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著名山水画家管苠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4 11:1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著名山水画家管苠棡来源:香港书画网
管苠棡

    管苠棡(溟岗),号鸣岗,1959年生,汉族,重庆市云阳县人。 <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家、创作研究室副主任,国家二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山水画会办公室主任。   
  
    ● 1990年四川省美协为其举办个人画展;
    ● 92年获加拿大“枫叶杯” 国际水墨大赛佳作奖:
    ● 94年获四川省中国画展优秀奖;
    ● 96年获“孺子牛”杯全国书画大展银奖;
    ● 97年获全国97’中国画坛百杰奖;
    ● 98年入选98中国国际美术年—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
    ● 99年获四川省第三届巴蜀文艺奖;
    ● 99年获文化部群星奖四川省三等奖;
    ● 99年入选中国画三百家;
    ● 99年入选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
    ● 2000年入选《今日中国美术》;
    ● 2001年入选全国画院双年展;
    ● 2001年入选情系西部全国中国画提名展;
    ● 2002年入选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提名展;
    ● 2002年获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
    ● 2003年获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铜奖;
    ● 2004年入选传承与融合—当代中青年国画家提名展;
    ● 2004年结业于文化部、中国美协、中国画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十届全国美展”创作研修班;
    ● 2004年入选文化部全国中国画百家作品邀请展;
    ● 2004年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四川省美展优秀奖;
    ● 参加2004年中国美协"彩墨空间"中国画提名展;
    ● 出版有《百杰画家·管溟岗作品精选画册》、《百杰画家山水画技法举要画册》; 其作品被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家收藏,学术论文在多家专业报刊上发表。
  
    管苠棡,潜心研究中国传统山水画,力图将汉代的雄强霸悍,唐代的精妙辉煌、彩云飞动,两宋全景山水的大气磅礴、静秘幽远,元、明、清笔墨的闲逸灵动和文人才情融入自己的艺术语汇,深入探索西南山水“雄秀、神奇” 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在技法上结合西南地理、气候、人文背景等因素,开创出独特的“笔中用墨” 法和物象互换、互为叠加的意象构成法。将光作为语言因素融入到笔墨、造型和构成中,独创出的艺术语言特征为:融光影、韵律于笔墨之中,灵动飘逸;寓意象、品格于造形之中,转换更叠,伟岸雄奇;寄情怀、胸境于构成之中,时空变幻,神秘幽远;求大静于大动之中,梦幻飘渺,气象万千。形成了雄秀神奇、沉厚峻逸,流光万里、神秘幽远,伟岸崇高、精雄大气的独特艺术风格。
  
    著名美术评论家薛永年先生评价其作品:“笔中用墨,灵动而又坚实,精雄大气”。著名美术评论家林木先生评价到:“他的画以四川特有的大山大水为对象,且多为全景山水,大有五代、北宋时期山水画的气象。他的山水大多并非林木繁茂,气象幽深,而是如四川境内崇山峻岭,雪山莽原一般的造化意象,画得大气磅礴,气象非凡。他用一种波纹状的笔法再加以局部的渲染,构成其独特的皴法,并以此去表现他的大山大水。此种崇山峻岭的处理再配以变幻流动的风云,及波涛翻滚的长江大河,使管苠棡的山水颇具雄肆崇高的特色……” 。其把握山水在时空变幻中的动态幻象的作品,令观者神飞扬、思浩荡的境界,是他独创的山水画世界。体现的是当今时代的山水画精神。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4 11:14:41 | 只看该作者
开拓新境界——读管苠棡的山水画 来源:《美术》     巴蜀山水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其阴阳陶蒸、光影婆娑和流光溢彩,绚烂多姿,神秘玄妙,给人的视觉冲击也最大。为了把光的表现纳入笔墨之中,管苠棡进行了自觉探索,他在追溯传统中发现,在笔墨图式成风之前,古人对光已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或春光淡荡,或雪光凄清,近代李可染的逆光镶边,虽接近西法,却为表现光开了生面。然而他自己对光的表现,既结合了空间物象,分别平光、逆光、束光的不同表现,又注入到一笔一墨当中,使光的表现成为空间笔墨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既体现客观世界的神奇幽秘,又表现主观感受的辉煌迷离。应该说,这是发展笔墨语言扩大了笔墨表现的有益尝试。

