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生人物寻踪 文/孙云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 10:4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生人物寻踪

  1987年12月21日至1988年1月7日,我创作了长达6万字的报告文学《青春社会场——当代中学生社团生活纪实》。作品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并荣获《少年文艺》(江苏)大奖。
  在这部作品里,我以北京中学生通讯社为主体,描述了八十年代中期一批中学生人物的坎坷经历,并对中学生社团生活的规律与趋势进行了探寻。
  谁都不会否认,历史是最具权威的证人和裁判。当经历了4年半的时间——在如今这个时代,4年半已经是一个漫长的时间概念,让我们再回首,看看当时那些弄潮儿是何面目,自然是一件百感交集的事情。尤其令人关注的是,当时那些风云人物,大都面临着考学或求职的出路压力,这4年半的时间便格外关键,可以说是处在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上。因此,在《青春社会场》单行本问世的时候,我决定来一次中学生人物寻踪,权作此书的后记。
  对于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寻踪是困难的。当时他们聚集京华,而今却天南地北,甚至去了大洋彼岸。我只能依据4年半以前采访留下的线索,通过他们的家人或朋友,尽可能把去向问清。当然,他们中也有人与我成了挚友,至今往来密切,这给了我极大帮助。
  为方便读者朋友对照阅读,本文的叙述结构与《青春社会场》保持一致。

  第一章
  谁是太阳?
  首先应该提到王瑶。
  1987年秋天,高三学生王瑶获得两项非同寻常的荣誉,一是当选北京中学生通讯社(以下简称学通社)社长,二是在北京首届中学生“希望之星”评选中名列第三。似乎该心满意足了吧?她却心事重重,脸上那清晨湖面一般的沉静中,骤添了浓浓的愁雾。
  作为在摄影界“才露尖尖角”的“小荷”,王瑶决意再搏一回,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并已经孤注一掷,投入相当大的精力。然而,绝望的消息传来:1988年电影学院摄影系不招生!王瑶傻眼了,此路不通,可是隔行如隔山,临时转轨来不及了。
  1988年春天,我拿着《青春社会场》手稿,去北师大附中找王瑶征求意见,她与我谈得最多的是出路问题。她不想考其它专业的大学,甚至准备联系报刊单位,直接投入摄影工作。我也帮她试一下,没有成功。
  上帝有时捉弄人,有时也成全人。就在王瑶六神无主之际,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经《北京青年报》等方面的大力推荐,由学校保送她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班学习。她的高兴,她的感激,就不必说了。她也应当感激自己;10年的顽强拼搏,终于感动了上帝。
  入学4年,王瑶学习成绩优异,并时常有摄影作品在《北京晚报》和《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有时还动笔写点文章。我再见她时,似乎猛然发现,王瑶变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中学时代的冲劲儿小了,显得文质彬彬,举止优雅。不久,她将走向工作岗位,单位虽未定,但进入新闻界继续搞摄影是肯定无疑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也许早已关注学通社这片沃土,曾先后接收任兆欣、杜民、胡波、陈晓妮、张福伟、王瑶、王蕤等多人来此深造。
  任兆欣是获奖通讯《是星星也是太阳》的作者,毕业后已进入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成为该报经济部的记者。
  杜民曾任学通社副社长,以采访国际足球协会主席闻名,现为《中华工商时报》记者。
  王晓辛辛苦苦写的《中国历史地名小词典》终于出版了。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使他考入人民大学历史第,毕业后进入中国建筑出版社。
  曾与王晓结成竞选伙伴的夏鸿,考入北京联合大学文法学院。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对《北京青年报》知遇之恩不忘,毕业后回那儿做了一名编辑,并负责学通社的工作。由学通社记者变为学通社指导老师,夏鸿是第一人。
  “我不做撒切尔夫人,我就做中国的周著这句掷地有声的宣言的主人,高中毕业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我曾去学校访她未遇,留了纸条也不见回音。据悉,她已经去了美国。
  我去人民大学时,经王瑶介绍,见到了蓝江,小伙子瘦高有力,大有闯荡过江湖的劲头,很难让人想念这就是那位发表“我是太阳”精彩演讲的人。他最先考入北方一家海运学院,后又转入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在此期间,为了谋生,他去拉过板儿车,尝尽了当“板儿爷”的酸甜苦辣,但侃起大山不亚于当年。只是比原来实际多了,再侃也不会侃星星或太阳,倒向我侃了一通海上求生存的本领。
  学通社第一任社长杨毅新,似乎没有什么轰动性新闻,从山东大学毕业后,返回了北京,在《中国劳动报》当编辑。

