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视人文学科的“无用之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1 09:2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视人文学科的“无用之用”
作者:严家炎

将近一个世纪中,尽管历尽风雨曲折,中文系在兼重宽厚基础与专深知识的方针下,培养出了数以千计的语言、文学、新闻、古籍整理等方面多层次的专业人材,包括不少杰出的堪称大师级的人物,为中国学术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术贡献有显性、隐性之别。工程技术方面的贡献是显性的、可计算的;人文学科、基础学科方面的贡献相对而言则是隐性的、很难计算的,因此易被人们忽视。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又如此深重。中国语文学科所以常被人看做是长线专业,在招生数额、学位设点、经费分配等方面遭到尽量压缩和控制(北大在这方面应该说已属幸运的),原因盖出于此。
我想介绍几个简单的数字供大家参考:美国现今设置中文系或中文专业的高等学校,约有五百所(这些学校都有充足的经费,都有中文图书馆)。其中,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方面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约四十多所。中文在美国来说,是一种外国语言文学,竟受重视到这等程度。而在我们本国,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设有博士点的学校,到1996年止是二十三所,最近几年经过大声疾呼,增加到不足三十所。我丝毫无意提倡在全国中文系滥设博士点,但这种对比,不知是否可以促使我们去思考一些问题?
中国语文学科真的那么无用?未必。据我所知,如今作出很大贡献的方正激光印刷技术,七十年代王选主持草创时期在汉字输入方面就有汉语专家的参预。未来机器翻译项目的进展与完成,相信也绝对离不开汉语专家的贡献。近期人们纷纷议论的少年杀害自己的同学,甚至杀害自己的母亲,这类骇人听闻的犯罪案例,在我看来,恐伯不只是一般所谓片面重视智育而放松德育的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们缺乏文学艺术方式所进行的美与爱的教育(只讲斗争哲学、缺少爱的温润极易走向残暴;蔡元培倡导以美育代宗教,是教育学上一项极有价值的创造,可惜我们把它当作资产阶级的主张弃如敝屣)。当然,由语言、文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中文系在社会上的贡献,大概也只能如天空中的氧气,自然界的春雨,不可或缺却视之无形,飘飘洒洒而润物无声。它并无立竿见影之效,却通过学术、文化、文学、传媒而深入持久地作用于人群和人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功效是潜在而又无与伦比的,小则左右当事人学业、事业的成就,大则影响到民族素质的高低,国家发展的前途。我们的祖先早就懂得汉字创造的伟大历史功绩,相传仓颉造字,天雨鬼泣,这类神话传说的流行,不就是最好的证明么?
我曾经在19865月全校大会上一次发言中说过:为学术而学术是有积极意义的,不能简单地当做资产阶级学术道路来否定(主持大会的朱德熙副校长当场即表赞同)。过于急功近利,效果并不好。在一定的条件下,坚持学术原则,可能正是最好的为现实服务。某些课题初看似乎意义不大,但深入研究下去完全可能发现和开辟出一个新天地,这已为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许多领域的大量研究所证实。人们所说的无用之用,大概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4 03:48 , Processed in 0.10965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