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网络与诗歌的对话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15:04:43 | 只看该作者
让公众聆听真正诗歌的声音(组图)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08-17 作者:黄长怡 潘惠文

  
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节即将在中国六个城市举行
    左为珠江诗歌节策展人、诗人拉家渡;中为主办方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南都周刊》主编、诗人陈朝华; 右为主办方珠江投资集团副总裁秦彤。
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节海报。
    1
    让诗歌更贴近公众
    今年夏天,珠江畔的诗歌之声又将响起,两年一届的珠江诗歌节将在8月29日开始。第四届珠江诗歌节不再局限于广州一地,将在深圳、上海、西安、成都、北京五城设置站点,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依次绽放,多点联动尽显诗歌之美。9月20日,最后的颁奖仪式及诗歌朗诵会将在广州举行,为这一趟诗歌的“巡展”画上完美句点。
    由珠江投资集团、南方都市报系、龙脉传播机构发起的珠江诗歌节始于2002年,很多人至今记得著名诗人食指在那一场诗歌会上的深情朗读。到现在,先后有国内外上百名重要诗人受邀参加了这一诗歌盛会,其专业性、互动性已被诗歌圈内广泛认可,也在公众中逐渐形成吸引力。今年,珠江诗歌会首次尝试“六城联动”的方式,让真正的诗歌在更大程度上贴近公众。
    “在上述各个城市,我们的活动会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与这个城市、与公众相融合与贴近。”珠江诗歌节策展人、诗人拉家渡介绍,“比如在深圳,将在深圳音乐厅举行;在上海,将在颇有上海特色的外滩18号举行;在成都则将在文化人的聚集地白夜酒吧举行。酒吧、音乐厅、广场、社区,朗诵会将在各种空间举行,更好地与当地文化、市民生活相结合。”据了解,诗歌节在各地形式上也会有不一样之处,比如在北京举行诗歌朗诵会的同时,还会举行为期一周的影像展,展播朱文、欧宁、尹丽川等诗人导演的作品。而在广州,也会有各种艺术门类的艺术工作者,比如音乐人周云蓬、现代舞者龙云娜、前卫戏剧导演麦荣浩等加入到珠江诗歌节的行列。“珠江诗歌节的核心是诗歌,但外延可以延伸到很多不同领域的艺术,我们希望公众感受到诗歌的这种魅力。”
    尽管形式上有所变化,本届诗歌节依旧秉承一直以来“高门槛”的标准,希望向公众推荐真正优秀的诗人和作品。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陈朝华说:“几届诗歌节下来,不断发展,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视经典。我们邀请被广泛认可的诗人聚在一起,用自己的声音朗诵自己的作品,这点是最基本的,不会改变。”
    在筹办两年一届的珠江诗歌节的同时,主办方已经开始考虑同时推出相对小型、密集的诗歌朗诵会,以弥补珠江诗歌节长达两年周期的不足。“诗歌还是一个很隐蔽的东西,如果有外界的因素点燃,至少能让公众有很激动的参与感。”陈朝华说:“我们也许可以考虑在珠江诗歌节的名义下,每年定期举办几次小型的诗歌朗诵会,每次邀请少数几名优秀诗人出席,地点可以在高校、社区、文艺酒吧或者大型商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诗歌的魅力。诗歌节是大型的诗人聚会,这些小活动是小型的持续活动,或许可以互为补充。”
