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上岷:难以割舍的杨守敬情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8 07:44: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上岷:难以割舍的杨守敬情结
■本报记者 张 波

陈上岷近照

陈上岷 又名海山,字辛野。1918年出生,湖南醴陵人。曾任湖北杨守敬研究会会长,现为湖北省博物馆研究员、湖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钱币学会会员等。曾整理、编辑、出版晚清著名学者杨守敬的著作《学书迩言》、《评碑评帖记》及自著《玉筍集》等,与谷有荃合编《唐醉石治印选集》。

记者:书法界都知道您是研究杨守敬的专家,您对杨守敬有怎样的认识?
  陈上岷:专家还谈不上,我只是对杨守敬的书学了解比较多一点。在我看来,杨守敬人品高尚、勤于治学、学识渊博,是一位全面、立体的学者,不仅仅是当下书法界人士所理解的书法家、书学理论家,他对货币、金石篆刻也有很深的研究。他的一生,综合来看,有四大贡献:一是研究《水经注》的地理学家,他沉下心来埋头对《水经注》研究了四、五十年,对前人作了勘误,写成了一部《水经注疏》,在地理学界影响深远;二是与众不同的藏书家,他在去日本期间收集了很多当时国内绝版的宋、元版珍贵书籍,其中有很多是手抄孤本;三是了不起的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其著作《学书迩言》、《评碑评帖记》,在晚清阮元、包世臣所掀起的“扬碑抑帖”风潮中,主张碑帖并重,对其时书坛有力挽狂澜、拨乱反正、纠偏导正之功;四是中日艺术交流的使者,其初到日本时,日本书法界人士瞧不起他,通过深入交流后,日本友人改变了看法,变为敬佩有加。以日下部鸣鹤等为代表的日本书法界进而尊称他为“近代日本书道之祖”。时至今日,在日本及湖北宜都杨守敬墓园,日本书法界友人对他的纪念活动不断。
  记者:对于杨守敬,您觉得还有没有可作深入研究之处?
  陈上岷:杨守敬的经历比较复杂,他游历、生活了很多地方,如日本、北京、黄冈、宜都等地,每到一处,他都注意当地的地理风物,人情景观。如在北京时,他就经常抽时间去琉璃厂观赏一些字画店中所出售碑帖的拓片,只要有机会亲近一些古碑帖的实物,就绝不放过亲眼目睹的机会,有时在旅途中也放弃休息时间造访古迹名胜中的碑刻摩崖。科考出身、混迹官场多年的杨守敬,其书风未受到当时“馆阁体”流风的影响,是杨守敬的书法艺术观念与当时书法的大风向不同,还是当时书法的审美风尚受到“碑学”的冲击,而逐渐发生了改变,这一现象颇值得关注。
  杨守敬景仰苏东坡,在黄冈时,住在县衙中,将自己的书斋起名为“邻苏园”。后由杨寿昌出资,杨守敬任艺术总监,甄别、选刻、编辑出版了《景苏园帖》6卷(先刻4卷,后补刻2卷),主要收集苏东坡及历代名家传世的书迹,原拓本现存湖北博物馆,原石现存黄冈东坡赤壁碑阁中,有志于研究杨守敬的人士可去看一下。后来他又自己出资编刻了《邻苏园帖》,风行一时,他还影印、双钩、翻刻了历代名碑名帖,以惠后学。杨守敬是一位出色的目录编辑版本学家,这都是广大书法界同仁所要了解的。作为书家的杨守敬,只是一位优秀人物的侧面,不是全部。了解杨守敬应全方位、立体地去看待他的生平、生活、艺术风格及审美取向。杨守敬书法名播四海,起自日本,是在40岁后。在20岁前,他却因字写不好,几次考试都落了榜。杨守敬以摹碑作为学书的根本方法,认为碑“皆古人精意所留”。在师友潘孺初(存)原辑的基础上,钩校《楷法溯源》,杨守敬通过摹碑,悟到所谓书法之变,就是要理解碑刻的历史时代、文化变迁,理解碑刻的体格,通晓书法之变。杨守敬不赞成“南帖北碑”论,觉得书法并不因地理位置而产生差异。他觉得处在江苏的《瘗鹤铭》与山东的《郑道昭论经书》尽管南北地理不同,但笔意却是相似的。这种不附阮元、包世臣时论,不从流俗的精神,反映了他反驳“南帖北碑”论者的取材乏实。
