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南教师文苑-写字教学参考专辑》电子快递版/2012年6月-初夏号★★★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12-5-3 16:23:17 | 只看该作者
112#
发表于 2012-5-3 19:57:16 | 只看该作者
书法文化与书法教育刍议







文/李中原

  作为具有实用与艺术双重功用的书法,从一开始就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毛公鼎》、《散氏盘》、《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还是载有文字的权量、瓦当、钱布、铜鉴等等,无一不又是经典的书法艺术品。而作为记载事理的甲骨文、帛书、简牍及碑碣石刻等等,在今天看来,更是无尚的艺术精品。中国人与书法艺术是怎样一种情结,至今也无法用话语准确表达。这种情结,不仅是使书法艺术成为中华灿烂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更为重要的是使作为具有广泛实用性的文化样式的书法艺术与其他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大大增强了书法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提升了书法艺术的文化品位,以至于深深了解中国文化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曾发出如此感叹:“中国是特别的东方,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现代旅居法国的华裔艺术家熊秉明,以其博古通今、融会中西的学识修养和切身体会,甚至发出了比黑格尔更为激动的证叹:“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精神内核的内核。”宏观地站在历史的高度去审视中国文化,我们越发觉得此语富于深意。众所周知,书法文化以汉字为表现载体,即用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语言文字”去记录、阐发人们所从事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思想意念。“言为心声。”换句话说,书法艺术所载承地不是简单的文字符号,而是中国人古往今来的心灵历程,映现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气格与思想内涵。一句话,书法艺术所熔铸地是“中国心、民族魂”。这是其他艺术样式所无可比拟的。
  也正因如此,书法艺术在中国封建社会始终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条件,享有至高地位,成为世界大文化遗产中的一个有趣现象。从秦代程邈因“囚于云阳狱,损减大篆体,去其繁复,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开书法文化“以书取仕”先河起,自秦而降,整个封建社会,高潮迭起,佳话无可胜数。据说汉代“奖励书学人才,曾出现只要汉隶写得好即可为官,礼仪一度让位于书艺。晋时置书学博士,书学人才贵显一时。”(参见张运林《中国书法杂说》)唐代遴选人才有四条标准:“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辨证;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唐人对书法艺术的“偏爱”由此略见一斑。至明清,可谓盛极。因科举而兴台阁体、馆阁体。无论何人,想要入仕途槛,必先过书法关。因此,当我们翻开中国上层社会“官文化”的历史,会发现诸多同时在中国书法文化的长河里亦十分耀眼的名字:帝王书家孙权、曹操、李世民、李隆基、李煜、赵匡胤、赵佶、赵构、朱元璋、朱翊钧、玄烨、弘历等等;宰相、丞相书家李斯、赵高、萧何、谢安、王安石、范仲淹、刘镛等等;尚书以下书家蔡邕(蔡中郎)、王羲之(王右军)、欧阳询(欧阳率更)、褚遂良(褚河南)、薛稷(薛少保)、李邕(李北海)、张旭(张长史)、颜真卿(颜平原)等等,不胜枚举。应该指出的是,这批受惠于中国传统书法文化与官文化的人物,不仅自身具有很高书法造诣,还于书法艺术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起过积极作用。尤其在以教育机制作为培养合格书法人才方面,历代帝王功不可没。早在西周官学施行的“六艺”教学体系中,“书”作为识字和书写的基础课程就被确立了下来,而后历朝历代,无论官学私学,虽重视程度不尽一致,但都设有书法课程。唐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其书法教育也堪称一流。据说唐代官学的书法教育在师生定制、等级、来源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诸方面都有一套严格的制度。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门课程的国子监,其生源多为八品以下及庶人的子弟,书学课程偏重字学。而素以“详正图籍”为责任的弘文馆,其书学课程则侧重于书法本身的技能训练,且多为名师亲授,并“出禁中书法”而习之。由此不难而知,弘文馆学生待遇明显高于国子监,这是因为弘文馆的生源来自朝廷五品以上官员之子的缘故。诚然,这种因出身分划出等级而施之以不同待遇的现象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不足取的,但另一方面也正说明了唐代书法教育的高度规范性。
  宋代书法教育虽不及唐代,但也并不落伍。首先,因应试科举所必须的楷书教学,并没有受“卑唐尚意”之风的影响而被削弱。其次,北宋皇帝徽宗赵佶,虽于政治昏聩无道,但于艺术却才华横溢。所设书艺所,课程设置科学而丰富,使学生习有所准,学有所获,培养了大批优秀书法人才。
  明、清两代,虽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时代,而于书法教育亦无敢懈怠。各级各类学校为应对科举而设立的书法课程基本承袭前制。据《明史•选举志》载,学生“每日习书二百字,以二王、智永、欧、虞、颜、柳诸帖为法。”清代亦然。据说要求国子监的监生每日必须临摹晋、唐法帖数百字,且优异者还可算作积分的成绩,而八旗及皇宗室子弟不但要习书,还要习“满文”。足见其重视程度。清代中后期,以避政治之乱为主因而兴起的碑学热潮,使篆、隶二体成为秦、汉以来最为辉煌的时代。清代的书法教育,可谓实用(主要指应对科举)、艺术双丰收。