  第二章

  默默的奋斗者
  自《青春社会场》发表以来,4年半的时间里,从未听到王萌的消息。
  王萌曾对我说:“我这人嘎!”的确如此,我向学通社的人打听他,谁也说不上来,连点儿线索也没有。我只好翻箱倒柜,找出当年的采访本,居然发现了他留的一个电话号码。这几年,北京的电话号码几乎换了个遍,老号码十有八九成了废号。我抱着一线希望,试着拨了一遍,嘿,通了!
  接电话的是王萌的妈妈,听我讲明想法,她沉吟了许久,似乎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原来,与上一章提到的11个学通社记者都上了大学情况相反,王萌根本没考上大学,直接到中关村一家电子科技公司工作了。其实,王萌也想深造,工作后上了计算机管理学院的夜大学。
  比较起来,在学通社记者中,王萌是最辛苦的一个。这一年半以来,他几乎每天早晨6点出家门,晚上10点才回家,因为夜大学自然是晚上学习。他默默地迎接着电子时代的挑战,也默默地向自己挑战。他虽然没有高学历,却在高科技的海洋里游泳,能不付出几倍于别人的心血吗?

  第三章


  自立者不会消亡
  那威还是那么活跃。
  自从1987年底那次采访,我们再未见过面。可是,我却时常能感受到他的存在。
  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出了一本《朦胧的碰撞》,是由中学生编写的,而这书名就是那威侃出来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教部副主任李宏告诉我,她与那威聊过一次,说这小伙子很有些思想。
  我的妻子是北京市青联委员。有一次开会回来,转达那威对我的问候。原来,那威已经是青联委员。据我所知,市级(应说省级)青联委员的名额非常紧张,几乎一个局级单位或系统才产生一个,又多出自名人或领导导。由此可以推想,那威毕业后的政绩和综合能力。
  他自外语专业学校毕业后,进入美国一家公司的驻京办事处工作。
  四川省中学生诗社社长周劲权,出版了《少男少女的自述》等书,却与另一位中学生诗人马萧萧一样命运,仍考不上大学。后来,这两个秀才全当了兵,马萧萧去了陕西,周劲松在成都军区政治部。
  第四章
  玫瑰色与灰色和谐
  《青春社会场》发表后,收到不少中学生来信,其中谈论最多的就是王蕤。也许,是她鲜明的个性,引起了同龄人的共鸣。
  我在作品中曾断言:像王蕤那样为人处世,必然会在现实中撞得头破血流。这话不幸而言中了。就在《青春社会场》发表的同时,她在学通社1988年度竞选中惨遭失败,不但未当上社长,连社会新闻部长的位子也丢了。

  她悲伤地告诉我:“这次共有10个竞选者。他们大都是在我已经当记者之后,才进入学通社的,可10人中唯一的一个失败者,竟然是我!9月17日那一天,我感到是自己被人遗弃的日子。”选票是无情的,王蕤的得票数倒数第一。但我却觉得,她太需要经受挫折了,如果竞选成功倒未必真有益于她,因为这可能促使她冷静地思考,调整自己的处世方法。
  事实果然如此,竞选失败成了她新的起点。
  她带着590分的中考成绩,升入了以作家摇篮闻名的北京二中高中。同时,她参与了《朦胧的碰撞》一书的编写,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系列节目,还担任《中外少年》杂志的特约记者。在这些活动中:她变得善于与人合作,也更加深刻地体味人生,这为她新的飞跃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989年8月,她的小说《再见吧,夏天》,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

  1990年11月,她的第一部作品集《寻找的欢歌》,由广西接力出版社出版,深受中学生们喜爱。同年,她当选为学通社社长。
  1991年9月,经学校保送,她进入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
  1992年开春,经我和诗人尹世霖的介绍,她加入了北京作家协会。据她告诉我,她的第二部作品集《玫瑰色与灰色和谐》,不久也将问世。

