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和古洞赏联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3 09:4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太和古洞赏联花
文/刘枫[东莞]

    2009年12月初,单位组织我们去清远的清新县,太和古洞是此行游览的第一个景点。
    太和古洞风景旅游区位于清新县城北郊的花尖山,旧107国道旁,距县城仅2公里,离市区约5公里,是清远市五条旅游热线——清新自然生态旅游热线中的主要景点之一。
    导游介绍,太和古洞始建于清代咸丰四年(即1854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是道教圣地。
    站在太和古洞大门口,新建的大牌坊颇显规模而吸引视野。牌坊以灰、白二色为主色调,把古韵和现代感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与大道两旁青翠挺拔的树木,远处湛蓝、巍峨的山形成默契,柔和共处。未曾入门,先睹一景。
    牌坊上“太和古洞”四个大字笔力雄健,丰姿圆润,显然是出自名家之手。近看,果然是清末榜眼、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朱汝珍之字。民国九年(1920年),太和古洞发生一场山火,将山下所有殿宇悉数烧毁。次年,清城的绅商士庶集资重建,陆续复原。竣工时,清末光绪甲辰恩科考试、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榜眼”朱汝珍(清远人)赠送了长联:“劫火昔曾经,谁知玉宇琼楼,依旧神仙居福地;洞中堪小隐,记得清溪红树,此间风物似桃源。”且亲笔题书“太和古洞”四字,刻于洞门牌坊上。导游说,我们看到牌坊的题字便是朱汝珍真迹的拓印。
    大门两边嵌挂邱鉴波撰、黄元溥书的一副楹联:
    揽岭海风云,禺峡层峦,烟霞摛锦;
    容古今人物,太和叠翠,日月长添。

    大门背面亦有一联:
    坊门峙太和,前襟凤郭,后枕莲峰,山藏四季千般景;
    石径通仙洞,下戏潜龙,上参宝殿,园迓九州各业宾。

    进入大门不远,是碰碰车、过山车等游乐设施,天然山水泳池,再加上左近的欧陆式烧烤场,一同构成太和古洞的动态景观。
    绕过泳池走上山道,见一亭,名“林生亭”,亭柱镌联:
    林翠晴岚千嶂秀;
    生风雪浪万溪鸣。
    联嵌“林生”二字,画面有色有声。
    再行一段路,见山径上的太和古洞山门,其正门联:
    太平经载千秋业;
    和气洞通万寿峦。
    门背面亦有一联:
    太和是真道,愿人人心中有道;
    古洞祀神仙,望个个快活如仙。
    沿溪而行,山色渐浓。山溪流水淙淙,嶙峋山石,沿溪形成无数碧潭,深浅不一,大小各异,潭底石砾随清流漾动,清澈怡人。
    一路沿溪曲折而上,两边山岩略有平坦的地方,被镌刻上无数题字。楷、草、棣,皆为清末以来文人骚客踏访太和古洞的感发之词。如“武陵谷”、“洞天一品”、“欲涤无尘”、“护世名山”等等,数不胜数。据说,经过历次山洪暴发,溪谷渐渐变浅,无数刻在溪石间的文人墨迹已被泥沙碎石埋藏,久不见天日。这些充满性灵、诗情的石刻,无疑具有一定的艺术韵味和考古研究、旅游观赏的价值,让人感受到太和古洞丰厚的文化底蕴。
    过一小石桥,桥边有集贤亭,亭柱悬联:
    集中意志荣桑梓;
    贤者襟怀乐此亭。
    此联嵌字稍为勉强。
    其近旁是润心亭,联曰:
    乐善好施怀梓里;
    振民育德尚文明。
    转到一处较宽敞的山道,是一长形的山亭,名“听瀑亭”。亭有两联,外柱联曰:
    一瀑飞来银汉外;
    千人仰望玉屏中。
    亭内有可供行人坐下歇脚的长条木凳,靠近悬崖一侧的亭柱上的一联是:
    基固亭幽,琼楼巧缀太和景;
    棉红瀑壮,玉练欢歌古洞春。