  建国后,学校书法教育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尽管一些学校的总体教学计划中列有书法(或写字)一科,但执行起来多被其他应试教育课程挤占。本人曾于《中国书法》2001年第10期发表了《建国以来学校书法基础教育弊端种种》一文。文章从“一、启手书体的单一,严重影响学生学书积极性和书法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二、纸、笔不精与小笔、小字启手是影响学生书写水平的直接原因;三、习字宫格科学性、实用性匮乏是影响学生书写水平的间接因素;四、书写姿势违法,严重影响学生书写水平及其身体健康;五、师资力量薄弱、队伍混乱是学校书法基础教育的大碍”几个方面进行了翔实论述,反响很大。然而,这仅仅是从技术层面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实际上,冷静地思辨建国以来学校书法基础教育状况,当有其主观与客观的原因。客观上讲,一、用人制度发生根本改变,废科举而以政治思想表现举荐人才,客观上失去了庞大的以实用、功利为目的而推动书法教育的动力源。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促使学校学科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封建社会重文的传统学科结构模式被砸碎,逐渐向着重理的方向发展。这种从晚清就已开始的课程结构改革(即增加由西方传入的自然科学课程)历民国至建国,已经迈开了很大步伐。至今,已基本同西方国家接轨。作为包括书法艺术在内的不能“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产生经济效益的一些传统文化学科,自然会遭到部分国人的遗弃。三、以“书法”作为日常书写手段的传统交流模式,已远远跟不上高速发展的时代步伐。试想,倘使把现今一天国人用硬笔书写(包括计算机输入)的文字总和用传统书写手段誊抄出来,那将是怎样一个概念?由此,又引发出一个新的话题:经济与实用的思辨。传统书法工具材料较之现今日用的洋纸与硬笔,在价格上的极大差异是众所周知的。
  主观上讲,主要有以下原因:一、国人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不够。尽管我们客观上承认上述客观原因的存在,但从严格意义上讲,怎样的客观原因都不能成为削弱学校书法教育、摒弃优秀传统文化的理由。这一点,日本民族给我们提供了较好的经验借鉴。日本人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他们并没有因此丢掉手中的毛笔,而是借以加大保护力度,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设有传统概念的书法课,且落到实处。所以,日本人口虽少,但书家很多。二、缺乏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自晚清以来,国力衰败,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与掠夺,很大程度伤害了国人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这种心理伤害实际上在某些国人身上被延续了下来,他们总觉己不如人(或谓“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这种自卑心态,反映在对待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与接纳外来文化的态度时,通常倒向外来一边。上世纪80年代李小山抛出的《中国画穷途末路》的无知论调就是这种民族自卑心态的反映。
  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经济呈腾飞之势,国力殷实,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不断攀升。我们希望借此修复部分国人的心理缺陷,强化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从根本上改变当下学校书法教育状况,造福子孙后代。
  深圳大学书法教育研究所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于2001年4月成立的。3年来,秉承“务实求真,开拓进取,弘扬祖国书法文化”的办所宗旨,研究所默默地耕耘在祖国南疆这块膏雨泽润的土地上,尽职尽责,做到了教学不离科研,科研推动教学的良性互动,初见成效。针对书法学科教育现状及书法学科教学时数少(专业学生一般3个学期,171课时;普通学生1个学期,57课时)、学员基础差(学前,书法“双基”几乎等于零)的特点,本人殚精竭虑,大胆探求并建构起一套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一方面,在学书入门的书体问题上,提出并完善了隶书是最佳书体的学论观点,打破了楷书一统天下的传统教学模式。一方面,深入汉字结构研究,结果发现,黄金分割美学法则广泛存在于汉字各种字体(书体)的内、外结构比例关系之中。这一成果被学界公认为书法教育领域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直接解决了书法“结构教学”中的重要技术难题。由于将上述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书法教学实践,因而收到显著教学效果(教学时效比之传统教学模式提高10倍以上),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他们当中有的在各级各类书法大赛中崭露头角,频频获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最近,在由共青团中央、中国书协、中国美协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中,01级美术教育学员陈瑞广等四位同学的作品,从来自全国的10余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取得了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的好成绩。本学年度,学生作品在全国各类书法大赛中累计获金奖2人次、银奖(含二等奖)3人次、铜奖(含三等奖)5人次、优秀奖11人次,累计发表作品20余件。