    目前,金融风暴的影响尚未消退,主办方希望通过诗歌给压力下的人们一点心灵的慰藉。“在这样的情境下,都市人的心灵更需要呵护,需要通过诗歌表达情怀。”珠江投资副总裁秦彤说:“金融危机下,举办诗歌节对于诗歌爱好者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心理调节方式。”
   2
    珠江诗歌节策展人、主办方三人谈
    通过办诗歌节这样的努力来唤醒大家
    诗歌节越来越像是诗歌的“双年展”
    陈朝华:诗歌节虽然相隔的时间长,每两年一届,可是每届都有进步,这样一个上规模的诗歌活动,在广州、珠三角还是引起比较大的轰动。其实每个人都有诗歌情结,诗歌是一种对生活的表达形式。在第一届珠江诗歌节的时候,反响很大,带来良好的社会效果,坚定了我们以这种形式让诗歌真正走近大众的决心。我们向读者推荐好的诗人,让公众聆听真正诗歌的声音,让寂寞的、被遮蔽的诗人通过某种仪式走近大众。
    以前我们也受到过质疑,说地产商来做这个活动,更像是一种商业手段。但一个企业如果是纯商业的目的,做广告或者促销,效果会比办诗歌节更好。所以说,珠江地产这样做是有人文精神的,是真正想为诗歌、为文化做一些事情的。我们欢迎更多的商业机构、企业来做这种纯粹的事情,能够超脱一些具体的商业诉求,为公众、社会做一些值得称道的事情,也为企业品牌增值。
    我们也想过每年都办一次诗歌节,但这是需要成本及各方面考虑的。珠江诗歌节邀请的被大家所承认的、比较知名的诗人,现在的诗坛还是比较喧嚣,时间太短了看不透一些东西。
    秦彤:对诗歌来说,两年的时间适合沉淀一些有价值的作品。
    陈朝华:到了第二届诗歌节,我们除了继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诗人和作品,推荐给大家之外,也开始用多样化的方式来诠释诗歌,比如诗剧、音乐等形式来演绎。诗歌是一种方向、是一种载体,但它也会发展到更多纯粹、高雅的艺术领域。如何与观众互动,如何传播真正的诗歌精神,可以用多样化的手段来表达,是第二届珠江诗歌节的一个进步。到了第三届,通过前两届的沉淀,诗歌节的影响越来越大了。
    影响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广州公众对诗歌节开始有所期待,公众开始认可并且享受这一诗歌节,认可它是与诗歌深度接触的一个聚会。另一方面,诗人对这个诗歌节的态度也有所变化。最早可能是我们通过人脉关系,请他们过来,到后来,他们也乐于被邀请,以被邀请为荣。第三届拉家渡提议开始设奖,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我们开始利用平台表彰对诗歌传播有坚持、对诗意本身有探索、或者对诗歌表现形式进行多样化探索的人。
    今年第四届珠江诗歌节,以广州为原点,6个城市来同时做,影响力扩大,呼应广东“文化强省”的建设。珠江诗歌节是从广州开始的,在诗歌内部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现在在北京、上海、深圳等文化发达的城市落地,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越来越像一个诗歌的“双年展”。
    秦彤:从广州开始,到上海、北京这样的城市落地,将诗歌节的影响在真正的意义上拓展,将一个文化事件在不同层面的穿透,也是一种尝试。在2002年办第一届的时候,全国类似这样的诗歌活动是不多的,当时可能就只有北大的未名湖诗会。后来诗歌活动相对多了一些,但更多的是不定期的、比较随意的活动。像珠江诗歌节这样持续地、坚持地、有规模地做,将其作为一个品牌、事业来做的,国内是没有的。
    用声音的形式保存诗歌史
    拉家渡:我们一直坚持的做法是,尽可能让诗人用自己的声音朗诵自己的作品,同时保存录音,用声音的形式保存诗歌史。我们正在和一些音乐人作探索,以后将一些写得好的重要诗人,做一个声音档案,用声音的形式将这些诗歌保留下来。
    秦彤:珠江诗歌节是一个开放性的活动,从第一届开始就有外国诗人的参与,第二届外国诗人群体在诗歌节上才真正壮大。我们也从来没有把它的范围局限在某一个城市,虽然活动的地点在广州,但一直用国际的视野在做。