  第五章

  从北方到南方
  钱芳参与创办北京中学生诗社,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
  1989年,北京中学生诗社参与组织了中外华人中学生诗歌大赛,收到几万首诗歌。经钱芳和诗友们初选,将几百首好诗编成了诗集《羞涩的蓓蕾》,已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此诗集受到华人世界好评,仅澳门一所学校便订了300册。
  柔弱的钱芳想试试自己的翅膀,考入了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呼大欣考入北京外语学院英语系。其他诗友也大都考入大学,有的去了日本。
  从北方到南方,第一次孤身远离温暖的家,对钱芳是一次不小的考验。虽然,她恋着北京,每逢放假必定按时北归,但毕竟迈出了独立生活的一步。
  进入大学后,钱芳接任了紫荆诗社的社长,并在大型诗歌朗诵比赛是担任主持人。她继续潜心于诗歌创作,在香港《文学世界》发表16首诗,该刊评价说她的诗“显示了中国年轻诗人的新追求和新趋势”。她的第一部诗集《那一片云属于我》,由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并在北京举办了讨论会。
  爸爸妈妈极爱钱芳,近来有些担心起来,因为他们发现女儿爱上了南方,说不定会在那儿生根呢。关于诗,钱芳是不会放弃的,但也不会当成专业。她说,一切看发展吧。
  北京四中《流星》诗社的诗友们,也差不多都进了大学。爱写忧呀愁呀的武敬群,考进了清华大学建筑系。曾带我来采访《流星》诗社的潘嫱,与钱芳并不相识更未相约,也只身一人南下广州,成了中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的一名学生。她妈妈是电影导演,时常惊叹女儿在文学方面的灵气,希望她多动动笔。可是,潘嫱一心迷在医学上,并坚集自己将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

  第六章

  特别通行证
  段钢的故事以喜剧开始以悲剧结束,然而,却又意外地以喜剧重新开始,仿佛这世界注定让他重活一次。
  两次高考失败,让曾是学通社副社长的段钢伤透了心。他不甘心白吃饭,不忍心放下手中的笔,可是,路在何方呢?
  1988年6月,段钢去《北京青年报》送稿子。走进熟悉的编辑部,他更加感慨万千,也颇有些羞愧难言。曾任学通社指导老师的贺帜生,热情地接待了倒霉的段钢。恰好,副总编辑陈冀(现任总编辑)走进来。贺帜生便说起段钢的不顺,请陈冀帮助安排。陈冀也是年轻人,见段钢一身沮丧气,同情地说:“哥儿们,怎么这样啦?哪天找我一趟!”几天后,段钢来找陈冀了,他很希望来报社工作。陈冀毕竟是报社领导,谈起了进人的大事,也认真起来,明言相告:“眼下报社正进人,我们尽量考虑你,因为你是咱学通社培养的人嘛!不过,在同等情况下优先录用有学历的人。”
  段钢以为没戏了,一个月没来报社。贺帜生突然向他报了喜讯:“你那事儿定了!”“真的?”段钢惊呆了!这么至关重大的事情,就如此简单的定了吗?当时,报社调入4个人,另外3人都是响当当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唯独段钢1人没有大学学历。
  段钢靠什么成为记者呢?他靠是真才实学,靠的是报社知人敢任,这两者的结合成为一张特别通行证。
  事实证明,《北京青年报》破格录用段钢,不仅显示了博大的胸怀,更显示了卓越的胆识。段钢来报社半年,总结评奖时连获4个奖,在全报社名列第三。后来,在亚运会报道中,他又连连获奖,成为一名得力的年轻记者。这样的记者,又怎能不为报社玩命儿干?是报社才使他真正获得了人的尊严,也真正实现了人的价值。  
  第七章
  特长+60分能算一流学生吗?
  这是张延平写的一篇通讯的标题,此文发表在1984年12月7日《北京青年报》上。北京某重点中学初三学生谭云珠,弹一手好钢琴,却因考分不够录取线,被该校高中拒之门外。因此,张延平借这篇通讯提出“特才”应排在“统才”前面优先录取的观点,进而发起关于教育事业培养人才的方向问题的讨论。
  事情已经过去年多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争论远未结束,但作为被争论的具体人物谭云珠,早已经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两年多了。当事人的亲身经历,不是最有力的回答吗?为此,我千方百计找到了谭云珠。
  细谈起来,谭云珠的经历还真有些代表性,自然也就多一些坎坷。
  1987年夏天,谭云珠随合唱团赴美国演出,大获成功。可她报考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时,又因10分之差,只进了大专班,而未能进入本科班。1989年毕业时,她想再考入本科班多深造一段儿,仍因政治和心理学方面拉分,未能如愿。于是,她被分配到北京朝阳幼儿师范教钢琴。应当说,她已成为专门的音乐人才。
  谈及那场讨论,谭云珠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说:
  “人还是要有特长,才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当然,也要全面发展,但实在全面不了,有特长仍可以成才。我琴弹得好,既能登台演出,又适合音乐教学,教的学生屡屡获奖,干吗非要我政治考试的分数也那么高呢?”
  谭云珠人微言轻,但她的发问却很耐人深思。假若,对许多著名的艺术家、文学家乃至科学家进行一番全面考试——只用初中升高中的考试题即可,合格者能占多少呢?身为一个作家,我坦率地承认,我的数理化成绩必定不及格。似乎也有理由辩护:在文革中读的初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但是,周劲松、马萧萧和段钢的曲折经历,又该如何评说?
  写到这儿,我想把尾声部分里提到的希望之星康艺,一并做些介绍。
  康艺是中国少年棒球队队长,国家一级运动员,现在北京体育师范学院竞技体校学习,相当于高三学生。尽管,他们棒球队曾在国际比赛中多次获奖,并受到布什的接见,但由于耽误文化课太多,也常常为出路焦虑不安。15个人的棒球队仅剩下5个人。假若,大学也要用文化课来卡他们,这支战功卓著的棒球队必将垮掉。因为直到面临高考之际,他们仍在住校训练,并以训练为主。
  康艺的父亲康文信是《儿童文学》杂志副主编,他对我说:“如果让我再一次选择,我不会支持孩子打棒球了。为什么呢?假若国家不重视,不给特殊政策培养,这孩子损失太大了!”
  这意味着,谭云珠之路远非一人在走,谭云珠之争远非一人之争。
  文中提到的陈冀、张延平、贺帜生,仍在《北京青年报》工作。陈冀任总编辑,张延平任常务副总编辑,贺帜生任秘书长兼记者部主任。