    联为鹤顶格嵌入捐资建亭者黄基棉先生的芳名,颇切情切景,对的对面就有几道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生动。
    别听瀑亭,继续上行,见“有生亭”,记下楹联:
    赤子怀乡萦溪水;
    侨胞爱国献丹心。
    此联声律上失于严谨,语言稍直白。而“听泉亭”内镌于石壁上的一短联,则颇有诗意:
    水声寒似月;
    人影古于松。
    关于太和古洞,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清末,山贼为患。某次,附近村民为避贼患,跑到山上一间不知年月的小庙躲藏。山贼追至,村民情急之间只好向里的神灵祈求保佑。顷刻间风云大作,飞沙走石。吓得山贼狼狈逃窜。之后,风云平静如初,猛兽匿没。村民感恩戴德,开山修庙以答神恩。
    清道光末年,有侨居清城的顺德人氏黎守一,自幼喜爱舆学,常奉吕纯阳祖师。祖师降示:大和坑有蕉园,原为钟灵福地,清界静修之所。黎守一于清咸丰年四年(1854年)春,邀集周泰清、冯觉芬、李安逸等二十八位同道好友到大和坑堪察。行至蕉园,但见峻峰耸翠,群峦环抱,茂林修竹,泉淙涧幽,确是里有乾坤、别有洞天。于是,得清知县批准,集资兴建仙馆道观。后人称这二十八人为“开山二十八友”。
    太和古洞之“太和”,本是“大和坑”的演绎,“开山二十八友”之首黎守一认为,“大者太也”,于是,这位从十来岁就开始钻研道学的“俗世里的道人”,拿起一支尖尖的毛笔,在“大”字上轻轻一点,便点出了一个150年来传奇的太和古洞。百年来,太和古洞虽历数劫难,但至今,仍旧香火不绝。古色古香的太和古洞山门上镌一联:
    石径有尘风自扫;
    桃源无俗月常来。
    进得山门,就是太和古洞的仙馆道观了。我们一路缓行,且行且赏,我则用相机拍下见到的楹联。
    观音殿一楼门联:
    永使苍生离苦海;
    常教赤子有慈航。

    桃源仙馆门外柱联:
    太和胜景,深妙圆容天下喜;
    古洞神仙,慈悲乐善寿仁昌。

    这联在对仗上不很工,惜之。
    桃源仙馆门上的一联则很有劝世意味,发人深思:
    途判圣凡,概淡利名原道德;
    格严功过,须知忠孝即神仙。

    桃源仙馆内神龛两边的对联,颇具道教真味:
    金鞭手握,三界分明,遍观大地;
    火轮足踏,一心正直,永镇玄门。
    从桃源仙馆再往上行,是太和宝殿。以殿外门柱有两联:
    青牛载道出函关,紫气东来,经传令尹;
    白日流星临苦县,玄风被下,祀授儒门。

    洞天福地住神仙,积善累功,为问几生修到?
    大德深仁真富贵,还淳返朴,乐教百岁安闲。
    太和宝殿内部楹联颇为丰富,殿内墙上挂联:

    道德五千言,括天地人之心,真常众圣详明,阐玄风于万世;
    阴符三百字,涵兵政修之理,方略百家参悟,焕仙学于长春。
    正中柱上挂联:
    瑞气丽江山,圣教弘宣六合,黔黎尊道德;
    仙经悬日月,祥光普照千秋,天地致清宁。
    登宝殿炷名香,屈膝低头,有否省愆悔过;
    奉真经宣圣号,持斋许愿,还须修德行仁。

    太和宝殿正门前有长廊,一头廊门额“洞澈”,有联:
    钟声唤醒尘迷梦;
    书展烟霞草木春。
    读一下,咦,此联怎么不对仗啊?一回头,看到与之相对的另一廊门上,也有一联:
    云生岩壑衣裳润;
    泉韵幽生道妙心。
    呵,原来这两联挂的位置值得商榷,同一门当挂同一联,此处分别挂,疑是挂错。正确的应该是:
    钟声唤醒尘迷梦;
    泉韵幽生道妙心。
    书展烟霞草木春;
    云生岩壑衣裳润。

    站在太和宝殿前的平台,如处身霓云之中,远眺北江如玉龙横卧,烟云浩渺,洌水粼粼,机帆点点,壮丽景色,尽收眼底。
    我们又上到玉皇殿,殿门上有联:
    顶礼仰天尊,稽首玉皇瞻胜境;
    明心遵大道,躬身宝殿谒灵山。