    拉家渡:可以说,珠江诗歌节像一棵树一样,每一次都在进步,每一次都长大一些。这是一个有生长力的诗歌节。诗歌本来就是一个开放性的事物,比如当年谢冕、钱理群把崔健的歌词选入《百年中国文学经典》一样。在国外,像鲍勃·迪伦这样的民谣歌手,已经被承认是诗人。不仅在国外,在国内也是,诗歌与音乐的结合也一直被作为探索的一个方向。这一届诗歌节,我们和现代舞的龙云娜、歌手周云蓬都将有合作。麦荣浩的诗剧现在也在排练中。
    秦彤:我记得第二届珠江诗歌节时,徐敬亚和王小妮来了。我看得出他们刚来时对这一活动是抱有怀疑的:这是个房地产发展商搞的诗歌节,又在楼盘里举行,会是什么样子的?那天朗诵会的时候下着雨,但是气氛很好。结束后,他们的态度转变了,打消了一开始的疑虑。我很能理解,诗人有某种情操,自然地排斥商业活动,大概会觉得“我不要去给你作秀”。这么七八年下来,珠江诗歌节一直坚持,让诗人们明白,这是个真正专业的诗歌节。他在这里不用考虑替商家说话,不用为楼盘推销,只考虑与诗人之间的交流就够了。
    陈朝华:在国外,诗人朗诵很有传统,有些人甚至愿意付费去听诗人的朗诵会。国内没有这个传统、习惯,包括诗人本身也很少有机会登台公开朗诵自己的作品。以前我参加过一些诗歌朗诵会,不少诗人包括我自己,都试过找小女生登台替自己朗诵作品。诗人似乎都不好意思登台。
    拉家渡:江门有一位40多岁的诗歌爱好者,是位女士,从第一届到第三届,每一届都从江门赶过来参加。第三届的时候,她有一次找到我,她不是要上台朗诵,只是觉得听到诗人们的朗诵,很感动,当时她哭了,让我有点无所适从。但我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朗诵会对听众的感染力。
    秦彤: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感受到一种力量。珠投也做过很多其他的文化活动,但像诗歌节这样长期、持续地做,并从中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力量,只有这一个活动。但在国外,企业赞助公益性的文化活动,其实是很普遍的事情。现在的人们可以接受企业捐赠希望小学或者其他公益事业,但是对于企业支持这样的文化活动,却总觉得企业是有所求的。
    陈朝华:在我看来,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珠江地产还信守承诺,拿出资金做这样的一个事业,是非常难得的。对这样有心为文化做事情的企业,我们还是应该用简单、纯粹的心态去认可它、接受它、享受它。
    在这种时候整个社会更需要呵护,诗歌传统就是温暖心灵,以诗言志,互相取暖的,这种可以表达情怀、引起共鸣的东西对于每个个体来说都是必须的。
    秦彤:金融危机下诗歌对于爱好者来说也是一种心理调节的方式。
    诗歌节一直坚持对经典的重视
    秦彤:南方都市报这么多年在做文化这方面一直在推动,不管是华语传媒各种评选、奖项,还是相关的活动、论坛,一直都在做。
    陈朝华:南方都市报一直致力于在自身的这个平台为整个广州、广东增加文化的含量,做华语系列是纯粹靠自己的力量,不接受赞助,按照自己的尺度、标准颁发文学的奖项。现在这个已经被认可,广东省文改办在提建设“文化强省”的时候,将华语系列都作为一个文化品牌。
    与此同时,南方都市报与一些有理想、有文化追求、人文精神的企业合作像珠江诗歌节这样的活动,也算是一个文化品牌。这也是南都发挥自身影响力,为整个社会文化建设尽力的一种方式。如果还有其他的一些企业愿意为小众的文化艺术做努力的,比如舞蹈、话剧等非流行艺术,愿意让受众更深入地了解、感知这些艺术,如果有这样的企业愿意和我们合作,我们将非常欢迎。
    秦彤:这会让他们觉得这个城市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我们现在很怀念九十年代初那种“南漂”的生活,当时广东的流行文化非常发达,是整个中国的中心。但当南漂变成北漂,广州曾经的这种文化凝聚力似乎减弱了很多。南方都市报这些年做的这些事情,我觉得使广州这片土壤又有了文化的活力和朝气。