  成绩已为过去。我们将一如既往,深入做好教学、科研各项工作,加强同兄弟院所的横向联系,拓展书法教育领域新课题,为新时期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尽匹夫之责。
113#
发表于 2012-5-3 21:14:24 | 只看该作者
书法传统的误解:识字吟诵书写实为一个整体来源:《光明日报》

    学习书法不是功利的事情,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我们中国人起码的义务。传承书法正是为了维系我们民族自尊的根基。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立足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弘扬中华文化。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在新的时代环境下,面临着传承、弘扬、创新的使命。
  作为来自书画界的唯一代表,我有幸列席十七届六中全会,并在会上发言,我提出自己一直思考的问题: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着眼文化强国的长远建设,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如何与时俱进地承担一份神圣的职责?文化的繁荣是国家实力的体现。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文化永远是炎黄子孙的骄傲。作为书法的继承者,我感到在当今世界文化不断碰撞的时代,传承中华文化意味着传承文化的自觉和民族的自信,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体现在书法上,每个中国人都要写好中国字。

  书法传承面临挑战
  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文字。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它文化的标志之一。
  我们对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书法要有敬畏之心。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之一,就是我们自古沿用下来的书法。中国的书法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智慧的“舍利子”。一个对自己文化都不敬畏的民族何谈自尊。
  回顾历史,作为文字的书法,是完全实用性的,是人们生活、交往、奏事不可缺少的;但作为艺术,中国古代书家追求法度,追求书卷气、文人气,使书法不仅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述思想的实际手段,更用书法来体现文人的才情和学养,所谓“字如其人”、“书为心画”。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从二十世纪初西方的钢笔进入中国以来近半个世纪,硬笔代替了毛笔,使中国书法渐渐不再具有实用性。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电脑的高度发展和普及,这一代年轻人不要说写毛笔字了,甚至即将远离硬笔,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
  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用在上奥数班、外语培训。书法一度成了选修课、兴趣课,学习书法要花钱另外找老师、上培训班才行。
  当代书法,从某种意义而言已成为完全的纯艺术,成为极少数“艺术家”的工作。“字如其人”、“字如心画”已失去了它的最终意义。作为书法传统来说,我们面对的历史境遇是前所未有的。

  书法传统的误读误解
  过去,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但是,在现代教育兴起之后,中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被拆解:文字、音韵、书法,成为不同专业;文字归于中文,吟诵归于表演,而书法归于美术。识字作为必修课,书法却成为选修课。而今研究中文的,往往不了解书法;美术学院学书法的,并未开设文字、音韵的课程。
  近二十年来书法发展表面看起来繁荣热闹,展览频频,出版物大量涌现,书法博士硕士培养人数逐年增多,建立多处书法名城等等;但是我们恰恰忽视了书法最基础最关键的幼儿训练,把它作为选修课,耽误了人生最重要的学书法的阶段。书法这门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成了兴趣和特长。家长希望孩子学书法,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功利思想,如在书法大赛中获奖可在中高考中加分等。
  可见,书法传统在代际绵延中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书法之“法”对于使用毛笔的人来说,越来越隔膜,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也越来越混乱。尤其是经历了上个世纪的战乱与运动,书法传统的脉被人为地割裂了,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创作、鉴赏与批评的标准不断地泛化甚至是丧失。
  当前书法发展遇到的问题在于,书法发展、延续了五千年,至今全民还在使用汉字,却在短短几十年中忘却了书法——如何用毛笔写字。因为文字与书写断裂,造成书法作为国民基本文化素质的缺失,对汉字整体认识的缺失,继而造成了对书法史论的误读、误解,以及对中国文字、文化发展的误读、误解。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在此情形下,书法的承传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文化的承传不是一句口号。中青年一辈的书法研究与创作者,对传承中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是最重要的坚持者。和前辈相比,他们的坚持未免要艰难得多。中青年书法家不仅需要不断充实和学习传统文化,同时也需要用已有的知识,来适应和感染社会,起到引领的作用。中青年年富力强,承上启下,有充足的精力,有着广泛而集中的话语权。如果中青年不仅从自身做起,还可以用自己的条件,号召和影响更多的人重视国家的“软实力”,那必将在社会上起到重要作用。

