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学科发展史视角看高中语文新课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17 21:4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学科发展史视角看高中语文新课改(上)


薄守生


    以史为鉴,可以避惑。关于我国教育史的研究成果已经有一些了,然而这些成果对语文课改的介绍却不多,几乎不能给我们什么帮助。除此之外,我国“语文教学史”研究得又如何呢?我们只能说,此类论著尚不够多,且不够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在这些论著中的“主线”不甚明了,用于指导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价值非常有限。


“教”有规律但无定法

    关于教学方法的问题,笔者打算少谈一些,甚或避而不谈。有人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言外之意即在方法上没有具体的可操作的科学方法,这正如我们经常所说的“教无定法”。
    科学对艺术可以使用的手段较为有限,如同机器人最多能够复制艺术品,却无法真正地进行艺术创作。笔者认为,教学有基本规律,却没有固定方法。我们经常说某人“没有艺术细胞”,言外之意是说他没有从事艺术这一行当的天分,教学应该也是这样:高水平的教学需要天分(即创造),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会;普通水平或者低水平的教学不需要天分,谁都可以学会(即复制)。教学天才有没有方法可以传授?如果可以传授,那只是人才,不再是天才了。当然,在大众教育时代到来的今天,过多地、盲目地谈论天才,这甚至有“教育歧视”的嫌疑。


高中语文课程为何要改革

    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自古至今,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在先秦时代,我们所谓的语文大约就是识字而已。封建时代的“尊经”就是语文,目标主要是“教化”人。然而教化有很强的意识形态的味道,类似于我们现阶段的“两课”。但是,如今已经有了“两课”的课程了,不宜名目重复;于是就有了其他的一些表述,比如要求语文解决人生观的问题、审美的问题、道德的问题,这就是关于教学目标的议论。
    高中语文课程为什么要改革?因为不合理,所以需要改革。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以往的语文课程弊端最多,改革的迫切性远远超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科目。那它又为什么不合理?主要症结就在于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够明确,或者说目标游离,或者说“可爱而不可行”。大家公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即使有也都是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不必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明确的,读书认字嘛。那大学中文系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不知道,或者说不明确。全国那么多所大学,有那么多的中文系,师范大学有中文系,综合性大学有中文系,理工科大学也大多设立了中文系,连农、林、水、地、矿、音、体、美、医等等院校都开始设立中文系了,然而对大学中文系的教学目标问题却没有真正统一认识。


一点确定不了一条直线

    根据最简单的几何学知识,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要想有一条确定的线段首先要确立两个端点。高中语文课程(一条线段)就是小学语文课程(可以抽象为端点1)和大学中文系课程(可以抽象为端点2)的中间部分,由于端点1确定而端点2不确定,所以,对于“高中语文课程迷惘”我们也就都能够理解了。
    令人费解的是,人们都在反思高中语文课程问题,为什么没有人反思大学中文系的教学呢?似乎大学中文系的教学真的没有疑问,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问题。举例说,某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外国文学课,为什么喜欢呢?因为老师喜欢放奥斯卡获奖影片而不讲什么知识,最多让学生看完电影后谈谈感想什么的。如果都是这个样子,那大学中文系是什么?回答只能是“中文系=奥斯卡”,因为这样的课学生喜欢,老师也轻松。但是,如果把这种情形放在高中语文课上,估计没有人会觉得妥当。于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问题在这“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简单模型中得到了解释。
2#
 楼主| 发表于 2011-3-17 21:42:08 | 只看该作者
从学科发展史视角看高中语文新课改(下)




薄守生





语文史的轮廓

    就教学内容而言,语文课程在历史上屡有变化。夏商周时代,蒙童识字就是语文。在封建社会,基本上可以说“经就是语文”,学语文就是读经,并且强调“一经通而百经通”,必须精读,不可粗枝大叶地读读了事。
    封建时代的“经”就是一切学问,不但包含了今天的语文、哲学、历史,还包含了今天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等。学科不分家,一切学问为一经。到了近代社会,中国科技文化非常落后,于是来了几波“西学东渐”,学科门类渐渐分化,“经”也几度瘦身,范围渐缩。清朝末年,新学堂里有了“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的课程名称,但看重的还是“经”书时代的书面语,这时又被称为国文。再后来,随着白话文运动、歌谣运动等学术思想的兴起,口语开始受到重视,也就有了“国语”的说法。国文和国语合二为一,发展为今天的“语文”。这就是语文史的轮廓,也是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历史变迁。


考查人文性的新思路

    可以说,语文是不断瘦身瘦过来的,内容减负一直是趋势。现在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要设置种种“模块”,模块的大量增加也许是希望语文回到无所不包的经学时代。
    大家都知道,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具体表现为“语文包括‘语言学’和‘文学’两部分,语言学比较接近科学,而文学则是艺术,前者偏重工具性,后者则偏重人文性”(温儒敏)。科学往往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验证性,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的。艺术则不同,艺术的学习、涵化的问题更为复杂。高考中能够“标准化”的主要是科学知识,而涉及艺术、情感的东西则很难通过简单的考试去评定。所以,高考语文试题中较为客观的题目是有关语言文字的试题,或许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许多人认为“取消高考无益于高中语文课改”。可是,对于高中语文中涉及的审美的、情感的因素,为什么必须通过高考来评定呢?音乐、体育等可以作为必修课却不列为高考必考内容,语文课程涉及审美的、情感的那部分,为什么不能进行同样的操作?如果可以,那么高考一类的话题就不再是语文课改的绊脚石了。
    可这样一来,我们似乎把高中语文肢解为两部分了:高考只考语文的工具性,不考文学人文性;“文学人文性的语文”按照音乐、体育一样的课程来操作。当然,这种肢解是否有利、是否有一定的可行性笔者尚不敢断言。


谁的专利,谁的语文

    除了本文的主题之外,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深思,就是学科自律性和他律性的问题。教学研究、教育学在国内确实很尴尬,因为这类学科自律性差,专业性不够。就研究者而言,搞古代文学的可以称为大师,搞现代文学的也可以,搞语言文字学的还是大师,但似乎很少有专门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的人被称为大师。有个别人小学没毕业,错别字连篇却成为“知名”作家;还有小学生跨越中学阶段直接升入大学中文系,也可能会成为优秀学生,可是其他学科却不一样。没学初中数学的话,高中数学很难学好,而高中数学没有学好那么高等数学一般也是学不好的,这是学科的问题。高中语文新课改步履维艰,与语文课程的自律性有关,也与研究者的专业性有关。
    纵观美国近20年的教育改革,“教育界在改革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可以说是整体缺席”,改革的主体是企业界、地方政府和民众等等,但是笔者不知道美国教育改革是否特别关心人文性、审美能力这类问题。因为“当前中国的教育改革有来自民众的压力,有来自政府的压力,但是恰恰缺少来自企业的压力”,语文课改的问题才是一个问题。如果完全由企业界来主持这场课改,语文课改或许将不再是一个问题,但是这种改革不一定能够得到民众和政府的支持认可;如果得不到这种支持认可的话,问题将依然还是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06:14 , Processed in 0.06726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