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下第一祠海内外大征联启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1 10:2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天下第一祠海内外大征联启事
  号称“天下第一祠”的黄帝祠宇,位于浙江省缙云县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都景区内。此地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九曲练溪、十里画廊。相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炼成后在高170多米、素有“天下第一笋”之称的鼎湖峰乘龙升天,而黄帝祠宇就坐落在鼎湖峰下。
  根据《史记·正义》记载: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又曰缙云氏。缙云县即以此而得名。黄帝祠宇原名缙云堂,始建于东晋,是中国南方士族及民间祭祀黄帝的主要场所。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闻奏,“缙云山中祥云缭绕,仙乐响亮,山呼万岁者久。”不禁叹曰:真乃仙人荟萃之都也。当即下旨改缙云山为仙都山,缙云堂为黄帝祠宇,并由唐代书法家、缙云县令李阳冰题写“黄帝祠宇”四字。自此,黄帝祠宇从民间祭祀黄帝的形式升格为官方公祭,并与陕西的“天下第一陵”黄帝陵—起被誉为“北陵南祠”。唐代诗人白居易游历仙都时有诗赞曰:“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
  从盛唐到南宋,是黄帝祠宇之鼎盛时期。到明末,黄帝祠宇毁于战火。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省缙云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原遗址上重修黄帝祠宇,并邀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新修复的黄帝祠宇保持了盛唐时期的风格,形成了宏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每年的四月五日清明节和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相传为黄帝乘龙升天之日),当地民间和地方政府都要举行民祭,公祭黄帝典礼。其时礼仪隆重,观者如潮。
  为进一步弘扬“天下第一祠”博大精深的黄帝文化,浙江大学历史系、浙江省历史学会、浙江省缙云县仙都风景旅游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天下第一祠”大征联活动。
  一、宗旨:
  歌颂人文始祖的丰功伟绩,弘扬博大精深的黄帝文化以及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
  二、主办单位:
  浙江大学历史系、浙江省历史学会、浙江省缙云县仙都风景旅游管理局。
  三、征联对象:海内外楹联爱好者
  四、征联内容:
  围绕仙都黄帝祠宇各大殿的展示内容,结合轩辕黄帝在仙都乘龙升天的神奇传说,歌颂黄帝及炎黄子孙创造中华文明的自撰楹联作品。其各殿堂的内容与楹联要求见附表。
  殿名        内  容           字数要求
  正门:      黄帝祠宇入口门楼         7—11。
  
  始祖殿: 祭祀朝拜轩辕黄帝主殿、内塑轩辕黄帝大像 门联7—11 内联9—25。
  
  中殿: 内设巨形青田石雕《黄帝巡天图》及历朝开国皇帝像石碑   门联7—15 内联9—25。
  
  后殿:  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之场所,内立各个姓氏祖先牌及《寻根问祖》图     门联7—15 内联9—25。
  
  左殿: 一楼介绍轩辕皇帝的生平及丰功伟绩的图文资料等;二楼为礼乐厅,演奏歌颂黄帝的乐曲等    门联7—11 内联7—15。
  
  右殿:  一楼张挂国家领导人及历代炎黄子孙歌颂黄帝的作品,及历年公祭黄帝的图片资料等;二楼为贵宾接待室      门联7—11 内联7—15。
  
  围廊:     大殿两侧围廊廊联  7—9。
  
  五、奖项设置:
  一等奖2名  奖金3000元及证书
  二等奖10名  奖金800元及证书
  三等奖20名  奖金300元及证书
  佳作奖50名  奖金100元及证书
  入围奖若干名 赠纪念品一份并颁发证书
  六、评委会:
  由浙江大学历史系、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省语言学会楹联学分会的学者专家组成。作品以数字编号进行评选。
  七、楹联要求: 
  1、联语健康向上,遣词文雅,寓意深刻,符合联律,对仗工整。
  2、作品要求一纸一联,楷书或打印稿。写明作者姓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信封右上角写明“天下第一祠大征联”字样。
  3、不收参赛费,稿件不退,所有应征联要求自撰作品,文责自负。
  4、截稿日期为2006年3月15日, 以当地邮戳为准。
  5、来稿请寄:浙江省缙云县仙都风景旅游管理局 李丽央收。
  邮编:321400,联系电话:0578—3315468,传真:0578—3315479
  浙江省缙云县仙都黄帝祠宇征联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16:34 , Processed in 0.09391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