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莞建立数字博物馆探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 06:2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东莞建立数字博物馆探讨
东莞市博物馆    杨晓东 
        摘要:21世纪人类社会已进入数字时代。如何利用国际互联网广泛的传播范围、快捷的传播速度,向全世界宣传自己、为大众提供信息服务,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已成为当代博物馆人必须认真思考的新课题。本文从数字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区别、数字博物馆建立的重要意义及东莞数字博物馆的建设构想等几个方面加以探讨,最后强调建立数字博物馆是当前迫在眉睫、行之有效发展博物馆事业一项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
        关健词:数字化环境 数字博物馆 区别 意义 构想
引 言   
        21世纪人类社会已进入数字时代。数字化技术指的是运用0和1两个数对复杂多变的信息进行编码,通过电子计数机、光缆、通信卫星等设备,表达、传输和处理信息资源的技术。数字化技术正在引发一场范围广泛的产品革命和行为革命,各种家用电器设备、信息处理设备都将向数字化方向转变。如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数字广播、数字通信、数字社区等。信息处理技术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计算机和多媒体被广泛应用,国际互联网成为人们交流知识与互助的重要工具。在数字化时代,如何利用国际互联网广泛的传播范围、快捷的传播速度,向全世界宣传自己、为大众提供信息服务,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已成为当代博物馆人必须认真思考的新课题。
        一、数字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区别
数字博物馆(Digital Museum)是以数字形式对博物馆的收藏、展览、管理等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存贮、展示和处理,并可以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博物馆学相结合的信息服务系统。
        数字博物馆摆脱了传统意义博物馆所必需的建筑、陈列、参观时间等条件的束缚,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获取所需的藏品信息。它将使传统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和信息查询发生巨大的、根本性的变革。要建立数字博物馆,必须先进行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化是过程,数字博物馆是博物馆数字化的结果。
        数字博物馆不是传统博物馆的简单数字化,但传统博物馆的数字化是数字博物馆重要的信息来源和组成部分。数字博物馆是传统博物馆的发展趋势,但不能取代,二者长期共存并互为补充,为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
        与传统博物馆相比,数字博物馆有以下特点:
        1、存储数字化
        数字博物馆对馆藏文物全部进行数字化存储,全面的、系统的提供观瞻,改变了传统博物馆只提供展厅少量文物展示,无法观看文物库房大量文物的局面。在馆藏文物全部数字化的前提下,比较分析文物的社会利用率,数字博物馆的文物利用率要比传统博物馆文物展示利用率高得多。
        2、传输网络化
        传统博物馆的藏品多为不便移动的实物,所以博物馆多少年来一直主要采用陈列展览方式向社会提供藏品信息服务。这就要求观众必须进入博物馆才能满足观赏的需要,但是人们要到所有的博物馆参观是不可能的。数字博物馆通过网络与观众联系起来,使观众足不出户即可研究和欣赏馆藏文物。社会有许多观众,受年龄、知识水平等因素影响,爱好不同,欣赏水平不同,希望有选择性地观瞻传统博物馆的内容;还有许多观众受到身体、地域、经费等方面的制约,不能亲临传统博物馆现场参观。数字博物馆为满足这些观众的需求提供了方便和可能。
        3、资源共享化
        藏品数字化后,数字资源可以共享,可在网络举办各种专题展览,突破了地域观念,各个博物馆的展品可以集中展现,使观众可以全面了解文物的信息。
        4、展示多元化
        传统博物馆由于受到场地、资金的限制,可以展出的藏品十分有限,即使是展出的藏品其信息发布方式也是以陈列展览为主,不能充分满足观众的个性需求,这也是导致人们对博物馆态度比较冷淡的原因之一。数字博物馆可以让用户自主地从海量的藏品库中迅速而准确地查找出感兴趣的藏品进行观赏、研究。在展示技术方面,数字博物馆通常采用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全方位地展示文物信息,满足用户主动参与的要求。
        5、管理计算机化。
        数字博物馆可以加强馆藏品安全保护,对于不必经常搬动文物,做到“一次加工,多次利用”。减少了传统博物馆库房保管员查找传统纸质卡片的烦恼,减轻了馆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数字博物馆的基础是综合数据库和数据采集、处理。在数字博物馆综合平台下对博物馆的各类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记录、管理,可以确保文化遗产的高精度数据得以长期稳妥保存,作为将来文化遗产研究、修复和复原的科学依据。
        同时, 数字博物馆的数字资源可以简便地形成多样化、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旅游及相关衍生文化、旅游产品, 有效地提升文博行业在文物保护方面的技术水平以及带动当地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二、实施数字博物馆的重要意义
        (一)建立数字博物馆是创建和谐社会抢占网络阵地的重要举措
