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扬长避短促进生命升华 --对建设人生化语文教育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23 06:4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扬长避短促进生命升华
--对建设人生化语文教育的思考
文/何葵初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回归人性本位,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的教育特色,教育要保护人的天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生命全面升华。一句话:教育要完善人,发展人,塑造人。如何在充分认识人性本质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实现生命的全面升华,建设人性化语文教育?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多激励,少责罚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此时,如果我们当老师的一味地批评责难,孩子反而越来越不会学习,越来越频繁地重复原来的错误或出现新的错误。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事情,我们自己的孩子(或是身边的其他人)做错了事,倘若一味地呵斥,那么,孩子越来越蒙了,越来越做不好事情。有句俗话说得好:人越骂越蠢。所以对于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比如写错别字、句子写不通、考试成绩欠佳等等,要耐心细致地教育,诚心诚意地开导,多正面引导,多鼓励,多要求他做好,给他信任,给他信心,这以后他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克服自身的弱点,向好的方面转变,宽容信赖比责罚更有力量。

    对于做得好的孩子,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对于孩子的一切努力,我们都要满腔热情地表扬。欣赏出天才”“激励、唤醒是伟大的教育法,听了好话心情舒畅,受了表扬特别来劲。有一次,校长表扬了我几句,我兴奋了好一阵子,工作越来越有劲。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呢?以己之心比人之心,事情就好办了。我们当老师千万不要吝惜激励这个法宝,不但不要吝惜,而且还要拿起放大镜去放大优点,让孩子的优点长成支撑生命的参天大树。

    二、多自主,少包办

    人总是有依赖思想的。学生的学习也如前面列举的生活中的事例一样,越包办越有害。包办实质上是剥夺了学生锻炼成长的机会,什么都由老师安排得好好的,还用动什么脑筋,有什么主动性可言,长此以往,孩子似乎永远也不会学习,永远也长不大。所以,我们当老师的千万别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得,什么都不放心,事事都要包办,以为对孩子无微不至那才是尽心尽责。真理越过半步也成缪论,过犹不及,这就是辩正法。

    每个孩子都有着巨大的潜能。现代教育特别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提倡让孩子自主学习,让他们始终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这是尊重孩子人权的需要,是让孩子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的需要,是让孩子学会自主自强终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简言之,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资料。比如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学习的课文;选译课文中最喜欢学习的段落和句子;选择自己最喜欢看的书籍;上网查阅自己认为最有用的资料和信息等。

    2.自主选择学习伙伴。人人都有自己的相好,与知己坐在一起学习是人生的一大快事。在学习过程中让孩子自主选择学习伙伴,他们会学得更愉快,互帮互学,进步会越大。

   3.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比如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或自由读,或小组齐读,或分角色读,或大家轮流读等);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如学一首古诗,有学生喜欢背诵吟咏,有学生喜欢用图画来表现诗中的意境,有学生喜欢用自己的话来描绘诗中的情境,有学生喜欢研讨某一感兴趣的问题等)。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自主选择作业。比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选择写字词、抄课文、背书、课外阅读、写读书心得、写日记、作文练笔、做阅读题、研究某一问题、写小论文、办手抄报、上网交流、搞社会调查、专题辩论等作业,学生特别开心。

    5.自主发现见解。比如学习课文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验,有什么感想等,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见仁见智,老师要尊重他们读书的独特体验。

    6.自主地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或做自己认为经过努力能做到的事。比如让学生在课前演讲,让学生自告奋勇当语文学习小组长,当语文科代表,办班级板报,当小老师帮同学学习,替老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

   
    三、多感悟,少灌输

    人的感悟能力往往超过自身的理解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尤其如此。比如很平常的一句话: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可口的饭菜。又如我们刻苦学习提高语文成绩等等,只要是一个是正常的人,谁都会明白这些话的意思,然而你要想让人准确无误地解释其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意思,别说一般的人,就是语文工作者也要颇费一番周折。由于语言的概括性和语义的模糊性,学语文不必全靠分析理解,完全理解这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我们自己也有这样的体验,我们成年人胸中的这点墨水是老师”“给的,还是自己”“得来的?答案无疑是后者。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喻,心领神会就行了。生命是神奇的,人是有灵性的,学语文感悟领会比之分析理解更具实际意义,也重要得多。

