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近贾老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7 16:2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走近贾老师〉
                     作者:北京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  吴 琳
    六年前,我随北京的一个校长考察团到上海参观学习,偶然步入浦明师范附小,知道那里有个贾志敏校长,并第一次听他平静地讲述自己的坎坷经历,听他如数家珍般地向来宾介绍他的学校,对他的敬意、爱戴油然而生。那天,我像个小学生一样聆听他“国旗下的讲话”。他的声音很有磁性,动听的音律轻轻扣动着每一个听众的心。一件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平凡小事,经他一讲,字字入心,句句感人,那哪里是校长讲话呀,分明是教育的诗篇!再看他亲自上的示范课,行云流水、挥洒自如,学生积极活跃、兴趣盎然,短短40分钟,课堂高潮迭起,异彩纷呈。漫步教学楼,每间教室前都有“教师简介”,这是挂牌上岗,显示着管理者的自信、创新和胆略。那天,我悄悄跟在贾校长身后,心中涌动着如第一次登上讲台时的那种冲动。我只是想:做贾老师的学生很幸福,做浦明的教师很幸运。
    后来,我把自己的上海之行,把对浦明师范附小和对贾校长的印象讲给北京的老师们听,并在管理岗位上努力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多少个夜晚,我坐在灯下,静静地研读他的著作。那朴素、平实的语言,就像一溪清泉,轻轻流入心底,融化着我的一个个困惑。我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收集他的教育文章、教学录像和各种媒体有关他的报道,了解他的教学动态和管理经验,以即时调整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方向,追赶他的脚步。这期间,贾校长的学识修养、道德文章、教学艺术、人格魅力,就像一盏指路明灯,引领着我一步步走向成功。
    从教学管理走上教研员岗位后,我有更多的机会听到贾校长上课、做教学报告。每一次听他的课,都如饮甘霖,如沐春风。
    在《两个名字》的教学中,贾老师为了迁移课文“我有……你也有……哈哈,我们都有……”这一表达形式,信步走到学生中间,把语言训练蕴于口语交际之中。
    “你好,我有一支铅笔。”贾老师主动和一位小朋友握手,并举起一支铅笔。
    “您好,我也有一支铅笔。”小朋友高兴地站起来,也举起自己的铅笔。
接着,贾老师亲切地示意这位小朋友和自己一起说:“哈哈,我们都有一支铅笔!”
    “你好,我有一副眼镜。”贾老师又走到一位戴眼镜的小朋友跟前,并取下自己的眼镜,高高举起。
    显然,这个招呼令小朋友有些意外,但这位小朋友却迅速做出反映,认真地取下自己的眼镜,学着贾老师的样子:“您好,我也有一副眼镜。”“哈哈,我们都有一副眼镜!”
    轻松愉快的对话,引起了小朋友的兴趣,大家纷纷争着和贾老师对话。这时,贾老师却让小朋友先说,自己回答。孩子们跃跃欲试,被激活的思维有如潮水冲出闸门。而贾老师,却俨然一位挥洒自如的弄潮儿,以他超人的教学智慧,尽显神功:
    生:“您好!我有一件衣服。”
    师:(摇摇头)“一件衣服有什么好希奇?”
    生顿悟:“我有一件漂亮的衣服。”
    师:(高兴地)“我也有一件漂亮的衣服。”
    合:“哈哈,我们都有一件漂亮的衣服!”
    生:“您好!我有一头乌黑的头发。”
    师:(犹豫片刻)“你好!我也有一头乌黑的头发。”
    合:“哈哈,我们都有一头乌黑的头发!”
    师:“不过,老师的头发是染黑的。老师头发白了都没有什么成就,你们可要努力呀!”
    不一会儿,全班30几个孩子,差不多人人都说了一次。这时,贾老师又说:“你们能不能说说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教室里静极了,但却可以感觉到无数思想的小溪在流淌、在跳跃,并腾起一束束美丽的浪花。
    突然一只小手高高举起。
    生:“您好!我有一颗爱心。”
    师:(激动地竖起拇指,并深情地)“你好!我也有一颗爱心。”
    合:(快乐地)“哈哈,我们都有一颗爱心!”
