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莞人作家入户:梦想照进现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4 09:5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莞人作家入户:梦想照进现实
2009-10-22 作者:傅小平

    东莞市文联开先河之举引发讨论

    [文艺报]特派记者傅小平

    “新莞人”作家、艺术家,只要符合相关条件就可以入户?近期,《新莞人作家、艺术家入户东莞实施方案》在东莞市人民政府网站及相关报纸上发布后,在当地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舆论哗然。

    新莞人入户,不过是看上去很美?

    作为开全国地级市先河的举措,这一方案的出台注定伴随着种种争议。在方案公布的几天后,“80后”作者林潇就写博客文章“兜头泼去一盆冷水”道:入户方案门槛太高条件太多,“新莞人入户,不过是看上去很美”。随后有网友跟帖借用当前的流行语,称其“只是一个传说”。

    林潇的质疑并非没有来由。在他看来,“新莞人”作家、艺术家申请户口的门槛实在是有些“高不可攀”。方案表示,“新莞人”申请东莞户口必须具备如下条件:在莞连续工作满5年,在莞连续参加养老保险,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满3年;省级以上文艺家协会会员,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在省级以上文艺报刊发表作品十万字以上;由全国正规出版社出版文艺作品三部以上(不含自费出版);入选过国家级权威展览、演出……

    在文章末尾,林潇质疑道:方案确实充满诱惑力。“但它实际上是既要在表面上表示对新莞人的友好和开放,背后又使劲勒紧新莞人落户的瓶颈。”

    对这一质疑,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林岳做了公开回应:出台这个政策不是为了提高入户门槛,而是为了降低门槛,“一些入户政策都对学历有要求,很多新莞人作家、艺术家没有文凭,属于自学成才,考虑到这一特殊性,文联才出台这一方案。”

    对林岳的回应,林潇随后又在其博客挂出一篇新的质疑文章称:门槛高或低不是某个人说了算,应该由数百万“新莞人”说了算。“并非只有加入文联或作协的人才能为当地的文艺事业作贡献”,并建议对方案做出修改。

    当记者问到对此建议有何考虑时,林岳表示,短期内应该不会修改入户条件,因为目前实施细则还没有制定出来。“等年内细则出台之后实施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再考虑需不需要调整。”

    方案出台前后的故事

    作为“新莞人”的林潇或许并不知道,他感到只是“看上去很美”的《方案》,是东莞文联、作协和当地党政班子及各主管部门共同做出的举措。它的“高调”出台本身,更是寄寓着东莞文联、作协领导及当地党政决策层“筑巢引凤”的愿望。

    去年年底,林岳收到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转来的一封“特殊”信件。此信发自东莞长安职业中学的一位30多岁的业余画家,信笺上繁体字、竖排,带有美工笔法的字体格外醒目。信中称,自己从扬州来莞已有五年,多年来在绘画领域孜孜不倦,在当地书画界享有一定的声誉,曾有作品参加第十届全国美展。“然至今未能入户东莞”,“实有奉献东莞岭南书院留恋东莞之意,倘若能成行,乃我三生有幸,当万分感激而涕零也”。

    看到信后,林岳非常重视,当即安排东莞市文联组联部负责人专职此事,走访了当地长安小学、长安职中及岭南画院等单位,对该画家的工作情况进行认真调查,并于去年12月18日约见了画家本人。调查结果表明:画家本人的初衷是落户长安并调入长安职中,但由于学历不够无法达成,转而要求调入岭南画院成为在编画家。岭南画院是市文广新局属下的单位,编制已满,目前他的学历、职称也不符合调入条件。“作为一名较为优秀的美术创作和教育人才,应该想方设法将其留在东莞,为我市的文化艺术和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调查汇报进一步指出:我们考虑到,有艺术专长、创作成绩突出、要求入户的“新莞人”作家、艺术家为数不少,如果只为他一人解决户口或工作问题,恐怕会引起其他条件相当的“新莞人”作家、艺术家的意见,产生不必要的纷扰。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系统考虑这一问题,重点解决他们的入户要求,每年拿出十个户籍指标,由市文联负责业务水平的考察把关,让成绩突出的“新莞人”作家、艺术家分期分批入户东莞,更好地促进创作队伍的和谐建设。“至于工作调动问题,我们认为还是严格坚持现行标准,采用‘养项目题材不养人’的办法,对他们的创作给予扶持补贴,对他们的成就给予表彰奖励。”

