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想·我写·我说(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22 16:4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想·我写·我说
文/哦,天哪!
十 分析与概括
    我曾按文章的形成过程,把文章分成观念文章和生活文章两类:所谓观念文章就是先有立意、主题等观念,后组织材料来表现主题或证明观点的文章;所谓生活文章就是先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然后把这些现象、事件组织成文章,即先有生活素材,后有主题的文章。无论哪种文章,都离不开分析与概括两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对这两种相反相成的思维方式进行训练,做得不到位的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是在训练什么思维,更没有让学生明确我们的教学意图。这种盲目的训练往往是零散的、没有规划的。
    先说分析性思维。从写作角度看,一篇文章一旦确定了立意,剩下就是表达问题了。很多学生习惯于罗列很多事例来表现或者证明自己的观点,看上去文章内容挺充实的,但仔细解析会发现其实只有一个角度;从思维品质来看,文章角度单一既表明思维缺乏灵活性,也表明思维缺少深刻性。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自己的观点进行分解,形成一个一个小的角度,每一个意义群从一个角度切入、展开,这样的文章才能写出深度、写出层次。以吴晗的《谈骨气》为例,文章开头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中心论点,但是太笼统,不好论说。于是,作者紧接着引用孟子的话加以阐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作者说“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这样,问题就变得具体了,全文的纲目也清楚了。接下来作者紧扣这三种表现展开论述,选用文天祥抗元、乞人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拍案斥敌三个事例,这三个事例可不是简单的罗列,它们体现了由古到今的序列,又分别代表着达官、穷人、学者三类人,同时和孟子的话一一对应。这就是分析性思维的运用。
    在写作实践中如何运用分析性思维,常常是很多学生感到不好把握的。对此,我们不妨采用一些外在的形式来帮助落实,例如:自问自答法,即在一个观点提出来以后,作者可以不断地质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说?涉及的问题有哪些表现?它们的实质是什么?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应如何处理?编写提纲法,即把审题过程中闪现的零碎的思想火花记下来,不断加以明确、充实、整理,形成一个个切入的角度。篇首阐释法,即在文章的开头对文章的观点加以解释、说明,从而使观点得以具体和定向,然后再按定下的几个方向逐一展开。如果把文章的主题用“ 3”表示,切入角度用“1”、“2 ”表示,那么写作的思维层次差别可表示为“3<1+2<1+1+1”,也就是说,对文章主题的分解越细致,写出来的文章越具体、深刻。
    再看概括性思维。其实在运用分析性思维的同时,我们也在用概括性思维。比如说一个角度拆分出来,应该如何提炼表述?几个角度的总和是不是和文章的观点范围相等?但概括性思维运用的集中之处,还在从具体的生活或者材料中提炼出观点,在分角度表述以后进行的总结与提升。可以这样说,分析性思维不好,文章容易写得偏平、单薄、粗浅,而概括性思维不好,文章往往缺少高度,层次不清,议论和点题说不到位。
    概括性思维还经常体现在写作学习中,能否从他人的文章中看出可资借鉴的东西,关键是能不能把握文章的特点、思路、语言特色等等;在写作过程中的感悟,也有赖于这种思维,也就是自己为什么要安排这块内容、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事例、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一句话,文章形成过程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主要体现在作者的概括性思维上。
    训练概括性思维的方法很多,比如在阅读过程中整体把握文章的框架、在写作过程中准确定位每一个角度、在反思过程中能用最简明的语言说出文章的思路等等。我经常让学生快速阅读完一篇文章以后,简洁地复述文章大意、说说文章的展开思路、找出每一个意义群中包含的关键词语,都是对学生概括性思维的训练。
    [我写]从豁碗到缺月
   