        当前网络不仅是一种时尚和潮流的象征,更是一个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甚至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我国的计算机互联网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极其迅猛。中国社科院曾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五城市青少年运用互联网状况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报告显示,近80%的青少年用户从1999年开始使用互联网。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12分钟。青少年用户上网60.3%的时间用于大陆中文网站,25.2%的时间用于海外中文网站,14.5%的时间用于外文网站。从调查情况看,青少年用户上网目的分为实用目的、娱乐目的、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寻求。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
        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主要窗口。为人们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平台,也为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有助于人们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拓宽人们的思路和视野,加强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人们的社会参与度,开发人类自身内在的潜能。但与此同时互联网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也构成潜在威胁,让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更是构成危害和威胁。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东莞的经济以平均每年22%的增长率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为中国综合经济实力30强城市之一。从而成为全国各地务工人员首先之地。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已超过了一千万,是本地常住人口的五倍。这些外来务工人员以年青人为主,由于工作居住环境及经济条件原因,网络成为他们业余文化娱活动的主要选择,从而构成东莞使用网络成员最大的群体。网络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也对东莞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都带来具大的影响,这是建立和谐新东莞必须要认真对待和处理的重要问题之一。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入网络空间,负面影响日趋凸现。与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相比较,其负面影响显得更加突出而尖锐。要解决这些问题,发挥互联网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摈弃和遏制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虽然我们不能阻止不健康信息传播的行为和现象,但我们可以抢占这块广受年青人喜爱的阵地,提供更多供他们选择的健康文化信息,建立起有质量、有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广大青少年的网站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网上经常举办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材的活动,吸引青少年积极参与,达到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作用。
        (二)数字博物馆是传统博物馆在网络媒体的重要宣传窗口
        博物馆是以征集保管、宣传教育、科学研究为目的,为社会服务,向公众开放的非赢利性永久机构。它以实物性、直观性和广博性为显著特征。数字博物馆是以采集、管理、保护和利用人类文化与自然遗产信息资源为目的而建立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与传统博物馆的主要功能相比,数字博物馆实现以数字形式发挥博物馆基本功能外,在对藏品信息资源采集、保存、保护、传播、展示、研究以及开放性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数字博物馆还具有传统博物馆所无法比拟的时空跨越能力,通过提供信息的超链接以及信息检索分析功能,可以对藏品信息资源从时间和空间纬度上进行任意延伸,从而达到一种独特的陈列展示和研究分析效果。
        数字博物馆可以通过网络的传播,使博物馆最新的展览等信息得到即时的、世界性的发布;数字博物馆也可以透过电子邮箱等方式与社会大众进行有效沟通;数字博物馆通过互联网还可以使广大群众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了解到博物馆的环境、场景、珍贵文物、以及背后的历史内涵,对博物馆产生兴趣。在为群众提供教育、娱乐的同时,也增强了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数字博物馆利用互联网超强媒介功能在博物馆与观众之间架设一个信息传播与交流平台,是传统博物馆在网络世界中打开的一扇让世界了解自己的重要窗口。
        (三)数字博物馆是东莞打造博物馆之城建设的有效延伸