  尾声
  群星灿烂的启示
  八十年代是20世纪中国具有特殊意义的10年。在这10里,涌现出一大批杰出少年,其中社团也为人才的成长起了催生的作用。除了前面已经介绍的之外,仅就文学和新闻等门类,至少还可以介绍下列16位。
  中学生诗人何鲤已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写出长篇历史小说的刘慧君,也考入了北京大学。
  中学生诗人田晓菲结束了在北京大学的学习,已赴美国攻读文学硕士。

  国际少年书信比赛金质奖章获得者赵爽,正在德国学习,并常有作品在国内发表。
  中学生诗人阎妮已赴法国读大学。
  中学生作家韩晓征从北京大学毕业后,选择了中国科学院联想集团,正在计算机领域里艰苦奋斗。
  上海中学生记者团团长胡劲军大学毕业,现为《解放日报》评论编辑。

  中学生作家胡晓梦大学毕业,已进入新华社国内部担任记者。
  中学生作家程冰雪已进入重庆大学。
  中学生作家邱华栋已出过几本书,并进入武汉大学。
  中学生作家丁捷(晓波)进入南京师范大学,并连续推出有影响的少年报告文学。
  中学生诗人任寰已从石家庄调入北京八中读高中,并出席了全国青年作家会议,成为最年轻的代表。
  中学时代发表过300多篇新闻作品的骆新曾任学通社第三任社长,现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
  以演说特长生评为“希望之星”的徐滔,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已进入北京电视台工作。
  北京海淀区小作家协会主席袁立新,现为北京翠宫饭店公关部主管。
  以书法特长生被评为“希望之星”的高原,已考入外交学院大专班。
  当然,以上列举的大都是成功者或比较成功者,这代表不了中学生的整体。有的“希望之星”因遭受了挫折,从此便销声匿迹了,任我怎么联系也不回音。想一想,这也正常。星星既可以升起,自然也可能陨落,而星空依旧美丽,因为会有新星冉冉升起来。
  在我新出版的长篇小说《握手在16岁》中,有《写作狂悲歌》和《青春名利场》两章,那是从相反的角度,写出了我对社团及文学少年的切切忧思。
  中学生社团是一个青春社会场,它既可以是人才成长的摇篮,也可以是人才成长的陷阱,关键是我们怎样组织社团和怎样在社团中生活。
  对文学的挚爱达到惊人的程度,本是难得的境界,但如果太轻视其它学科则是危险的。文学是一颗诱惑力极强的“魔果”,它常常使人感到近在咫尺,伸手可摘,张口可吃。实际上,多数人只是水中捞月、梦中吃果。
  写作狂不是大作家的形象。你以一颗恒心爱着文学,更以一颗恒心爱着生活,也许有一天,这两颗赤诚的心碰撞到一起了,那碰撞出的火花才是真正的作品。
  什么都不必抱怨,只须记住:你的心胸和眼界多广阔,你的世界就有多广阔;希望是人生的太阳,而这太阳永远在你的手上!
  1992年3月12日写于北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4:35 , Processed in 0.07843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