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创站者管季超友情发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9 07:0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三期全国语文“名师育名师”班招生
全国语文“名师育名师”第三期培养计划

一、宗旨
为有效利用我国现有语文名师资源,发挥其卓越的专业塑造力和学科影响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新型语文名师,整体改善语文教育现状,推动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并使我国语文名师谱系薪火相传,绵延不绝。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联手众多国内语文名师,成功举办了两期全国语文“名师育名师”班,刘国正、于漪、魏书生、孔庆东等亲自授课,言传身教,贴身指导。此举在广大教师中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深得各地教育部门好评。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现推出全国语文“名师育名师”第三期。
二、目标定位
培育和造就一批课堂教学艺术精湛、学科理论功底深厚、科研能力过硬、学术视野广阔的优秀语文名师,促使其尽快成长起来并形成全国影响力。
三、培养模式
从各地选拔专业素质过硬的中青年语文教师,为其各配备教学导师和学术导师(均为名师和名学者),实施二年制贴身指导和帮带(以寒暑假为主)。具体模式为:二对一模式——即两位导师(教学导师和学术导师)指导一位学员;个别指导和集中授课结合。
四、培养内容
包括三大模块:
1.实践课:由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语文名师亲自示教、指导,内容包括:导入艺术、课堂组织、讨论策略、讲授艺术、提问策略、批改辅导、考试测评等。
2.理论课:由国内知名学者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家专业讲授和指导,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研究最新进展、儿童文学创作与研究前沿动态、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最新研究成果等。
3.科研课:分合作研究(与导师和学会合作)和独立研究(自主完成课题)两种方式,在导师的推荐和指引下,两年内在国内有关语文刊物上发表文章1~2篇。
五、培养方式
二年。面授四次(寒、暑假期),每次一周。
六、培养费用
两年共2万元。
七、导师团队(部分名单)
(一)名师团队
于 漪    赵谦翔    胡明道   洪镇涛   余映潮    程红兵    陈  军    窦桂梅  魏书生   支玉恒    陈日亮    李明新
(二)学者团队
刘国正   谢  冕    顾振彪    巢宗祺   王泉根   史绍典   郑国民    孔庆东   倪文锦   李正荣   王尚文   张定远   王荣生   刘锡庆   何文胜   张之路   杨红樱
八、报名条件
凡在公立学校任教并同时符合下列诸条件的现职教师,均可报名。
1.具有中教、小教高级职称;
2.5年以上教龄,48周岁以下;
3.县、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
九、学员毕业
学业期满,经考核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者,颁发由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和导师联合签署的学业证书。
十、2009年培养计划
1.计划:2009年全国语文“名师育名师”计划培养总人数为40人。
2.报名办法:于2009年6月15日前填写报名表(报名表附后),统一报到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由全国语文名师培养指导办公室核准后下发入学通知。
3.授课时间:7月10日报到,7月11日-15日授课。
4.授课地点:北京。
5.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1号人济山庄1-507
   邮编:100044
   电话:010-88555901;88554921

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2009年3月16日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9 07:09:0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发表时间:2008-12-24

  日前,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2008年常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学会秘书长作了年度工作报告,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就辩证分析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理性化、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学理阐述。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专家学者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学会常务理事和理事,围绕“走向课改深处——语文教改的深度反思”进行了研讨。大家充分肯定了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立三)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9 07:14:5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机构设置和常务理事、理事名单  
  