        近年来,东莞市正全力打造文化新城,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打造博物馆之城,这对保护东莞文化遗产,利用民间收藏,丰富行业及产业的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文化产业有着重要意义。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长足进步,现已建好并开放的博物馆有23座。各种形式的社会办博物馆渐趋高潮,各行各业和各种所有制博物馆全面发展的博物馆体系和市、镇、村三级博物馆网络正在形成,已具规模。但新建博物馆所要发掘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将所剩无几,新建博物馆资源将走向枯竭。与此同时,网络世界则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存着开发无尽的空间。数字化环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如何利用和开发这快处女地,将是对我们最大的挑战。东莞建立数字博物馆是对数字化环境的开发和利用,也是东莞打造博物馆之城在网络领域的有效延伸。
        三、目前国内各大博物馆在数字博物馆上的实践
        目前我国公有博物馆中,几间著名的博物馆已开始了数字博物馆建设,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效。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通过以上各项对比可以看出,这五个馆在硬件环境方面不相上下,最大的区别在于数据采集以及加工,综合管理平台,外部网站建设,资源管理和再生以及应用方面。
        数据采集以及加工方面,以上几家博物馆主要以传统的图片配以文字解说,不够生动和详细;个别地方采用了FLASH和简单的三维模拟,但主要都是器物或简单环境;未有高精度、大场景以及题材性的模拟仿真。从博物馆发展方向来看,数字博物馆在三维方面的应用是必然趋势,因此在三维方面(即数字加工)此几家馆相对来说还是较为薄弱。
        对于数字博物馆综合平台(内部),首博和南博的平台有数字博物馆的概念,但不是很齐全;偏重于传统信息化管理中的藏品、办公等管理;尤其是在数字资源的采集、加工、管理、应用和再生上没有清晰的概念和方法。
        对于数字博物馆综合平台(外部),这部分主要是数字博物馆数字资源的应用和再生。最基本的指南、介绍各馆都有;首博和故宫做了简单的平面结构图和FLASH简介;南博在青少年教育这部分略微突出;博物馆专业内的学术交流都比较弱,仅限于书籍;对一些特定的资料(含图片、多媒体等)未曾展现;而在志愿者天地这部分,也将有许多文章可作。
        另外,网站对于数字博物馆来说也至关重要,目前数字博物馆在服务以及与客户交流环节也显得比较弱,没有达到理想的交流状态。
        四、东莞数字博物馆的建设构想
        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应该坚持“统筹规划、需求牵引、科技创新、滚动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公益性为主、资源建设为核心、统一标准规范、开放建设与利益共享、开发与引进相结合等原则进行建设。
        1、建立一个覆盖全市的博物馆网络系统
        数字博物馆的总体建设目标应该是:通过资源建设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建成大规模的、高质量的、分布式的数字博物馆资源库群,并提供网上等多种服务;把各镇区相关博物馆连成一张信息网络,实现博物馆数字资源的共享。集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努力形成总体技术与国际主流技术接轨的数字博物馆总体架构;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博物馆智能应用系统。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持续发展数字博物馆工程。
数字化时代要求博物馆管理工作也要科学化、数字化。管理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管理如馆舍的自动化管理,自动防火、防盗、恒温、恒湿,保持与外界的通信畅通等,软件如对观众的服务、博物馆之间以及各部门之间的管理等,只有各相关博物馆及各部门包括财务、人事、安全保卫、业务、资料信息等都实现数字化管理,博物馆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数字化。
        2、建立多元的数字化藏品数据检索体系
        传统博物馆征集、收藏、整理、保管、研究文物的过程,是博物馆一项基础建设工作。这项工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藏品和标本自身的收藏与保管,二是对文物作科学的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的记录档案。数字博物馆主要是对传统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和记录档案进行数字化,即对传统博物馆馆藏两个方面的工作分别进行信息化处理和整合。按照统一的描述标准建立藏品信息库,并实现博物馆藏品的信息化管理。数字博物馆的“藏品数据库”内容,就是传统博物馆的“馆藏”内容。数字博物馆的“藏品数据库”的加工、储存,也就等同于传统博物馆的文物的征集、收藏、建档等工作。数字博物馆的“藏品数据库”建设,是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数字博物馆工作的核心和中心任务。应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藏品管理
        藏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藏品管理、藏品展示和藏品研究管理电子化为目标。其特点是:
        ①功能强大:真实的模拟藏品收集-鉴定-总帐登记-入库-提用-复制-修复-装裱-借入-借出-展览等完整工作流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强大的多媒体功能, 用户可以从任意角度观看藏品的2D、3D图片并配以声音文字解说;完善的角色划分与权限控制,保证每个管理人员只能做应该做的,只能看到应该看到的;
        ②结构先进: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三层架构,用户的界面都统一在IE浏览器上,浏览器易于使用、界面友好, Browser、Server的客户端不再负责数据库的存取和复杂数据计算等任务,只需要其进行显示,充分发挥服务器的强大作用,大大的降低对客户端的要求,降低维护和升级的成本。
        (2)文物数据库
        文物数字化的核心是文物数据库的建设。文物数据库的建设是博物馆数字化的基础。文物数据库可设立基础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