  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
  文化的繁荣是国家实力的一大体现。中国是一个文明保留完整的古老国度,她的文化永远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当今世界格局下,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流。我们国家开始愈加重视中国文化的安全,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书法不仅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文化不能遗传和移植,也不能复制和再生,必须从小培养,必须要不断坚持,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孜孜不倦、点滴积累,耳濡目染、薪火相传,不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
  汉字对中国文化来说,是母体,是源头,是根本。书法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弘扬传统书法事业,正是弘扬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文化安全”的保障所在。
  今天的书法家,如果仅仅追求独善其身,是远远不够的。书法文化传承和创新是国家的百年大计,任重而道远。笔者呼吁,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以我们自身的书法创作实践成果,来影响当代以及今后,在书法早已和实用无关的今天,让“字如其人”、“字如心画”重新成为我们应该接续的人文传统。当代书法创作,要到丰厚的历史积淀中追寻和探求,回归传统,重温经典,要成为当下书法艺术创作的主流。书法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终结。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新被呼唤,中华民族精神重新被构建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中青年书法家需要不断努力补上传统文化的精深课程,同时发挥自身的影响力,用生命凝结的书法艺术,呼唤出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全力肩负起我们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与历史使命。
114#
发表于 2012-5-6 08:15:17 | 只看该作者
115#
发表于 2012-5-6 08:17:38 | 只看该作者
116#
发表于 2012-5-6 08:18:4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用word制作田字格的方法作者:playp

自制田字格字帖
用word特制一张田字格字帖,如下方法即可:

第一步:新建一个word文档,页面设置内的纸型为A4.点击“视图---工具栏”,选择“表格和边框”。弹出“表格和边框”工具栏,将“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粗细”设为1磅然后用铅笔工具,在word操作窗口需要画田字格的地方画田字格的实线部分 (先大体划分12个空格,不用精确)。再将“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线型”设为虚线,“粗细”设为0.5磅,用铅笔工具在上面的方格中画上虚线。

第二步:将表格全部选中,点开“表格---表格属性”,将行的“指定高度”设为0.6厘米,将列的“指定宽度”设为0.6厘米,点击“确定”按钮,一排共有12个的田字格就做好了。
         选择整排田字格,复制后在第二排粘贴,重复操作,一张田字格就形成了。点选“插入---文本框---横排”,在空余地方用鼠标拖动拉出一个文字框。双击该文字框,输入文字后设置好大小及字体(这里设为二号楷体加粗)。
第三步:右键点击文本框边角处,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叠放次序------衬于文
字下方”。又右键单击文本框边角处,在弹出的菜单选择设置文本框格式---“颜色和线条”,将线条颜色由“黑色”选为“白色”,确定即可。鼠标拖动文本框中的一个汉字移到第一个田字格中,按住alt键进行精确放置,依次放入自己特定的汉字,这样田字格字贴就完成了。
小提示:一张A4的纸横排12个格,竖排约18格比较合适.在第二步设置字体时,先选择
"空心字",再加粗,颜色选择"红色",这样就成描红字贴了.
117#
发表于 2012-5-9 06:02:26 | 只看该作者
118#
发表于 2012-5-12 12:08:00 | 只看该作者
您的学生会写字吗?

提出这一问题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缘自一新闻:
日前,在一些网站和微博上有网友热议,包括“火”字在内的通用汉字到底该按什么顺序写成为网友们争论的焦点。
有网友表示,记得上小学时,学校老师对汉字笔顺的要求十分严格,“一代火”应该是一点一撇再一短撇一捺这么写出来的,可这“二代火”却偏偏要一点一短撇再写“人”,写起来着实不顺手。
针对网上传出国家语委等部门将会对个别汉字笔顺进行调整的消息,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等部门上午向法晚记者表示,上述传言不实,教育部及国家语委近期并无调整个别汉字书写顺序的工作计划。
不管传言是真是假,但这个消息却值得我们思考:您的学生会写字吗?
说实在话,现在的中学生写字,如果单看他们写字时的笔顺,则是相当的不规范。因为他们虽然把字写出来了,却并没有按约定俗成的规则去写,换言之,结果虽对,过程却不一定对!
