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寒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研究评课问题关联比较紧密的一些教育著作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0-4-28 21:39:59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新教材评课的着眼点[z]

一、             看学生沉浸文本了吗?

看学生读得够不够沉入,沉浸文本的程度够不够深?语文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之一是“读”,有范读、散读、猜读、齐读、默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配乐读等,据我观察和实践检验——最有实效的读是默读,最容易有口无心滥竽充数的读是齐读。语文课堂没有“读”,这绝对背离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要读、细细品读,读出情味,读出意境,读出神韵,再现人物和意蕴。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语言熏陶,获得人文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与作者、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灵对话过程。课上重视了“读”,表面看是在朗读指导,实质上是一个解读文章、品味语言、培养语感的过程。朗诵要投入感情,进入角色,谁能把自己置身于文章中,进入情境,那他的朗诵就会引人入胜。朗诵时除了要注意表现音色、音质、音量外,还要掌握抑扬顿挫和“句读”的技巧,有了“美读”味道才精彩。

看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时间够不够足、效果够不够实。语文教师的第一要着便是千方百计引导学生沉浸文本,这是课文教学的前提,学生如果没有沉浸文本的话,体验、感悟、反思便无从谈起。所以一般情况下老师指导学生品读语句的时间不能低于15分钟(以一堂课40~45分钟为例)。学生深入沉浸文本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能和其他同学或老师进行激烈讨论(辩论)。

二、             看主题定位准确吗?

新教材虽然是以单元为主题编排的,但单元主题未必就是每篇课文的情意主题目标,例如《藏羚羊跪拜》虽然放在了“动物世界”主题单元里,但该文的主题显然是“母性的伟大”,绝对不是“保护野生动物”;把《孔乙己》《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主题定为作者反对封建教育制度或科举制害人等也是不准确的,因为孔乙己这种有偷窃毛病、心里脆弱、好喝小酒等性格有明显缺陷的文人在当今社会也是很难立足的;《项链》的主题绝不是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因为虚荣心人人有,我们不仅仅教学生看到玛蒂尔德诚实守信勤劳的美德,更要让学生懂得:作者真正想告诉读者的是“一件小事可以影响人一生的命运”。

不要任意拔高主题,如把《花脸》的主题定为“忠义”之情,或是“民族民俗文化”;把《祖父和我》的主题定为“抗日保家卫国”。教学新教材时更不要主题先行。主题先行的教学本身就有很大问题,因为那是先入为主的演绎法教学,苑囿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进行生成性教学,所以新教材更倡导归纳性教学。

三、             看语文味的教学目标落实了吗?

语文味教学目标概括起来起码包括下列四种:一是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目标,包括需要识记的读音、重要词语、成语,要积累的古诗词名句和文中有哲理的话等;二是口语交际的训练设计目标,其实,对于学生终身运用受益的便是说话能力,人的一生就是说话的一生,说话能力能影响人的性格乃至命运,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口语交际活动的基本思路是设身处地为文中人物说话,或是扩写;三是阅读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目标,学生理解一篇课文,总有2-3个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是帮助学生解决阅读疑难问题的;四是写作借鉴的训练目标,不关注写作的语文教学显然是空中楼阁,课文的例子作用也只有在写作训练中才能落到实处。

教学目标定得准确吗?这绝不是小问题,教学目标绝不可等闲视之,其实按照语文教学的实质来看,教学目标是最值得研讨的,这一课我们究竟要领着学生学什么?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因学施教”,至于怎么教应该是“教无定法”的。因此,我评课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大于60%就是合格课,大于70%就是良好课,大于80%就是优秀课。而在平常的语文课上只要能落实上面四种目标中的1-3种就不容易了。落实语文味目标是语文教学永恒的追求。

四、             看有有效地情境性、交际性教学活动设计吗?

语言学习要在情境中、交际中进行,这是世界语言学习的共性规律。但要注意不要因为搞情境、交际教学就搞热热闹闹的“花头”,更不要因为教学新教材就丢掉了原来语文教学中长期积累的良好阅读和写作宝贵经验,尤其是以读促写的有效教学方法,更不能忽视语文双基教学,因为任何忽视双基教学的改革都是短命的。

当然,恰到好处地表演也是需要的。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是设置情境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但要恰到好处,一般情况下4-8个PPT足矣,PPT数量多了授课教师就成了放映员。

情境性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教出情趣,除了抓住课文本身的情趣之外,教师要善于设置和挖掘教学情趣因素,能激起学生的表现欲、讲话欲、表演欲、特长展示欲,让学生有自信力、成就感、快乐感。教师讲课富激情、有活力,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课堂气氛活跃,能感染听课人也不自觉参与学习过程之中。这是教师的课堂教学魅力所在,也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

五、             看学生主体思维活跃程度高吗?

口语表达训练往往是活跃学生思维的良好方式之一,新教材在口语交际训练上要适当做加法,因为语文教学成就的外显标志就是口才好。

课堂上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艺术、驾驭教材能力和与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师是学习的主持人、启发者、引导者、参与者,不是领导者、填鸭者、牵牛者、旁观者。提出的问题要有价值、有梯度,能引起学生思考欲,激活学生的脑细胞。最佳状态是全体学生都在积极思考、跃跃欲试地发表自己见解,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绝不是标准化的,尤其是鉴赏的问题,决不能教师进行权威总结。而且能回答出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一般思考不出来的问题,更视为思维有深度的表现。坚决反对有话语霸权、思维一统嫌疑的的形式化、灵魂匮乏的教学行为,过分追求结论与封闭课堂。思维活跃也是智慧语文的标志,以文育智,智慧语文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智慧是“我融入文本”;第二个层次的智慧是“我超越文本”;第三个层次的智慧是“我独立于文本之外,自由自在创造性地阅读与写作”。思辩能力是智慧的核心,语文课也要以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为己任。新教材的教学思维要着眼于教出智慧,教出想象力,要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还要开发学生的思维力,尤其是放散思维和逆向思维。

主题思维活跃程度高的“活”课是学生充分参与的课。语文课堂不能没有对话,也不可能一点讨论都没有, “讨”是向对方要说法,“论”是论说、辩论,但如果有讨论的话,讨论的时间不能太短,建议4-10分钟,因为大多4人小组的讨论每人讲完看法稍做交流就不止4分钟。时间太少的就没必要设计成讨论活动了,直接请学生发表见解好了;也不能有“讨论”没“碰撞”,有思维碰撞才有思维深度,讨论因需而置、因时制宜,但都需要指导;讨论要适时、有效、有意义,答案一见便知的和跳一跳也达不到的根本不需要讨论。“导而弗牵”不是绝对的,以导为主,必要的牵也是必需的——讲课有时是需要设思维的套的。当然,小组合作不能有“形”无“实”。与其让学生做无谓的讨论还不如教师的讲,课堂上教师讲多讲少不是课好坏的标准,新教材倡导教师少讲不是说教师不需要讲,公开课不一定老师讲的越少越好,不等于教师不要讲,教师必须讲他该讲的。关键是教师的讲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以启示,能扩展到课外及其它。语文课堂毕竟是教师用语言产生人格感染力、影响力的场所。

六、             看教法为学法服好务了吗?