基础数据库是最基本的数据库,如藏品信息库、展览信息库、图书资料信息库等。它们通过文字、图像、视频、三维立体模型、2D、3D图形等方式,全面采集文物的各方面信息,使其做到全面数字化。专业数据库是为专业教学和研究提供的专业服务。
        (3)资源制作系统
        资源制作系统将各种资源(如图像、三维、视频、音频等)按规范的元数据定义整理、加工、组织,形成有序的数字资源库,并且在此基础上,提供以资源(如:文档、影像、图纸等)利用为目的的多媒体发布和服务。系统重点在于有效管理数字资源形成的一体化过程以及成果,将纷繁复杂的多媒体资源形成具有数字化保存、利用价值的资源,化无序为有序。
        (4)数字应用系统
        将采集的数字资源进行数字应用,可以拓展到文物专题展览、文物修复、文物鉴定、文物展示及产品开发等多个领域。
        3、建立独具特色的展示平台
        数字博物馆的使用者所面对的不再是相对有限的某个主题的陈列展览及其展品,而是相对无限的整个藏品库内的若干件藏品。传统博物馆的藏品是不对外开放的,因而其原有藏品检索方式一般都比较专业化,只顾及内部业务人员或同行专家学者的需要,并不考虑如何便于非专业的普通使用者检索查询的问题;而数字博物馆意味着藏品库的全方位开放,其所提供的服务和展示方式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搭建一个独具特色的展示平台,全方位展示文物信息。
        (1)网站展示
        在虚拟空间中的展示方式主要是利用网络的特性来设计,观众通过连接网络,进入数字博物馆网站。而根据展示目的的不同,网上博物馆可以将展示区分为情感型、教育型、娱乐型和专家模式等多种形式。
        情感型:这类型展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起观众的情感反映。比如精美的器物,可以利用三维还原的方法,使观众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把玩,着重展示其美感,引起观众的共鸣。而一些有“故事”的展品,可以将其故事用一段影像表达出来,使观众产生联想。
        教育型:这类型展示的主要目的是让观众学习、了解历史知识。当然,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是必须要兼顾的。这类型的展示可以通过虚拟的卡通主持人把展品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互动小游戏,让观众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娱乐型:这类型的展示是为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达到轻松游览博物馆的效果。可以运用多媒体互动程序,让观众多角度游览、参观展示物,并且在互动过程中完成展示物的再创造。
        专家模式:这类型的展示主要是为专家准备的,便于查找文献资料。相对于其他三类,在趣味性上有些欠缺,但力求资料的完备和准确。
        还可以考虑其它多种形式的展示方法,以满足不同文化需求的观众浏览参观。
        (2)在线展示
        把精美的文物制作成电子贺卡,收到者可以通过点击文物进入链接,了解文物的具体知识。用虚拟影像再现历史事件,观众可以随意进入某个历史时期观看。制作文物桌面和屏保程序,提供下载。制作博物馆地图,观众可以点击地图进入博物馆虚拟场景。用动画形式再现不可移动文物的修建过程。三维化绘画类文物。比如《清明上河图》,可以用三维技术重构街道、店铺等,让观众置身其中游览。
        (3)场所展示
        数字博物馆可以同传统博物馆一样,有一个现实的展览场所,只是展览物品的呈现方式不同而已。数字博物馆的展区分布也可以同传统博物馆一样,可以分门别类展示,不同之处在于数字博物馆并没有实际的展示物。
        展示区:没有实际展示物,观众通过佩带传感和全息虚拟设备,可以看到并触摸虚拟的展示物,甚至可以在虚拟的展示空间内行走,从各个角度观看不可移动文物。
游戏区:游戏区设置各类有关文物的游戏,观众可以选择感兴趣的互动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了解文物及其背景知识。
        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虚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通过视、听、触觉等作用于用户,使之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交互视景仿真。在数字博物馆中,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现与文物有关的场所,再现历史,以及让用户直接参与,“亲身体验”历史事件。
结 语

        目前,我国博物馆事业整体上已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国家博物馆的筹建、各地省市级博物馆纷纷投资数亿元新建或改建,昭示着政府对博物馆事业的高度重视。作为一项文化事业,博物馆工作的重心已从量的增加转向质的提高。在新世纪,我们应当在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建设的同时,积极研究、探索合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创造新的博物馆发展模式。这是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内在动力的需要。原有的博物馆有关理论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收藏、研究、宣教”已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广泛需求,更需要强调“参与、便捷、娱乐、多样”。互联网、多媒体等新的信息传播、使用、储存方式的变化,给博物馆事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建立数字博物馆是当前我们迫在眉睫、行之有效发展博物馆事业一项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6:26 , Processed in 0.06326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