    玉皇殿内神龛边的楹联是:
    昊天神武,司三界四生灾劫;
    金阙圣威,掌十方六道福祥。
    从这些楹联,可以窥见道教的“杂学”精神,“太和”与“玄”之道,成为了道教的文化核心。
    百年沧桑,风云变幻,如今的太和古洞呈现出全新风貌,是以往任何时期都不能够与之比拟的。
    古洞、幽谷、奇石、崖刻、楹联,让太和古洞更具神话色彩,滋润着一方土地,哺育着八方人家,吸引着万千游客,使人神驰向往,邀思遐想。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9:47:43 | 只看该作者
一湖烟水满亭联
——九江烟水亭访联
文/刘枫

    烟景繁华夸赣北;
    水光潋滟数浔阳。
    那次由浔返莞途中,在等火车间隙,我向妻、女提议到烟水亭一游,她娘俩应声说好。其实,身为九江人,她们还真没到过烟水亭呢,我心中也一直梗着一件事,就是想将烟水亭里的楹联记录下来。这次终于是逮着机会三全其美了。
    烟水亭坐落在九江市区内甘棠湖北隅水中,相传三国时名将周瑜曾在些点将。唐代诗人白居易为江州司马时始建亭湖中,取其《琵琶行》诗句“别时茫茫江浸月”,称“浸月亭”。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九江讲学时,又在湖堤上另建一亭,取“山头水色薄笼烟”诗句,名“烟水亭”。后来两亭皆毁。明末,在浸月亭旧址重建烟水亭。亭为水榭式建筑,有船厅、翠照轩、境波楼、纯阳殿等。纯阳殿左壁嵌石碑一方,上刻大草书“寿”字,由“九转炼丹”四字组成,传为吕洞宾手迹。殿内陈列文物,以有东林寺标记的砂钵最引人注目。亭前方丈地,石雕围栏贴水而起,垂柳翠柏点缀其间。两边有石凿“藏剑匣”,相传因为庐山北双剑峰之刃直对九江市,于是人们凿石匣收藏。亭前有白石栏杆围就的拜台,据说这就是三国时期东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败曹兵于赤壁的周瑜大都督的点将台。亭内有“周瑜史馆”馆中中有一座2.52米高的周瑜塑像,塑像挟书垮剑,再现了这位儒将的飒爽英姿。从烟水亭向南眺望,在湖面波光粼粼、水岸交接的极远处,青黛色的山脉起伏迤逦,此即名闻中外的避暑胜地庐山。正所谓:
    烟景映明湖,恍记得洞宾故事、公瑾威仪,千秋佳话时提起;
    水光罗秀色,且收来五老风神、湓浦夜月,一卷长图任展开。
    烟水亭除了丰厚的人文底蕴、典雅的气韵风光,最让人动心的还应是亭中让人目不暇接的佳联妙对了。我一进到里面,两眼就被那些楹联匾对勾直了。
    到此听万籁笙竽,问谁识天外宫商,空中韶濩;
    有客会重阳风雨,同领略湖山画稿,今古揪枰。
    此联有跋云:“乙未(1895)九月偕甘澍、星丞、惺予、竹琴、干卿、寿安、晴川诸君子宴集亭中,酒酣,湖南易笏山先生皤然而至,相与分韵赋诗,因以斯联以概游览之胜。”撰联者吕璜,清末九江举人。跋中所记七人:史甘澍、罗惺予、蔡竹琴、李干卿、王寿安、许晴川亦均为清末九江名流。女儿见我在此联前徘徊吟哦,打开相机留下我歪着头赏联的姿态。
    浸月亭前的几副联,都颇雅致动人:
    亭名浸月,桥近思贤,风景合推湖上好;
    柳拂甘棠,草生湓浦,诗情毕竟此中多。
    这是彭晓山题浸月亭。联中“湓浦”即指九江市西的龙开河,此水源于江西瑞昌清盆山,隋代在此设湓浦县,故湓浦,又是九江的代称。
    徜徉在烟水亭里,沉浸于琳琅满目的联对前,我的神思也仿佛与古人相会。
    不问石砚羊毫,一样染成烟雨景;
    且把玉壶雀舌,几番吟到月浸亭。
    这是曾著有《六朝挈笺注》传世的九江举人黎经诰的题联。读此联,恍见一须发斑白的老书生在把盏吟哦,袅袅的诗声与亭前湖中的水月交融在一起,绵长、悠远。
    细念金经常听雨;
    澹吟佳句且焚香。
    这是清末一位名寒叶的住亭僧人所撰题的楹联,一位潜心于佛,又颇能诗的高僧形象,呼之欲出。
    请看世局如棋,天演竞争,万国人情同剧里;
    好向湖亭举烟,烟波浩渺,双峰剑影落樽前。
    这是九江人、民国以来第一位抗日烈士蔡公时于清代光绪戊戌年(1898)撰书的楹联。蔡公时,字公痴,早年留学日本,入同盟会。民国十七年(1928)随军北伐,任山东交涉员,殉职于“济南惨案”。品读此联,可以想见蔡烈士对世事、国运的忧心忡忡,“双峰剑影落樽前”一句,烈士的干云豪气更是扑面而来。
    柴桑几度沧桑,看血雨浇春,迎来万户红旗,千山碧树;
    五老依然不老,笑甘棠酿酒,醉倒两行翠柳,一脉青峰。
    这是九江人、当代著名美术评论家蔡若虹题烟水亭的楹联。联中“红、碧、翠、青”色彩斑斓,风光无限,上下联的首句更是颇多机巧,颇多亲切,一股乡情油然而生,不禁莞尔。
那堪吟白傅诗,琵琶人老,枫获秋深,叹几个迁谪飘零,相逢处且休说故里繁华,他乡沦落;
    此便是邯郸道,午梦初醒,黄梁久熟,觉毕生功名富贵,霎时间都付与微茫烟水,缥缈江波。
这是清末曾为江西巡抚衙门僚属的新安人黄少白题烟水亭吕祖祠的楹联,脍炙人口已久。上联写江州司马白居易《琵琶行》诗意境;下联指吕洞宾与邯郸卢生的故事,《九江府志》记载,吕洞宾当过浔阳县令,而卢生却非浔阳人,“此便是”三字已露天机,原是作者在借事生议,借景生情。
    烟水亭更多的是洋溢诗情画意的楹联:
    亭上烟云南连牯岭
    湖中水月北映长江
    这联的作者是一位当代人吧,我没细看落款,但联确实详细地介绍了烟水亭的方位,庐山牯岭的万里长江奔入联中,立现大气。
    亭是米家图画里;
    人游蓬岛水云中。
    联以注重意趣、信笔点缀的米芾、米友仁父子创立的“米点山水”来形容烟水亭,可谓是独具慧眼。
    晚上孤亭,影倒一湖烟水;
    夜横高枕,声来九派风涛。
    看,华灯初上,湖中倒影迷离,如梦如幻,多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意境。当然,此时此境,九派风涛声是听不到的了,因为今日的九江早已弥漫着现代化的气息,即便是夜里,也多的是繁华欢笑与笙歌。
    正当我沉缅在烟水亭茫茫的联海里,妻子提醒道,可别误了火车啊。于是我收拾起对楹联的惊喜,与妻、女步转身回行。步出园门时,我吟出一联:
    参访我来迟,踽步亭中,惟见昔贤香墨迹;
    流连风过后,徜徉湖畔,好观今日美浔阳。