下面介绍充分体现教法为学法服好务的“‘加注’法教学文言文”的具体操作环节:

首先,请同桌互相出题考查检测上节课文言实词和翻译落实情况,初中只出解释加点字和翻译句子两种类型题目,高中再加一种句式特点类型题目,一种题型题目一般不超过3道。然后同桌互相批改讲解订正。其次,下发没有注释的新文言课文一篇,请学生自己借助工具书先给不认识的字注音,然后学生自我朗读尝试停顿断句(句读)。请一名学生朗读,其它学生订正音和停顿。再全班齐读或自由读课文。第三,让学生自己给课文加注释,先找出自己认为应加注释的字或词语或短语或句子,然后为能自己加注释的先加上注释,加不上的先和同桌商议,再和小组商议,借助《古汉语字典》小组商议加注释。第四,每个小组找代表提出自己有疑义的注释,其它组帮助解答,如解答不上老师引导加注。如还有学生遗漏的,教师认为很有必要加注的可以质疑学生。最后也可让学生参看课文原文的加注。找生读课文或默读课文。第五,学生自我逐句翻译课文给同桌听,随后小组交流讨论每个句子怎么翻译更好(注意补足省略成分和句序)。然后找一个组选出代表翻译,其它小组评议或质疑或教师质疑,澄清翻译的难点重点和疑点。学生再自读或齐读课文。第六,简要解析课文,探讨或讲明其以文育人意义或写作借鉴。最后布置作业——同学之间互相为本课出“解释加点字和翻译句子两种类型题目(高中还有句式特点题型)”。

“加注”法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进而教给学生有效学法,学生按此法操作,只要有工具书完全可以自我学习。由此看来,编语文教科书的文言文篇目时,低年级可以适当有点注释(或干脆不加注释也未尝不可),高年级根本不需要注释的。

七、             看课实在、实用,有实效吗?

叶澜先生认为:一堂实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扎实的课。对学生学习来讲,初级的意义至少是学到了东西,再进一步可能锻炼了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提高语文素养,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领着学生学的内容对语文素养的提高有意义吗?从长远来看,在人文关怀(以文育人)、思想情感、审美鉴赏、思维发展、写作借鉴、素材积累方面有促进作用吗?这正是语文教学目标所要关注的几个重要方面。我经常在共同备课时问即将上课的老教师,你自认为这节课的设计比以前教这课的实效多多少啊?  

一堂实课应该是一堂有效率的充实的课。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但课的容量不能太小)。没有这堂课学生也晓得的课就无多大实效。一堂实课应该是一堂生成性的丰实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生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课要有发现和探究的味道,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的简单告诉,更要点拨、开窍。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学习的快乐是发现的过程,有发明成分就更好了。生成性的课是解决了学生问题的课,所有有成就的教师都有一个共性——教给学生找到提出问题、探求新问题的方法。

一堂实课应该是一堂常态下的平实的课。平常课就平常上,只求有实际效果。一堂实实在在的课,不仅现在可以上,什么时候都可以上。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你的课对同类学校要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平时大多都是这样上的,不是因为开课了就多了很多演戏的成分。平实的课还要看对习惯养成是否有所帮助,因为习惯出能力,学法出成绩    ——良好的语文习惯养成教育是踏踏实实的语文教育。一堂实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真实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所以,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真正的完美的语文课是没有的,道理和人无完人一样,更因为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真实的课要有利于“健康”的课,我坚决反对拖堂,下课铃就是法,必须遵守。另外,不要一味加大课堂教学密度,要张弛有度,留给学生思考、提问和整理的时间。

一堂实课应有收获的反馈评价,即教学访谈效果好。先问问学生听完课的切身感受,收获几何?如果大多数认为,听与不听就是不一样,念念不忘的喜欢上的课就是好课——学生还想听你的课就是好课。再看看听课教师是不是都在睁大眼睛竖着耳朵听课(指的是公开课),如果大部分教师已参与其中,说明课是成功的。

总之,新教材在内容处理上海要敢于做减法。因为新教材的课文增多了,如果为了赶进度囫囵吞枣只是为了内容情节而教学那就大错了,语文教材只是例子而已,教师不要把书当成了唯一的教学资源,新教材是基于课程的教学,所以教师要敢于教给学生最值得学习的,不要面面俱到,因为没有任何一篇课文是在多方面都是范例的,更因为越俎代庖的教绝对代替不了学生主动有为的学。教师要敢于成为教材内容的整合者和开发者,不要单成为教材的实践者。

新教材的作业海要有层次性和选择性。让语文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选作自己能力所及的作业,这样才是从实际出发的训练。无论何时何地,语文教学的重心显然应该下移到基础薄弱学生身上。
12#
发表于 2010-4-28 21:52:31 | 只看该作者
努力走向有效的听课评课
——有感于“有效课堂‘同题异构’课堂研讨”
窦桂梅
  前言:
  