不信,请看下列字的写法: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
爽: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最后写“人”。
凸: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凹: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点在上边或左上边的要先写;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
噩:横、竖写后,写上边的左右两个“口”,再写中间的横和横下的两个“口”,最后写一长横。
里(理、童):先写甲,后写二。
母:末三笔为点、横、点,首两笔竖折、横折钩收尾处要相交叉。
车:车做独体字时笔顺为横、竖折、横、竖,即最后两笔要先写横后写竖;而车做左偏旁时(轻、较、转)最后两笔要先写竖后写变了形的横(提)。
…………
这些字的笔顺,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97年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所规定的。说实话,我们老师写字,有时可能也没有按照这种界定的笔顺去写字。如“爽”字,我们往往先写“大”字,然后再写左右两边的四个叉。“里”字,先写“曰”,再写“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至于学生,没有按规定的笔顺去写字的也太多了。如果再看他们平时的运笔写字,保管让你七窍生烟、哭笑不得。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在于“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身上。第一,许多老师还受定势思维的影响,写字还沿袭着自己上学时的写字习惯,甚至“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以讹传讹;第二,许多老师没有与时俱进,没有注意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总署19883月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更没有注意到1997年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第三,工作责任心缺失,对学生写字过程不管不问,但求结果,不问过程,即使发现了学生书写时的笔顺错误,也不去纠正,以至谬种流传,养痈纵患。至于学生,也有一定责任:不少学生学习态度马虎,写字敷衍塞责,再之作业负担重,于是写字时只求速度、不求质量了,许多字干脆一画了之,草草完成,哪里管什么笔顺不笔顺。如写“口”字,先一“竖”,再一半括弧了之。
当然,当今教育的浮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说小学阶段还有写字教学,初中阶段则根本没有了。强调写字基本功的笔法练习和比赛也没有了。应试压力这么重,哪有时间好好写字?高中阶段,坦率地说,不少学生的字,越写越丑。课堂教学,只有对答如流的互动对话,却没有扎实训练的学生板演,许多好的传统教学法都像洗澡水连同洗澡的孩子一样拨掉了。笔者曾让学生上讲台写字板演,发现不少学生不仅写字笔顺不对,而且字的间架结构也失衡,难看无比。于是笔者有意识地对学生讲了一些书法的间架结构的知识,并进行典型示范和重点解剖,如“心”字,其写字妙处在于“笔断而意连”,即“藕断丝连”;“为”字,其写字妙处在于“埋笔与照应”,即“前后呼应”。遗憾的是,不少学生老是不能开窍,写来写去,还是写不好“心”“为”。等等。其他字就不用再说了。
您的学生会写字吗?
怀念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日子。那时,高考竞争比现在激烈多了,但学生的学习却是相对轻松得多了。不少同学的字写得不仅稳当扎实,而且漂亮潇洒。老师的字写得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老师的板书工整而有条理,下课后学生不但不擦,反而照着黑板去临摹练习。不但如此,高考的题目也注意了汉字的严肃和规范性——那时的考试还考汉字的笔顺和笔画。这是“工具性”的重要表现。现在,强调了“人文性”,然“人文性”还没有着落,“工具”却已丢失了。
119#
发表于 2012-5-18 18:15:32 | 只看该作者
“书法进课堂”之我见
郭志明
“书法进课堂”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因为它利在学生,功在千秋。从表面看,书法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像京剧一样,是国粹中的国粹,自然需要文化传承;而且近年来,电脑和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书写习惯,人们普遍认为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反正有电脑,汉字书法的普及程度有所下降。现在,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书写水平不高,字写得不好看,青少年一代正面临着严重的书写危机。所以,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但更深层次的思考是,写字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更涉及人生修养的陶冶和人格品行的养就。从这个角度来说,青少年学习书法的意义,不仅是写整齐的中国字,更重要的是促使孩子们在书写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文字的历史、中国文字的独特构造,体会汉字的美感,培养他们对民族语言的热爱;同时,字品如人品。练字需要凝神静气,汉字书写中的姿势、笔顺、运气等对如何做人都有启发意义。“端端正正写字,做端端正正的人”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成为成才之路的范本,自然也成为许多学校学生教育的有力抓手。