                                                 2009年11月5日完稿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9:50:30 | 只看该作者
我来好咏晴川韵
——晴川阁访联
文/刘枫

    7月30日,武汉友人陪我去参观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三楚胜境”之称的晴川阁。
    晴川阁,位于汉阳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东对长江,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江南江北,楼阁对峙,互为衬托,蔚为壮观。阁由三大主体建筑组成,包括主楼、禹稷行宫和铁门关。
    晴川阁的历史虽然没有黄鹤楼、岳阳楼那样悠久,但由于其所居独特的地理环境、独具一格的优美造型以及诸多文人名士的赞咏,使它赢得了重要的历史地位,被誉为“楚国晴川第一楼”。
    晴川阁主楼,又称晴川楼,始建于明代初年,为当时汉阳知府倡议兴建,取唐代诗人崔颢登黄鹤楼写下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中“晴川”二字命名。历史上晴川阁屡毁屡建。明清两代,晴川阁先后进行了五次维修,其间遭受最大的破坏有两次,一次是明末农民起义中,晴川阁作为军事要地,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几乎成为废墟;另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在武汉与清军进行殊死战斗,在战乱中晴川阁毁于大火。屡毁屡建的晴川阁重建后规模一次比一次宏伟,清湖广总督张之洞曾亲自为修葺后的晴川阁题写楹联:
  洪水龙蛇循轨道;
  青春鹦鹉起楼台。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龟山屡遭重炮轰击,晴川阁受损严重,虽未全毁,但已成摇摇欲坠之势。1934年,一场大飓风吹塌了晴川阁。1983年,武汉市政府在重修黄鹤楼的同时,依照清光绪年间的样式修复了晴川阁。从此,晴川阁与黄鹤楼再次雄踞大江南北,楼阁对峙,交相辉映,成为江城一大旅游胜景。
    朋友感觉有些累,坐在小亭中休息,我一个人跑上了铁门关。
    铁门关是连接龟山的古代城门,始建于三国时期,它背倚龟山,俯控江浒,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在看到的铁门关是1990年开始复建,1993年元月竣工。复建后的铁门关为三拱城门形制,资料介绍,此关门与北京天安门城门内拱相比,要高出一倍,它比南京挹江门之拱也要高出三分之一。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并且比历代的铁门关都要宏伟壮观。关上有二层楼,一层厅内陈列有《三国演义》中人物塑像。惜乎没看到楹联。我来试作一联:
    铁铸雄关,虎威豹勇留青史;
    门开大道,车水马龙乐盛时。
  再到主建筑之一的禹稷行宫,也就是禹和稷的别墅。“禹”就是指治水英雄大禹,“稷”则是指后稷,是大禹的助手。相传大禹治水,救民于水火,稷则教民种植五谷杂粮,救民于饥寒,由此禹稷得以并称。
大殿廊檐下,有书法大师沙孟海所书的四字门额“万世蒙泽”,意思是大禹治水使世世代代炎黄子孙享受幸福和快乐。檐柱上有对联:
    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
    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
  上联讲的是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新婚时也只在家呆了几天;下联意为大禹经过八年治水,治理了黄河、长江、汉水、淮河等河流。联是书画大师刘海粟的手笔。
    禹稷行宫始建于南宋时期,距今已有八百年的历史,原名为禹王庙。明朝天启年间更名为禹稷行宫。我们眼前的这座建筑是清同治年间重建的。殿内有大禹治水的塑像,高3.8米,是用玻璃钢制作的。大禹身着布衣,头戴斗笠,手持疏导流水的工具“耒”。他虽为首领,却身先士卒,积极投身于治理洪水的艰苦斗争中,且“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敢于与自然抗争的勇气和公而忘私的可贵精神,深得后人敬仰。塑像的背衬是“禹迹图”,根据1137年的石刻放大绘制的山川流域图,该图记述了大禹治水的历程。上方的“德配天地”匾,是表明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可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墙壁的左边是古代文献中有关大禹治水的文字记载,右边则是全国各地现存的大禹纪念地的图片。
    行宫殿内有不少楹联:
    高阁逼天红日近;
    一川如画晚晴初。

    杰观飞甍,槛外吴蜀横万里;
    风帆沙鸟,无边江汉涌双流。
    出行宫大门,一抬头,见到中国佛协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所书的阁名“晴川阁”。两旁楹柱上有联:
    灵渎走双龙,夹岸直疑银汉落;
    仙踪杳孤鹤,隔江但有白云来。

    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绕栏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

    栋宇逼层霄,忆几番仙人解佩、仙客题襟,风日最佳时,坐列金樽,却喜青山排闼外;
    川源揽全省,看不尽鄂渚烟光、汉阳树色,楼台如画里,卧吹玉笛,还随明月过江东。
    再往下走,见一亭,是为“朝宗亭”,亭柱有联:
    山势西分巫峡雨;
    江流东压海门潮。
    在长江与汉水堤坝分界处,有一“楚波亭”,亦有一联:
    云树桥头,龟山不老千秋静;
    灯波江上,汉水长流万代清。
    我亦作一联,以记晴川阁之行:
    杰阁矗云霄,我来好咏晴川韵;
    大江流日夜,人去犹亲鄂渚潮。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9:51:54 | 只看该作者
高山仰止马萧萧

