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新的中考语文概括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3 11:4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创新的中考语文概括题
特级教师 余映潮
版主开言:“概括”是最基础的阅读能力之一,也是阅读能力考查的最基本的“考点”之一。在平时的练习设计或者中考试题中,很难找到没有概括题的试卷。概括题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首先,它是对考生现有语文能力最实在也是最简明的考查——不仅考语言,还考思维;其次,概括能力对于一个人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最负盛名的清代乾嘉学术就有这么一个治学原则:“最喜罗列事项的同类者,为比较的研究,而求得其公则。”(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其实,“求得其公则”说白了就是归纳概括。正因为概括如此重要,因此,本期我们特邀湖北荆州市教研室的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从概括题中选取一些富有创意的新颖题型进行品评,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备考建议。请各位同学仔细品读体会,相信定能获益良多。
阅读中的“概括”,其基本含义是,用准确、简洁、不失原意的语言精要地表达出阅读材料中某种内容的大意。
从中考研究的角度看,“概括题”出现的地方通常是:第一,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此时的概括题往往以单个的题或者作为综合性学习内容中的一个题出现;第二,选文阅读部分,此时的概括题组合在其它角度的阅读题之中。
中考命题时对题型进行创新是一个常规,概括题也不例外。如,单个的独立存在的概括题,原来最基础最直接的设计就是“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意思”,后来发展为“提取下段文字中的主要信息”,再变化为“给下面这段文字拟一个标题”等。或者在出题的技巧上做文章,提出一点新要求,如将题干变化为“给下段文字补写一个中心句”、“用对联的形式概括下段文字的意思”等等。
近年来,为了创新或者“创意”,各地中考命题人仍在不断地发展着概括题的设计技巧。创新的中考语文概括题以其更加灵动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不论是材料的组合变化,还是设题角度的新颖实用,都给我们提供了借鉴、研究、欣赏的优美范例。
有一种无材料的“背景式概说题”就很有意思。
此类题不提供任何阅读材料(有时候给一点答题的“引子”),却要求考生用概说的方式回答题目中所规定的内容。答题的材料存在于考生的知识积累或者阅读积累之中,考生必须依靠这种积累才能答题。这种题目一般用于课外名著阅读,一方面考查学生是否读过有关名著,一方面检测考生的表达水平。
2008年徐州中考试题:名著阅读
  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掇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1)文段中A 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2)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他的另一个故事:                       
                                                                         
这道题的题干标示的就是“名著阅读”。题中材料就是一个小小的引子,以让考生确认材料中的人物是“鲁智深”,然后要求概说其“主要性格特征”和“他的另一个故事”。
又如2008年广东省中考试题: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常常以诗词引出人物和故事。A段中的诗引出了作品中的哪个故事?请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来。(3分)
题中所言“A段中的诗”是:
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
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
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
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
                                        
很明显,这个“引子”所引出的人物是林冲,考生需要概说的,就是林冲的与这首诗有关的“火烧草料场”的故事。广东省题在评分标准中明确提到:本题考查课外名著阅读与概述的能力。
更有意思的是那种提供多则材料的概括题。
此类题或者单个独立存在,或者是综合性学习题目中的一员,或者是选文阅读题的迁移拓展。它的最显性的外形特征就是提供两则以上的文字材料(或文字、图形、表格)。
因为材料多,所以在选择与搭配上都比较困难,是命题时耗时很多而设分数量并不大的题目。但这并没有让命题人望而却步,相反地,他们用自己的智慧让它们展现出丰富的内容与形式。
下面从不同“难度”的角度来欣赏这些创新的多材料式的中考语文概括题。
难度一:归纳。
这是多则材料概括题中难度最小的一种,其答题要求就是归纳,就是概括,就是“找共同点”。如2008年河南省“积累与运用”中的一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1)有关部门对不同人群进行测试,要求每人写出“我虽然工作在风光旖旎的地方,却很寂寞,所以我要跳槽”这句话。结果,写不出或写错“旖旎”两个字的占95%,“寂”字占54%,“寞”字占65%,“槽”字占70%;书写潦草的约占70%。
(2)上海的一份“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的占70%—80%。
(3)北京的一份调查显示,41%的小学生汉字书写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正确、端正、整洁”的要求。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条主要信息。
                                                                        
这里所谓提炼信息,就是发现三则材料中的共同点。所以这种要求“提炼出一条信息”的多材料概括题答题的思维方式就是归纳、概括“共同点”。而这种“共同点”往往在第一则材料中已经显现了出来,第二三则材料只是提供相应的“印证”而已,因此答题难度往往不是很大。如这一题,可以提炼出来的明显信息就是:很多人汉字书写不正确、不规范。
难度二:综述。
这种概括题要求对多则材料进行综合性表述。实质上是对多则材料进行“文意浓缩”或者“含义提炼”。从得分的角度讲,此类题很讲究“答题要点”,某一点说不到,就有扣分的可能。所以需要在“浓缩”的基础上再加上“综合性的表述”。如2008年浙江嘉兴的一篇选文阅读题后面的链接题:
【相关链接】
材料1:我国工业废水、第三产业污水及生活污水排放量在1997-2004期间增长18%;到2000年,我国南方水资源量占全国80%以上,但是工业和生活污水几乎任意的排放,污染了大多数河流湖泊而导致出现水质性缺水。(摘自邹蓝《中国水危机》)
材料2:上世纪90年代初期,嘉兴地区二、三类水体(达标引用水)占50%;到2000年,境内嘉兴已无合格地表引用水源。水体污染——水质性缺水——大量开挖深井,过度开采地下水,这种恶性循环直接导致了另一种可怕的灾害——地面沉降,我市因此蒙受85亿元的损失。(摘自《嘉兴日报》)
材料3:根据嘉兴市政府规划,太湖引水工程一期(至2010年)计划投资302亿,嘉善、平湖将从太湖太浦河取水;海宁、海盐、桐乡、南湖区和秀州区将从太湖吴娄港引水。(摘自《浙江在线》)
请根据选文和“相关链接”的材料,就嘉兴水危机问题进行比较探究,用简洁通顺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不超过60字)
此题题干没有提“概括”或者“提取”,而是要求“发现”,同时要求用60个以内的字表述这种“发现”。这实际上还是要求概括地表述三则材料中所透露出来的基本信息,答题时可以大致采用“111”的思维方式进行材料大意的组合,以全面覆盖“答题要点”。此题可以这样表述自己的“发现”:嘉兴在水质性缺水区域内,且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而导致地面沉降,损失严重;嘉兴政府规划从太湖引水解决用水问题。
(《语文报·中考版》303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8:19 , Processed in 0.07805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