得到教科所“有效课堂”课题研究组主持人张干萍的邀请,参加这个富有针对性的课题研讨,既感动又高兴。这次研讨的形式是“同题异构”。是三位教师上同一课题的课,课后让我点评。三堂课的课题都是五年级教材中的《成吉思汗和鹰》(“汗”应读二声。事先听课时还和老师强调,没想到自己评课的时候却依然读四声。这里写出来以示纠正。)
  既来之则“安”之。作为“同道人”,不要过多的客气话,张老师让我来,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让我为她们的研究课提供另一种“可能”。我想,既然是研究课,而非引路课或示范课,如果我按照“教研”的样子,说说这几位老师相同的环节和不同的地方,然后就细节问题作一个点评,就没劲了。“教科所”的课题,不追求教研中的“必然”,而重视“科研”中的“虽然”。因此,我的发言应该引起一种思考,或者说,要提供一种让大家觉得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以啊”的感觉。
  正因如此,在评课的时候,我谈到了该课题带给我的启发、这篇教材给我的阅读思考以及如何教授这堂课的假设。
  建议:
  鉴于个人理解能力有限,以及个人的智慧永远无法与课题组团队的能力相比,以下思考难免有些“一叶障目”。不过,既然已经当场点评过了,我还是凭着回忆,记录了自己的听课经历,算作生命旅途上的一次“拾贝”。
  一、什么是“有效课堂”?
  目力所及,现在最热的话题就是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个人以为,当今的课堂大多还停留在“少慢差费”的无效性上:教育性大于教学性,盲目性大于计划性,随意性大于规定性。该教研活动,就是针对这种现状而开展的课题研究。
  说心里话,我也不赞成课堂“有效性”的提法。这种提法本身就有问题,是功利主义的产物,似乎认为必须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的课才是有效的课。比如,有些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法,是在把语言看作“工具学习”的基础上,看到“训练的明显痕迹”或者非要“一课一练”,才表明有所收获,等等。
  闲暇出智慧,也就是说,教学是“慢”的艺术,课堂需要等待。尤其是语文课的“模糊性”让我们感受语文更多的朦胧,感到语文并不一定完全立竿见影。当然,怎样在保护儿童精神发展的前提下保证课堂的有效性,是应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目前情况下,高年级的语文课一周只有五节,堂堂母语在被认为已经会说话了的前提下,被阉割得只剩下骨架了。不过,既然我们改变不了现实,我们就要改变自己的态度。也就是说,单位时间里还要想办法提高效率。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开始思考“有效性”的实现。平时,我在听课时总是和老师们强调:教学要注意全面性与过程性,来完成正确的目标落实;同时,一定要考虑单位时间内的成本,即目标落实所花的时间。实现“目标”,绝不是弄一块小黑板写上本课的具体目标有几个——这堂课就朝这儿“开炮”。对于目标,师生必须“心中有数”但不能“贴标签”,实现目标,就是由不会到会、由模糊到清晰、由收获到下一步继续探索的过程,换句话讲,就是让学生在情智方面产生上课前后的“差距”,让学生的思维有效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因此课的学习产生持续学习的课堂向心力。
  基于这样的思考,那我们就看看,这三堂课都有效吗?另外,从课题“同题异构”的研究形式来看,三堂课应该在不同层面的探究。从科研的高度,这三堂课应该怎样启发与推动我们前进?换句话说,这次的教研活动本身有效吗?
  二、对教材的解读
  十分认同贺斯的观点——“对学科本质的认识是一切教学法的基础。”没有很好地认识学科特点和学科规律,任何课题研究都是枉然。这次的同题异构,我觉得首要的是看透教材、吃透教材。所谓“知彼知己”才能保证课堂的有效,反之,“有效”就是“浮萍”。
  (一)破解语言密码(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
  1.拿到一篇文章首先要读题目。题目的咀嚼不能忽视,阅读题目的过程也是解读教材的一部分。古人讲纲举目张,命题时取老实的态度。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成吉思汗和鹰》,其中的“和”字说明两者是并列关系:文中所讲的不仅仅是成吉思汗,“鹰”这个字眼儿也需要我们重视。由此,你就会找到另一种思路:我们的教学不仅以“成吉思汗”作为一种线索,还可以以“鹰”为线索展开教学。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就会有另一种教学方案。(见后面说明)想想,两条线的行走,交叉起来必然构成美丽的教学图形。
  2.逐段阅读文字。在阅读中犹如“地面坦克”一样,不能忽视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文中的第一自然段交待“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君王和勇士”,“君王和勇士”这两个词语需要我们思考。历史上的君王一般有什么特点?通常情况下大气也霸气,善于驾驭臣民。想到这些,你应该思考这个身份与下文有什么关系。比如,文中有几次形容鹰在成吉思汗心中的地位:“最喜爱的鹰”、“宠鹰”、“宠爱的鹰”。可成吉思汗的行动表明:鹰在成吉思汗眼里的地位是私有财产,而不是他的朋友。但从鹰的角度来说,是成吉思汗的“朋友”之一。
  既然成吉思汗“最喜爱”这只鹰,说明鹰是众多喜欢中的最爱。以打猎为生的马背上的民族,几乎天天不离开鹰。鹰从幼时起就被驯养成猎鹰,帮助人们捕抓野兔等猎物。因此,成吉思汗对于鹰的习性应该比较了解才是。那么,后来鹰发生了那么异常的变化,而且三番五次打掉水杯,成吉思汗是应该好好思考“这是为什么”的,遗憾的是,他只有发怒,没有动脑筋。这就为我们的教学思路打开一扇窗:以杀死这只鹰为代价的教训,仅仅是教训?究竟是教训还是悲剧?这样的悲剧是否可以避免?
  再有,文中两次用了“自言自语”叙述了成吉思汗说的话。人们是在什么情况下用“自言自语”的?还有一个成语“小心翼翼”,我们联系上下文可以进一步思考:究竟谁在小心翼翼?难道小心翼翼仅是成吉思汗把死去的鹰放在袋子里的一个动作所负载的心情?看看整个故事发生的过程,虽然一次次打扰成吉思汗的那只鹰,是不是小心翼翼对待自己的主人?
  文章结尾提到“沉痛的教训”。什么样的事情算作沉痛的?什么样的教训算作“沉痛的教训”?文中“沉痛的教训”是否成为我们不用风险投资就能获利的“教训”?
  只要细读字里行间,就会发现许多文字里面的东西。这些“东西”都会成为你教学的“素材”,即便有些多余的边角余料,也会成为课堂教学的“花边儿”和“点缀”,让语文学习锦上添花。
  (二)发现结构密码(课文中的写作特点)
  发现结构就好比做手术的医生一样,不但看到肢体的肌肉,还要看到骨骼的分布甚至神经。阅读文章后,要思考故事的开头、故事的经过以及文章的结尾的“肌理”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可以按照故事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的顺序,把文章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述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国王和勇士。(强调他的身份,使学生了解伟大的人物在面对错误时的表现。)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叙述了成吉思汗狩猎时,口渴得厉害,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滴水的泉眼。这一部分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原因,为下文情节的开展作了很好的铺垫。第三部分(第9~18自然段)写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鹰撞翻的情景。这段描写细致入微,生动地再现了四幅画面。第四部分(第19~22自然段)是故事的高潮,毒蛇的出现改变了成吉思汗的固执,很具有震撼力。第五部分(第23自然段)写成吉思汗的懊悔和顿悟。其实,这篇课文也可以分成三部分,掐头去尾留中间。中间,亦即重点部分,见如下表格:

  以上故事“情节”部分的描写——鹰的四次态度以及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可以算作是一种“反复叙事”。教学的时候,这是必须需要注意的地方。
  从文章整体看,结尾点题是典型的哲理故事模式。以此类推,能找到好多这样的文章给学生阅读。还有,题目的两个元素构成了文章的两条纵线,这里也能看出文章的脉络。总之,要看到眼睛看不到的地方。
  (三)阅读相关材料(与课文相关的文字图书等)
  以上两点,就教材自身来说的。要真正对文本中的人物有些了解,还要阅读课外资料,了解成吉思汗的生平以及他作为勇士和君王所作的相关事情,还有后人的评论等。了解这些,为进一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做好铺垫。这点将在下文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三、如何“同题异构”?
  
我以为,“同题异构”贵在“异构”。比如“教学理念的异构”,“教学过程的异构”,“课后评课的异构”等。而且,“异”不应该是简单的个别教学环节的不同,或者开头结尾不同,而是教师在“同一课”的前提下,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年级特点选取不同的角度,构建教学过程的课堂。重要的是,无论怎样异构,最终的还要看教学效果——也就是看是否有效。
  说这么多,就好像自己很会同题异构。其实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要知道,想法,不一定就能转化成课堂行为。还是那句话,我的建议只是提供一种“可能”,看看可否打破既定思路,找到还可以“延展”的地方。
  这三堂课都是从“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开始的,中间都抓重点情节。抓重点情节方法略有不同,有的采取自学批注的形式,有的采取完成表格的形式,但每节课都抓“成吉思汗感情的三次变化”,这是对文章重点部分内容的正确把握。当然课堂有些地方处理得不一样,有的建议课后阅读一些课外资料,有的课堂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或别人的“教训”,有的在课上添加资料帮助补充课文内容。每一位老师的板书也不同,看出想力图体现不同思路。
  尽管如此,三堂课的整体框架,还是觉得大同小异:形式上虽有不同,但课堂的结构没有真正改变,还有待于再超越。也许这样说强人所难:我们的课平时不可能这样做,而且时间上也没有保证。但这次的研究不是一种课题研究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大胆尝试?不然,我们的教学永远不可能走出一番天地。
  我认为,高年级的课在第一课时应该注重读好课文、分清层次、基本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由于教材大多是叙事的课文,因此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三要素的方法,进行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不难的。而且这篇课文只有 “狩”、“拧”、“腕” 三个生字,学生在平时阅读中肯定见过。有些时候很多内容却偏偏放在第二课时,其实,上文分析的题目的特点、故事经过中“鹰”的不同表现,以及成吉思汗的四次变化,都应该引领学生把握,从而为第二课时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语文学习应该是“理解与发现”的两个过程。如果说第一课时是理解层面,第二课时就是发现的过程。遗憾的是,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通常没有好好区分,都陷在“理解”层面,对于文本没有走一个来回,没有上升到发现的过程。
  下面,试着做第二、第三课时异构的三种教学创意。
  (一)“同构”
  “同构”指以教材本身的规定性为主,然后带出相同结构相同主题的文章阅读,增加学习的广度。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三位教师在抓成吉思汗的几处感情的时候,都是停留在内容的理解上,其实应该在体会成吉思汗的“大声嚷道”、“怎么敢”、“拧断”、感叹号等语言符号的基础上,体会出成吉思汗没有生气、“有点生气”、“真的生气”的真正原因。可以采取创设情景的方式采访“成吉思汗”,这既是口语交际训练,又是进一步体会故事一波三折的感情推进的方法。当然,对于“鹰”也可以采取口语交际的形式,采访它为什么一次一次这么做,从而体会鹰对主人的爱。然后可以让学生为这两个角色作一句话的评价性陈述。这一部分的“画龙”,目的就是要为后面的内容“点睛”。理解到此,教师必须追问:如果把前三次一笔带过,直接交待鹰四次打翻水杯,然后被射死,也不是不可以啊。那么文章为什么要这样三番五次,不断叙述鹰的表现以及成吉思汗的心情?到此,学生会发现:之所以我们对鹰和成吉思汗有深刻的认识,原来是“反复叙事”的手法引人入胜啊。
  那么我们就可以在“理”上做文章了,理解什么教训是沉痛的教训,以及成吉思汗的沉痛教训是什么。课文最后提到:“今天我得到了一个沉痛的教训——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为了让这个道理深入人心,我们可以进行句子形式的几种变换:
  1.永远要记住,在发怒的时候,一定不要     
  2.处理任何事情,一定不要在的时候。
  3.一定要在 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此外,还要让学生发现整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为此可以迁移到一些相同结构的“小故事大道理”的文章,比如《主人和狗》等。这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外出回来时,发现最喜爱的狗满嘴是血,而摇篮里的婴儿不见了,于是主人活活把狗打死了,结果走进屋里却发现婴儿在一个角落里睡觉,而另一处有一只被咬断脖子的大灰狼……
  这种同构,就是教师的视野决定的。这种专业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决策与行为,进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真正决定学科课程的,不是写在书上的各种观念与规定,而是天天和学生接触的教师。也就是说,学科教师是学生能直接观察到的学科形象。因此,我们的教学也必须延伸到课文以外的地方,学生就能跟着教师,而不是教材走向远方。
  (二)“解构”