    生:“您好!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师:(与学生双手相握,并激动地)“你好!我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合:“哈哈,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看似平常的一句话,贾老师对学生的训练却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平淡到饱含真情,他是那样循循善诱,润物无声。孩子们越说越好,时时妙语连珠,神采飞扬。贾老师边演边导,巧妙促进,然而却活动有声,教育无痕。
    真正的文字是最朴素的,真正的教育是没有痕迹的。在这看起来轻松、随意的教学情景后面,蕴藏着多少教育因素,多少先进的教育思想,多少如火纯青的教育艺术!贾老师就是这样,以他的智慧、热情和创造精神把小学语文教学演绎得出神入化、淋漓尽致,常常让我觉得他就是小学语文,小学语文就是他。

    贾老师更是一个具有非凡亲合力的慈爱的长者,他有着丰富的激励性言语,听来亲切舒服,足以使孩子们兴致勃勃:“真不错,你人长得漂亮,读得更漂亮!”“你的声音真好听,长大了一定能当个播音员!”这激动人心的评价,怎不让学生深受感动和鼓舞,进而热情高涨,跃跃欲试?贾老师更有变幻无穷的激励性动作:摸摸头,握握手,捏捏鼻子……有一次,一个学生在朗读“我有两个名字”时拿腔拿调,贾老师一遍一遍地纠正,当这个学生因连续六次不能纠正自己的读音而满眼泪花时,贾老师充满信任地让他再读一遍。那时的贾老师,似乎比学生还紧张。他静静地立在学生身边,俯下身子,递过无比信赖与鼓励的目光,然后侧耳倾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当这个学生终于在第七次读成功时,贾老师激动地把他抱了起来,这是对孩子多么崇高的赞赏,赞赏他所付出的努力和对自己的超越,当时整个听课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和唤醒”,而贾老师对学生的真诚赞美和鼓励,却不仅仅来自于他对教育规律的把握,更源自他对教育事业、对孩子的深厚的爱。
    贾老师一直在上海广播电台“特级教师到你家”做指导作文的现场直播节目。我曾请朋友帮忙,每辑都录下音来带到北京,一遍遍欣赏。贾老师真是太神奇了,他能够一边听打进电话的小朋友读作文,一边点拨、修改,甚至一个字、一个词都不放过。他的评析是那样准确、到位、生动、精彩,每次一小时的直播节目,都能迸射出无数的思想火花,让我真正领略到语言大师的魅力,也使我深刻感受到贾老师教学艺术的博大精深。
    使我终生感到幸运的是,去年贾老师到北京讲学,曾亲自听我上课,并进行评课和指导,我也因此得以与这位仰慕已久的教育家开始零距离的接触。每每亲耳聆听他的谆谆教诲和对语文教育的精辟阐述,每每亲身感受他对年轻教师的殷切关怀与无私付出,都使我更平添了对他的无限敬仰和爱戴。
    去年冬天,我赴上海参加贾老师组织的一次教研活动,因当晚要赶回北京,所以活动后直奔机场。谁知恰遇北京大雾,飞机一再延误。贾老师知道消息后,不顾一天的疲劳赶到机场。在空旷的候机大厅里,贾老师兴致勃勃地和我谈起当天的研究课。从授课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谈到研修班每个学员的发言,最后干脆把我当作学生,为我重新上了这一课。他讲得那样动情,滔滔不绝,使我感到任何的插嘴都是多余和愚蠢的。我静静地听着,默默地感受着这位慈祥的老人对小学语文教育的那份情有独衷的执着的爱。当得知我每周都能听到他的直播录音时,他显得很激动,并与我交流起评点作文的体会。令我吃惊的是,他居然能够背得出很多经他批改过的学生作文,并随口举出无数的精彩例段,那一刻,与其说我在聆听贾老师的教诲,到不如说是在分享他的快乐,分享他对作文教学火一样的激情。
    时间静静地流走,在我的一再要求之下,贾老师才同意回家休息。临别还再三叮咛,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望着他消失在夜幕中的背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虽然回到北京已是次日的凌晨,但我毫无倦意。有人说,教师可以分为四种,一种以谋生为目的,一种以自傲为动力,一种以教育为己任,一种以爱为根本。贾老师便是这最后两种的综合,他像一个武艺高强的老师傅传授武功给徒弟,他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他知道他掌握了极具价值的东西,他想让这些东西流传下去。而可以成为自己人生导师的“老师”,又有多少人能够幸遇呢?于是,每当晨钟敲响六下,我便匆匆投入一天的学习和工作,贾老师的人格魅力有如晨钟,提醒我一天都不能懈怠。
    贾老师虽已年过花甲,但他还是那样勤奋,天天笔耕不缀,几乎每个星期都有文章见诸报刊;他又是那么热爱学习,为了学电脑,常常不耻下问,练到夜阑更深;他为青年教师倾注了满腔热情,身先士卒,甘为人梯;他又是那样谦恭,一如成熟了的稻谷,总是谦逊地低着头。
    贾老师曾这样比喻人生:“有人说,人生像一棵树,年轮上记载着自己的春夏秋冬。我更欣赏另一种说法,人生像一本书,每一个华章都记录着自己的忧愁与欢乐,成功与失败。”贾老师以他丰厚的文化底蕴、神奇的创造才能、宽厚仁爱的胸怀和高尚无私的品德,谱写了他壮丽的教育人生,他是一部长篇巨著,那样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年轻教师读一辈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6 23:49 , Processed in 0.13009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