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丁正权:敬畏你的学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2 13:3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丁正权:敬畏你的学生


0
推荐

敬畏是人的天性,从原始人对自然、对天命的敬畏到现代人对生命、对死亡的敬畏,一切似乎都是与生俱来。而人类敬畏的天性似乎又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未知、对神秘、对权力有着敬畏,而对熟知、对不如自己的则很少有那一种心情。
由此,在长期师道尊严的旗帜下,从来只有学生敬畏老师、顶礼膜拜,几乎很少有教师敬畏学生的,但这不正常。回顾自己十几年来的教学历程,正是由于碰到几个让自己敬畏的学生。他们是一群这样的孩子:知识广博,思维敏捷,能力超群,爱老师更爱真理,相信老师更相信自己。在我不会装会读错一个音还在暗自得意的时候,他们中有人已在字典上找到正确的读音开始纠正我的错误;在我背上一段自己尚未全会以为学生全都不会可以震住他们的诗文喜色尚未退尽的时候,他们中已有人续背起下一段;在我对一个问题还在进行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故作高深的讲解的时候,他们已高举右手,对我开始发问,对我刨根问底。
每个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只是他们的表现大多数时候让你难以接受。你能允许一个学生不接受你的观点吗?甚至,你能容忍一个学生当面指出你的缺点吗?我们经常做不到。如此,你完全可以以师道尊严压住他们----老师错了也是对的。事实上确实有不少的学生因师道尊严而不再“为难”老师,以至贻误学生终身。
但我认为,遇到这样的学生是幸运。他们确实有时让人下不了台,但我们只要放下架子从内心敬畏他们,我们会大有收获的。
他们使我思考:在这样的学生面前,你还能自以为“师”?还能照本宣科混日子?还能靠大学里的那一点微薄的资本面对人?他们使我行动:图书室多了我的身影,办公室多了我的灯光,从此不再忽悠日子。他们使我收获:连续十年战斗在高三,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市级学科带头人。
而现在,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施行,随着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我发现敬畏你的学生越来越成为一种必需。
新课程与旧课程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教与学理念的不同。新课程打破了传统的师道尊严的禁锢,教师的定位是“平等中首席”,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和谐,这种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它是“动态的”、“生成的”,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与主人。教师应把原来的“教”改为学生的“学”,把敬畏观颠倒过来。
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个性得以张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后,常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创举”,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反映了新课程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如果我们的教师再目中无“生”,师心自用,端着架子不放,没有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畏惧,就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在信息社会中,接受能力特强的青少年,他们的各种能力远远超过我们的老师。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反应,恰到好处的往我们期望的教学目标方向予以点拨、诱导,真诚的赞美、友好的提示、平等的探讨,才能使学生的内在潜力充分得到挖掘,创造才能得到完美展示。而教师只有始终站在“平等中首席”的角度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发表意见,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在相互启发中激活,使教师对学生具有敬畏心理的人。
关心和尊重学生是每一个老师的愿望,但什么是真正的关心学生和尊重学生,我认为,就是敬畏学生,这是爱生的至高境界。怀有敬畏的心理,才会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才可能把学生真正当学生。有人说,尊重学生,是满足学生“尊重的需要”,我说,敬畏学生,既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又满足老师“自我实现的需要”。那么。请敬畏你的学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19:41 , Processed in 0.10316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