重视书法教育,首要的就是让书法进课堂,以确立书法教育的合法地位。当然,这里涉及到师资、教材、课时、材料等问题,如何解决,需要学校从实际出发,因校制宜。书法教学有它的特点,它需要老师的面授,更需要学生的动手实践。所以,要充分发挥专业师资的作用,校际之间可以资源共享。教师队伍中,不少同志具有汉字书写方面的特长,可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社会上、社区中,写一笔好字的大有人在,可以聘请他们做兼职教员。我们还可以利用电视、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书法教学。这样,多渠道并举,师资问题应该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就教材而言,区域或者学校可以组织力量编写,事实上,不少学校做了有益的探索,已完成书法教学校本课程的构建,校际之间可以互相借鉴。而且不少出版社也出版过专业的写字或练字文本,学校可以选择使用;写字教学,学校可以选择优秀的临摹材料,让学生将汉字学习的主要精力放在书写练习上,通过经常、反复的练习来提高写字的水平,这也是书法教育的主要途径;写字教学的课时安排要灵活机动,专门的课时是需要的,但不一定都是四十分钟或四十五分钟,可以短一点。具体的练字时间也要灵活,学校可以见缝插针,中午、下午,甚至学生放学后明确练字时间都是可以的。不少学校坚持让学生每天练习50字、100字,长期坚持,效果是非常好的。
从学生自身修养提高、良好品质养成的角度,书法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书法进校园”是个良好的开端,要能坚持下去,要能不流于形式、真正取得实效,需要我们构建教学系统,发挥综合效应。师资上要有通盘的考虑,形成培养培训的长效机制,为书法教学提供保障;要制定课程标准,构建书法教学的系列,并有序安排教学计划,实现书法教学的循序渐进;要建立书法教学的评价体系,有明确的练习考核目标,像江苏省实行的书法等级考试制度就比较实在有效。书法考级,让学生学有目标,练有动力,而且形成1~10级十个台阶,学生可以循序渐进,拾级而上,这种评价序列是书法教学的有力抓手;要积极开展书法创作活动,比如每学期,学校要开展书法创作比赛、展览,学校可设立“书法节”,定时定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书法教育搞得有氛围、有气势、有实效。
就教育教学而言,每一项举措都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更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书法教育的社会基础是比较雄厚的,所以我们要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比如学校可根据需要,聘请当地少年宫、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文化艺术团体的书法专业人员,根据中小学书法教学要求指导学生学习书法,鼓励社会各界及个人为学校开展书法教育活动提供支持;同时要主动把书法教育融入社会,融入社区,使之具有更深厚的生长土壤。比如学校要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团体的书法活动,像书法比赛、书法展览等,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广采博收,提升自己的书法素养,同时提升学校的书法教育水平。
再提一下师资问题。其实,所有的老师都应该成为书法老师,能胜任学生书法的教学工作。这要求老师要懂书法,能写一手好字。我们的师范教育必须重视学生书法水平的教育,让师范毕业生从学校走出来就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我们学校的教师培训,要注意培养教师的诸如书写、普通话等“根基性”素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学生书法的教育工作,才能真正使我们的汉字文化发扬光大,并由此提升我们民族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品质。
120#
发表于 2012-5-19 12:03:58 | 只看该作者
最美的名片——江苏省写字教育观摩研讨会纪实
时间:2010-05-08
  来源:张集镇中心小学  作者:刘书梅
最美的名片

———江苏省写字教育观摩会活动纪实

四月,诗人在纸上写下:痛也罢,歌也罢,泣也罢,我们这样一起走过。四月,我在纸上写下:累也罢,苦也罢,笑也罢,我们这样一起走过。只为执着的教育梦想,所以我们坚守;只为孩子的人生幸福,所以我们无悔。
四月,忙碌的四月,激情的四月;丰盈的四月,铜山县张集镇中心小学迎来了“江苏省写字教育观摩会”的盛大召开,这是一次携手书写的盛会,这是一次尽显书法魅力的盛典。在这个四月里,我们用真情和执着打造农村小学教育最美的“名片”,发送、发送……



名片一:校园美景与书法文化相接
走进我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门两侧的“艺术柱”,一柱是挺立书写人生的“金笔”,一柱是乌光可润物的“方墨”。教学楼前的兰亭广场,以《兰亭序》的意境而修造,其间有山、有水、有亭阁,有情、有景、有韵致,正所谓“崇山峻岭,流觞曲水”,师生课余时间来到洗笔池边的石桌上切磋书法艺术,正所谓“少长贤集,群贤毕至”。“书法家故事浮雕”惟妙惟肖,再现书法前贤勤学苦练、立志成才的场景。综合楼前的孔子林、东坡园,一步一景,书文合一。最让我引以为豪的是教师们亲自动手设计、改造的“未名苑”,苑内清雅别致,围廊回转,名家名品,师生习作,相得益彰。其中还设有颜厅、柳厅、欧厅,能进入各厅练字修身的孩子是从学校的书法兴趣小组选拔的。“解字作书,通文立德”现已成为我校写字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
类似的特色景点还有:孔子林、厚积壁……他们或清新典雅或博大雄浑或雅致可人,无一不是布局精妙、意境优美。在这里,校园文化与书法文化巧妙相接,它呈现出的不仅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追求,一种精神,它是对师生的一种精神引领,也是我们打造的第一张精美“名片”。
名片二:班级文化与书法艺术相融
如果说校园文化是组成学校品牌建设的第一张名片,那构成学校的单位——班级无疑成了学校品牌建设的第二张王牌,班级文化是学校打造的第二张名片。班级理应成为每一名学生最温暖的栖息地,跟随这次活动,请走进我们的班级看一看吧!