    然而,过去几十年里(包括现在也还有),我们中的许多人生怕学生不理解,我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要在课堂上将课文分析好,讲深讲透,连作者自己根本没意识到的问题,我们也要挖空心思、拐弯抹角地弄出来,实在有点啼笑皆非。我们拿着手术刀,将课文这只可爱的生灵肢解得血肉模糊,似乎要让学生看清它的每一条血管、每一根骨头、每一块肌肉,似乎只有这样学生才算学好了语文,我们才算完成了任务。历史的教训不能遗忘,我们早该放下手术刀,还给课文生命灵性了。要还给课文生命灵性,流溢学生生命的光彩,靠的是感悟,靠的是示范。

    朗读课文靠感悟,理解内容靠感悟,体验情感靠感悟,阅读写作靠感悟。关于阅读课上的感悟问题,不少同行有许多精辟的见解,这里我不 嗦。我想着重谈谈学生写作也重在感悟的问题。

    老师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往往指导得十分具体细致:作者怎么开头,怎么写好中间的内容,怎么结尾;怎样按顺序写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怎样写好人物,如何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甚至于使用什么样的修辞手法、选用什么句式等等都指导得非常到位,唯恐有一点没讲到,唯恐有一点学生不明白。然而当我们真正静下心来反思我们这一系列做法的时候,却又不能让我们深感困惑:那些流传千古的名篇是这样讲出来的?那些饮誉世界的名家是这样教出来的?近期那些轰动一时的小鬼作家是这样灌出来的?那些流溢生命灵性的好作文是这样指导出来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恰当的讲对于刚起步写作的小学生来说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但讲得太多了,限制得太死了,学生越来越难于写出有灵气有思想的好作文。从小把手写坏了,将来也难于写出有独特个性的好文章。限制太死,非但没用,而且十分有害,长此下去会把学生教蠢了,教死了。台湾台中师范学院王财贵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曾说:作文是不要教的,作文是通过学生多读书而悟出来的。这话确实发人深省,教师们千方百计讲透的只是作文的,是表面性的东西,是技巧性的东西,是细枝末节,而作文的(丰富的情感,挚深的情怀,精辟的见解,深邃的思索,独特的个性,充溢的灵气,飞扬的神采等)这个最根本性的东西不是靠别人来讲来的,而必须靠自己悟出来。

    我们知道,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要有三个积累--语言积累、生活积累、情感体验积累,在此基础上,只要是写出了真情实感的作文就是好作文,至于如何开头、过渡、结尾,如何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学生可以先通过读书感悟来模仿,后通过读书感悟去创造。


[ 本帖最后由 宋伟 于 2008-6-23 06:44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06:45:18 | 只看该作者
  四、多实践,少折腾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古语云:“见者易,做者难。”“事非经过不知难。”这些话用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上是再恰当不过了。试想,听、说、读、写、背哪一项不需要反复实践?过去我们的教学走了不少的弯路,剥夺了学生许多实践的机会,从满堂分析式的“灌”到犹如逼供式的“问”,从课堂教学各种花样翻新技巧性的表演到大量重复机械的作业重压,其实质都是一种人为的折腾。今天我们的学生和我们的语文教育再也经不起折腾了,语文学习需要的是多实践,才能和技能都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
       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是:小学生学习语文最实用最有效的实践活动是什么?依笔者浅见,那就是读、背、写、讲。读包括各种形式的读及静心阅读;背包括大量背记文化精粹和大量接受文化精品的浸染熏陶;写包括写作文、写感想、写片断、写小论文、写演讲稿等各种形式的写;讲包括讲故事、发表见解、演讲等各种形式的讲。读背写讲等实践活动不是孤立地排列,而是有机的立体交互。对此话题笔者曾有专文《小学语文不姓“繁”》(参见本刊4/2003)对之予以较为详尽的阐述,此不赘述。

      五、多督促,少放任

       从本性来讲,人总是有惰性的。有压力才有动力。“事不急不成”,孩子的自觉性总是有限的。因此,老师要多督促,勤检查,抓落实,防止走过场,防止学生因惰性而得过且过,敷衍了事。提倡乐学,倡导自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严格要求永远没错,比如学生书没背好,加班加点也要背下来;写日记贵在坚持,没完成的要补写;作业没作完,作业太马虎,留校也要做完写好。要让学生在严格要求下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在经常性的督促下把读书学习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将学习当成生活的需要和人生的追求。才能是苦藤上长出来的甜果,笔者提倡学生的学习先苦后乐,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苦苦乐乐,以苦为乐,以刻苦的努力去追求精神的享受,去获得人生高档次的快乐。

       人性化语文教育是将人的本质特性与语文学习规律紧密融合的语文教育,是扬长避短、促进生命升华的语文教育,是受教育者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语文教育。

(本文系2003年“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作者单位:广东省顺德市大良实验小学)

[ 本帖最后由 宋伟 于 2008-6-23 06:46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22:14 , Processed in 0.10301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