  “解构”用词也许不准确,但意思是说,在尊重文本和编者表达之意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颠覆”。具体来讲,这篇课文通过成吉思汗的自悟而揭示的“人在发怒的时候不做任何事情”道理。我们可以尊重教参的这种解读,于是在第二课时上半部分,以“成吉思汗的教训”为线索“正说”。下半部分,我们可以按照“鹰的悲剧”的线索“反说”,这样就把文本的主题解构了——把鹰视为鲜活的生命个体,理解鹰的表现和鹰在成吉思汗心中的位置,以叩问鹰的内心世界为教学脉络,由此学生很快就能发现文章揭示的完全是另一种结论。
  比如,在理解了文章内容以及成吉思汗的最后懊悔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揣摩鹰的动作与声音。第一次:“嗖”、“打掉”,第二次:“盘旋”、“俯冲”、“撞掉”,第三次:“撞翻”,第四次:“飞扑”、“扑掉”、“惨叫”。把这些词语归类理解。先抓鹰的四次动作“撞掉、撞翻、飞扑、扑掉”,然后在此基础上补充形容鹰四次动作的“嗖、盘旋、俯冲、惨叫”。这样层层推进,我们就可以想像到,鹰一次次拦截主人是一幅幅怎样的画面。
至此,继续追问——不是“最喜爱的”、“宠爱的”鹰吗?怎么会血流满地、倒在主人的脚下?于是再次采访,开展与“鹰”的对话:“你的一颗丹心换来的是一支冷箭。鹰啊,你为什么要不顾自己的性命去救那并不理解你的主人呢?你为什么惨叫?你痛苦的内心想对主人说的究竟是什么?”接着再开展对话,质问“成吉思汗”:“那只宠鹰不再飞翔,你永远失去了它的陪伴。虽然那鹰做了让你生气的事情,但那是你‘最喜爱的鹰’、你的宠鹰,你应该对它了如指掌、和它深有默契,你怎么能完全不顾鹰的反常举动而杀了它呢?”
看来,成吉思汗只想到喝水解渴、只想到将鹰杀死,丝毫没考虑到鹰对主人的忠诚。而鹰只想到救主心切,丝毫没考虑到自身安危。到此,学生感悟到:成吉思汗不是真的“最喜爱”这只鹰,在鹰的面前他始终只想到自己,鹰只是他的工具,而他的身份在鹰面前是“君王”!鹰的惨死没有唤起成吉思汗的任何怜悯。就算鹰阻碍了成吉思汗喝水,犯了错误,可它毕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虽然鹰的死让他难过,他终于知道小心翼翼把鹰装进布袋,然而跟成吉思汗相比,谁才是真的小心翼翼?谁小心翼翼地对待主人的生命?是那勇敢的鹰一直小心翼翼,生怕伤害了自己的主人。从鹰那里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小心而又勇敢的心!鹰才是真正的小心翼翼,鹰才是真正的“勇士”!
  到此,课文的结尾就改写了成吉思汗的教训。我想,学生们一定会写出,包括文中的一种教训在内的更多“教训”——片刻的生命也是生命,于是,题目中鹰和成吉思汗的分量就同等重要起来了。可以想象,我们的结尾可以告诉学生: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鹰”,我们应该感谢这些鹰,正因为他们,我们不犯或少犯错误、走上正路而不是弯路。面对错误,我们不是一次次在错误中忏悔,而应该永远记住身边的“鹰”——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朋友……有了鹰的相伴才是幸福的。为了获得一个沉痛的教训而让别人付出沉痛的代价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就已经不是教训本身能承载的了。
  接着,我们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你愿意做成吉思汗这样的“君王”吗?你会做那只勇敢执着忠贞不渝的“鹰”吗?
  (三)“建构”
  “建构”意指除了对成吉思汗和鹰的故事本身的深入剖析,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研究性学习,即进行第三课时或者课后完成的进一步的阅读探究。比如,让学生思考,一个人是否可以在今后的人生中避免获得同样的教训?一个人天生的性格和后天的地位,能否把沉痛的教训作为改变自己真正财富?
  教师可以推荐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在这首词中,毛泽东豪情万丈地挥毫写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词中既有对成吉思汗武功文略的赞颂,又不掩饰对他只具有“弯弓射雕”的莽夫性格的些许轻视。这是毛泽东用一个政治家的标准来衡量成吉思汗之后得出的结论。
  而金庸在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也塑造出一个成吉思汗:他曾经赐主人公郭靖为金刀驸马,并建立帝国与南宋、金、西夏相对峙,最后在进攻南宋襄阳城时病死。成吉思汗的勇敢、镇定和狡诈均被金庸描写出来,性格倒也栩栩如生。
还可以推荐书目:《成吉思汗传》《蒙古苍狼》等。《蒙古苍狼》以少年博尔术遇见十六岁的铁木真并结下友谊为开头。这部小说可以看出铁木真的一生经历和性格变化:从立誓为父复仇的热血少年,到机敏、勇敢、善战的乞颜部落青年领袖,到具有帝王权谋和征服吞并世界气概的中年成吉思汗,此时他的性格夹杂了帝王的刚愎自用和冷酷无情,再到因为不甘心年龄老迈而逞强,以致几次受重伤不治而去的老人。在《第二部曲征战》中,铁木真和博尔术的友谊不再是同生共死的少年纯真感情,而是铁木真开始以王者对待臣下的姿态,要求博尔术对他的绝对服从和忠心,甚至不允许前者真正爱上一个女人。在《第三部曲成吉思汗》中,当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世界的统治者”之后,他的君王野心和残酷自私真正破坏了他与博尔术的友谊,后者因为爱情几次不服从成吉思汗的命令而被罢黜,黯然远离铁木真。成吉思汗在生命弥留之际怀念起他与博尔术生死不渝的友谊,他下令不让妃子忽兰陪葬,而是回到她真心爱慕的博尔术身边。“苍狼”中“友谊”的主题,为《蒙古苍狼》涂抹上了一层温馨的人性色彩。
  可见,成吉思汗是叱咤风云的“君王”,通过《成吉思汗和鹰》引发开去的阅读,也会发现“成”也有着冷酷阴暗的心理,致使他所建立的“武功”并不长久。可以让学生读成吉思汗的故事后,撰写关于成吉思汗的性格与成败对照史研究报告。
  其实,还可以从内容上让学生进一步探究,课文的故事是不是真正的历史故事?与文学作品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成吉思汗和鹰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传说还是作家的创作?或是真有其事?
  当然,还可以从创作的角度,让学生了解一点知识——美国专门有“猎鹰理论”,意思就是为了故事的情节,为了表达一个主题或多个主题,在故事中设置一个“鹰”的角色,往往这个角色就是人物的另一面。这种理论如果学生有所涉猎,也一定引起他们的阅读或创作兴趣。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带着批判的眼光不仅解构文章的主题,还解构其创作的“硬伤”:你怎么看待这样的故事,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叙述一件事情就揭示一个道理的方法有没有“傻瓜哲理”之味,文章结尾得出的结论有没有“穿鞋戴帽”之感?如果要你来写,你怎么写?
  思考:
  