    报告呈交刘志庚书记,并由他做出“同意”的批示后,接下去就是做好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这个担子落到了今年1月才从市文明办副主任调任文联专职副主席的宋媛身上。“我先找到市政府分管文化工作的副秘书长,对这个提法,他当即表示赞同,并要求我们积极去办。此后,我们将草拟好的文稿送呈市政府秘书科、市政府各相关局领导征求意见,与公安局、人事局、新莞人服务管理局、法制局等部门做了沟通,最终修改确定了方案。”

    宋媛用“非常慎重”一词来形容起草方案的过程。“每个条例我们都细加斟酌。考虑到作家、艺术家的特殊性,我们把‘新莞人’入户东莞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满五年的要求,改为三年。文件出台后,一些人的意见主要集中在社保问题上。但要知道在这件事上,我们已经做出了最大的努力。”经过反复斟酌,五易其稿后,他们最终于今年6月29日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印发〈新莞人作家、艺术家入户东莞实施方案〉的请示》。

    出乎她意料的是,方案在市领导班子近期举行的联席会议上得以顺利通过。“联席会议开完的那天,林主席回来后很振奋,就跟过节似的。这个方案讨论通过前后用了不到十分钟。我们都没想到市委市政府步子迈得更大,当即表示上不封顶,只要是符合条件的有多少办理多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市委市政府‘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愿望。”

    社保门槛,是无奈是悲哀?

    然而,争议却不可避免。焦点主要集中在社保这道门槛上。相比林潇情绪化的诉求,更多作家对此做了理性的分析。文化评论人郑渝川对入户方案中的社保要求表示理解。既然按规定除拥有本科以上学历,找到对口单位可直接入户之外,其他的情况一概得社保满五年才能入户。如此,“难道作家和艺术家就不是普通公民?一定要为他们豁免所有人入户需平等担负的义务?”他进一步表示:如果一定要批评,应当针对的是东莞乃至全国普遍环境下的户籍管理制度、附着之上的各种凭借体制身份而存在的额外收益、派生的入户“超高门槛”三个方面,而不是刻意强调哪一个群体也理所当然分一杯羹的特权。

    诗人郑小琼表示了相同的理解。她认为,与其说争议出自文联设置的这一门槛,倒不如说是文联出台这个制度,恰好触及了很多人对显然已经不适合当下中国现实的二元户籍制度的不满。“比如现在有着数量庞大的进城的农民,他们的生产与生活都离开了现有的户籍所在地,但是他们的权利等等却在遥远的乡下。”在她看来,站在文联的角度来做考量,出台任何制度都只能在它所处的现实环境与条件下进行,出台这个实施方案是东莞文联在努力地为写作者做一些实事,这种实事对于写作者显然有实际意义,比如小孩读书等等方面。

    青年作家王十月也表示,户籍制度显然已不适应这个时代,但文联的这一举措无疑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他现身说法道:早在前两年,他就有机会在深圳落户,当时的深圳市委市政府给特殊人才特批,有10个名额,他就位列其中。但考虑到自己以后不知道会在什么地方,而且在深圳定居并不现实,他没有考虑。“不过,那时就是硬性规定的10个名额,而且也没有公开对外宣传。而东莞文联出台的这个方案表明,但凡符合条件都可以提出申请,并形成一种制度,这不能不说是件好事。”