    陈朝华:说到九十年代初,当时广东的商业没有那么发达。现在商业发展起来,商业运作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之后,多样化的艺术门类在某种程度上反而被忽视了。现在生活节奏加快,我们的生活被商业的巨大机器碾压之后,其实越来越无趣,精神生活的质量也越来越低了。
    这种后工业、商业对生活的挤压是没办法的,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我们通过办诗歌节这样的努力唤醒大家,至少让人们感觉到精神生活的多样化。
    拉家渡:广州现在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关键就是人。如何将这批人吸引到这个城市?一个城市需要有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艺术人才,包括比如歌剧、话剧、诗歌、现代舞等前卫艺术。这是留住文化人才的土壤。所以要发展,应该从这样实在的事情,比如办一场诗歌朗诵会,比如演一场话剧等等实事做起。
    陈朝华:诗歌是一个高贵的文体,但也是最具有群众基础的。另外,诗歌内部本身有很多流派之争、价值之争,往往就以很多极端的形式在媒体上表现出来,所以诗人往往被视为另类的、极端的、边缘化的群体。诗歌的价值多元,有很大的空间给人们去发挥,价值的认知在有内在逻辑性的情况下,往往变为娱乐元素。诗坛过去的那种浮躁,诗歌传播的娱乐化,以及现在网络的兴起,让诗歌变为一种“卡拉ok”。某种程度上,大家现在看到的诗歌离真正的诗歌越来越远,大家接触到的诗人跟真正的诗人也是越来越远了。
    所以,我们一直希望,珠江诗歌节能够真正呈现诗人真实的声音,希望受众感知、接触到真正的诗,运用诗歌节这样一种富有仪式感的形式,帮助读者撇清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一直坚持对经典的重视。
    拉家渡:我觉得珠江诗歌节有两个方面应该坚持。一个是它的开放性,向不同国家、不同流派的诗人开放。只要在诗歌水平上达到公认的水准,我们都欢迎。另一个是它的专业性,就是如何将它制度化,形成一个操作模式。以后也许不是我们这些人坐在这里了,但珠江诗歌节依然可以办下去。
    陈朝华:诗歌是一个很隐蔽的东西,如果有外界的因素点燃,至少就会有很激动的参与感。在珠江诗歌节的名义下,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在整个城市的公共空间搞一些小型的活动。两年一次确实是时间间隔长,但是正因为时间长才有所期待,日常如何让公众更好地与诗歌接触,更好地融入生活?有可能在公共空间,高校这样的场所,定期以诗歌节的名义邀请诗人来合作。
    3
    诗人访谈
    诗歌不再是小圈子里的文字游戏
    胡续冬(北大中文系副教授、诗人,曾参加前三届珠江诗歌节)
    转眼珠江诗歌节已经到了第四届,俨然已经是国内一个小小的文化传统。看到珠江诗歌节走到今天,有一定的水平和影响力,我非常欣慰。
    2002年第一届珠江诗歌节举行的时候,国内类似的诗歌活动并不多。几年下来,随着总体形势的发展,国内各种大型的诗歌活动层出不穷。我也参与过不少,但感觉有质量的活动并不多。珠江诗歌节能够一直坚持相对独立、客观的态度,坚持诗歌标准,坚持包容开放,使得它的文化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影响。
    很高兴这一届的诗歌节有不同以往的活动形式,这与我在国外看到的诗歌朗诵会有相似之处。在国外,有些诗歌朗诵会甚至在海滩上举行,露天的会场上坐满老头、老太太。这样的活动一方面是诗人之间的切磋,另一方面,诗人与公民社会、社区文化的关系也被拉近,诗歌的公民教育功能被发掘出来,不再是小圈子里的文字游戏,而是更大范围内的一种交流。诗人导演的作品也将与公众见面,这是很好的“跨界”的尝试,打通不同领域的文化视野,用诗歌以外的形式阐释诗歌的内涵,我很期待。