刘枫
    2009年4月26日,哀痛的情绪,弥漫联坛,天南地北联友尊敬的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马萧萧老先生,在这一天的11时整,驾返道山。
    从互联网上惊闻噩耗,我口中喃喃轻语,88岁高龄的马老是福寿双归啊,我的泪水也潸然而下。马老提携关心后学的情形,就像镜头回放一样,一一闪现在眼前。
    我于1992年加入中国楹联学会,1997年1月,为对自己的学联之路进行回顾,我将自己的联作辑成一本小册子《榴斋联语》,书印好后,寄给各地师友求教。当年3月份的一天,收到时任中国楹联学会会长马老的回信,拆开信封,我惊喜地叫了起来。原来,马老寄来的是一张三尺宣,上书一副五言对联:“枫叶倾心醉;榴花照眼明”。后来,这副对联还被收入《马萧萧联稿》一书中。马老的这幅墨宝我一直珍藏着,没有装裱,因为我听人说真正有价值的墨宝,装裱了反而不好收藏。由此事,我特别真切地感受到,马老对年轻对联爱好者的奖掖有加。
    我与马老的第一次见面,是1998年4月在湖北黄梅县参加中国楹联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那次会上,马老从学会会长的位子上退下来,又受聘担任学会的名誉会长。会上会下,马老与联友们亲切交谈,其情切切,其乐融融。我曾几次与马老及其他学会领导共桌进餐,餐桌上的马老,像家中长辈一样不断招呼我们要吃好吃饱。在会议间隙,我们几位江西的代表,特邀马老合影,马老一点也不嫌麻烦,亲切地笑着,一副美髯,龄德俱尊的博爱,镶嵌在我们开心的记忆之中。
    黄梅会议后,在山水田园诗鼻祖陶渊明曾任县令的江西彭泽县,经过联友的共同努力,成立了楹联学会。学会决定编辑会刊《彭泽楹联》,大家都说要请联界名家为会刊题名。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拨通了马老家的电话,一面向老先生报告我们县学会成立的消息,一面提出了这个不情之请。没想到,马老一口就答应下来。过了几天,就收到了马老寄来了为我县学会会刊题写的刊名。
    1999年,我的《初中语文每课一联》一书出版后,马老赐信嘉勉:“根据中小学课本,每课一联,这是一个很好的创造。这是让对联艺术进入学校课程的极好方式。希望能推广。”
    2000年春,我县二中为丰富校园文化,并庆祝建校20周年,在校园修建了两个亭子,一名“陶公亭”,一名“狄公亭”,并向全国征稿,编辑《团山春晖》诗联专集。我又领命麻烦马老,请他为亭子和诗联集题名。十来天后,收到马老寄来的墨宝和一封信,信中说,“两座亭子的亭名都写了,但最好不要用同一人的,以求多样”。语轻意重,谦和雅范,跃然纸上。
    这年秋天,在天津塘沽参加中国楹联学会首届对联模范教师表彰大会,第二次见到马老。会议开始前,大家欣赏各地楹联组织和联友赠送会议的贺联,我随在马老身边,当看到一副联写有“洪洪联海”字样,马老不禁轻轻念出声来,口中说“用‘洪洪’形容‘联海’,还是第一次看到,不知有什么讲究?”马老的话引起同在观看的天津联家阎复兴老先生的注意,他解释道,这词是书写者出错了,本来是“泱泱”不是“洪洪”。但这个小细节,却让我感受到马老对学问的一丝不苟。在会议举行的笔会上,马老不顾年高,不停地为索求墨宝的联友挥毫,我也趁机请马老为我的第三本联集《流风联韵》题写了书名。
    我知道,马老对我这样的联坛后学有求必应,完全是缘于他心中有着对楹联事业美好未来的期待,他是用自己的作为,为我们点亮一处心灯,树起一处标杆。
    那是一座让人高山仰止的标杆啊!
                                                               

                                                                                                                             2009年6月24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0:00:08 | 只看该作者
独坐云髻山
文/刘枫

    或许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缘故,我对于自然山水有着天生的亲切感。徜徉在山的怀抱、漫步在水的岸边,仿佛能闻到山水的呼息,感受到山水的情怀。那次到粤北的新丰县,当地的朋友说将带我们去登被誉为“新丰江之源”的云髻山,心里好不激动,能有机会去亲近云髻山,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第二天早餐过后,我们的车出发了。车出新丰县城,不一会就上到环山公路,左盘右旋,山路两旁,古树翠竹,拔地而起。我有些晕车,但心里不住地为自己打气:
   
漫嗟山路弯弯,大好风光山顶赏;
    最喜树林莽莽,几多隐秘树丛藏。
    陪同的友人趁着机会充当起义务导游,向我们介绍云髻山。
    云髻山是广东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7平方公里,集自然保护区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区内超过千米以上的山峰有十多座,其中主峰海拔1438米,是珠三角地区的第一高峰,也是新丰江的发源地。山、石、水、林、岩、泉组合巧妙,各有特点。
    我问,这山名的“云髻”是何来由呢?
    他答,因为云髻山山峰像古代老人盘在头上的发髻,且长年深藏于云雾之中而得名。说罢,他口中吟出一首民间流传歌谣:“亚婆髻,离天三尺四,人过要低头,马过要离鞍,有人上得去,不当皇帝当神仙”。呵呵,看来云髻山的魅力还是不小呢!
   