  记者:杨守敬的书学与书法在当代有否值得借鉴之处?
  陈上岷:杨守敬其人、其书、其学,在当代还有很多书法人不太了解,这也很“正常”。他在《学书迩言·绪论》先引梁山舟所言学书三要:“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中也要辨证理解。当下的书人学书作学问,多注重在短时间内快速见成效、出成绩、出成果。多没有杨守敬花几十年做一件事情的决心、恒心与毅力。当年直至今日,日本书法界的人士崇拜他,与他这种做学问的方式有很大关系。今人多有才气,多不存在杨守敬所说“天分第一”的“天分”问题,今天的科技发达,对各种资料的掌握、挖掘,都很迅捷,不存在“多见次之”的问题,一些前人没有看见的珍贵资料及实物都能见到,这是前人无法比拟的。但今人学书,路子存在一点问题,好走极端。一是字容易往俗处写,初观“漂亮”,但作品无内涵;一是字容易往丑处写,曰“创造、出新”,让人难以理解、接受。学书法,篆、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篆、隶是了解中国文字、文化变迁的一扇“窗口”。而写草书,若不接触章草,气息与笔法都会失之于古朴。学习书法,贴近传统很重要,临帖也要切实下真功夫,不能耍花架子。有句话叫“字无百日功”,这是对初入书法门径者而言的,学习书法,对于传统的经典碑帖,若不百遍、千遍去临、去思,就没有办法靠近、进入,没有靠近、进入传统经典,领会传统经典中的精髓、精神,创作出的作品就会没有高度与厚度,纯度与广度就更谈不上了。“多写又次之”是针对习书者只知“死临”而不知“思后临”而言的。习书“临”很重要,但“临”也有难度,难在初学时难以临像上,就是一些书法理论家所说的“入帖”,我比较关注这一点,没有达到“形像”就不能深刻领悟“神似”。杨守敬后又增二要:“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 这是区别书家与“写字匠”的显著标志,是针对修养与读书而言的,多读书写字能脱俗,鲁迅先生虽不以书家名世,但他的字很好,是因为书读得多的缘故,知识面广,涵养深厚,书作自然洋溢着书卷气。就我个人的看法,当代书家应将读书放在第一位,写字放在第二位。
  记者:您今后还将对杨守敬作怎样的研究?
  陈上岷:如果条件允许,我想写一篇全面评价杨守敬的文章,题目就叫《杨守敬的突出贡献》。杨守敬重碑学,注重汉碑及南北朝碑刻书风的历史演变,但同时客观、全面地对待碑帖。他在《评碑记》中说:“夫碑碣者,古人之遗骸也;集帖者,影响也,精则为子孙,不精则刍灵耳。见刍灵之与碑碣不如见遗骸,见遗骸不如见子孙。去古不远,求毫芒于剥蚀之余,其可必得耶?故集帖之与碑碣,合之两美,离之两伤。”从中可看出他的历史文化观和艺术审美精神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南北书论派》、《北碑南帖论》对书风的演变作了历史的考察,杨守敬既不全面接受,也不全盘否定。在帖学与碑学的兴衰更迭中,客观、宏观地对待碑帖之争,站在历史的高度上观察、联系各个时代碑帖用笔、结体、风格、继承、演变来作评述,这是杨守敬治学品格的可贵之处!


陈上岷手稿(局部)

陈上岷整理、出版的杨守敬研究专著

杨守敬行楷四条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9 06:37 , Processed in 0.07595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