教学研究的过程是一个长时间思考的过程,是我们一辈子面对的问题。教学的过程就是围绕问题搜集证据、寻找原因并解决问题,而后又出现新的问题的过程。教学应该弄清希望自己的学生去哪里(目标)、自己的学生现在在哪里(起点)、怎么到那里去(过程)、是否到达了(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应该把握规律,以“有限的规则”探究“无限的过程”。
  “看而不说,道义何在?” 感谢这个团队,在积极进取、民主合作的文化氛围中引发了我的思考。教研重在参与,重在引起参与者的对话交流,以促进上课者和评课者思考。不管上课的还是听课的,需要询问需要倾听,少用句号,多用问号。这里,需要培养直面问题的勇气——对自己的问题保持接纳和拥抱的态度。
  以上的“建议”,算作一种对话,一种参与,一种沟通。当然,笔者要防止自己在评议的时候信口开河,使自己关于教学改进的意见建立在可操作基础上,让评课产生影响。因此,我校杜老师进行教学设计,并实践了这堂课。(后面附教学设计)
  透过“同题异构”的课堂,我还感到:这种评课,就是不把自己当作外人,而是站在同一个立场上将心比心理解对方,把上课者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共同提出共同解决;不是追求单一地提出权威性改进建议,而是讨论和揭示教学活动中更多的发展可能,以及实现这些可能的条件。
  正如陈大伟教授所说,必须体现多样性,鼓励多样性,既要克服“小媳妇心态”,防止唯唯诺诺、防止自我省略与自我删除,又要防止高傲的拒人千里之外的非合作态度,即唯我独尊的态度。要自信不封闭,虚心不盲从,由此,该课题才能在“同构”中“异构”,在异构中获得共同的认同,并深刻体现个体的专业价值。
  课堂的可能性空间的扩大,意味着教学自由的增加。提供可能性的过程,就是提供教者自由能力的过程。在教师理解和掌握更多的选择以后,就会享有更大的创造自由,并由此拥有自己的专业幸福。
  让我们一起努力!
  附杜朝晖老师的《成吉思汗和鹰》教学设计——
  主题:“教训”;方法:抓住成吉思汗和鹰的两条线索理解主题
  过程:
  一、导入:
  1.中国历史上,马背上的蒙古族中,有位杰出的英雄。他是——?(板书“成吉思汗”)
  2.课文开头怎么介绍成吉思汗?(板书“君王”、“勇士”)
  3.毛泽东诗云:“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射死的是什么?
  4.成吉思汗和鹰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成吉思汗因口渴而急于喝水,但被他的宠鹰四次打翻水杯,于是一怒之下射杀了猎鹰,事后发现水里有毒,发现自己错怪了忠心救主的猎鹰。他得到了一个教训: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板书“鹰”和“教训”。在标题上下分别板书“救”和“杀”,并标上箭头)
  小结:历史故事仅仅是为了讲故事吗?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故事通过小故事说明大道理。
  二、探讨:
  1.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从成吉思汗的角度来说,这个沉痛的教训怎样得来、他怎么会犯下错误。
  (1)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成吉思汗需要水?(“炎热”,“口渴”,“一滴一滴”,“高兴极了”)几生试读,全班齐读。
  (2)正因为成吉思汗如此需要水,发现水后,他心情如何?(“高兴极了”)接水容易吗?读读第十自然段。接到水后,他准备做什么?(“一饮而尽”)这时发生了什么?(“打掉”)读第10、11、12自然段。
  (3)鹰第一次打翻了水杯,成吉思汗生气吗?(没有生气)为什么没有生气?(“宠爱的鹰”、“最喜爱的鹰”)
  (4)鹰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打翻水杯时,鹰有什么动作?成吉思汗的心情又如何?完成表格。