我校钦爱玲老师说:“我的教室我做主。首先,我确立了教室的整体布置方案,北面第一面墙壁贴上同学们的书法作品,这可是他们的拿手戏。南面墙壁比较宽,设置徐晓彤同学的个人书法展示,她可是我们班里的写字小明星。方案定好后,呵!还有名字呢,计上心来,就叫“七彩书廊”、“晓彤书展”吧!欣赏着自己动手布置的教室,心情如这初夏的阳光一般,温暖、和煦又有些许灿烂。”
我校刘维老师说:“忘不了在布置教室、办公室时,我们办公室四人一起出谋划策,忘不了我们一起跪在kt板上装饰作品,两腿酸麻直至没有知觉,我们调侃的说结婚拜堂时也没这么跪过,这回值!”
我校张文老师说:“几番忙碌后,一枝独秀的梅跃然墙上,‘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每一朵梅花的花瓣里都有着淡淡的笔墨痕,哇!真美!我们不由自主的发出了一声感叹。”
名片三:校长情怀与书法意蕴相合
一个文化底蕴丰富的学校一定是一所好学校,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学校一定是拥有真正教育的学校,而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我校的刘军校长就是这样的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校长,他深知办学之道,那就是用文化来塑造品牌。一所学校,真正的要变强大,背后支撑的是文化的力量。他率先提出以“培养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为办学理念,以“写字修身,翰墨育人”为办学目标,精心构建校园文化,让校园充满着墨香,让传统书法与现代教育相约,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共舞。他自己更是率先垂范,他提出写字要坚持“三练”,一是练心,即每天一节写字课,就是“练心”课,十年如一日,天天坚持,习惯成自然;二是练姿,坚持让学生保持正确的坐姿——身正、肩平、臂开、足安;三是练勤,提笔即是练字时。
在他的引领与带动下,我们一直坚持开好“三课”,即写字指导课、书法欣赏课、书法文化研究课三种课型;他创设了写字教学三步法——一看,即读帖,观察感知;二练,即临写,实践体验;三评,即总结,分析感悟。他用他自己的睿智与坚持引领着一所学校的发展与壮大。
十年来的坚持,十年来的不弃不舍,不仅创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构建了专业化的教师群体,并不断的引导学生爱好,持之以恒的坚持写字。因为坚持,我们有了收获,不仅肥沃了校园的艺术土壤,更催开了农村小学特色育人的艳丽花朵。
名片四:特色教师与书法教学相亲
在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中,在手把手的教学生习字的过程中,我校老师们也把自己带进了书写艺术的无限领域。说到书法教学,他们个个能说会道。
孙坡老师说:“写字一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有观察要点,掌握书写规律。二要发挥班级写字能手的作用,让他们协助教师指导书写。三要注重学生耐心、意志力的培养。
陈静老师说:“写作品时字要放大,舒展开,基本笔画横要平、竖要直、撇出尖、捺出脚。教师选帖要选准,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找主笔,把主笔写到位,整个字才会挺拔。”
崔玉珠老师说:“字是否好看,不只是看它们的笔画是否摆匀,还要讲究笔意、笔画之间的自然呼应。”
……
正是因为她们的坚持,才使“翰墨育人”特色坚持了几十年如一日。许晓刚校长和李宝玉老师,孙坡和陈静老师更是为本次观摩会奉献了“写字教学精品课”,得到与会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如潮。正如孙坡老师所说:“我们体验的太深,但我们收获的更丰。我们在活动中丰富着自我,历练着自我,提升着自我,最后又战胜着自我。”
书写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如此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写下去,将形成一种至高的精神修养,至美的精神境界。
名片五:学生写字与书法魅力相成
在浓浓的墨香中,学生、老师忙碌着、收获着,品书法独特之魅力,其喜爱之情已渐渐成为一种无法舍弃的眷恋。这份特殊的情迷使师生陶醉其间,书法这一艺术特色成就了老师也成就了学生。下面,随我一起走进我们的现场展示,感受一番吧!
在四月温暖和煦的阳光下,各年级的方阵整齐有序,不看别的,就是那方阵,就已经向我们诠释了“人人能写一手好字”最深刻而朴素的内涵。赵影老师自豪的说:“当一行专家、领导和老师们跟随我这个导游,看到未名苑里师生的书法作品时,不觉惊呆了,纷纷拿出相机拍照,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这真的是你们的学生写的吗?真不愧是书法名校!我告诉他们精彩的还在后头——学生的现场书写,此时,他们加快了脚步,来到操场,聚拢在孩子们身边,欣赏着学生的作品,手里拿的也是学生的作品。”
是啊!尤其是当他们看到会场的大条幅上“江苏省写字教育观摩会”几个大字是我校十岁余歌德作品时,忍不住都要见一见这位小书法家,孩子哪见过这么大场面呀!略带腼腆的余歌被众人围住了,有的为她拍照,有的要合影,还有的递上一张名片说:“小朋友,你可以进入我的空间,我们在网上交流。”学生哪里知道?递上名片的这一位可是著名的书画家——张广才老师呀!
