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习作教学切忌空穴来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7 10:1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习作教学切忌空穴来风
作者: 雷翠容  
  
  ——从一堂“抛硬币”的习作指导课说起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可见其写作是小学语文学习中最高级而复杂的创造性脑力劳动。没有学生自觉自愿的、积极的学习和浓厚的写作激情,是根本不可能写出构思精妙、立意新颖的作文的。而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多数是用错误的作文标准和作文训练,选择适合我们考试的儿童,从教材中来到教材中去,在静态中教,在静态中写。多次点击复制写作方法,根本不是研究作文教学应该怎样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求知规律,让学生感到多上一次和少上一次写作课都无所谓,失去了写作兴趣,甚至怕写作文,还谈得上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吗?

  那么如何营造写作情景,激发写作热情,顺应儿童需要呢?笔者认为,小学写作教学应化静为动,在动态的教学中培养写作兴趣和激情,切忌空穴来风。特别是对中段开篇作文的儿童,尤其适用。

  一、 顺应儿童好奇心理,在情景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

  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学理论是对新课标提出的“要让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获知”的最佳诠释。因为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奇,对什么东西都得打破沙锅问到底,不探个究竟是不会罢休的。特别是低中段的儿童更是如此,根据儿童这一特点,很多有创意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通过游戏,激发情趣,。让我们来看一堂“抛硬币”的写作指导课吧。

  镜头一:上课伊始,老师故意神秘的请同学们猜他手中捏的是什么?并说出自己猜时的心情怎么样?其余同学观察发言同学的表情怎么样?生:“领夹、扣子、粉笔......”师摇头。一个腼腆的男孩站起来说是“钱”。师:“是硬币还是纸币?”生:“硬币。”师摊开手,果真是硬币。发言的学生说:“我发言时,心里紧张、惧怕、像小兔蹦蹦直跳......”其余观察的学生:“发言的同学有的难为情、羞涩,有的面带微笑、很自信、垂头丧气......”师:“同学们真能干,把自己的心情和观察到别人的表情表达得如此具体,老师为你们鼓掌!下面请同学们仔细看、仔细听,我们这节课要围绕抛硬币写一篇文章。”

  [你看,这位老师利用情景激趣,巧妙的揭示了学习目的。]

  镜头二:师:“我请一位最勇敢的小朋友来观察这是一块什么样的硬币?”并相机点拨观察方法(摸 、看、闻、抛、听)。生:“我从硬币的形状、图案、数字、颜色和气味知道是一元的人民币。”师:“哦,你真聪明,不但观察到了那么多内容,而且还运用了那么多的观察方法。”师:“我给每一小组发一块硬币,每一个人都要发言,待会儿选一个代表说说你们组拿到的是什么样的硬币?是怎么知道的?”不一会儿,有的说是一块日元、有的说是澳元、有的说是一元的人民币、一分的人民币,而且说出了理由。老师抓住契机板书:“耳-听、眼-看、鼻-闻、手-摸、口-尝、心-想”的观察方法。

  [这个环节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和亲身体验,既让学生明确了观察方法、又培养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镜头三: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抛出的硬币在空中的姿态和落地的声音,辨别是什么硬币?”老师连抛两遍,第一遍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这是什么硬币及原因。第二遍每抛一块就请学生回答是什么硬币?生:“是人民币一角,像蝴蝶在空中翻飞,轻轻的掉在地上,发出铛的声音。”“是人民币一元,像体操运动员,姿态优美,翻滚自如,落地时显得很厚重,稳稳的站在地上。”“是日本国的一元,像一片树叶在空中乱飞,掉在地上发出沙哑的声音。”“是澳元,像跳高运动员,又像小朋友跳蹦蹦床,发出从高到低的滴答声。

  [硬币是儿童们熟悉而贴近生活的东西,但由于无人指导观察而缺乏深入的了解。教师将学生熟悉的东西换一个角度开展游戏,化普通为神奇,化静为动,而且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同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游戏,在体验中可观可思可想,有话可说,有情可表。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顺势引领,自由表达。

  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有真性情方有新境界。”教育不在言语之工,而在性情之正。真正的作文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内心世界的表白,所以有“用我手写我心,用我笔叙我情”之说。小学生作文更应该在做到心中有数的基础上进行。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镜头四:师:“请同学们闭目,将活动过程回忆一遍,特别注意自己最感兴趣和最感动的内容,并给今天的活动取一个名字,然后同方交流评价。”生从静到动,互动热烈。师:“同学们讨论得真热烈,谁愿意上台来把你们讨论的内容与全班同学分享?”话音刚落,一双双小手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一个个孩子话如泉涌,表达具体流畅,如小溪流水自然流淌。师:“你们好聪明,给今天的活动取了那么多好听的名字,表达得那么具体,愿意把它写下来吗?”写的时候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和心理活动。

  [二十分钟后,只见一排排端庄秀丽的文字出现在眼前,而且每个孩子都基本上写出了三百字左右的文章,好不让人拍手称赞。]

  是啊,从以上几组上课的镜头中,无可厚非的说明了这是一位有创意的习作指导教师,把课上得如此鲜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积蓄不吐不快。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撰写。”案例中的这位老师正因为明白这一点,巧妙的设计课堂结构,将作文教学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以情景激趣。根据儿童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求知规律,将活动与写作兴趣培养和实现自我表达交流有机结合,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表,感到写作能满足自我倾吐的需要,自然而然的就喜欢写作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1 02:41 , Processed in 0.07645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