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整合意识在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体系自我发展中的作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0 13:3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整合意识在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体系自我发展中的作用
王大春 济宁学院美术系,山东 济宁 272100
摘 要:高等美术教育的主体建设与三个层面的整合有重要关系:1、美术教育模式与美术理论研究成果——基础层面的整合;2、学校教育规范与自我传承教育——结构层面的整合;3、美术教育体系与传统民族文化以及全球一体化——终究目标的整合。强化这三个层面的整合发展,对建设和确立美术教育体系的传统文化主体地位、顺利进行跨世纪的主体价值重建可能产生根本性的推动。 关键词:高等关术教育;整合发展;传统民族文化;不同而并立 中图分类号:J2;G40—0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9104(2005)01—0172—02 高等美术教育是目前中国美术教育学首要关注的问题,而推动中国美术教育学发展的根本,实际是当代中国的高等美术教育体系如何建设、完善的问题。在高等美术教育体系的发展中,自古至今拥有了相当丰厚的理论资源积累。面对21世纪,该体系的建设是否可以进入与世界共融的研究和实践层面,并且使体系的建设逐步呈现出完整清晰的框架与脉络,使其与其他异域文化的教育体系有实质性的区别?在长期的教学、研究中,根据观察、参与和思考,越来越感觉到,孤立地关注教育的某一方面,对建设一个主体性完善的框架体系、提高民族的综合素质的终极目的总有较大的距离甚至完全的偏离。如果换一种角度思考,立足于打通各个领域的相对封闭,使各方面成果和思想精华互动互补,完整体系的主体建设也许会有更深入的推入。这种建设和推进需要强化整合意识。 在大工业流程分工细致的现代文明启示下,将学术——人的精神创造物也象物质生产流程一样细致分工,在各专业、各学科越划越细,看上去越来越精深、越来越尖端的学科专业分工,实际把整个人类文化分割成许多越来越不相干的“领域”。这种各自为政的孤立现象,让人们产生了危机感。面对这种危机,当代在全球范围的兴起了对东方哲学的关注,东方哲学以其圆融中和的整体观,为我们解决当今的孤立现象带来了新的契机。人们呼唤整合、呼唤平等交融、呼唤“全球一体化”,这是世界从分离重新走向整合的历史趋势。这个现实,促使当代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蓬勃兴起,综合性、交叉互渗的边缘学科层出不穷。这种趋势迫使人们不断扩展理论思维空间,呼唤学科的空间共享,并在共享的空间之中互动互融,彼此打通。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个学派和学科都不可能占有所有完全正确的空间,只有在打通的基础上寻求一种“不同而并立”的多元融通关系,才可能尽可能的地靠近人类较理想的存在状态。在此时代背景下提出建设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整合意识”,其学术取向也就拥有了不同以往的特殊意义。 在当代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体系建设中,有三个层面尤其需要强化整合发展。 一、美术教育模式与美术理论研究成果的整合,即基础层面的整合。 美术教育模式的形成,有赖于美术教育系统理论的形成。没有深厚系统的美术理论研究成果,开展美术教育需要的美术教材、美术课程和美术学科三大子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就没有坚实的依托。首先要高度重视美术理论成果在各专业、各学科中向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和学科体系的转化,也就是说,就建设高等美术教育体系而言,美术教育模式的建设和理论系统的建设是不可分割的,以整合意识打通这两个长期处于分离状态的基础学科是系统建设的关键,而沟通这两个基本领域的建设性操作主要取决于整合意识的引导。整合意识的自觉推动,将可能改变两个领域长期遥遥相对的局面,在打通的基础结构中相互吸纳,成果互换,以形成综合整体。 二、高等美术教育体系中“学校规范教育”与“自我传承教育”的整合,即结构层面的整合。 这里的结构,不仅仅指政府承办的“学校教育”这单一系统结构。这里提出的结构是“学校规范教育”与“自我传承教育”合二为一的系统整合结构,这种整合结构才是高等美术教育体系的完全结构。因为中国民族通过生生不灭的民俗活动及其他方式世代沿习的自我传承方式,可以说是中国民族艺术最本质的本土教育方式。例如,云贵地区的蜡染、天津杨柳清、潍坊杨家埠和苏州桃花坞的木版年画,以及各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等,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不继续存活着他们自身独有的自我传承方式,虽然今天的方式由于经济、社会、生态等等诸多的原因而使“古老”的方式有相当的变异,而且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似乎增加了许多“现代”内容,但她依然活着,并依然对世界各民族的精神世界、物质世界和民族凝集力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种情形同样存活在中国的藏族、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等民族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中,因为各民族不同形式的民俗活动、信仰活动的客观存在是不争的事实,而民俗活动自身全民性的号召力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这就是文化艺术的自我传承方式的顽强存在的鲜例。当然,如果用西洋学校教育的教化手段标准来衡量这种传承事实,可能得出另外的结论。