    在“丘壑”与 “笔墨”之间,还有一个联系二者的纽带,即是古人称之为“布局”今人称之为构图的技巧。在这一方面,管苠棡也探索出适合独特景观与个性化笔墨的个人方式。表面看他十分重视引进西方的构成意识,注意形体大的对比与大的冲突,往往具有摄人心魄的张力。但认真解读,不难看出他的构成意识恰恰与传统布局中的“势”及“开合起伏”巧妙结合在一起。所谓“势”实际是指运动趋向,而“开合起伏”的节奏又加强了“势”的表现。正是由于他把构成对形体的强化与表现自然运动与感情运动的势融合为一,所以作品有效地表现了大自然永恒的活力和对时代脉搏的独特感受。

    管苠棡的山水画所以独特动人,他所以名列全国百杰,更在于创造了不与人同的意境:大山大水,雄秀神奇,灵动幽秘,开发了山水画的精神表现领域。自古以来,山水就作为先民可望可游可居的生存环境被画家讴歌,创造了两种类型的意境。一种在广大空间的千丘万壑中驰骋神思表达超越视界的审美感情,另一种则在某山某水或一丘一壑中寄托有动于衷的深切情感。新时期以来,又出现了表现崇高之感与天人之思的另一种类型。管苠棡创造的意境,则兼而有之,既在囊括万殊的恢宏境象中充分表现对巴山蜀水雄奇深秀的感动,又在似乎神游万仞的思逸神超中透露出对山川运动的惊叹和敬畏。他不仅画出了所见所感,而且画出了所想所思,不仅画出了语言可以表述的意蕴,还画出了超出语言文字的直觉感受和心底悸动。

    作为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中年画家,管苠棡勇于实践又好学深思,不仅创造了山水画的新面目,而且在不断地精进,不断地突破与不断地完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他还追随着老师岑学恭的三峡画派,后来经过孙竹篱点拨有意识地探索自己的艺术语言以来,他大略经历了三个阶段。开始,他的山水受到85新潮唤起的寻根意识的启发,吸收西方现代构成的技巧,带着文革跌宕命运中的潜意识,极力在大山大水中表现巴蜀山水的雄蹫乃至天地创生的神奇,虽已颖脱而出,但情感有些压抑,笔墨也尚在探索之中。90年代后期到新世纪初叶,他开始更积极地感受时代氛围,取法汉画的雄深、唐画的辉煌、宋画的静气、在气势磅礴的大山大水中凸显神秘幽邃中的崇高伟岸,在复合性的千岩万壑山耸云驰中开掘永恒的静穆庄严,在精到的个性化的“笔中用墨”里求水晕墨彰的灵动和天籁之光的辉煌。

    无疑,管苠棡自成面貌的艺术,已经在如今名家辈出的山水画坛卓然自立。怎样在保持独特笔墨语汇的前提下增强虚实意识,实现“笔中用墨”与“墨中用笔”的结合,具体说来即是增加小笔触过度为大笔触的递进层次,大笔触于“墨中求笔”,小笔触于“笔中用墨”,避免浪花皴的平匀和细碎,和皴法从丘壑中跳出,进一步从“我用无法”到“无法之法”。当然,在绢地上实现这种要求,可能比在纸上为难,不过这也正是彻底超越袁江袁耀皴法过于精能而求得尽善尽美的关键。

    不断开拓领域的管苠棡,近年又推出另一种意境全新的山水,意境情调与已往又有所不同。他开始以一定的青绿重彩描写大山大水中明丽的山光春色,表现西南山区良田万顷的安居乐业之美。显然,这种山水,已经有别于他原有的文化观念,从表现人对大自然的崇仰惊叹转为对人在雄秀神奇的人间仙境中生活的畅神惬意,虽然如何发挥以往意境创造中的长处,还是一个需要探索的新课题,但十年来管溟岗的思索与实践,恰恰由浅入深地抓住了山水画创造的关键。我相信,他通过来中国画研究院深造,转益多师,开拓视野,取长补短,继续多思奋进,一定会取得更大的造就。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4 11:15:28 | 只看该作者
管苠棡的山水画
《蜀山四季图》
《李白故里春常在 》
管苠棡作品
管苠棡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03:44 , Processed in 0.10668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