连续两天西南风,终于扫去了弥漫多日的雾霭。清早走出家门,迎面看到西边的天上挂着一轮大大的月亮,在灰暗的天幕下显得特别光洁。只是下沿有一抹淡淡的暗影,让我意识到今年的第一个月圆已经过去了,那一抹暗影会越来越大,像银元上的锈渍,将一点一点地把曾经的繁华和骄傲蒙住,溶掉。
    这样想着,心里渐渐地雾上来一阵潮湿,仿佛这正是自己的轨迹和灵魂。
    小时候我是挺淘气的,吃饭总是挑碗挑筷子,必是家里最好的一只碗、最红的一双筷子才肯用。好在哥哥们大我很多,不仅不和我计较,反而主动把最好的碗筷拿给我,为的是哄我把那难吃的红薯饭吃下去,快点长大。他们的迁就,让我再也找不到借口逃避吃饭,只好在脸上堆起灿烂的笑容,和他们一起对抗当时的艰苦——想来那时我的笑容一定不像太阳,而更像月亮,因为虽然明亮,却显出贫寒的冷清。母亲一边舀饭,一边用柔和的目光看着我,嘴里却说:不能这样宠他,长大容不得一点不好!为什么挑一只碗就会让我变成容不得瑕疵的人,那时还小,想不明白,依然享受着作为老小的骄傲。
    母亲去世以后,我总觉得自己成了一只被打了一个缺口的碗,不论多么丰盛的食物,总是装不满,喜悦会从这个豁口流出来,忧伤也会从这个豁口流出来。这时才知道,用一只有豁口的碗不仅仅是不美观,还会把拿碗的手弄得粘乎乎的,要想避免这种不快,就必须装得少一些,哪怕你对碗里的生活再不挑剔,也只能如此。
    我不得不承认,我是在无可奈何之下,渐渐接受这样一只有豁口的碗的。所幸的是,我没有像母亲担心的那样变得挑剔——连父母都留不住,还有什么属于自己呢?生活之所以还能感受到一些温暖和光亮,也不过和月亮一样,借了别人的光罢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此,一直认为自己是在月色下生活着。有人说,光线越强,你留下的阴影就越重。也许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不喜欢阴影,但是我还是喜欢月圆的夜晚。
    那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火车沿着一条大河在山间曲曲折折地行驶,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站,也不知道下车以后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心里颇为恍惚。然而,当我的双脚真实地踏上异乡的土地,抬头看见一轮明月朗朗地照下来,所有的担忧便一扫而光了。我沿着一条清幽的小路缓缓地走着,月色下的小城多了几分朦胧,竟觉得和家乡没有什么区别——天下的月亮本来就是同一个嘛,也就是苏轼说的“千里共婵娟”吧。就在那一刻,我才感到自己的灵魂和月亮霎时融为一体了——我知道,以后不论我走到哪里,它都将把我轻轻地笼罩在它柔和的光里。
    然而,才过元宵,刚刚读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妙诗句,今天的月儿却已经暗去一抹……朋友发短信来说:看了吗?今年灯节是五十二年来最大最圆的月!我说什么也没看到,我翘首以待时,这里白雾茫茫。在没有雾的时候看到的是缺月,而月圆的时候它却不肯为我洒下清晖,而且五十二年才摊上一回——人的生活大抵如此吧?
    这又让我想起了豁了口的碗。期盼月圆是不是就和把生活装得太满一样,再小心也会弄得满手粘乎乎的,满心潮乎乎的?虽然经历了不少风雨,看来我还没有真正懂得生活的真谛,以后不能总牵挂着圆月,缺月毕竟也是月,也该满心欢喜才是。

    [我说]追求完美是每个人的共同愿望,然而现实生活哪里有那么多的完美!所以我们必须学会面对残缺。看着天上的圆月出现第一抹暗影,我的头脑中一下就蹦出这么个想法。联想的流动是纵向的,由小到大,由对残缺的挑剔到无奈、到接受、再到欢喜,是生命的历程,也是心灵的历程。为了把这个观点和生活有机地融合起来,我对观点进行了解析,选择了几个能够表现心理变化的节点:挑碗挑筷子→母亲去世→异乡小站。这是分析思维的运用。每个小故事叙述完以后,我都安排了几句议论,把琐碎的材料里我想表达的意思总结一下,结尾把“豁碗”和“缺月”勾连起来,由个人生活中的碗到大家共有的月,点明我要表达的观点。这是概括性思维。
    这篇文字把这两种思维方式分开来说,主要是表述的需要,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是不可能分得这样清楚的,两种思维可能交替、甚至同时在发挥作用。写这篇文字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说明如何培养这两种思维能力,而在于说明文章形成过程中,我们是怎么想的,力图使读到这篇文字的朋友,把自己的写作逐步由朦胧状态引向自觉状态。
                                                             2009.7.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6 22:21 , Processed in 0.06682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