    臧棣(北大中文系副教授,诗人,首届珠江诗歌奖获得者)
    在我参加过的诸多诗歌活动中,珠江诗歌节是我认为办得最好的一个诗歌节。相对于不少“一锤子买卖”的诗歌活动,珠江诗歌节长期坚持办下来,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文化品牌,同时在商业与文化结合方面也做得比较好。
    国内的诗坛有若干的门派,但珠江诗歌节以开放的心态向不同门派、风格的诗人敞开大门。诗歌节上坚持让诗人朗诵自己的作品,同时对公众的组织也颇有秩序。这些都是我觉得办得好的地方。对于很多诗人来说,习惯于在书斋里完成自己的作品,往往互相交流也是在小圈子里进行。现在网络的发达使这一点有所改善,但网上的读者往往良莠不齐,谩骂与赞扬齐飞,理解和误解共存。以朗诵会的形式,让诗人与公众有直接的接触和交流,让相对沉闷的诗歌文本通过朗诵焕发出激情,是很值得坚持的诗歌交流形式。
    4
    珠江诗歌奖增设“青年诗人奖”
    以前瞻的目光关注诗坛年轻力量
    上届珠江诗歌节增设了“珠江诗歌奖”,为在诗歌领域各个方面取得公认成就的中外诗人颁发奖项。本届诗歌节将延续这一做法,同样设立四个奖项,于9月20日在广州颁发。与上届稍有不同的是,本届诗歌奖以“青年诗人奖”取代“旅华诗人奖”,同时将“诗歌朗诵奖”进一步拓展为“诗歌探索奖”。
    肯定现在,前瞻未来
    珠江诗歌奖评委之一,南方都市报副刊部主任王来雨介绍说,设立“青年诗人奖”目的在于关注国内诗坛的新兴力量:“前几届珠江诗歌节,我们的关注重点在诗坛的中坚诗人和经典作品上。我们觉得除了关注当下的力量,还要有前瞻性的目光。目前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出生的诗人对诗歌圈的影响力还未明显呈现,设立这个奖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到这个潜在的诗人群体的力量。”
    王来雨同时表示:“就目前看来,我们能看到的能力全面的80后诗人不多。有些人语言好,但写作技巧略嫌粗糙;不少人以口语诗歌创作为主,有流于‘口水诗’的倾向。我们将尽可能发掘优秀的青年诗人,发掘诗坛新兴力量,倡导真正的诗歌精神。”从本届诗歌奖开始,“青年诗人奖”将成为一个常设奖项。
    “旅华诗人奖”将不定期颁发
    这一届,“旅华诗人奖”暂时取消,作为非常设奖项不定期颁发。评委之一、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胡续冬介绍:“‘旅华诗人奖’是为了奖掖在中国有过一定时间定居经历的国外诗人。他们以异域文化的视角观察中国,将他们在华期间的经验、感受、想象写入诗歌,成为一类值得关注的诗歌作品。但因为翻译等方面的问题,这一类诗人的作品往往无法直接被国内诗坛所看到,需要时间的积淀。所以我们将其作为一个非常设奖项,宁缺勿滥,作为灵活处理。”
    鼓励多领域的诗歌探索
    上一届的“诗歌朗诵奖”作为国内诗坛首创的奖项,备受瞩目。本届开始这一奖项扩展为“诗歌探索奖”。“我们意识到,将诗歌带到现场去的手段,不仅仅在于朗诵,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音乐、舞蹈、话剧、电影等等。”
    胡续冬说:“诗歌可以扩展到各种艺术领域,现在进行这一探索的艺术家也越来越多。以前我们认为只有纸上的文字才是诗歌,写这样诗歌的才是诗人。设立‘诗歌探索奖’,目的就是让公众、也让诗人自己,将视野放宽,将对诗歌的探索做得更广阔、更多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9 18:21 , Processed in 0.0737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