轻教师,几乎都是经历残酷的应试独木桥过来的,他们的学习中除了功利的分数,较少得到好的古典文学滋养。他们的老师,又多是解放后国学缺席的环境中走过来的一代,这大概就是可怕的因果循环吧。



文言文并非如年轻教师所说的如“木乃伊”一般,“毫无语言之美,无雅可谈”,至少绝大多数不是。相反,许多经典作品是历经千百年时间磨洗,经大浪淘沙后沉淀下来的精粹。那些篇章,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密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变化,人总是需要一种归宿感的,民族与文化更是如此。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那里去?为什么会优秀如斯?又为何陋劣如斯?一切都在那些密码里。那些文字,是我们的先祖,是我们自己,我们的血统渊源,我们的家学根底,全贮藏在里头,没有这份血脉情怀,终将轻如浮萍失魂落魄。



究竟是古典作品毫无语言之美,还是执教者体会不到其美处?借用一句陈旧名言,古典作品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是文言文缺少美,还是执教者尚不具备发现美、品味美、传递美的能力?这是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文言之美,是真正的汉语之美。它文字简约,蕴藉,雅致,情采飞扬,畅快淋漓,包孕无穷。就以令年轻教师头疼的《苏武传》为例,苏武为了不因自己受辱而辱没汉廷,“引佩刀自刺”,何等大义凛然;卫律审张胜时,“举剑欲击之,胜请降”,生死考验之下,有人选择了苟且偷生。卫律以为可以用同样的手段胁迫苏武,“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好一个“武不动”!面临死的威胁,苏武毫无畏惧,威武不屈。卫律又一番富贵利禄的诱惑,以为苏武会在自己的现身说法中为富贵动心,可是他等到的却是“武不应”,何等富贵不淫的气节!等卫律一番恬不知耻的话要挟苏武时,他激愤陈词,痛“骂”卫律。“武不动”、“武不应”、“武骂律”,简洁洗练,甚至连神态表情都没有细描,人物却跃然纸上,文字所包孕的意味,给读者留下无限延展的余地,这在古典作品中几乎成了普遍现象。



单于欣赏苏武的气节,“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如此生动简约的描写,如此倾注作者班固褒赞感慨的细节,苏武贫贱不移的气节,不忘使命的大义,心怀故国的坚毅,用今天的大白话翻译,其间意味是无论如何也译不出来的。此文虽是史传文字,已经如后世的小说那样精妙传神了,一个兀立千载的形象,定格在茫茫荒原。



文言文语言美与不美,需要执教者精选学“点”,反复诵读体会,品出意味,体会其简约蕴藉和出色的表现力。要选到这些美,首先还是自己读,一遍遍读,直到读出趣味,然后用心去想一些办法,让学生也能会意其味。



文言文中不只是生动简约的语言之美,就《苏武传》来说,文中还有太多值得关注的东西,有足以引发我们思考的东西,如苏武对同是劝降者的卫律与李陵的不同态度,班固对同是叛将的卫律与李陵的微妙态度,苏武家族、李陵家族前前后后的遭遇,李陵愤懑的劝降话语为历史留下的另类思考,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很大的张力,值得审视探讨,足以让课堂充满思力挑战,而不至于了无生气。





二、说“文言词艰深难懂,扼杀学生的兴趣与想象力”的依据是不充分的,值得追问的倒是:扼杀了想象力,是教学的问题,还是文言文本身的问题?



年轻教师文中也透露,一般人都认为文言文“好上”,究其实质,这“好上”也是有问题的。“好上”就是学生觉得难,似乎教师只需要逐处翻译讲解就行,不需要斟酌太多方法,来得省事。事实上这正好是把文言文上得了无生气的一个因素。字词关是要过,重点字词句式等文言现象确实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积累,但是,如果教师的作用仅只是翻译原文,说出某个字的意思,那么,学生只要有一本文言文翻译,教师的地位就完全被取代了。在今天这个轻易就能获取参考资料的时代,教师的作用还停留在这个层面,不能不说有些遗憾。为什么不把学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不要太低估学生的能力,只把学生当记录字词解释的打字机,课堂是不可能有生气的,也培养不出热爱古代典籍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学起来,问起来,读起来,讨论起来,甚至写起来,方法不止一种,上得死气沉沉,首先是执教者自己的责任。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就是教出“趣味”来,然后让学生在这“趣味”中感受文字的魅力,得到汉语美的滋养。



程翔老师上《鸿门宴》一课,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那“趣味”就在一个细节的处理上。他让学生模拟范增说项羽那段话,要求读出范增的形象特点,结果学生读得不太到位,虽模拟不到位,却引起了学生诵读的兴趣。后来他亲自示范,从说话的表情,到耳语的姿态,到机密的语气,到声音的轻微诡谲,可谓惟妙惟肖,当时听课的人全笑了起来,学生也全都会心大笑。我认为这就是有趣,一个小招式,把文字教活了,学生怎么会不爱学呢。我曾经惊叹于程翔老师的游刃有余,后来才发现,那些艺术是建立在牢实的功底之上的。我在甘其勋先生《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一文中看到了名师历练的艰辛。本身就有极深的古文功底的程翔老师,曾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每天下班后就坐在书房里,沉浸在书海之中,忘却了外界的一切,完成近百万字的煌煌大著《说苑译注》(汉刘向撰)。深厚的功底一定会显现在课堂里,哪怕是一个细节里。但是,功底的修炼却是漫长、艰辛而寂寞的过程。没有耐心的历练,势必浅薄贫乏,难以发现和驾驭那些浩如烟海的美。



对于普通教师而言,做学问如斯是艰难的。但是,我们是否扪心自问,在蔑视挞伐文言文之前,静心阅读过多少古代经典?“文言翻译众说纷纭”,是文言文的固有特点,正是由于其多解性,取哪一种解释最恰,才更需要能力去选择。年轻教师的博客中,把文言文比作今天的政府公文,实在是不可理喻的混乱,书面语言等于政府公文吗?“论述上的死板、枯燥有过之而无不及”,果真如此吗?做出这个判断之前,有多少实例作为立论依据?



