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不动的城市和可行走的城市 文/梁文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8 00:2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走不动的城市和可行走的城市

  

因为香港牛棚书展的活动,要陪驻展作家李欧梵带一群朋友来趟“走路工作坊”,从金钟走到铜锣湾,边走边谈。回家之后,意犹未尽,就把从前翻过但未细读的《浪游之歌》拿出来好好看一遍。这本书原名Wanderlust,作者雷贝嘉·索尔尼(RebeccaSolnit)是个行路迷,在无车不行的美国加州,她住在最适合用双脚行走的三藩市。

城市,有走不动的城市和可行走的城市(Walka瞓lecity)两种。走不动的城市典范,是我住过的洛杉矶。洛城的走不动不是因为它太笨重,而是它太过轻灵,全城被一条条的公路贯穿,汽车方便地在每个角落流动。洛杉矶扩散得如此之广,因此不用太多的密集高楼;就算市中心,比起其它城市也要显得稀疏。这种城市是一眼望去,所有东西清清楚楚呈现眼前的透明都市。

索尔尼自己住的三藩市,和她喜欢的纽约及意大利诸城,则是可以好好走上几天的城市。不只是这些地方对行人来讲方便,也因为它们太丰富,丰富得几近沉重,所以走在其中街巷,总有一种变化无穷,走多少回都走不透的感觉。当然,世上行人的梦想城市依然是巴黎,这个明明呈辐射状清晰扩散的太阳城,老是有挖不完的深度和重重包裹的神秘氛围。所以,第一个研究现代“逛街”这种行为的德国大哲人班雅明,就是用巴黎来当他的经典范例。索尔尼也注意到了,巴黎是世界上出产最多“走路”理论家的地方。这城的居民如此热爱走路,乃至于可以为她发展出理论。

写走路和它的历史,索尔尼把更多的篇幅花在大自然中的漫游。相比起都会的逛街,荒野漫行好像更有灵性。例如某支爱斯基摩人有这样的习俗,谁要是生气,就让他带一根树枝到雪地上走一圈,以消解怒气。在心灵获得平静的那点上,插上树枝,“以见证愤怒的力量或长度”。
2#
发表于 2010-2-10 10:32:26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06:59 , Processed in 0.12129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