刘书梅老师说:“如果是平时,也许要求孩子们写上五六张,孩子们就会累了,而今天,太多的孩子,他们何止写了五六张,小敏告诉我,她的作品被老师们拿去了整整二十张,我惊讶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为孩子们执着的坚持精神深深感动着。”
是啊!我们的心醉了,为这群坚持书写的孩子,为这所执着的学校,它无休无止的演绎着书法的魅力与精彩。
名片六:学校精神与书法意蕴相约
坚持成就品质。十几年的经历,十几年的执着,用刘军校长的话说:“学校的特色发展,关键在于特色教师,而一个好的教师团队才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
在建设学校的过程中,学校的刘军校长、许晓刚副校长、杨启响主任、李传忍老校长,还有很多的老师,对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了节省学校的每一分开支,他们去的最多的就是“旧货市场”,他们中午几乎顾不上吃饭,喝一瓶矿泉水,吃两个馒头或方便面,就解决了一顿午饭。有时甚至也忘记了什么是累了,在柱子旁边斜靠着就睡着了。看着他们熬红的双眼,疲倦的身影,常常让人感慨万千。还有我们的很多女老师,不是一个两个,不是十个八个,而几乎是所有的女老师,她们被我县教育局的王慕启局长戏称为:“最美丽的粉刷匠”。的确如此,我们校园的每一面墙、每一扇窗、每一扇门几乎都是我们的女教师亲手粉刷的。
陈娟老师感动的说:“妈妈出了车祸,我作为妈妈唯一的女儿,只好在医院看护妈妈,电话来了,说上午的劳动有我的任务,我心里很着急,怎么办?说话间,电话响起,办公室的老师说——你的活我们已经帮你干完了,安心照顾你妈妈吧!挂了电话,我的泪不断的滴落在床单上。”
陈影老师说:“还记得周末加班粉刷校墙,儿子生病了,中午打电话让受伤的老公做饭,把受伤的儿子抛在脑后,在学校简单吃一点,就拿起刷墙工具和老师们一起刷墙,事后感觉真的很愧对年幼的儿子。”
张晓静老师说:“有一种付出叫幸福,自从寒假开学以来,可以说从未好好休息过,我知道大家辛苦的付出换回的是主人般的幸福。”
我们的许晓刚副校长,坚持到无法工作,在领导和老师的催促下,才勉强同意去医院打点滴;刘琪主任、乔继萍、王春侠主任,常常忙到很晚才回家,回家之后好要继续熬夜,熬夜整材料等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还有太多太多的老师,在这里我们无法一一列举,但她们的名字、他们的精神和“张小”的精神息息相关,和书法意蕴一脉相承。
张颖、郝明、崔凌云、杨玲、李丽、崔飞燕、王凤云……太多太多的名字,太多太多的故事,我们除了感动,更多的是为“张小人”的精神而震撼,她们都是学校的中流砥柱,是学校精神的完美再现。一个好的教师群体,成就了一所本不起眼的乡村小学,一群乡村教育的追梦人,托起了明天的太阳。
名片七:领导盛誉与书法墨香相间
十年来,张集中心小学的写字教育在刘军校长和一群老师和学生的不断坚持和探索中,取得了显著地成效,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领导和家长的关注,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走出了一条适合学校持续发展的特色之路。
几年来,我校师生在《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报》、《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和作品600余篇,学生共有2000余人次在各级各类书法比赛中获奖。中央电视台对我校的写字教学作专题报告,盛赞:“在农村小学能将书法这一民族文化精髓演绎的如此精彩,让人折服!”
方智范教授在看过“江苏省写字教育”现场会后激情评价:“张集写字经验就是徐州经验,也是江苏经验。”,也有领导盛誉:“一个和睦的群体,一帮血性的汉子,一打漂亮的天使,一批精明的智者,我感动,我钦佩,我震撼,这必将成为我今后工作和生活源泉动力。”来自南京的评价:“感谢你们的精心策划和安排,那天活动很精彩,感动!”……
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褒奖?!
因为奋斗,我们收获;因为收获,我们感动;因为感动,我们执着;因为执着,我们精彩,精彩我们同是“张小人”!
尾声
我们的“名片”太多太多,简单到学生的一幅书法作品,老师的一块小黑板,校长的一句话。每天的忙碌,每天的微笑;每天的坚持……都是学校最美的“名片”,让一张张的“名片”带着智慧与真诚,带着激情与梦想,穿越时空的隧道,跨越四季的轮回,传递、传递……
我的耳畔始终在回响着那声嘹亮的“集结号”:
写字修身,深心托毫素,飞龙舞风追古韵;
翰墨育人,怀抱观古今,挥运笔写新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9 10:58 , Processed in 0.1404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