但我们换成本土角度,同时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高度尊重每一民族自身的价值选择和审美传统,我们将发现,每一民族的文化都有她独具的美,每个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都有她特有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几千年几万年不同民族文化的客观存在就是事实。这就是我们今天强调要用整合包容的意识而不只用单向思维意识来确定建设目标的缘由。 事实上,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在自己特定的生态环境中,遵循着自身的传统和当下存在的需求,不断进行着自我认同的发展和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调整着该传统文化的存在方式和传承方式,无论使用当代高科技方式或是“古老”的口传心授方式,原则与效果都是一样的。中国教育学要研究的课题,除学堂教育外,还要切实关注各民族文化传统如何在今天的复杂文化生态中、在课堂之外以何种传承方式顽强地存活着。因为这一存在是学校教育所需要的民族民间乡土教材最根本的源泉,没有对这一存在的有意关注、支持和研究,中国美术教育体系所依托的传统文化土壤就会大量浪费和流失;反之,不吸收、体现中华民族固有的、独有的各种传承方式,美术教育体系区别于异域文化教育体系的主体风格将始终难以确立。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我们都不可再忽视自我传承方式这一带根本性的教育资源,而且要以整合的眼光,将学校规范教育与自我传承教育两大系统视为中国民族教育体系有机的基本结构,从而着重去研究和建设,这是我们在跨世纪的美术教育研究中可能有重大突破的战略性选择之一。 三、高等美术教育与传统民族文化以及全球一体化,即终极目标的整合 从终极意义上讲,高等美术教育体系在基础和结构层面的整合并不是目的,目的是如何通过这些层面的整合逐步建立较完整的、各民族传承方式多元并立的“传统文化系统”,这个目的还不是终究目标,终极目标应该是:如何在高科技必然带来的“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趋势中,坚持强化“传统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因为,只有拥有强势的主体文化,才能在全球一体化“不同而并力”的共融文化环境中分享平等的权利。 中国美术文化如何在21世纪“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趋势中坚持和强化自身主体地位,是下个世纪摆在所有中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问题,之所以重大,是因为她在本质上面临的是中国美术主体文化在文明转型中的价值重建问题。 如何做好价值重建?正如本文前面所关注的问题那样,以建设为目的,在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深入研究和清理中,在对古代文化、现代文化已不适合当代文化发展的历史局限的思考中,寻求和建立能够使中国美术文化在当代以及未来合理存在的新的立足点。具体的讲,目前人类还处于多种文化状态并立的社会结构,价值系统的凝固化,价值标准的一元化、中心化究竟还有多少价值,需不需要重建;需要的话,又重建多少,等等。例如,以往认为代表中国“主流文化”的儒道释系统,面对“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型,儒道释系统似乎坚如磐石、改造艰巨,而面对西方的强热文化冲击,儒道释系统又总是那样得虚弱。 “全球一体化”显然涉及的是全球性问题,这就提醒我们,不能将当代文明转型和价值重建仅仅视为一个民族、一个学科发展的问题。全球性问题不仅引起了社会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哲学界的深刻反思。当代俄国哲学家在近年的研究中发现了中国哲学的魅力和潜力,提出:“中国哲学代表的是一种西方人不了解的思维方式。只有把西方、东方和俄罗斯的哲学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建立完全的哲学方式,全球性问题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所代表的哲学。”中国哲学圆融通透的整体观,积极促使世界各种传统文化走向了有机的整合,这种哲学文化背景下的“全球一体化”趋势,正如人类学家所指出的那样,不能用经济学的“全球一体化”替换文化学的“全球一体化”,因为经济学的价值标准不能等同文化学的价值标准,就象产生在“生产力低下”的古老社会的荷马史诗,谁能说她的艺术生命力在许多高科技时代的“辉煌创造”之下?这样的前提使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更深刻地注意到,文化的全球一体化不是一元化,文化一体化更非一元化,文化的全球一体化正如当代哲学领域呼吁的那样,她将体现的是世界各文化共同体在“不同而并立”的整合价值观前提下的“多元共融”状态。从这个意义看,“全球一体化”的文化归属,与我们传统文化和美术教育体系建设的终极目标,具有实质的内在一致性。 强化主体意识,开放整合思维方式,将不断提醒我们的高等美术教育建设,这将使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系统的建设与全球文化一体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始终保持一致。在当代文化转型的过程中,自觉继承传统文化,清醒认识历史局限,努力打通层层封闭,使美术教育的主体价值重建有实质性的、根本性的推进,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



来源: 艺术百家/《艺术百家》编辑部·—双月刊·—ISSN-1003-9104·-2005-1,总第81期,P172-17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7-3 03:02 , Processed in 0.10482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