    作为主抓这一方案的文联,显然也有自己的考量。林岳表示,抛开条例本身不说,这一规定也有它的特殊意义。“出台这个方案,符合我国的国情,也有其合理性。缴纳社保费满三年,也就意味着作家在东莞至少工作三年,有这个时间跨度才能培养出对一个城市真正的感情,这样也显然有利于他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走得更远更为踏实。”

    当然,方案并不限于特殊人才的引进。“这一举措,主要针对那些执着于艺术,有创作潜力,因为学历等方面原因难以在东莞入户的作家、艺术家。对那些在全国已有很大影响的作家,我们不会设置这道门槛。”在说到这一问题时,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道平作如是表示。对此,林岳补充道:特殊人才未必一定要在东莞落户,我们才欢迎。“天津作家王松、山西作家葛水平、湖南作家陈启文等都在东莞买了房,在此安心创作,这同样能提升我们这个城市的影响力。我们的政策在坚持一些标准的同时,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文学”条件更像是对“体制内作家”的描绘?

    与此同时,方案在“文学”方面的规定,也引起部分作家的忧虑。郑渝川表示:《方案》提出入户作家需具备职称、专著出版、专业论文、大赛获奖等方面条件,与其说是对“新莞人”的高要求,倒不如说更像是对已经具备东莞户口的“体制内作家”的描绘。林潇则提出异议道:要求申请人必须是省级以上文艺家协会会员,这对大部分打工者来说并不是易事。而即使有了这一资格还需中级职称更是让人有些困惑。“关于职称如何评定,本人从未涉足过,相信广大的‘新莞人’同样疑云重重。”

    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作家索性把入户看成是对作协体制的一种“驯服”。“这样的硬性规定意味着作协之外持民间立场的作家,只有必得先加入作协,才能具备申请的资格。”另一方面,在文学标准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是否应该固守这种传统的规则?郑渝川质疑道:网络文学异军突起,深刻影响着今天的中青年,能够在“起点中文网”上发部小说得到大量月票、出版后热卖并造就社会话题的,难道还不如那些印出来就注定进废纸回收站的生僻玩意儿?为什么《方案》不能将这一点考虑进去?针对这一规则,并不为户籍问题所累的网络作家禾丰浪也表示,希望方案不持一种唯一性标准,而能尽量考虑到网络文学等多种样式。

    对此林岳表示,这对于制定方案的人,这是一种两难。“文学的多元化发展,在当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目前的网络文学还缺少一个容易把握的规则。网上的点击率,恐有操纵的嫌疑。要论影响力,也难以确定。作为一种规则,从目前看坚持传统的导向,还是最为可行的。当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会适当地加以考虑,细则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若非相关企业单位给新莞人购买社保,自己买社保的作家、艺术家为数甚少。而不给员工购买社保的企业也不在少数。这意味着即使在东莞连续工作多年的新莞人,按照落户的必须条件,也可能还要再“奋斗”若干年才有资格申请。同样,相对较高的“文学”条件,对大多数“新莞人”作家、艺术家同样不可企及。来自湖南的“80后”青年写手陈香表示,尽管目前看离方案规定的条件,还有不少距离。但有这个方案,至少让她多了一份希望。“我很喜欢这个城市,希望能在这里定居。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在这里入户,也就意味着能比较顺利地拿到港澳通行证,去毗邻的香港、澳门购物旅行。”她说。

    相关链接

    2007年初,作为实施“新东莞人工程”重要举措,包括不同领域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外来劳动者和建设者,被统称为“新莞人”。“新莞人”文艺创作队伍庞大,作家、艺术家不下千人,其中许多在东莞工作生活多年,有的长达二十多年,但由于不是本市户口,他们长期处于“无根状态”,对东莞缺少归宿感,特别是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深受困扰。近期,广东省东莞市政府下发《新莞人作家、艺术家入户实施方案》,让符合条件的“新莞人”作家、艺术家入户东莞,且不受名额限制。此举在全国开了先河。

   

    《新莞人作家艺术家入户东莞实施细则》的起草过程十分慎重,方方面面都细加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3:09 , Processed in 0.06760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