机构设置和常务理事、理事名单
●组织机构人员名单
一、理事会
二、常务理事会
三、理 事 长:包明德
四、副理事长:李  风   孔庆东  李正荣   
五、秘 书 长:毛继东   
    副秘书长:温立三  王土荣
六、学术委员会主任:谢冕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顾振彪  王泉根
七、顾  问:刘国正  谢冕  
●常务理事会名单
孔庆东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马智君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所副所长
毛继东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
         导师
王立根   福建省语文学会会长、特级教师
王来平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办公室主任、教研员
王泉根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
王土荣   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语文科主任、特级教师
予  锋   江西师范大学《读写月报》杂志社
牛锡亭   山东省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特级教师
包明德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
         院文学所党委书记,研究生院教授
厉复东   山东省教研室教研员
史绍典   湖北省教研室原副主任、特级教师
孙  雷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教研员
李  风   内蒙古自治区社联副主席
李正荣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  华   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
米仁顺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
何立新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
何  雁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研究室教研员
何文胜   香港教育学院教授、中国语文校本课程设计
         交流中心顾问
张玉新   吉林省教育学院教研员
张立霞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
张  妍   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
郑  浩   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语文建设》副编
         审、执行主编
段承校   江苏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
胡  勤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特级教师
钱金涛   重庆市教科所教研员
顾振彪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
聂鸿飞   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编审
秦训刚   湖北省教研室教研员、特级教师
桑  哲   曲阜师范大学《现代语文》杂志社社长、
         执行主
黄艳兰   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黄  伟   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谢  冕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温立三   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编审
窦桂梅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
●学术委员会名单
主  任   谢  冕(北京大学)
副主任   顾振彪(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泉根(北京师范大学)
委员:
方仁工   上海市市北中学
王鹏伟   吉林教育学院
王福河  《江西月报》编辑部
孙  群   云南省教科所
伊道恩   天津市教研室
张春莲   山西省教研室
孟素琴   河南省教科所
吴雁驰   湖南省教科所
胡明道   武汉市六中
姚家祥   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秦  勃   陕西省教科所
唐建新   深圳市南山区教研室
●理事会名单
马桂芸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教科室
王锦萍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网络教
         研室
王  君   大连教育学院初中教师教育中心
王连侠   安徽省滁州市教育局 教研室
王瑞雄   广东省汕头市教育局教科所副所长
王树森   江苏省无锡市广勤中学
王世发   湖北省荆州市教科院
王  运   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志慧   赤峰十中
冯常林   湖北省武汉市教育局教研室
冯 桂    天津市河东区教育中心
石学东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民族教育科学研究院
阮晓丰   辽宁省沈阳市教育局教研室
李宝铭   南京市文枢中学
李伟杰   宜昌市教研中心
李祖贵   宜昌市教研中心
刘  丹   南昌市教育局教研室
刘  芬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网
刘长金   吉林长白山管委会科教局教研室
刘永伟   河南省南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江以中   江苏省宿迁市
朱河清   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朱美仙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教育局
朱新伟   山东省莒南县教育局
周仁良   江苏省无锡市教研中心
陈昌发   重庆市九龙坡区教研室
陈乃忠   湖南省湘潭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院
陈卫东   广东省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
陈兴禄   浙江省义乌市教育局教研室
汤继光   四川省武胜县教研室
余慧娟   人民教育杂志社
张国钟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爱武   云南省景洪市教育局教研室
张真源   南京市高淳县桠溪中心小学
吴维山   重庆市云阳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林科顺   福州教育学院
欧阳德购 湖南省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杨安宝   山东省莱芜市教育局教研室
杨晓雷   吉林省实验中学副校长
郑红颖   广东省潮阳文光平和东学校校长
赵  彦   辽宁省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
段继军   陕西省铜川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郝  洁   河南省周口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研究室
施宛华   河南省南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胡丽华   湖北省恩施市教研室
高  松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中文系
袁克丽   贵州省教研室
郭  峰   湖北省宜昌市第四中学
耿延兵   合肥市第一中学
贾  玲   陕西省西安市教育局教研室
徐沥泉   湖南省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徐庆岩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教育局教研室
徐永峰   徐州市教研室
容理诚   广东省珠海市教育局教研室
谌叶春   深圳市龙华中学校长
崔淑桃   鄂尔多斯市教研室
梁  耘   鄂尔多斯市教研室
程秋珍   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
程一凡   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彭爱民   四川省华蓥中学
彭盛长   湖北省监利师范附属小学
彭金林   江西省萍乡市教学研究室
谭健文   广东省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薛炳群   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9 07:26:09 | 只看该作者
从观摩课看语文课程改革
 毛继东

    由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教体局、准格尔旗人民政府承办的“2006年全国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观摩暨研讨会”于日前结束。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央教科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各地教研员、特级教师共一千多人与会。会上观摩了23节课,交流了新课程语文教学经验,探讨了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研讨会上,一些专家学者指出,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本次语文课程改革自上而下、理念先行,改革一时还难以成为绝大多数教师的内在要求,一些语文教师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有走回头路的危险;在课堂教学层面上,还存在着如课内与拓展、思想与语言、讲授与自主、阅读与写作、预设与变通、规范与多样等问题。

    针对问题,与会的专家学者提出了相关策略。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振彪先生指出,语文课程改革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思想与语言的关系。思想和语言是分不开的,应让学生把思想与语言统一理解、感悟。二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强调对知识的局部分析,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整体。三是语文和生活的关系。不要就文字学文字,应强调通过增加阅读,用生活经验理解语言文字,做到文本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

    在微观策略上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文本解读。对课文的解读能力体现了语文教师的功底和教学能力。从本次观摩课的情况来看,获得一等奖的老师,共同点就是他们具有较强的文本解读能力,无论对课文的人文内涵还是语言技巧,均作了深度开掘与解读,这就需要老师们平时不断学习,努力进修,加深自己的语文功底和文化修养;要认真备课,反复钻研课文,挖掘课文的深层内涵。二是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符合汉语文课程规律,是对汉语文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如何立足语文又超越语文,如何整合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如何体现学生自主,教师在其中的角色如何定位等问题,都需要在广大教师实践的基础上作深入探讨。三是要大量阅读。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加强课内外阅读。

来 源: 中国教育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3:41 , Processed in 0.09178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