云雾隐苍颜,石水林泉开画本;
    民谣传故事,仙人帝子动凡心。
    或许是车在山路上晃荡很了,车到云髻山,甫一停下,我的胃就翻江倒海,赶紧奔下车,在一处草丛中呕吐起来。
    吐过之后,回过神来,放眼打量一下这云髻山。近前是一座用杉木搭建起来的山门,简易古朴,显露出这里的开发还处在初创阶段,当然也可能是地方上追求的一种原始风格?山门左边,是一条青石水泥铺通的山道,右边是一长溜用原木搭建的长廊,长廊尽头与登山的山路交汇,放眼望去,云髻山叠翠涨绿,郁郁葱葱,最高峰耸入云端,一抹阳光斜射过来,顾盼生辉。
   
云影飘浮,横铺画幅千屏,可知是谁人笔墨;
    髻妆秀逸,别有风情万种,最怜这造化功夫。
    进得山门,没行几步,我的头又昏沉起来,双腿一软,几至迈不开步,一动就想吐。同行的伙伴将我扶至长廊的长条木凳上坐下,问我能否上山?我努力的睁开眼抬头望望高高的云髻山,只得摇摇头,让他们上我的相机,去一览山顶的风光。我呢,就在这长廊里暂宿云松了。哎,看来我与云髻山的缘分不到啊。有诗曰:
   
众友登山去,长廊独寄身。
    山风时拂面,款款也温馨。
    同伴走后,我就半躺在长木凳上,目光从穿越长廊,四下里打量这云髻山。长廊的立柱、底板、廊顶都是清一色的木头,人走在上面,晃晃悠悠,“笃笃”的脚步声格外脆响。长廊隔一段距离就盘一座六角形的亭子,许是为了游人歇脚和观光的方便,亭子上盘穹顶,下围栏杆,栏杆下铺着木板,或坐或卧,也是不错。太阳从长廊檐口垂下的藤萝枝叶间筛下金色的光丝,仿佛伸手可绾。山风像是一路小跑着赶来给我作伴,尽管我不能登山,但坐卧在山下的廊亭,也感觉到云髻山待我不薄。
   
原木搭长廊,将水色山光,纵揽横铺融古意;
    青藤垂锦帐,邀花香鸟语,条分缕析泄天机。
    在这样温馨的氛围中,我竟睡着了。迷迷糊糊中,好像回到故乡赣北的山原之中,躺卧在长满青草的山坡上,数着天上的流云,惬意,自在,悠闲。
    忽然,手机响了,是同伴问我好些没有?能不能赶上去与他们一道?我说,不了,我就在这里静赏山光吧。说实在话,平日里去游山,我们一般都是急着登上山顶去饱览风光,去一舒豪气,去一展胸怀,又何曾静坐在山下,仰望着山峰,从心底里来感受大山呢?云髻山不动声色在静立在你的面前,如一位“可远而不可亵玩”的佳丽,你能欣赏她的美丽,却别想拥她入怀;又如一位气定神闲的长者,你对它只能是存着崇仰与敬意,而不能对它有丝毫的冒犯;更如一幅从亘古铺展开来的画卷,让你不经意间成为画中一景,还能不偷着乐啊?
    沉思间,听到长廊外小溪内一线山泉淙淙流声,从山林间又时不时传来一声小鸟的鸣叫。这般清纯、这般剔透,不就是云髻山的发出的天籁么?
   
泉响伴山风,一卷丹青天外立;
    花香邀鸟语,几声逸响世间闻。
    我甚至为不能去攀爬云髻山而暗自感到庆幸,因为这样静静与云髻山对话,才真正是一段难能可贵的机缘。
    2009年11月5日完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 07:34 , Processed in 0.12903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