我在那篇文章后面看到fenglogn88的回复:“除了课本中选的课文,你读过几本完整的文言书籍?”我对此深为赞同,没有追问,没有阅读,何以立论?





三、这位教师说文言文“多余无意义,还成为学生的负担”,继而提出可以让学生学习经专家翻译好的文言文,即学习译文。她认为,“学生以后上大学,除了那些继续去做考古、语言研究的之外,踏上社会,能接触文言文又几何?”这里有两个问题:



第一,对语文学习的目标确定存在严重问题。学习文言文,不是要知道那篇文章说了什么,而是要直接库存一些经典篇章,通过吟诵积累语言因子,要在诵读优秀篇章中习得语感,而非记住某个道理,虽然明了其中的道理是文言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过程。如韩愈的《师说》,文章中的道理早已经是尽人皆知的常识了,翻译过来让学生读,意义在哪里?实际上,一个时代的经典,代表了那个时代汉语美的最高水准,《师说》那样流畅文雅的篇章,抑扬起伏的文气,凝练睿智的警句,挑战世俗的勇气,只能读原文,反复诵读涵泳以会奇妙。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第二,错把用什么学什么作为语文学习的目标,这正是深受功利主义思想侵害的明证。难道学生身体成长时,要长骨,就要吃骨头?要长腿,就吃腿?那么要吃蔬菜干什么,喝牛奶干什么,身体上又不需要长出蔬菜来,更不是要长成奶牛。人的成长,体格之外,长精神是同样道理。那些篇章,有的是钙铁锌,有的是维生素,当然也有毒素需要剔除。把那些优秀的文字库存于心,是他们练就驾驭汉语能力的最佳通道,同时,经典神韵如血液一样,流淌在他们的精神之中,成为他们对这个民族体认融合的标志。



文言作品对于汉语学习至关重要。“20世纪上半叶的大师们,具有深厚、扎实、完整的文言根基,少年时期就基本已经形成一种以文言为本位的:‘语感’。这种文言本位的‘语感’,跟随他们成人,伴随他们终生,奠定他们文字表达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他们文字表达的‘下意识’,使得他们运用语汇时,总是比较纯粹、凝练、典雅、古朴,他们能够自如、娴熟地从古诗文中,选取极富表现力和生命力的词汇、诗句,生动、鲜活地或摹像、或写意、或达情,寥寥数语,便传神极致。”(韩军《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流沙河先生回忆他的初中语文时说,三年中老师把《说文解字》中的486个字给他们全部清清楚楚地讲完了,这奠定了他一生学问的基础。还说到他们读大学中文系时也是讲文字和先秦诸子百家,现当代作家的作品是不学的,因为这个自己可以看懂。(锡安之春《没有错了的孩子,只有错了的教育》)这是文言作品积蓄底蕴淬炼语言的一个明证。



我们还要厘清一个认识,许多人认为文言文是过去,我们要面对未来,无需学习那些劳什子。其实,有未来意识与学文言文并没有什么矛盾。台湾的经济发展、社会运作方式、人的文化开放意识,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在我们之上的,而台湾的高中国文,文言文篇章有时占到80%左右,少的时候也占到70%,相比之下,我们的语文教育,是教材中选入文言经典太少,而不是太多。在珍视传统继而形成审视和继承传统的能力这个问题上,我们该惭愧和反省,而不是蔑视和抗拒!





四、在应试至上的恶劣现实里,教师首先要有超越应试的骨气和勇气,尤其是年轻教师。功利至上,被应试完全牵制,不仅上不出文言之美,这样的状态,就算拿最好的现代美文,也不能保证上得出味道来。欠缺教学智慧,欠缺文学文化底蕴,好的文字被教死了,教呆了,这首先是值得我们执教者自身反思的问题。



这个时代的考试,本身就是这个时代无可逃避的现实的无奈,站得高一些来学习,不仅能得到“成绩”这个必然的报偿,同时能收获一生的精神底蕴,师生都如此。相反,如果处处受考试钳制,不仅无趣,最终也是本末皆失,贻误生命。



本篇无意于挞伐年轻人,我也曾经年轻过,轻率过。本来嘛,写博客是自己的事,发表点意见很正常,还是那句老话,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只是,作为一个曾经也幼稚浅薄的过来人,特别想对年轻教师说,心不要太急,不要因为现实困境的煎迫,使自己急切而日趋浮躁。年轻教师,自身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成长是需要时间来历练的。在我们连小溪都跨越不了的时候,面对汪洋大海,对文字,对文化,对祖先的遗产,对我们的语文学科,还是保留一份敬畏吧。年轻一代,价值观在变化,思想更为活跃,创新精神更为可嘉,但是,有些根与本,还是要守住的。“突围”,比“轻言”有价值,可以批判,但是有价值的批判是一种建立在用心阅读之上的“审视”,而不是轻薄的鄙弃。



历练是需要时间来积淀的。哲人说过,人生不过是居家——出行——回家。这也可用于描述成长,或许年轻时多的是叛逆,到一定年龄就会寻找家的方向,寻找精神的归宿感。这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但愿你将来年长如我的时候,能明白我此刻的用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9 13:51 , Processed in 0.10509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