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校史工作暨校史与学校发展研讨会综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1 07:18: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校史工作暨校史与学校发展研讨会综述
作者:储朝晖|郭红霞   

2007年9月14-17日,由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举办、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承办的“校史工作暨校史与学校发展研讨会”在山东青岛召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会长朱小蔓教授,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海泉,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顾问、北京师范大学王炳照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部主任、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方晓东研究员,青岛市教育局长徐剑波,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亓殿强,青岛市史志办副主任张子忠,青岛大学校长助理兼师范学院院长钱国旗,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隋志强,青岛市教科所所长翟广顺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校的150余名学校史志研究工作者参加了研讨会。
朱小蔓教授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提升校史研究质量,服务学校长远发展》的主旨讲话。她强调:学校史志工作是学校发展的智慧源泉。学校史志工作是一项学术性、专业性、思想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遵循史学原则,需要有新的组织形式和专业要求,需要处理好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既往与现今的关系、积累和发掘的关系,需要精心组织协调,需要努力提高校史编研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逐步走上专业化、规范化的道路。要进一步增强学校史志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学校史志工作必须更加有效地为学生成长、学校发展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王炳照教授依据他主持编写北师大百年校史过程中的深切体会,认为学校是教育发展史的重要载体,教育发展史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学校发展史来呈现的。他强调:第一,校史研究首先应重点研究名校史。第二,把一校之史放到中国教育发展的整个历程当中去,不能脱离教育历史发展的总历程和发展线索;但是,又不能把中国教育史发展的整个情况过多的写进校史中,这之间的平衡把握起来有难度。第三,校史要突出学校的特色,包括学校的办学精神、理念、悠久传统、教育教学方面的有效措施和成功做法,学校的教师和教师群体,学生、校风、学风,从各方面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这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要求。第四,写校史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充分地肯定学校成功的经验,同时不要回避它存在的问题。第五,校史多写教师,名教师,教师教书育人的生活和活动,这是校史编写的重要内容。
与会代表听取了学校史志研究方面12位专家和学者既有理论高度,又与学校史志编撰工作相结合的专题报告。他们分别从学校史志工作原则、程序、组织、方法、编写要求、经验和教训、学校起源判定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学校史志工作质量,写出学校史志的精品。
代表们围绕校史与校志的关系,学校史工作的学术性和功利性的关系,学校历史和一般教育史的关系,历史事实和现实的关系,知名人士和普通教师的关系,简略和文采的关系,能否写当代史,如何写出特色,如何增加学校史志价值,如何适应形式发展需要以文字、实物及音像等多种方式表现校史资料,已经完成的校史志如何开发利用,学校史志工作与学校发展等学校史志理论和实际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各地还交流了学校史志工作经验。
与会代表认为以往对学校史志工作普遍重视不够,并就进一步做好学校史志工作提出一些宝贵的建议:(1)提高认识,增强领导的重视程度,集中人财物,提供条件;(2)省地市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校史研究;(3)注重老中青结合的队伍建设;(4)确保成果及时刊出;(5)学校成立专门的史志研究机构;(6) 成立学校史志研究会以加强各地的联络和交流;(7)编辑简报,每年召开一次校史编纂经验交流会会议;(8)组织对学校史志研究成果的评奖;等等。
此外,研讨会还就成立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校史志研究分会的筹备工作做了研究,通过讨论形成了筹备成立学校史志分会的决议。会议还组织代表参观了青岛市的历史名校和文化遗迹。
方晓东研究员在大会总结中指出:这次会议围绕开展学校史志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存在的问题、学校史志与学校发展等主题进行了深入地研讨和交流。与会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学校史志编撰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多侧面、多角度的研讨。有些问题达成了一些共识,但也有些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争鸣。这无疑是一次最好的培训,大家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下,吸取对各自有益、有用的养分,得到相应的提高,以后研究会将根据大家的工作需要组织一些专题研讨。
这次研讨会得到各省市教育史志办、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特别是青岛市教科所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会议的召开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学校史志研究工作,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储朝晖 郭红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22:12 , Processed in 0.12112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