  (5)我们一起看看第二次“有点生气”:当时成吉思汗需要水吗?(“这次他没有等多长时间,只接了半杯,就把杯子举到嘴边。”)
  (6)我们再看看第三次“真的生气”:从哪儿看出“真的生气”?(“大声嚷道”、“怎么敢”、“拧断”,感叹号)成吉思汗说些什么?(师生分读旁白与话语)
  (7)最后,成吉思汗终于失去了耐心、气急败坏。读第17自然段。
  (8)一次次被阻挠时,成吉思汗的心情逐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最初发现水时的“高兴极了”到——?因为什么?(喝水的心情越来越急切:高兴极了——没有生气——有点生气——真的生气——气急败坏)
  2.如果把前三次一笔带过,直接交待鹰四次打翻水杯,然后被射死,文章的结构也是合理的。那么文章为什么要这样三番五次不断叙述鹰的表现以及成吉思汗的心情?如果对这几次经历一笔带过,文章会是什么滋味?(如果缺少了反复叙事手法的运用,文章将缺少滋味。反复叙事:文学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法。这样写,不变中有变,相同中不同,应了一个成语叫“一波三折”,让读者不感觉重复,却耐人寻味。)
  不变的是什么?(鹰四次救主)变化的是什么?(鹰急于救主的忠心和成吉思汗的不耐烦都逐渐递增)
  3.分析成吉思汗的教训
  (1)鹰死了,成吉思汗不再受到阻挠,可是他喝到水了吗?为什么他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读读第21自然段
  (2)此时此刻,成吉思汗恍然大悟,他愣住了,他——(全班齐读第22自然段)
  (3)成吉思汗心情怎样?(懊悔不已,追悔莫及,悔恨不已,悔恨交加)
  (4)于是成吉思汗怎么呼喊?读读。(“那鹰救了我的命!”他大声喊道,“可我是怎么回报它的呢?我把它杀了呀!”)(师读旁白,生读语言)
  (5)成吉思汗得到了什么样的教训?(沉痛的教训)(在板书的“教训”二字下加波浪线)
  (6)为什么对成吉思汗来说,这是个沉痛的教训?(死的是“最喜爱的鹰”、“宠鹰”,而不是敌人。鹰对他忠心耿耿,他却射死了鹰。)
  (7)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牢记这个沉痛的教训呢?让我们对自己说:
  永远要记住,在发怒的时候,一定不要    
  处理任何事情,一定不要在的时候。
  一定要在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4.感受鹰的悲剧
  (1)成吉思汗得到的教训是以鹰的生命为代价的。那只勇敢的鹰不再展翅高飞,而是“血流满地,死在主人脚下”。然而,这只鹰的生命曾经如此鲜活,曾经如此勇敢。让我们再回头看看鹰是怎么不顾一切忠心救主的。
  (2)找出四次表示鹰的动作和声音的词语并读一读:第一次:“嗖”、“打掉”,第二次:“盘旋”、“俯冲”、“撞掉”,第三次:“撞翻”,第四次:“飞扑”、“扑掉”、“惨叫”。通过这些词语,我们可以想像鹰一次次拦截主人是一幅幅怎样的画面。
  (3)鹰四次怎么对待水杯?(课件展示:打掉——撞掉——撞翻——扑掉)为什么四次动作不一样?(动作猛烈程度的变化显示了鹰救主的心情逐渐急切)
  (4)填空:成吉思汗有点生气,可是鹰不但不(       ),反而(         )。
  成吉思汗真的生气,可是鹰不但不(       ),反而(         )。
  (5)在第三次打翻水杯后,成吉思汗对鹰发出了严厉警告,而鹰却怎样?怎么用四个字形容鹰的态度?(毫不畏惧)
  (6)面对最后通牒,鹰能领会主人的意图吗?(第4自然段中对鹰的描写表明它能听懂主人的话)
  (7)如果你是那只鹰,看着与你朝夕相处的朋友性命危在旦夕,你的心情会怎样?四个字:心急如焚。你的朋友对你发出了最后通牒,如果你去救他,可能自己也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时你怎么办?(不顾一切)(该生答完后先站立一会儿)
  (8)请一生评价该生的表现:这是一只怎样的鹰?用哪些词语赞美它?(勇往直前、奋不顾身、无所畏惧、忠心耿耿)(感谢那个扮演“鹰”的学生,给予掌声,请他坐下)
  (9)采访“鹰”。鹰的一颗丹心换来的是一支冷箭。“鹰啊,你为什么要不顾自己的性命去救那并不理解你的主人呢?”(“最喜爱的鹰”,平时受到精心照料,与主人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10)采访“成吉思汗”。“现在听了鹰的告白,你的心情如何?理解鹰了吗?”(“懊悔不已”)
  (11)可惜啊,成吉思汗悔之晚矣,后悔也于事无补了,所以他得到的是一个沉痛的教训。可惜我们不是成吉思汗,不能阻止悲剧的发生。为什么他会犯下错误呢?填空:看来,犯下错误的时候,当时成吉思汗只想到(喝水解渴),只想到(鹰在捣乱),只想到(将鹰杀死),丝毫没考虑到(鹰的忠诚)。鹰只想到(救主心切),只想到(化解危机),丝毫没考虑到(自身安危)。
  (12)在成吉思汗还没发现真相之前,面对鹰那血淋淋的尸体,成吉思汗自言自语说些什么?(“无论如何,我要喝点泉水。”)就算鹰阻碍了成吉思汗喝水,犯了错误,可它毕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难道鹰的惨死不值得唤起成吉思汗的任何怜悯吗?成吉思汗真的“最喜爱”这只鹰吗?他真的把鹰当作朋友吗?(在鹰的面前他始终只想到自己,鹰只是为他所用而已。他既没不把鹰当作朋友,也没把自己当作鹰的朋友,他的身份在鹰面前只是什么?(手指板书的“君王”二字)所以才会有鹰的悲剧。
  (13)成吉思汗最后用什么样的方式总结教训?成吉思汗是在用“自言自语”的方式总结教训,而鹰却不是自言自语呀,鹰是用实际行动去解救处在危难中的朋友呀!一次又一次,那么勇敢执著,那么奋不顾身!成吉思汗是“君王”,善用帝王之术、有着冷酷的心。然而,“柔情未必不丈夫”,真正的“勇士”心中必有三分柔情。谁才是真正的“勇士”?谁对朋友满腔热情奋不顾身?(鹰才是真正的“勇士”)(擦去板书的“勇士”二字,请一学生重新把“勇士”二字用红笔写在标题“鹰”的下面)
  (14)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最爱我们的“鹰”——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感谢这些鹰,正因为他们,我们不犯或少犯错误、走上正路而不是弯路。面对错误,我们不是一次次在错误中忏悔,而应该永远记住身边的“鹰”。为了获得一个沉痛的教训而让别人付出沉痛的代价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值得吗?
  (15)这个教训到底沉痛在哪里?仅仅是告诫我们不要发怒吗?我们真正应该获得的沉痛的教训是什么?(在板书的“教训”二字前加上“沉痛的”三字,并给“教训”二字上加上方框)填空:永远要记住和感谢(我们身边的“鹰”);永远不要为了一个教训而让别人(付出沉痛的代价)。(齐读引导:同学们,记住这沉痛的教训吧,细细品读这个教训,相信你会谨慎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三、思考:
  一个人是否可以在今后的人生中避免获得同样的教训?有了教训是不是就能避免失误?成吉思汗作为至高无上的“君王”,为什么他所建立的横跨亚欧的帝国只有短短十三年的历史呢?请你们读读这些作品:《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传记与研究》(余大钧),《成吉思汗传》(苏联,符拉基米尔佐夫),《蒙古苍狼》(法,欧梅西克)。如果你们细细研读,可能会有所发现,那么请你们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那就是很好的研究报告。
  同学们,我们不是成吉思汗,没有机会面对鹰,也不会将鹰射死,但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应该怎样避免得到沉痛的教训呢?
  附课文:
成吉思汗和鹰
  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君王和勇士。
  传说,有一次成吉思汗骑马去森林里狩猎,很多朋友陪伴着他,仆人带着猎狗跟在后面。
  森林里回荡着猎手们的呼喊声和欢笑声,他们希望满载而归。
  成吉思汗的手腕上站着他最喜爱的鹰。那鹰是被训练用来打猎的,只要主人一声令下,它就飞向天空,环顾四周,寻找猎物。如果它碰到一只鹿或一只兔子,就会像箭一样冲下来。
  成吉思汗和猎手们骑着马在林子里转了整整一上午,但他们没有打到原来想象的那么多猎物。
  中午的时候,他们走散了。估计其他人都按原路走了,成吉思汗选择了一条近路,在两山之间的峡谷中穿行。那只宠鹰已不在他的手腕上,它在前面飞行,它认得回家的路。
当时天气很热,成吉思汗感到口渴得厉害,他多希望找到一汪清澈的泉水解解渴,可是炎热的天气已经把所有的山间小溪烤干了。
  他终于看到有水从岩石边滴下,上面应该有一个泉眼。在潮湿的季节里,这里总有一条急流倾泻而下,可现在只是一滴一滴地往下滴水。
  他高兴极了,从猎袋里拿出一只小杯子,去接那慢慢滴下的水。
  他花了很长时间才接满一杯水。他把杯子送到嘴边,准备一饮而尽。突然,“嗖”的一声,他的杯子被打掉了,水全洒在地上。
  成吉思汗抬头一看,原来是他那只宠爱的鹰干的。
  这只鹰一直在他的上空盘旋。
  成吉思汗捡起杯子,又去接那水滴。这次他没有等多长时间,只接了半杯,就把杯子举到嘴边。这只鹰又俯冲下来,把他手中的杯子撞掉了。
  这次他有点生气了。他又接了一次,那只鹰第三次撞翻了杯子。成吉思汗可是真的生气了。
  “你怎么敢这样?”他大声嚷道,“看我不抓到你,拧断你的脖子!”
  他又接了一杯水,“喂,我说老鹰啊,这可是最后一次了。”
  他还没说完,鹰就飞扑下来,扑掉了他手里的杯子。成吉思汗气急败坏,他摘下弯弓,仰天向老鹰射去。只见老鹰在空中一抖,惨叫一声落了下来,血流满地,死在主人的脚下。
  “这就是你的下场。”成吉思汗说。
  但当他寻找杯子时,发现杯子掉到两块岩石当中,够不着了。“无论如何,我要喝点泉水。”他自言自语地说。
  说完,他开始沿陡峭的石壁爬上去,寻找水源。他爬得很费劲,爬得越高,口渴得就越厉害。
  他终于爬到了岩石顶,那里确实有一池水,可是有一个什么东西躺在池子里,几乎占满了整个池子。原来是一条粗大的剧毒死蛇。
  成吉思汗愣住了。他忘记了口渴,回头呆呆地看着躺在岩石下的那只可怜的、死去的鹰。
  “那鹰救了我的命!”他大声喊道,“可我是怎么回报它的呢?我把它杀了呀!”他懊悔不已,沿着石壁爬下来,小心翼翼地拾起死鹰,放进自己的猎袋。他自言自语:“今天我得到了一个沉痛的教训——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13#
发表于 2010-4-28 22:15:35 | 只看该作者
课堂观察:拥有透视课堂的眼
薛法根
  课堂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往往给人雾里看花的感觉。新手与专家听课,尽管课堂是同样的课堂,然而看到的却大相径庭,所发现的深层意义更有天壤之别。所以,我们都希望有一双专家的眼睛,能敏锐地透视课堂,发现隐含在现象背后的思想与观念。而课堂观察,是让我们探寻课堂奥秘、拥有智慧双眼的极佳路径。
  从关注环节到关注细节。以往我们听课,关注的往往是教学环节,记录的都是教师的教学组织活动,而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细节却很少关注。尤其是名师的课堂,其教学风格和艺术往往就是通过一个个的教学细节表现出来的,课堂观察就是将细节放大,细细地琢磨、耐心地品味,从而领会到其中的教学奥秘。而关注哪些有教学意义的细节,却是需要磨练一双睿眼的。因此,进行课堂观察必须有专家的引领和点化,避免陷入琐碎的细节分析,而难以捕捉真正的教学实质。实质上,借助他人的慧眼才能透视课堂。
  从关注他人到关注自身。课堂观察的是他人的教学现状,反思的却是自己的教学行为。当看到课堂教学中的相关情景,自然会联想到自己平时的教学情形,从他人的成功或者失误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并即时生发基于自身教学理解和实践的教学假设:如果我来教,可以这样设计……这种假设其实是对自身教学行为的一种改进。持续的行为改进本身就是课堂观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一个善于课堂观察的教师,记录的常常是自己听课时的即兴思考和设计。我们需要练就的其实就是这样一种反思自己的教学自觉,有了这样的自觉,我们的眼睛就会变得敏锐起来。
  从关注现象到追寻意义。我们听课看课,总是局限于就课论课,就现象论现象,始终停留在浅层次的探讨。对于一些教学现象,我们常常会陷入见惯不怪的误区,对一些教学顽疾缺乏一种深刻的批判,更缺少一种改进的对策。而课堂观察较之一般的听课评课,更具有批判意识,更具有教学本质意义的追寻。对于那些熟视无睹的教学现象,能真正予以解剖和探寻本质的根源及变革的策略。所以,课堂观察具有诊断、改进的研究意义,也是我们教师教学实践与思考能力生长的极好方式。因此对教学意义的思考和追寻,逼迫我们在理性与实践上获得新的认识、新的提升,从内心培植起一种研究、探求的眼光与意识。
  从关注成效到关注问题。我们日常的听课往往是随机的,关注课的实际效果,而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发现的问题尽管能进行一些必要的探讨,但是没有系统和深刻的分析总结,是一种不自觉的研究行为。而课堂观察在进行之前就进行观察主题的选择与确定,并进行必要的观察指导,尤其是对此次观察细节的记录等,都有明确的目的。因此,所记录的课堂教学素材具有针对性,所展开的研究讨论具有实质的意义。课堂观察使教师更具有明晰的问题意识,知道自己听课的目的,知道自己关注的要点,这样的听课就是研究性的听课。基于问题的课堂观察才是有效的、切合教师实际需要的教学研究行为。
  诚然,课堂观察是基于教师自身的实践水平和教学思想之上的,思想领先,思考才能深刻,行为才能改进。因此,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是课堂观察的基点和最终目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7:29 , Processed in 0.17450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